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分析报告
栏目

初中分析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2-10-11 热度:81

【导语】初中分析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2篇优秀的初中分析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初中分析报告

【第1篇】初中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个人分析报告

从学校近期初三“家长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分析,我校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学习还是高度重视的,只是在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交流方面还存在普遍困惑;而教师在在教育学生方面也同样存在相关问题,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辱骂学生、歧视差生、令学生身心受损现象”一定程度的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教书育人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想使学校教育发挥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仅有“爱与责任”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学会“爱”,理智地爱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沟通无疑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最重要方式。下面就如何与学生沟通,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沟通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当新接手一个班级时,教师应该做好精彩的自我介绍,从而马上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为以后的进一步沟通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老师是必要的,作为老师也要重视了解学生。第一步应该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记住学生的名字,上课提问的时候叫学生的名字,让人觉得很亲切;课后与学生打招呼,叫他们的名字也显得亲切自然。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了解了学生,和学生沟通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内容可讲,做到“投其所好”。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对他很关心、很了解他,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第二,沟通需要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现在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有它的特殊性,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从心理上来说,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希望摆脱束缚管教,常以成人自居,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另一方面遇到困难时,又渴望能够得到帮助和理解。作为老师要理解和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硬性任务,我们要讲道理,不能一味批评指责。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态度,甚至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他们,必然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调皮捣蛋、犯一些小错误,这就好像书中有时也会出现缺页、印刷错误等问题,假如这时教师采取一种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姿态来训斥、甚至惩罚学生,那么就好比你把缺页或有印刷错误的书撕毁而不再看下去,那么后面的精彩就与你无缘了。理解和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沟通的重要原则。老师对学生做到理解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就能形成友好互助、互相尊重的关系。

第三,沟通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关系基础之上。师生良好的沟通,平等不可少。我觉得平等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平等对待。教师一直高高在上,总是俯视学生,总是看到学生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和学生沟通的。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我们要把学生放到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当学生有错,加以正确的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走入正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自己有时难免有错,要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在老师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学生肯定会养成勇于承认错误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肯定会有差异,成绩上的差异、个性上的差异、家庭情况的差异……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差异,就“差异”对待学生。学生自尊心很强,内心很敏感,老师的所作所为对他们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优等生的确讨老师喜欢,但是处在中游的学生和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应该把爱心撒向每一个学生,绝不能施给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定格成永远的差生,要平等对待学生,把他们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平等对待学生是沟通的前提条件。

第四,沟通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教师和学生沟通最惯用的方式是面对面。面对面有很多好处,直接方便,有利于沟通彻底。但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也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教师自己心情不好、情绪不好时,即使有学生违反纪律,最好也别找学生沟通。这时如果学生不能意识到错误,教师比较容易发火,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恶化。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和控制,不能把怒气、怨气撒到学生头上。要在情绪稳定的时候找学生沟通,比较容易沟通成功。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很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同样不可忽视。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课堂上、大庭广众之下就指出他的错误,他们会觉得丢面子。即使意识到自己错了,也不肯很好地接受。所以应尽量避免人多的场合批评学生。可以课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然最好其他老师不在的时候,和学生单独谈话,心平气和地交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需要指出的是,沟通不能只在学生犯错后,沟通应是经常性的事。学生犯错,要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兴趣,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等等。除了面对面和学生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与学生沟通。比如作业本也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把对学生的要求、表扬、批评、建议、看法等写在每次作业的后面,用文字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有时比直接用语言的方式效果好。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写在后面,达到双方沟通的目的。对于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通过这样的交流,很多学生都会心领神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坏的方面积极改正。

现在,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广,很多学生在家都会上网聊天。教师可以利用qq、博客等平台与学生随时进行沟通。这样的方式虽然不是面对面,但是很直接、方便。有的学生有手机、小灵通等通信设备,教师也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当然还有很多传统的方式,也不失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好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通信、打电话,可以有针对性的家访等等。

总之,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方式,教师的语言固然是沟通,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体态同样是一种沟通;师生间的沟通既可以直接进行,也可以间接进行。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言行,调动教师语言的、非语言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保持沟通的畅通无阻。沟通是语言的交流、表情的意会、心灵的碰撞,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知道沟通,懂得沟通,发挥沟通的魅力来更好地教书育人。

【第2篇】~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务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这次考试,从考试动员到考务安排,从监考到阅卷,从登分到数据分析,无不彰显我们汤中人素质和敬业精神。尤其是阅卷,11月3日下午基本完成阅卷工作,部分学科在考试当日就完成阅卷。可以说是汤中史上最快的一次。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端,今后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数据分析(见表格)

初一年级:

1、 学科间较为平衡

2、 班级间较为平衡。

3、 前十名分数比较接近。

与第一次课堂练习比较,班级间的差距略有扩大。

与瑞祥初中比较,语文数学均分比较接近,英语超过12.1,总均分超过15.4

与常乐初中比较,语数英均分都高于常乐初中,总均分高于常乐13.63

初二年级:

1、学科间总体较为平衡,个别学科略有差距

2、班级间较为平衡。

3、前十名的分数相当接近,非常有竞争力。

与上一次课堂练习比较,班级差距有所缩小。

与瑞祥初中比较,语文物理均分基本持平,数学低于6.8,英语超过6.8分。总均分基本持平。

与常乐初中比较,语数英物均分都高于常乐,总均分高于常乐12.55

初三年级:

1、 学科间总体平衡,个别学科略有差距

2、 班级间非常平衡,几乎持平。

3、 前十名分差较大,缺乏竞争力。

与上一次课堂练习比较,学科间差距有所缩小,班级间差距明显缩小。

与瑞祥初中比较,语文数学均分基本持平,英语超过8.5分,物理化学政史均分都有一定的差距。总均分低于12.47分。

与常乐初中比较,语文化学历史都比他们略低,数学、英语、物理、政治都略高于常乐,总均分基本持平。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我们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反思在教学管理上的得与失,班主任要反思班级管理上的利与弊。$2老师要反思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成与败。

我想用三句话作为后阶段工作的建议:

第一句话就是何局长经常强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第二句话就是许局长一直倡导的: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热爱学习的天使

第三句话就是黄校长常常说的: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3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不发言原因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不发言原因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采用了书面问卷形式,问卷为《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不发言原因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语文课堂学生的发言现状。问卷为学生卷。发放学生问卷58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九年级在校学生。调查的背景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的备课、理念、精神风貌、亲和力及教学手段;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发言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等。目的是想通过问卷了解当前我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上课发言的情况,为后期“五步三查”自主学习提供实践基础,改变农村学生不善言辞的性情,发挥语文的实践应用性。

一.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上课不发言的原因是:

①、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的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人的认可与尊重。从调查来看,孩子上课不发言的最大原因就是怕被同学嘲笑,怕老师眼神、手势上的否定。嘲笑与否定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很大的阴影,使他们逐渐失去举手发言的勇气。因为他们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他们的脑子里揣摩的是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样的印象。久而久之,他们的胆怯心理让他们畏首畏尾,害怕出错,害怕失败,不敢站在众目睽睽之下。中学生自尊心、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更在意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但自己又不是很自信,所以上课不说话,改为默默地接受一切。

②、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或问题过难,学生启而不发。语文的课堂有些内容需要学生用感情和心里去揣摩作者的语言和描写,有时学生很难分析得到,所以,不会也就不举手。

③、学生不会或思路不清晰,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问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举手,他们不自信,更愿意去倾听学习好的同学的想法,就是有时想说但又觉得语无轮次,所以也不会主动举手。

④、老师提问对象过于集中,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材,老师可能备课备的很扎实,把本课的知识都想让学生领悟,那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赶时间是常有的现象,于是老师一般点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长此以往,其余学生也会感觉自己不会被老师提问,产生了懶于思考和发言的习惯,产生了依赖心理。

二、如何让你主动发言?调查结果是:①、课堂气氛要活跃,不严肃。支持这一意见的学生大约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实践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更能激发人的思维。②、老师提的问题简单些,有奖励。这一点学生很困惑,老师想把问题讲清,于是难免出的问题直截了当,这样学生很难接受。③、老师多鼓励,不让其他同学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先在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先给其他同学讲一遍,然后让其与学生小组展示。学生之间组成的学习小组是属于学生的小团体,在自己的团体中更愿意敞开心扉说出最真实的想法,同时,这样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减少受同学议论的风险,从而高课堂参与的热情。

本次调查,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需求,以便制定措施改变学生不发言的现状,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基础。

【第4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一、问卷调查展示

1.问卷调查的目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英语,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富县初级中学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学生座谈,及听课的方式进行。在本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发放100份调查表,问卷回收后,有效率为100%。之后,和相关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探讨交流,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课验证。

3.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13个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a, 是否喜欢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b,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c,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d,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解决。d,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详见问卷调查表)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以及师生座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深入师生教和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有充分认识;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便设计出更好,更受欢迎的课,更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次调查研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以下特征:

1.有81%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13% 的学生认为一般,6%的学生不喜欢。喜欢的学生相对英语程度较好,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认为一般的学生通常个性内向或学习被动的孩子;不喜欢的学生一般程度较差,无法溶于小组活动中。

2.有96%的学生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自己比传统教学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4%的学生认为变化不大。

3.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76%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和导学测评,完成学习任务;有17%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完成,有7%是通过教师指导的方式。

4.合作学习中探讨的问题80%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导学,查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完成;20%由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完成。

5.有82%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收获更多友谊;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一般;有8%的学生收获较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三、思考与建议

1.小组合作的建设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进行小组合作的建设,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如: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组织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其次,各小组之间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形成公平的良性竞争。最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要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小组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

2.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尽可能多设计集体展示的活动,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小组活动。

3.善于激发学生合作互助的热情。首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目标紧密结合;其次,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强项和弱项,能够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互相帮助,相互提高的良好风气。最后,教师不仅要善于更要乐于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之间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第5篇】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一、考风评价:

本次考试七、八年级采取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科目与科目交换监考、交换阅卷、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每场考试都有巡视,整个考试过程考风良好。考生在考场内睡觉、传夹带、交头接耳等不良现象几乎没有,发现极个别作弊现象,涉及到的考生我们立即在广播内进行全校通报。

二、考试成绩具体分析:

a.各班级整体情况(见表)

a.七年级英、数科目比语文科目要好,主科比综合科目考的要好;

b.八年级语文比七年级语文考的要好,七年级英语比八年级英语考的要好;七、八年级数学其虎相当。

b、科目优秀率与合格率统计分析:

根据暑期三闾学校首届职代会通过的方案,本次考试各个参考科目达标情况如下:

a、优秀率达标科目:语文20%,数学英语15%,文综35%,理综20%七(1)数学17%,七年级英语(45%、28%)

八年级数学(15%、19%)、八(1)政治52%,八年级生物(30%、42%)

b、合格率达标科目:语文60%,数学英语40%,文综60%,理综40%。

七(2)语文66%,八(1)语文67%,七年级数学(52%、48%),七年级英语(57%,54%),七年级政治(76%,79%),

七年级生物(57%,52%),八年级政治(89%,85%),八年级生物(78%,81%)。

c、优秀率为0的共有5个科目,有八个班次,七(1)语文,七(2)政治,七(1)历史,八(1)(2)历史,八(2)地理,八年级物理。希望以上科目任教老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改教提效,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1、主科与主科之间、主科与综合科目之间不平衡,学生有薄弱学科和跛腿的.现象,基础年级培优辅差工程急需启动;

如:七(1)第一名王巧丽同学三门主科有两门超优,但有一门未达优,甚至综合科目也较弱;

八(1)第一名郝晶晶同学三门主科都达优,但某些综合科目较弱;

2、同一学科班级之间有差异,存在悬殊;如八年级两班的政治,八(1)优秀人数有13人,八(2)仅7人;

3、优秀生面不广,尖子生太少;

4、良好的学风没有完全形成,后进生面较广,总分一两百分的学生基数大:如七年级有7个一百多分的,八年级有5个一百多分的;

四、感到乐观值得欣慰的方面:

1、本次期中考试凸显主科优势,七年级英语有十多人次达到100分以上,超110分的有好几人;

2、七、八年级数学达优以及超100分的人数有很多,甚至考满分的;

3、七、八年级几乎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平时工作兢兢业业、都踏踏实实,根据教师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反馈的情况来看,只是部分学科本次考试出现了失误:

五、后阶段教学工作的建议与努力方向: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2、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3、加强学生的功课以及科目的平衡;

4、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研讨、潜心教学;

5、扩大和巩固优秀生人数,加强培优辅差、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指导;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缩小后进生人数;

7、加强和改进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用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的辅导;

【第6篇】初中英语学习资源运用分析报告

初中英语学习资源运用分析报告

论文关键词英语课程 学习资源 综合运用

论文摘要本文就初中英语学习资源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来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运用能力的重要作用。语言学习资源运用就是在关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注重优化课程学习资源,围绕学习要求进行组合配置,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视野。学习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多元学习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学习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学习资源的合理运用,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广泛占有感性思维材料形成有效的渠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方法变得更为灵活多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理运用语言学习资源,更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

一、鼓励多阅读文本,增强理性认知

文本资源是目前学生接收和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和途径,对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鼓励学生多阅读文本,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理解感悟的感性,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拓宽他们的语言学习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通过阅读来认识文本资源,能够为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获取提供物质帮助。

学生通过多阅读文本,能够在更为积极主动理解语言文化知识素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对此,笔者以为,鼓励学生多阅读文本,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感悟文章表达主题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运用信息筛选来获得与此相关的语言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多阅读文本,能够在更为丰富全面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思考能力,并能够进行综合思考运用。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运用自主阅读和综合思考探究的方式来进行优化文本学习。我们以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aunit 6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 page”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在该文章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表达意思,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来阅读学习文章。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思考“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natural disasters?”和“how to protect yourself?”,并进行阅读表达。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带着深情对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自身感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和人们战胜自然的信心。这样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文章学习资源表达的深层内涵。

二、鼓励多搜集素材,拓宽知识层面

除了要多阅读文本资源外,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资源搜集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增强学习实际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的跨文化学习视野。

学生的这种语言搜集功能运用于学习中,能够在增强他们学习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挥自身的语言思维,深入探寻知识的运用规律和特殊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在搜集过程中,应该注意搜集与学习资源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让学生的搜集有一定的目标性。在此基础上,可鼓励学生能够予以综合运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语言知识层面,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视野。

通过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像在《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let’s celebrate!的“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可就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搜集材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多延伸文化,提高语用技能

学习资源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能够起到内化生成的作用,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多注重对语言文化的延伸引导,更应该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和运用。

笔者以为,多延伸文化,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学习资源的特点,来搜集与此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效的进行拓展延伸。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挥语言表达的功效,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需要出发,运用正确的教学思维方法来优化课程学习资源,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优化学习资源进行合理教学,一方面,起到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7篇】农村初中美术学情分析与方法指导调查报告

农村初中美术学情分析与方法指导调查报告

江西师大09油画     唐青连

作为初中美术实习老师,我在实习期间凭着自己对专业的热爱与执着,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我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新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在工作中和同学们找到乐趣。

在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一进班级不仅我自己觉得自己的存在很难适应,也能感爵到学生对实习老师虽然好奇但也生疏。听校长说我还是他们学校几十年来的第一位真正的美术老师呢,听到这,顿时深感压力重大!一方面有一颗急切的想要教好他们的心,一方面又怕自己不但没教好他们反而让他们从此厌恶美术了,于是后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深思熟虑。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对他们进行了美术基础的测试,包括他们对美术的了解和对美术的看法及喜欢程度。整体来说,七年纪和八年级甚至整个学校都没什么美术基础,但相对来说七年级美术基础又稍微弱那么一点,而且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八年级好一点,但他们相对的叛逆心理也更强而且对事物也稍微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由于学生没有美术课本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与局限性,那我也只能自选教材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根据学情,对每一课都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育者都是主导课堂的主体,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要一直一直的传授知识,要有固定的教案,要按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时间进度和程度都不会和计划有太大出入,能出色的完成教学计划的老师才是成功的教育者。但我认为,在美术的课堂上,课堂的主体该是学生!初中生上美术课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艺术家,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成为艺术家!上美术课他们学的不仅仅是画画更应该是一种欣赏美的能力以及用创意的思维思考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说给他们一块画布,让他们尽情的做自己的艺术家即可,于是,老师的作用也就不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了,引导与启发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或许要做一个真正优秀的美术老师比做一个优秀的语数英老师要难上千倍吧!

于是,每当上绘画课要动手画的时候,即使我会应学生的要求做示范,但我却绝不允许课堂上出现跟我一模一样的东西。当然,由于农村美术条件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给他们上太多的绘画课,由于学生太顽皮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小溪边捡石头做彩泥鹅软石的创意课,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田地里玩捏泥巴做雕塑以及做创意稻草人的游戏…当然领导也不允许学生出去上课…泪……不过,幸好这学校虽然很破却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可大大的方便了我!笑……于是我就只能主要以上欣赏之类的以及生活中对他们很实用的课拓展他们视野的咯!如:黑板报的版面设计,美术字(宋体 黑体 变体),简笔画,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秘密)大地的画家米勒(了解米勒的生平认识巴比松画派及懂得一些基本的油画欣赏方法),黑白装饰画(最简单方便的黑白艺术让喜欢画画却没有画材的孩子也能画画),做自己的服装设计师(大概了解服装的发展史 服装的种类及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懂得如何搭配衣服)……当然,中间偶尔也穿插一些有趣的放松的东西,比如说讲完黑白装饰画外出写生一次让他们学以致用,利用不穿的旧衣服 废报纸 田里的稻草等生活中的一切“废物”给自己或同学设计一套衣服同时策划一个环保服装秀——才艺大比拼……

我想从整个学校的氛围,特别是课堂氛围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在实习期间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纪律问题了。起初我好好跟他们讲道理,但感觉作用不大。于是我想我或许可以多花些时间备课把课讲生动点,上课的时候也尽量用幽默易懂的方式跟学生交流,但效果还是不显著!于是我难过了,就在快下课的时候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同学也对纪律较差的同学给与严厉但婉转的批评!如在七

(2)班的那次:跟之前相比,曹志祥同学这节课表现得不错,大家鼓掌!唐文星同学也变乖了,也很不错大家鼓掌!陈超康同学表现越来越差成了目前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大家也鼓掌!老师希望你们好的继续发扬,表现得不够到位的就及时改正,在我这里好学生不一定是永远的好学生,所谓的调皮的坏学生也不一定是永远的坏学生!我们一起加油!之后这个班的纪律果然就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由于我一星期上他们班4节课相处时间比较多,于是我们的关系就越来越融洽了。但是其他班好像没有用,我想 或许跟班主任也有很大的关系吧!班主任严一点的学生就乖一点,不严的就上什么课都乱哄哄的,比如实习班主任管的八

(2)班和有什么“四大天王”的七

(1)班!从另一方面说,又或许是农村家庭教育的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导致了他们自觉性差,对学习对好坏的认识不够完善从而对学习没兴趣遇到老师脾气温和点的他们就嚣张的上课扰乱课堂的吧!对于他们,我一开始的时候想的是怕有些学生想听课,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停下来训他们,但后来想想,他们底下吵翻了天,我在上面再卖力又有谁听得到呢!于是后面他们吵的时候我就不讲了等安静的时候再继续……或许会耽误一些人,但我想教师的威严还是要有的!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大众还没意识到美术思维重要性,总觉得是副科,是兴趣爱好,但我想一个拥有艺术修养懂得用创意思维来想事情看问题的人比一千个只知道背书本的人都强!我不知道我国的这种局面什么时候能改变,或许几十年又或许几百年……但这改变绝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做到的,或许等下次爆发思想的革命运动的时候我们的这个梦想该实现的时候了!我追着梦想,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教育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不知道2个月能改变什么,我也不相信2个月能改变多少,虽然我不知道以后是教初中还是什么,但至少在这段时间我积极备课积极参与教学,很好的利用了这2个月的时间,收获了在学校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怎么跟学生相处,真正的明白了师生关系,明白了什么是教学,同时也真正感到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是多么的关心我们,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更加成熟更

《农村初中美术学情分析与方法指导调查报告》出自: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8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1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3、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6、恰当选取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带给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7、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心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构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透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2

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

二、教学推荐

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最后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13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12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13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5、继续加强解题方法、审题角度分析的讲解与渗透,讲与练相结合。

6、加强备课组的分工与协作。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3

(一)基本状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资料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资料个性细小,知识点比较碎。但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状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取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务必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取题的潜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就应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但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资料。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状况,基本常识,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取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状况还能够,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善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取题的潜力,多做选取题。

2.务必注重学生的背诵状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务必要记忆。

3.加大非选取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第9篇】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三个年级的试卷总分均为100分。题型设计基本一致。计23题,其中积累与运用9题,27分;综合阅读13题,33分;作文1题,40分。另设附加题10分,没有计入总分。

从题型分布看,选择题5题,约占分值的15%;填空题2题,约占8%;简答及表述题15题,约占37%;作文一题,占40%。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有利于我县普九控辍保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与评价作用,注重考察学生语文能力。

3、开阔语文视野,重视语言积累。

4、贴近学生生活,发挥教育功能,体现人文关怀。 补充说明:

试题是我们出的,当然一定会有一些不足,我不想在此过多的自夸,我要说的是,每次出题,我们都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的。我们要从全县整体出发来考虑这个事情。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要有利于县教育局提出的控辍保学,还要兼顾平原、山区以及教育质量高低不同的学校,所以试题不一定能完全符合每个学校的实际,希望大家理解。每次期中期末测试前,教师学校领导都给我们专门召开会议,有时侯教育局的领导也参加。大家认真研究出题的一系列情况,如,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领导要求我们认真慎重对待这项工作。我们也深知,慎重对待出题这项工作,也就是慎重对待基层一线教师付出的劳动。 大家如果对试题有什么建议或认为有需要探讨的内容,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和我们联系。对于各个学校上交的期末试卷分析,我都详细阅读了,写得比较认真的单位有:八会中学、黄泥洼中学、首山镇二中、水泉中学、寒岭中学。

三、数据统计情况

我们根据各个学校上报的成绩及抽调的试卷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结论有如下二点:

1、总体得分情况较好,反映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参考生数初一为

5074 人,初二为 5107 人;平均分初一为 66.1 分,初二为64.06 分 ;优秀率初一为27% ,初二为13 %;及格率初一为71% ,初二为67 %。初一分数略高于初二。

2、各校间差距较大。以初一年级为例,平均分最高的达到81.12 分,平均分最低的仅为51.5 分;优秀率最高的为59 %,最低的为 0 ;及格率最高的为 93 %,最低的为 38.9 %。

下面是有关成绩的三份表格。

四、教师批卷中显示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上面表格中列出的成绩只是相对成绩,是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成绩和抽调的试卷汇总的,由于没有组织统一阅卷,语文又是主观性强的科目,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都是主观题,各学校老师在把握评分尺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所以这里的成绩没有 绝对的可比性,仅供参考。但没有绝对的可比性,相对的可比性还是有的,下面我先说说批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有的不是批卷中反映出的,是我想提醒老师们注意的,也在这里说一说。

1、 填空、字音、作者姓名、文言文默写之类的客观题要严格按照标准批卷,对错分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2、 阅读题应恰当把握试题答案的分寸。

阅读题的情况是复杂的。(1)有些语句在特定的情况下的答案是唯一的,我们应该按照答案来批,这毫无疑义。而值得指出的是“按照标准答案批”的意思不是指按照标准在学生的试卷中找这句话,找到了就给分,没有就不给分。而是要按照意思给分,只要大意和要点没有大的出入,就可以给分。因为汉语言是表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听说以前有的学校甚至答案错了也按错的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教条。(2)目前,阅读试题中还有一类开放性试题。对这类题,我们出完题做答案的时候有时没有给出答案,一个原因就是答案的角度很多,我们给的不一定全,另一个原因就是怕给了之后,走入误区,老师们按照这个标准把答案限定死了。对这类题,我们几位任课老师应该坐下来把几种可能性想出来,达成共识,同时在批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新异的见解,也要以负责的态度随时交换意见,这样才能使卷子批得趋于合理。

卷子批得好不好,不仅仅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它直接影响到(反作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认为,从如何批卷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平时是如何上课的,也就是说可以看出他的执教方式,他的执教方式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主动的、积极进取的,还是被动等待的。同时,阅卷后的分数结果又直接反作用于我们的教学,影响其他教师的执教方式。举个例子说,有个教师在教学时不是从提高学生能力入手,而还是运用老的方法,以讲为主,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标准答案,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考试时,学生一律说标准答案,除标准答案不会说自己的话。考试时比的不是能力,比的是比谁的记忆力好,谁更用功。相比之下,同年组的另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开阔学生思维,学生较能独立发表见解,可考试时候的话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成绩反而低了,这种怪现象使我们的教改堕入了怪圈。后面这位教师必然也回归到原来的老路上去。(有的老师可能会问,进行教学改革好,那为什么成绩会低呢?我想,这是暂时的。我们尝试新的方法,教师需要适应的过程,学生更需要适应的过程……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至少要一个学期以上,后者的成绩会明显高于前者。遗憾的是,很多老师的改革,没能顶住压力,还没有能坚持到有明显的成效,就放弃了。)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当前我们的考试改革有一种趋势就是尽量不出书上的死题,少出死记硬背的题,内容也逐步由课内走向课外。压不上题了,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者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我们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接受新理念,共同营造一种教改的环境和氛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作文题要分等评分。

批卷者事前要划分出几个等级和分值。我们也经常下发作文评分标准,

其实贯彻这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初评。我们参加过中考阅卷的教师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先两个人共同批阅一两本卷子,看同一个文章,你给多少分,我给多少分,然后再议一议不同等级的明显差别,一等的和末等的一定要凸显出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处于中等水平。另外,根据近几年中考惯例,作文的给分在二等左右浮动,太高的太低的都不能太多。

从这次抽调的试卷来看,作文分相差很大,作文平均最高为37. 9 分,最低26.1分。拿最低的来说,如果尖子生、中等生的作文分还可以,只是由于有几个0分的拉了平均分后退,这是正常的。如果是学生整体成绩都低,就不正常。要仔细分析一下低的原因,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最高的分来说,平均分37. 9 ,我想还是给分太高了。太低太高对学生都没有好处,今后要注意调整。

五、学生答卷中显示出的主要问题及教学建议

1、学生对语文及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积累普遍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如初一的第8小题,“写你积累的关于时间和爱国方面的名言各一则”、 初二第9小题是关于王维的一首古诗、初三第10题,是给出了一部名著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让学生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等题,其实都不算很难,可是三个年级的得分率都很低。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三国演义》不是课标建议中提到的篇目,其实建议只是相对的参考,不是死的规定。课标中还说,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篇目。再说这里考的只是开篇语,学生应该熟悉。对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确实应该不断地深入地学习,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

针对积累这一问题,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上学期还下发了课外积累的十点要求。积累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我们强调积累要多方面,多角度。积累能开阔语文视野,提高人文品位,把学生学习从课堂那个狭小的天地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课外阅读积累还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有人分析,我们学生当前现代文阅读能力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认识水平不高,与试题中选文的思想水平距离相差太大的结果,我也同意这种看法。当前还有一种提法说语文教育是泛文化教育 ,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乃至自然科学多个方面,其实也是强调语文积累的重要性。而我们这张试卷中的几个问题,都是在我们以前召开的教研会上强调的积累范围之内,得分率仍然不高。

2、教师在对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存在漏洞。从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卷面涂抹,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不认真,思考不深入,丢题落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答题找不准切入点,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等等。如初二语文第5小题是“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写两则近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是身边发生的值得告知公众的新闻”。这道题得分率低。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学生这方面能力不强,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想这关键还不在于训练,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你训练了标题新闻如何写,可以后考试中不一定再考了。况且书中并没有关于标题新闻的知识点,出题者的本意不是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把学生难住,而是看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关注生活的这种意识。在我们的教材学习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如果学生在平时能读书看报看新闻,这题就不难了。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乃至于一些必要的思想意识。

3、学生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对文章整体的感受领悟不够,对规律的迁移能力不强。从抽卷中我有这样的体会,阅读试题中,教师讲过的、书上有原题的答的好,单个细碎的小题,意思比较固定的答的好,从全篇着眼来领会的,需整体把握的题答得不好,范围稍一拓宽或者问法灵活的题答得不好。如初一的 15、16、22题,初二的15、16题等。初一、初二阅读题的整体得分率都在50%以下。从抽卷看,最高的为23.9 分,最低的 8.3 分。

这反射出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虽耗时最多,但效益还是很低。这当然与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智力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我想还是先从我们教者的角度说说我们该如何去做。

【第10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一、学科成绩统计

(一)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二)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中。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九年级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及办法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二

历史试题以突出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原则,以基础性、创新性、导向性为基本目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情况;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总之,这是一份成功的试卷。

一、 试卷结构与特点

1、 试卷结构

这次历史试卷是2013年的中考试卷,总分100分。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约占40分,非选择题约占60分。初步统计数据见下表:

2、试题的分布和分值的比例

3、试题特点

本次中考试题以《考纲》为指导,新课标为准绳,结构严谨,题量适中,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考查的内容仍是学科基本知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其特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基本重点依然是今年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大禹治水,第2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度的设立,第11题考查做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会议。

(2)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在读图学史题和材料分析题中,看图题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历史知识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运用的综合能力。

(3)关注热点与重点,试题反映了这样一些重点与热点问题如:历史的重大改革,两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

二、成绩统计

1、181份试卷分数统计

其中最低分10分,最高分98分,净差88 分。九一班及格19人,及格率44。2%。九二班及格24人,及格率54。5%。九三班及格30人,及格率68。2%。九四班及格16人。及格率32%。 国家最高机构是什么?”。

三、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以致对相关知识混淆、混乱甚至是无知。比如22小题写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俄罗斯及日本迈向近代化的改革,大多数写的十大化改新,新文化运动等,究其原因,某些学生对历史知识重视和掌握不够;更多的是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这是某些学生历史基本知识薄弱或欠缺的重要原因。

(2)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比较凌乱,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如简答题写出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有的学生却写成近代化的探索,进而张冠李戴。

(3)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事件没有准确的把握,学生还很模糊。

(4)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致出现不应该的错误。比如第24题学生没有看清楚所要回答的问题便草率作答,得分点不够明显,失分多。

(5)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语言表达中逻辑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中考试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很多,但重点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重点的教学,要对历史人物,基础线索,阶段特征、基础观点等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应理解到位。

2、教学中要关注时政热点,注重现实和历史的比较,特别是对于周年大事记,要高度重视,要将与周年大事记相关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作专题复习,从而提高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

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复习时要梳理教材将考点条理化线索化,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

4、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等能力,在这过程中,但也要注意:千万不要为了发展能力而轻视历史基本知识, 5、考前一定要加强学生应试方法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字迹要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就能在中考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第11篇】初中生物结业考试质量分析行动报告

一、概述

XX年下学期xx区初中生物结业考试是属于xx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阶段水平测试。由xx市教研室具体负责命题,统一时间考试,由各区改卷,本区采取集中网上分散阅卷形式。本次考查要求着重考查课标中教学要求及与高中衔接的内容。考查学生掌握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原理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情况。注重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命题从生活、实践、新颖的角度去设问,题目灵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本报告按照全区21所学校(含2所企事业办校、3所民办学校、16所区属学校)共32名教师所教的7624名考生成绩的样本数据进行评价分析。21所学校平均分为61分,难度系数为0.61

命题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XX年7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保准(生物)》以及课程教材研究所和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共四册书进行命题。各占分值如下表:

教材名称 单元和章节名称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约25%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约25%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约25%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学 八年级(下册)约25%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学习并没有结束 二、 数据与分析 1.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 题数 占分及比例 分数 分数权重(%) 选择题 30 60 60 简答题(含填充、图表等) 6 40 40 合计 36 100 100

描述分析:命题方向、结构一致

本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情况做一个水平评估,命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为0.64,简答题的难度系数为0.47。简答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学生考试情况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科学方、法技能的基本情况,总结前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本次期中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2.数据总体描述

(1)全区学校总体情况

(2)得分率最低的6道题分析如下:

◆9.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的最明显变化是

a.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减少 b.尿素增加

c.葡萄糖减少、尿素减少 d.尿素减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题目是拐了一弯,让学生分析血液和尿液的区别,以及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这道题难度比较大,得分率为0.29。37%的学生选择了c,15%的学生选择了a。学生认为血液流经肾脏后葡萄糖会减少,说明学生对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没有理解。[莲 山课件 ]课本中82页有一段总结的文字“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充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这回到血液里,而身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学生要解答这道题,首先对尿液的形成过程要理解,然后对血液和尿液的区别要理解,同时要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最明显变化的成分。另外在a答案中出现了二氧化碳,增加了学生分析的难度,因为学生要把前面的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也要运用上,血液流经肾脏后带走了二氧化碳等废物,所以二氧化碳应该是增加而不是减少,这也说明有15%的学生对血液循环的知识理解不到位。

10.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 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这道题争议比较大,本身题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关于在题干里用“肺泡”表述,有老师认为①就不能作为肺泡的特点,如果题干是用“肺”表述,则①就能作为肺泡的特点;有些老师认为,肺泡多就是从数量上的特点,如果题干是用“结构特点”表述,则①就排出在外。因此这道题从出题的角度来说是不够严谨。

11.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a.水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本题目难度不大,考学生的识记能力,关于血浆的成分不是重点知识点,一般教师不会太过于注重学生识记其成分。

14.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 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本题考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查关于消化液的种类和作用。本题的得率为0.4,正确答案是a,①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没有消化食物的酶,所以a是错误的。24%学生选择了c, ③是胰,能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19%的学生选择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这个选项其实很容易,猜测大多数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把选择错误的一项,看出选择正确的一项。

1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本题考查学生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这个知识点是难点。本题的得分率为0.52。学生对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路径要掌握得非常清楚,才能解决这道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归纳、抽象能力。

(2)主观题存在问题及分析,得分率最低的5道题

知识点内容 试题号 得分率

基因的传递 333 0.09

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323 0.34

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53,354 0.45

反射弧的结构 321.322 0.49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41,342,343,344 0.53

◆33.(8分)下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a是 ,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

(2)b是 _________,c是 _________,c的染色体数目是 ________。

(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 _____________ 传给子代的。

(4)d表示 __________ 过程。胎儿通过 __________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本题是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主要考查了“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包括了生殖系统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受精的定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关系;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等几个重点内容。这几个知识点在知识性目标是属于理解的层次。学生也接触过类似的题型,但如果不能真正懂得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及产生生殖细胞时的数目变化,那么学生就容易弄错混淆。该题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传递知识的识记。本题难度并不高,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得到答案,但是这道题的得分率特别低只有0.09。典型错误卷如下:

此例卷中,学生知识点混乱,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从此答题卡中也看出,学生平时并不重视术语的书写,例如“卵”字,还有学生将“胎盘”写成“胚盘”、“胎盆”。对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直接让学生记忆,可能会混淆,有学生将“23对46条”记忆成了“64条”。第(3)小题学生写了通过“血液”传递基因;有的只答了“精子”或卵细胞,说明学生对基因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理解不到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概念,对应相应的知识并辅助练习加强巩固。对于相似的术语要区分出来,重点纠正学生的常见错误。

◆32.(6分)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1 ]__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 2 ]传到脊髓里特定的[ 3 ]_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4 ]________传到[ 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__功能。

(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____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射弧的结构,复杂反射。第(1)(2)(3)小题要求是了解层次的,对学生的要求并高,第这道题中第(3)小题答对率只有0.34;题目来源于课本关于复杂反射的例子“望梅止渴”。课本第103页解释了复杂反射与大脑皮层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这也说明平时学生没有重视看书,提取有效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在阅读基础上理解一些核心知识。

◆35.(6分)XX年3月19日,一只狼在袭击了山东滕州两名村民后,被当地警方击毙。几天后,山东滕州警方又活捉了一只“白色母狼”。但有网友见到该动物的新闻照片后,发帖称是他家丢失的宠物狗。到底是狼还是狗?一时众说纷纭。

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区别呢?嘉明同学决定通过上网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寻找答案。他检索到以下资料,请你分析:

资料1:狗(家犬)和狼的分类地位:

中文学名 家犬 狼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食肉目

科 犬科 犬科

属 犬属 犬属

种 狼 狼

亚种 家犬

资料2:①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②现已发现的狼化石最早可追溯到40万年前。③狗起源于狼。④通过对狗和狼的基因检测发现,中东地区狼和狗的基因组成相似度最高。

(1)(多项选择题)根据资料1可以推测,狗和狼隶属于同一个( )。

a.纲 b.科 c.种 d.亚种

(2)资料2中,属于事实的有_______,属于观点的是______。(请填编号)

(3)狼的体细胞内有39对染色体,如果这只“白色母狼”被确认为家犬,则它的染色体数目是( )。

a.39条 b.78条

c.78对 d.无法判断

(4)综合资料1和资料2,用_________的方法鉴别山东警方活捉的“白色母狼”,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答案。

本题要求是分析、推理、应用层次的,要求比较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生物分类的知识,遗传的知识,还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本题第3、4小题得分率只有0.45,推测部分学生对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一样的,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不是简单让学生去识记知识和概念,还要让学生懂得迁移,应用到具体的事物中。就是说在教学中主要变式练习。这道题难点深了一点,因为在题干中出现了亚种,课标并不要求掌握到亚种,这个信息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推测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资料,或者说学生不懂得在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第4小题完全从资料2中获得答案。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4.(6分)今年3、4月间,xx市出现了较严重的流感疫情,各所学校采取了多项有力应对措施。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流感患者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 。

(2)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传播。

(3)为防控流感,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4)加强对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清洁和消毒,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5)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健康的生活》这一主题下的“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知识点,包括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几个重点内容,考察了结合实际现象分析问题等能力。这几个知识点在知识性目标是属于理解层次,在技能性目标是属于应用水平。学生也接触过类似的题型,但如果不能真正懂得传染病的病因,如何传播的,那么学生就很难找到预防的切入点,也容易将传播途径弄错、混淆。该题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题的得分率是0.53,还有47%的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的知识。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典型卷),以及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例一:

例一中,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如将“传染源”写成“感染源”。能看出来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但科学是严谨的,今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练,也要明确基本概念的涵义。不要跟近义词混淆。

例二:

例二中,学生将“控制传染源”答成“切断传染源”,也犯了类似例一中的错误。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中学的不扎实,不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强调,以免犯类似的错误。

例三:

例三中,学生将“特异性免疫”答成“非特异性免疫”,显然对知识点理解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特别的关注一下个别学生的反应,达到学有所成,为其终身发展着想。

考查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具有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但从答题情况看,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不牢固,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造成科学概念混淆、模糊。其中原因一是教学时间紧,练习不足。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及细节强调不够,没有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关注学生通过细节练习使学习能力提高。

三 、建议:

1.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先分析学生,了解学生。首先是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那么教师的课堂就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用鲜活、与时俱进的实例讲解知识,不要用陈旧的东西。其次是了解学生的爱好,投其所好,事半功倍。比如现在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关注一些新鲜新潮的东西,比如微博、游戏、ipad、电视剧、电影等。因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接受一些新鲜的、健康的事物,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三是学习一些学习心理学,掌握学习的科学,及时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遗忘规律、概念图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

2.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对课本不熟悉,平时教学时候没有注重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的内容。在每一届的结业考试题目中都有涉及到分析资料解题的题型。本届结业考试题中第35题是典型的分析资料解题的题目,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资料的内容,并从资料中分析获得解题的有效信息。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分析资料的内容。在课本中有很多“资料分析”的栏目,教师要细致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解决讨论的问题,不要包办代替,或者没有给学生自行阅读和分析资料的时间,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资料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3.关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而是进行了简单的死记硬背,感觉差不多的,就将以前做过的题目答案填上去,从而导致了这题的得分不高。看出教师平时的教学导向,有可能是偏向于让学生背,即重知识,轻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行为,又是由教育方针政策直接导致的。加强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思考了才能理解。加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提供新的学习情景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关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以证实的,因此,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和探究活动的教学要落实到位,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积累实验、探究的经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死背实验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平时的教学要注重对科学探究的各环节,如提出问题、确定变量、作出假设、设计对照、预期实验结果、作出实验结论以及评价实验方案等,作专题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5.关注识图能力、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每次结业考试都要考到关于识图的内容,并且要求越来越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图,到综合知识的识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解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6.关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把握生物学科宏观、微观、应用方面的发展,关注新闻、网络有感生物学科方面的信息。在每年的结业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题目关于生物学方面的新发生、发现的新闻信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或分析这些信息。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关注生物学科的新发现、新应用,并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生物方面的信息。比如人类的生存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医疗保健等方面。

【第12篇】初中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引言:

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我组严格执照并贯彻学校组织学期期中考试改革意见与文件精神的要求,组织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在学习的基础上列出双向细目表,分数的分布,以及考试的形式,然后安排出题老师和审题老师,经过了出题、审题,修改再出题和审题,最后确定考题的严肃认真过程。考试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密封装订,阅卷时认真学习讨论答案标准,标准尺度一致。阅卷完毕就进行统分、核分,最后交教务处统一撤封登分。从组织形式来看是严肃、严密、规范、认真的,做到了对每个考生,对每一学科客观、公证、公平、合理、合情,具有可比性。

质量状况:

1、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统计表(略)

2、考试基本情况(略)

3、各小题的难度和鉴别度(略)

试题评价:

试题本着以进一步贯彻课改精神,落实课标为原则。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由于及格分数再次下调,初三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应有的重视,为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此次出题采用闭卷形式,不管是考查书本的基础知识还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都提高了难度,选择题直接将书本的原文表述作为考查的只有3题,而其他十七题都内化为对能力的考查。例如:选择题中的第六题,14————16世纪,被称为“发现人的时代”,它指的是a发现印第安人b发现黑人c文艺复兴d开辟新航路,此题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学生首先要明确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事情,更深层次地是要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人文主义,再进一步了解人文主义的内容,学生只有把握了这三层,对能对该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这类题目在选择题中彼彼皆是,因此选择题学生完成的很不理想,大多数学生40分只能得到20分左右,因而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绩。

材料分析题相对于选择题来说难度有所降低,但学生完成的情况依然不好,客观上因为是闭卷和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基础知识得分很低,21题考查的伯利克里,22题考查的大化改新,24题考查阿拉伯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学生不能准确作答,大量丢分。对能力的考查部分,除21题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评价和24题中分析东西方对文明成果的态度这两题的要求较高以外,其他各题难度较低,加上有材料可依托,学生普遍能下笔进行分析,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最后一道论述题,对欧洲历史的`风云人物的考查,学生这题完成的的情况可以说是本次试卷最好的,15分的题一般学生都能得到十到十二分,得满分的人大有人在。这说明对主要的历史人物的掌握学生还是不错的。

改进与建议:

进一步深化课改精神,牢牢把握课标,加大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力度,因为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才能成为可能。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挖掘,简化历史过程,把时间更多的放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加强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梳理和联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以一个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和把握历史。

《初中分析报告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