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中国设计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3-10-01 热度:12

中国设计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

第1篇 中国设计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

上个星期,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和“视觉中国”等单位举办了一场关于“创意精英”的评选活动,作为参赛者我参加了颁奖晚会,在那次晚宴上,我明显地感觉到了两个信息。第一:行业又在洗牌了,与会的企业基本都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新兴力量,五年前活跃在设计舞台上的“著名”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一打听,不是已经转行就是陷入了高成本的深渊,不能自拔。难道我们的行业如此短寿?最近我拜访了对我有着启蒙意义的一位前辈掌管的设计公司,经营的惨状令我感到非常伤感,50多岁年纪的名师,依然生活在彻夜加班天明提案的生活状态里,我对行业感到恐怖。第二个信息是乐观的:整个行业都在企盼着中国创意产业大势的兴起,振臂呼吁着政府应该给予支持,那种神往的表情,仿佛一幅油画:夜空里悬着一大块烙饼,与明月争辉,人们仰面朝天呲着牙咧着嘴,等待着烙饼的下坠。

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情绪代表着行业里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而有趣的是我自己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原因,恰恰被夹在了两代人的中间。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冲我轻蔑地说:“早该死了,你们这帮没有思想的家伙,要知道自古创意出少年。”疲惫不堪的中年前辈却无限感伤地对我劝告:“年轻人,我们的生存空间实在装不下你那些所谓的理想。”

这种思想的碰撞,令我在这一年对行业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很多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对行业有话说。

第一:生存现状

我们的行业实在称不上一个像样行业,原因是至今没有几个成功企业化的机构,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运作,至多是一堆小作坊和稍微大一点的作坊而已。那么我们要想振兴我们的行业,使之能够和软件、游戏、音乐、电影并驾齐驱地成为创意产业的一份子,企业化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企业化才能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把目前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结一下,然后再分析解决之道。

1. 规模小:目前中国的设计企业的规模普遍太小,形成不了规模化发展(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不过百人),价值创造不能对投资业产生吸引,是构成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些公司总是处在没活儿呆着有活儿又干不过来、“有活儿没活儿都着急”的生存状态里。同时企业因为规模太小,导致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差。很多例子都能显示,市场和客户很小的波动,都能给设计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很多知名的设计公司的命运,其实就拴在一两个客户的手里。

2. 管理混乱:我们行业有一个特点,公司领袖们多少都带点艺术家气质,其实恰恰导致了管理上的幼稚和薄弱。公司员工经常以“老大”来称呼企业创始人或者经营者,其实恰恰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江湖作风。稍有管理的公司,也都大多采用或借鉴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我们的行业特质又与传统行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企业的生产力是建立在物质上的,简单地说也就是靠机器或者经营场所为生产力基础的经营模式,而我们行业的生产力是人,有血有肉、有情感、会疲劳的人,人要比机器脆弱得多,要比机器有主见得多。而我们行业里的经营者经常像开机器一样去使用“人”,肆无忌惮地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制定产量要求,造成了经营者和从业者矛盾的根源。行业缺乏针对创意产业专门设定的有效的、可以复制的管理模式,导致规模稍有扩大效率和利润就大副降低的经营现实。

3. 频繁人才流动:广告和设计行业人才流动的频繁程度,较之其他行业是比较严重的,这种现实导致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不信任,伤害了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了企业普遍采用“榨汁机”式的人才使用制度,这种制度反之又严重地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剧了员工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公司一年半载就换血一次,行业里很多号称成立十几年的公司,其实追究起来只有三两年的文化传承,因为除了老板和老板娘本人,员工大部分是新来的。而设计企业其实是最需要年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企业的风格和思维方式及生产方法的。没有设计思想、没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公司,即使成立了1xx年也是一个新公司,就像我们的那些国产品牌里的“百年老店”,经过公私合营和文化革命之后,它的现在和过去除了一个名字之外,还有什么关系呢?世界上同名的人多了。

4. 恶性竞争严重:目前整个行业处于恶性竞争的状态之中,竞稿竞价之风愈演愈烈,因为这种竞争是在没有任何目标和评判标准的状态下展开的,所以设计企业只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供稿数量、降低价格这样的方式开展竞赛,导致了设计企业总是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缺乏修养生息的环境。“下午接案、连夜创作、天亮提案”的现象在行业里屡见不鲜,某企业的提案数量已经从百稿到达了千稿的惨状,这种“悲壮”的经营作风只能让设计公司在客户眼里越来越不值钱,越来越不受到尊重。甚至行业里已经出现了专门为设计企业提供投标方案的下游服务商(一般都是个人或小型工作室),这种愈演愈烈的自我贬低,无疑让作为从业者的设计师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奴隶社会里,我们大家摸着良心说,在这种状态下谈得上什么品质?谈得上什么修养?谈得上什么好作品?这是造成近几年中国主流设计公司设计水平下降,行业取费标准不断降低的原因。一个利润越来越微薄的行业,一个工资越来越廉价的行业,一个尊重度越来越低的行业,一个从业人员越来越年轻、缺乏精力和学习欲望的行业,一个混淆了“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行业,是充满希望的行业吗?

第二:劣根之源

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都不是技术的竞争,解决之道往往都是意识形态的转变。笔者认为目前行业的现状,根本不是市场环境造成的,甚至我们现在的市场远远好过十年前。更不像行业经营者说的那样是从业者素质和责任心下降造成的。造成我们行业现状的罪魁恰恰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经营者们,他们十几年来的经营策略严重伤害了我们行业的发展前途。

1. 贪婪:在我招聘的时候,经常有求职者这样表示他的能力:“我能加班、能吃苦,一连几个通宵我都干过!”听了这样的话,站在我面前的如果是一个建筑工人可能我会敬佩他,但是如果是一位脑力工作者,我为行业感到悲哀。可是这能怨他们吗?难道他们不想得到应有的休息?而现实是即使我们忙活了好几个通宵,结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客户和设计经营者装糊涂,设计经营者和从业者装糊涂,或者彼此抱怨⋯⋯我们这个行业有一句最反人性的行业口号,恰恰道出了老板的贪婪:“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什么狗屁话,凭什么让大家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兑换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的可能?其实行业并没有那么忙,并不需要那么多加班,老板们只要不那么贪婪,不去争取那些没谱的机会,该挣多少钱还是多少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 吝啬:“榨汁机”式的用人制度,使我们这个行业给予从业者的福利、社会保障非常吝啬,行业普遍处于没有社会保险、没有加班工资、没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状态,从业者基本生活在比较动荡不安、没有明朗前途规划的状态里,当然也就不存在企业忠诚度的问题。互不信任、互不付出的局面导致了企业人才流失率逐年攀升,高流动性又坚定了经营者愈加吝啬的观念,周而复始。吝啬还表现在企业经营者给予员工的专业培训方面,因为担心员工“翅膀硬了会飞”,企业往往在专业培训上面给予员工的机会非常有限,甚至基本的设计工具都一切从简,劳动强度不断增加,知识透支的现象也非常明显,使从业者经常领教大脑枯竭的滋味,时间长了不是对行业失去信心就是失去兴趣。

3. 自私: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用玩笑的话说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名人。”意思是说,公司的品牌核心、生产力核心只是老板本人,公司在基础结构建设上,缺乏民主意识,没有为日后的团队建设打好基础。设计从业者没有署名权也就没有机会得到行业的认可,没有自己事业的未来。这种现实造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单一,品牌凝聚力拥有先天缺陷的现实,一旦老板的信誉或能力遭到质疑,马上就会产生对整个企业的信誉危机。

第三:解决之道

其实现实也并不像许多人描述的那样悲观和黑暗,毕竟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包括设计行业在内的创意产业带来飞速发展的可能,但是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停留在只是呼吁政府支持这一种被动乞讨的状态里,健康和繁荣我们行业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行动。而我们面对的某些表面看似顽固的问题,比如规模化和人才流失现象,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1. 规模化:我们行业和律师、医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老板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主要生产者,这个特点好像注定了企业规模的拓展空间。事实也印证了这个规律:企业规模扩大到超出个人控制能力后,效率降低,质量下降、客户流失等等问题就一定会出现。于是有人经过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以某人为品牌或生产核心的设计公司,人数不超过20个是理性的选择,一个有效率的team应该把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但是有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就止步于规模化的大门之外吗?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希望搭上创意产业这一班顺风车的话,规模化是必经之路,而且国际上成型的设计企业规模化模式也不少。

a. 联盟制:我们所知的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五角设计”就是一个依靠联盟制成功的设计企业。联盟制的组织结构并不复杂,若干家独立的公司,统一在一个品牌下面,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价格体系,联盟者分摊品牌建设成本,联盟成员自负盈亏。在这种形式之下,联盟制的企业成员,一般不在同一个城市里经营,甚至分布在全球,联盟成员个体的规模一般都不大,但是经过联盟之后的企业形象却形成了一个跨地域的大公司。

b. 联合制:联合制的设计企业成员一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大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比如一个平面设计的team与一个摄影team、一个工业设计的team、一个环境设计的team组织在一起,统一使用共同的品牌,统一租用一座比较大的办公室,联合企业成员分摊品牌成本、分摊经营成本,以统一的公司形象面对市场。在北京联合制的设计企业很多,在中国联盟制的企业也有几家,但真正取得了商业成功的并不多,原因还是意识层面上的。其一:品牌的产权最终归属不清且无法变现,没有退出机制,导致联盟制或联合制的成员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财力去建设大家共有的品牌,于是没有品牌光环的联盟或联合,在市场上自然没什么竞争优势,大家分享不到联盟或联合后的优势。其次:无论是联盟制还是联合制,归根结底都是议会制,这种制度对成员民主意识的要求非常高,我们行业目前在联盟和联合上面的尝试,失败之处都在于此,我们没有受过如何建立和使用民主的教育,形成不了严谨统一的管理。现实是大家既然互相管不了,那就互相不管,企业很快就进入了“无政府”状态,大家都知道,一个没有管理的团队,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好团队。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联盟还是联合或是其他新的形式,都可以较快地实现设计企业的规模化,但是它们的商业成功都在于统一的品牌形象和统一的管理模式,联盟或联合成员如果不能在这上面齐心合力,势必会走到分道扬镳的道路上。

2. 品牌建设:我们这个行业是帮助客户成就品牌的行业,我们的从业者也都号称是“品牌专家”,但行业里,真正拥有自己良好品牌形象的企业寥寥无几,能够主动投入去建设和推广设计品牌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设计企业的品牌价值恰恰是和取费标准、受尊重程度密切相关的条件。笔者认为设计企业一定要在品牌建设上增加投入,推广别人先从推广自己开始。

3. 建设团队:“懂得自己无能的老板,是真正优秀的老板,懂得依赖员工的企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而我们行业的老板们恰恰又是一群多知多懂的专家,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是团队建设失败的直接原因。站在人才大量流失的现实面前,老板们不应该总是抱怨员工如何如何忘恩负义,相反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企业的用人政策,是否有利于员工的未来发展?其实作为一个企业,想留住人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a. 完善福利制度: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

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甚至是商业保险)是员工应得的权利,是可以让员工拥有安全感的企业关怀,它比临时奖励、吃吃喝喝、称兄道弟要实在得多,设计企业应该尽量完善地让员工加入到社会福利的体系里,这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一个人才流失率低的企业的标准配制。

b. 培训制度:设计企业一定要摆脱“榨汁机”式的用人思想,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员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到收获,并且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补充工作带来的知识透支。

c. 支付加班工资:客户怎样、市场怎样那些都是老板自己的事,与员工无关。员工的薪金只有承担法定工作时间内工作的义务,肆无忌惮地加班只能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怨言,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事。老板可以算算帐,你强迫员工加班得到的收益到底有多少?你彻夜赶稿竞标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而这种行为恰恰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d. 不开空头支票:带好团队最重要的是不说兑现不了的话,许多老板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随便承诺,过渡消费员工的想像与期盼。这样的行为即使可以带来一点眼前利益,最终还是会让老板颜面扫地,导致员工越来越不相信老板的话,其实就是“狼来了”的道理。

4. 科学管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需要管理,管理带来的秩序,会让人群更加拥有效率。但是管理绝对不是管制,是不能建立在怀疑、监视、奴役的立场上制定的条文。有效管理是要建立一种秩序、一种习惯,一种方法,让它们有利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这个行业的管理,有时候真的是令人感到汗颜的,比如说作息:因为不能按时下班,于是没办法按时上班,连老板都干到半夜,早上起不来,你如何要求员工不迟到?有的老板就住在办公室,员工早上来了看见老板的第一幕便是:洗练刷牙,如此形象怎么让人尊重你?办公室肮脏无比、员工蓬头垢面、老板怒发冲冠、部门长偷奸耍滑、ae指桑骂槐、客户恶言以对、设计师有口难言⋯⋯这些都是设计公司里经常上演的一幕幕闹剧。

而一个设计企业所需要的秩序却恰恰是有条理的、安静的、优雅的、舒适的、彼此尊重的、天天向上的⋯⋯建立这种秩序,是老板的功课和义务。

有句话这样说:无论脚下的路走了多远,不要忘记出发的目的。我们大家共同走进这个行业,是因为少年时我们对它的兴趣和爱好,而我们今天的痛苦和无奈,是因为在途中迷失了自我。你讨厌的客户就不要去服务他,不尊重你的客户就不要去服务他,不付钱的客户就不要去服务他,不令你快乐的工作就不要去服务他⋯⋯听到这里我猜很多人都会骂道:站着说话不腰痛,哪里有那么多美事?但我想用一句老话回答你:宁倒生意不倒行市。行市是行业之本。我还想说一句,即使你愿意受这份罪也没关系,但别强加在你员工的头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员工并不欠你什么。

第2篇 中国家具设计调查报告

前言:技术的创新永远是一个行业欣欣向荣的必要保证,如果比尔.盖茨没有那惊世的电脑才华和技术,相信微软也绝不能成为当今it界的领导企业。同样,在属于制造业的家具行业;对设计的要求也非常高,只有灵感的火花被设计师瞬间点燃,才能产生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关注家具,关注设计,中国目前家具设计的本期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详细的了解。

一、 全球家具业统计

全球家具总产值

上世纪80年代,全球家具总产值为800亿美元,xx年全球家具总产值为xx亿美元,其中:7个主要工业国(美、意、德、日、加、法、英)占63%;所有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其中中国和波兰发展迅速)

中国家具总产值

1983年中国仅有家具企业3400多家,从业人员36万人,家具总产值22亿元。xx年,中国有家具企业5万余家,从业人员500余万人,家具总产值2040亿元,约200多亿美元,占世界家具总产值的10%,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家具生产大国。

全球家具贸易总额

xx年家具国际贸易总额约为530亿美元,家具出口最多的国家为意大利、中国、加拿大和德国。根据csil预测,xx年全球家具贸易已越过630亿美元。

中国家具出口总额

xx年中国家具出口总额为53.76亿美元,约占全球家具国际贸易总额的10%,xx年中国家具出口总额为73.33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但据法国《论坛报》报导,从1994年至xx年中国家具出口增加了33.5%,达97亿欧元,在世界家具市场所占分额达16.2%,超过意大利,成为第一家具出口大国。

家具消费

全球家具消费最多的三个大国是美、日、德三国,其中美国年消费家具669亿美元;日本年消费家具324亿美元;德国年消费家具245亿欧元,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家具消费总额的60%。

在世界家具工业大国中,年消费家具超过100亿美元的还有意大利、法国、英国、中国和巴西,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消费大国之一。中国家具消费市场已成为国际化的家具大市场。

近20年来全球家具制造技术飞跃发展

结构进步:由传统的榫印结构→32mm系统全拆装结构。

设备进步:由传统技术→数控机床、机器人。

生产方式进步:由大批量生产方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精良生产,即时化生产、大规模定制)

产品标准化进步:由传统的标准化→具有无限选择的标准化。

二、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与变化

全国家具主要产区基本形成

珠江三角洲产区:深圳、东莞、顺德、广州、中山;

长江三角洲产区:江、浙、沪;

环渤海湾产区:京、津、河北、山东、辽宁;

中西部川陕产区:重庆、四川、陕西。

此外,还有黑龙江和福建两省也是家具企业集中的产区。

家具生产链基本形成

上游产品生产链:各类人造板、复面、封边材料、涂料与胶料;

中间产品生产链:各类家具零部件;五金配件;装饰部件。

终端产品的组装与营销。

家具工业园区建设风起云涌

以地方家具协会牵头的地域性的家具工业园;

以大企业领头的家具工业园;

以某类产品为主家具工业园。

家具市场规模宏大

目前,全国家具营销总面积达2500万平米。主要有如下类型:

大型家具集散地:如广东顺德乐从家具一条街,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苏州里口家具一条街达40多万平米。

家具商厦:如人事专业家具营销的遍布全国的“金海马”、“吉盛伟邦”、“红星”等。

家居广场:将家具与装饰材料,家居用品和饰品相结合的商业广场,如“好百年”、“百安居”、“美克.美家”意大利生活馆等。

专业家具市场:如中山大涌的红木家具市场,中山三乡和宁波慈溪的古旧家具市场等;

其它营销场地:百货大厦内的家具商场和分散的家具品牌店、专卖店等。 三、中国家具设计现状

家具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

自主开发:靠企业内部组织人力开发新产品;

委托设计:委托执业的专业设计公司或委托高校的设计所开发设计;

借国外设计师设计:引进外国设计师驻厂设计,开发海外风格或结合中国文化进行设计;

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家具产品风格和档次定位的依据

海外市场客户需求导向(oem)

国际展会时尚导向(仿造跟风)

国内市场需求导向(趋向化设计)

设计师队伍的组成

企业培养的设计师,许多知名企业老板本人就是设计总监或主任设计师;

高校培养的设计师,主要来自林业院校以及设有“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高校;

国外设计师的加盟。

家具设计师的类型

驻厂设计师;

执业设计师;

自由设计师。

第3篇 中国设计市场调研报告

一:中国设计市场概述

设计,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目的的要求,预先制定图样、方法等的行为。设计市场是指有偿提供各类设计服务的领域和场所。icsid(国际设计协会)2023年制订了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设计市场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长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设计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大幅提高的大背景下,有着可喜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轻重工业、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给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带来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人民生活水品的迅速提高,使人们在购买物品、服务时不仅仅着眼于商品服务的实用性,对于商品的体验要求和购买商品时获得的满足感也有着进一步的提升,这也就为许多设计市场门类提供了商机。

我国设计市场相较于其他产业市场来说,有着很多独有的特点。

1:独特的价值判定

设计的价值,大多通过一种依附于其他产品之上的形式存在。例如工业设计是伴随工业产品的而存在的,没有了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工业设计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设计作为一种产品单独存在的情况是比较少的。设计市场中的消费者,大多为其他市场中的生产者。设计市场的产品不直接面对终端的消费者,设计的价值需要通过其他产品做中介传达到终端消费者身上。正因如此,设计市场的相关产品,必须要考虑到与其

依附产品相结合的实用性。

2:与其他市场密切相关

由于设计市场与其他市场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建筑设计与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ui设计与it行业的兴衰密不可分。所以这就决定了设计市场往往受其他产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决定了设计市场的从业人员一般要在设计领域受过良好的训练、拥有良好的素质之外,往往在其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和造诣。

3: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有着显著作用

设计往往对于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这一点在近些年也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认同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各个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程度的今天,各家厂商所销售的产品在功能、工艺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功能、工艺等方面的进步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争取消费者的策略不仅不经济,并且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来赢得消费者就成了一种相对更为高效的方法。得益于此,设计市场得到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

4:我国设计市场发展还不完善

不得不承认,虽然已经有长足进步,但我国设计市场相交欧美发达国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还有较大差距,发展还很不完善。这一问题有整个市场发展时间的问题,也有消费者消费理念的问题。我国商品经济起步较晚,这不仅制约了设计市场本身的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设计市场上下游相关市场的发展。而设计市场又恰恰有着对上下游市场较为依赖的特点。两个问题合力,导致了设计市场发展的现状。我国消费者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形成了较强的购买力,对商品尤其例如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的消费经验不足,还没有养成比较成熟的消费理念。

二:中国设计市场现状

1:纷繁的设计门类

设计市场的服务领域可以说涵盖了各行各业,内容包含面较广。例如包括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因其关联的行业的发展规模不同,针对的设计对象不同,设计市场下各个分类的市场发达程度也不同。比如房地产行业目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建筑设计市场就有着比较庞大的规模和成熟的发展。与此相对比,例如商标设计等领域因其进入门槛低、市场需求小,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设计市场门类。

设计市场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并且跨度极大。大到移动摩天大楼的外观设计,小到一个小小的商标、邮票的设计,都包含在设计市场之内。纵观目前中国的整个设计市场,产值大、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室内装潢设计)成为最具代表性设计门类。又因为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化产品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必备之物,与之相关的ui设计也就成为了设计市场中的后起之秀。 以下为设计市场中的主要分类。

① 工业设计

主要是对于工业产品外观和功能理念的设计。目前很多高校中都设有工业设计专业,专门培养从事工业设计的人才。从诸如一辆汽车、一台家用电器等大件工业产品,到一支笔、一副眼镜等小件工业产品,都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之内。工业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还需要考虑到设计对产品的实用性、经济性等造成的影响。甚至一些概念性的工业设计作品会对工业产品的使用方式和用途产生巨大的改变。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工业设计部门,例如一汽、联想等,这些工业设计部门只从事于本企业生产产品种类的设计工作,属于专项设计。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专门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一般就面向那些规模较小的、暂时还没有实力在企业内设立设计部门的企业。

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观、结构以及功能的规划,室内装潢设计是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设计。因为近些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火爆,为建筑设计和室内装潢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因为发展过于迅猛,近年来逐渐呈现出饱和状态。

③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指构建起是人与人工制品信息传达的桥梁,主要是对其操作外观和交互理念的设计。近年来it行业和手机、便携式电脑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了此种设计领域极大的市场。

④ 平面设计

指拥有艺术性和专业性,对通过视觉做出表达和沟通的方式进行设计的行为。平面设计通过文字、图片和符号,向受众来传达信息。平面设计师一般使用摄影、视觉艺术和技术等手段表现原有目的。在出版、广告媒体、等行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⑤ 服装设计

顾名思义,就是对服装、饰品等通过款式、材料等元素的设计来达到功能性和美学角度目的的行业。

总的来说,从整个设计市场的宏观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大的市场产值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是设计市场的总体趋势。而市场对于设计产品的需求趋势也是向着更高的审美品位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来推进的。

2:中国设计市场发展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两地,因其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对于设计市场尤其是工业设计市场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其设计市场发展最为发达。下图为2023年设计市场每万人拥有专利数、商标数,可以比较直观的说明这一问题。

近些年,各类设计市场发展迅速,增速明显。以设计市场中的主要分类之一的工业设计市场为例,2023年,全国工业设计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600多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4.5%。其中,上海市工业设计业实现产值685.71亿元,增加值187.45亿元,增长率达37.6%,是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的。广州市工业设计产业直接创造产值约15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1.5%。另外,因为同济大学在设计类专业中有着超强的实力,所以在设计领域里存在一个叫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概念,2023年该集聚区设计市场总产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21.6%。

设计市场在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因其有着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特点,还有着带动其

关联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上海市工业设计市场自身实现产值680多亿的背后,还有着拉动当地工业生产企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的巨大作用。

三:我国涉及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使用swot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框架图。

1:有利因素

① 我国的文化优势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其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独特地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各的地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这也就给我国的设计市场带来了优质的设计素材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如果设计市场的产品能够做好产品与传统文化的良好结合,使得产品的既有优异的设计感、功能性,又能够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那么中国设计市场必定可以借此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② 我国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各个产业中都培育出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已经渡过了最初给国外厂商充当代工企业,或者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赚取利润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打造自己的名牌价值,通过品牌效应,带来更多的品牌附加值。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对于产品设计的提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如此,因为各个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竞争者们在产品的性能、造价方面已经达到了很接近的水平。因为边际效应的原因,依靠提高产品性能赢得市场显得并不经济。同时产品造价也基本达到了一个最低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品设计感,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就成了扩大资深市场

占有率的利器。一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普遍增加了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和投入,给设计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③ 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产业已经被当做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得到大力发展。我国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中也曾提出减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减少通过对自然能源的消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而发展通过管理、创新等途径发展的创新型产业。而设计产业则恰恰符合这些特点。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的关键期,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的目标要求形成新的经济成长思路。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对于设计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就给设计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无论是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还是电影电视产业、it产业等新兴产业,都有设计产业的用武之地。这些条件都给中国设计产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

④ 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及政府部门影响

2023年2月,温家宝总理及相关国务院领导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熹呈送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上做出了“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等重要批示。2023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工业设计”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工信部联产业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把发展设计产业作为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一个方面。2023年11月,全国性的设计产业大会即将在广州召开,为设计产业和市场的定位细分做出最终定义,以便更好地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上进行进一步发展。这些重大利好消息都极大鼓舞了设计业界的士气,也证明了设计产业尤其是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已经进入到了国家层面发展计划的范畴内。

2:不利因素

① 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

因为中国设计市场起步晚,所以并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存在一批知名的设计人员和设计公司。导致设计市场商品产量大,产值少。由于对于设计的总体把控、风格形成和策划推进的程度不够,导致了中国设计市场始终停留在各自为战,分散孤立的阶段上。甚至有的设计公司还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山寨的程度上,对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去了在世界大市场中游走的空间。三星、苹果是典型的依赖工业设计、品牌设计等设计元素制胜的品牌,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企业。诸如海尔、华为等优秀的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依赖低廉的售价和相对可靠的性能去赢得市场,产品设计在其中所贡献的力量少之又少。

② 设计人才缺乏

我国的设计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的设计教育。发展到现在,也虽然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类专业。但是因为教学理念和大环境的影响,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设计师比例很低。我国设计专业对于设计师的培养更多的是体现在美术方面的教育,在功能、材料等影响产品实用性方面着力较少。培养设计师的市场理念、商业法则的理解方面更是有所缺失。这就导致了现在中国设计市场的从业者们更多的只能停留在对产品外观的设计上,对产品的结构、功能甚至理念和品牌文化方面知之甚少。

《中国设计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