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业研究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9篇优秀的作业研究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业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11月
调查地点:xx初级中学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人、八年级30人、九年级30人,共90名学生以及10名语文教师
调查方法: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人:荆小苗 辛超凡
调查分工:辛超凡发放调查问卷, 荆小苗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以及教师文言文教学及学习现状,拟了两份调查问卷。紧张而有序的问卷统计工作已经结束,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
2、了解初中教师文言文教学现状。
3、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寻找方法并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90名学生以及10名语文教师,共收回学生问卷90份,教师问卷10分。
三、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样,课题组将90份学生问卷和10份教师问卷,印发给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份、八年级30份、九年级30份,教师10份,现收回有效学生问卷90份、教师问卷10份。利用周一下午班会时间统一进行(11月5日),相关数据由人工进行统计整理,数据结果供课题组所有老师和学生参考。
四、调查内容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两大部分,其中学生卷16个选择题,教师卷18个选择题。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情况:
1、81%的同学喜欢文言文,12.2%的同学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不喜欢,6.8%的同学不喜欢文言文。
2、不喜欢文言文的主要因为它难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它读起来拗口,还有的同学是因为背诵任务繁重。
3、85%的同学喜欢文言文的原因是它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70%的同学认为它可以陶冶性情,10%的同学是因为它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8%的同学认为它可以让我们把话说得简练些,只有3%的同学喜欢它的原因是可以应付考试。
4、92%的同学喜欢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0%的同学喜欢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自学,15%的同学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
5、90%学生的老师平时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70%的教师采用反复诵读的学习方式。
6、1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很有趣,83.6%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有趣,只有6.4%的同学认为语文老师上的文言文无趣。
7、60%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时会向外拓展,36.7%的语文老师有时会向外拓展,只有3.3%的语文老师从来也不向课外拓展。
8、71.2%的同学认为文言文的学习经常会给自己带来思想启发,28%的同学认为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启发,但仍有0.8%的同学认为从来没有给自己带来思想启发。
9、28.2%的学生在平时写作中经常引用古诗文,71.8%的学生平时写作中有时会引用古诗词。
10、78%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图像资料,11.2%的学生对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插入与课文有关的音频、视频、图像资料等持一般态度,仍有0.8%的学生不喜欢。
11、大部分学生的教师给他们布置文言文作业的形式是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注释及译文,很少有教师给他们布置课后题。
12、绝大部分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翻译,少部分同学直接抄教辅。
13、80.3%的同学上文言文时经常记笔记,19.3%的同学上课时偶尔记笔记,但仍有0.6%的同学上文言文时从不记笔记。
14、40%的家长经常检查自己孩子的文言文背诵情况,20%的同学家长偶尔会检查,仍有40%同学的家长从不检查孩子文言文的背诵情况。
15、86.3%的学生认为学习课内文言文对自己的考试帮助很大,13.7%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
16、95.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文言文底子一般,4.4%的同学认为自己文言文底子差,没有一个同学认为自己文言文底子好。
(二)教师调查问卷情况
1、85.8%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带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差。
2、95.8%的教师认为目前教材文言文的课下注释对课文理解帮助较大。
3、78.3%的教师所带学生在作文中从不用文言文素材,只有10.3%的学生偶尔会用。
4、在学校的公开课活动中很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
5、45.2%的教师认为学生仅借助课文注释能读懂教材中文言文。6、68.3%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促进文言文教学作用较大,但仍有20.1%的教师认为有点作用,但仍有教师认为没有作用。
7、85.3%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大部分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用较大。
9、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性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89.5%教师认为学生会背诵课文,会翻译课文,掌握名句名段,掌握考点就算是学好了文言文。
11、文言文作业布置方面:98.2%的教师常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98.6%的教师常让学生背诵抄写课文,20.8%的教师会让学生写读后感 ,38.5%的教师会让学生改写课文,90.8%的教师会让学生写积累笔记,还有97.6%的教师会让学生做课外资料。
12、35.4%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在做课外文言文习题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不认识生僻字,96.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文言词语积累不够,不能够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不了文章主旨。
13、93.4%的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重点是作者及背景介绍,了解大意,积累名句,分析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色,89.8%的教师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14、97.5%的教师认为把所学文言文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是用白话文讲故事,在写作中引用文言文素材,78.8%的教师认为是用课内所学知识技能来阅读课外文言文。
15、98.7%的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常用的工具书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教师用书。
16、87.6%的教师上课用电子白板、展台、电视、投影仪、电脑等上课。
17、92.3%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考试中文言文失分最多的是句子翻译。
18、98.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辅资料对文言文学习帮助较大。
(三)问卷小结
从学生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没有自信,认为自己的底子一般,但他们大多数仍喜欢学习文言文,为它可以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陶冶性情,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它可以传承中华文化,还能让自己把话说简练些,极少数同学是因为它可以应付考试。一小部分同学不喜欢文言文,他们不喜欢文言文主要是因为它难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它读起来拗口、背诵任务繁重,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他们喜欢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文言文,或是运用工具书自学,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很有趣,也很喜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资源,能够向课外拓展,学习文言文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启发,对自己的写作也有一定地帮助,许多同学在平时的写作中会引用古诗文,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厚度,
从教师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所带学生的文言文底子较差,自己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虽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但有些流于形式,学生文言文教学还是过多依赖于教师,作业布置多样性也不够,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做好作业讲评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我共分发时间40份,收到40份。具体情况如下:
第1题:你的数学成绩怎么样?
20%的学生回答优秀,30%的学生回答良好,
50%学生回答一般。
说明: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2题:你觉得数学有用吗?
30%的学生回答有,20%的学生回答没有,
50%学生回答有时候有。
说明: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的不广泛,学生缺乏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第3题:你的错误习题情况如何?
50%的学生回答经常有,40%的学生回答有时候有,
10%学生回答基本没有。
说明:学生做错题的次数是非常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题以后,要认真检查,在验算一遍。
第4题:你认为自己的错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90%的学生回答粗心,5%的学生回答审题性错误,
5%学生回答概念性错误。
说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不用心检查。
第5题:你能自发地多次阅读题目吗?
58%的学生回答能,42%的学生回答有时候能。
说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确实要下大力气去抓。
第6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积极主动找同学、老师解决吗?
92%的学生回答能,8%的学生回答不能。
说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上
下功夫。
7、第7题:老师在讲评作业时,你记录吗?
10%有记录习惯,的学生都回答:帮助很大,
90%的学生没有记录的习惯。
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不知道搜集自己做错的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题:你认为自己错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甲计算错误
学生乙对知识没有理解
学生丙对公式和计算法则没有记住
学生丁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9题:在避免错误这方面,你有什么好主意?
学生甲圈出重点字
学生乙认真读题,仔细检查
学生丙用手指着每一个字,仔细地读
我个人认为:
一、学生过于粗心产生的错误分析。
要培养学生做后必查,查后必思的良好习惯。教师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规范,明确作业书写的要求,平时作业批改中多注意一些细节,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结题过程和书写习惯。
二、学生审题性错误分析。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静心思考的良好习惯,并教给学生方法分析,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特别是在关键的字词下做适当的记号,从而对整个题意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三、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每一节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规范、作业细心、注意检查、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认真审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从中体会到了乐趣,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并应用与生活,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当然学生因为年龄小,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这份问卷只能让我们了解大概的信息,更具体的问题还需要通过观察和访谈实录得以印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如火如荼。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师生互动、充满探究和研究的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
但在作业设计上,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微乎其微。对于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为之,不进行什么设计,只拿一些现成的习题敷衍了事;即使进行设计,也直指应试的大门。设计出来的作业,大都机械重复,毫无趣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生畏,甚至有“作业恐惧症”,苦不勘言。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厌语文。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新课改的一个瓶颈。再不对语文作业进行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事倍功半。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价值
(1)课题界定:
趣味性: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感情共鸣,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事实,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语文作业趣味性:本课题研究的“语文作业趣味性”是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改变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丰富作业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能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愿意接受或主动作业的群体效应。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理论价值
首先,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语文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小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它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兴趣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当一个人对学习有兴趣时,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心情愉快,充满热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会产生厌学心里。
第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有趣性。
本课题对于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以及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语文作业在使学生获得母语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乐于倾诉、善于写作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
三、课题研究意义:
在《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指出:“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指向言语表达与存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人‘活’着——所谓的生活着,而且是使人成为言语的人、精神人,让人变得充实、美丽。”《关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的实践研究》正是给孩子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环境。
语文作业趣味性作业的研究,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言语生命成长的愉快经历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改变作业形式
改变单一的、重复的、机械的抄写作业或“拿来”的练习,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的作业设计。
2、丰富作业内容
课内外结合,重视实践,在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乐于表达。
3、尝试多种评价
改变原有的教师评价,尝试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班组长评价等等方式激励学生享受作业乐趣。
4、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倡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去感受鲜活的语文信息,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
5、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在实践中获的满足、愉悦与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通过对语文趣味性作业设计的研究,使语文作业更加趣味化、创新化。探索出适合于学生情趣的趣味性语文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了语文作业,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学生在本课题的实践中可以提高自己对做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自己学习语文效率,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勤于阅读、乐于写作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08.11—08.12)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对一些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解和把握,同时对核心概念作初步界定;进行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09.1—09.11)理论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资料整理、反馈改进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3、总结阶段(09.12—XX.1)案例搜集、研究资料、课题总结、撰写论文在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为第二轮课题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操作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等,在实践总结的过程中,使用归纳总结法,使研究过程更具有时效性和精确性。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专科毕业,35岁,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科学教育主体化、开放式行动研究》研究,该课题已经与XX年7月结题。参与了是此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XX年6月被评为县“教研先进个人”。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多篇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
2、参考的主要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
(2)、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八、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提高了对语文作业设计的认识,提升了对趣味性语文作业设计的能力。
2、整理、编排出一套《学生语文趣味性作业优秀选集》
3、撰写相关论文:拓宽阅读空间,培养阅读情趣浅谈。
4、撰写《关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温故可以知新,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中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教育事业从事者的问题。教育部在从98年以来,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其要求具体表现为减少作业量,给孩子们更多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然而在我们单一的考试评价体制中,老师、家长怕孩子记不住,反复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外作业是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及范围
20xx年11月我对七年级3、4班73名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调查想了解中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个问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记名。绝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答卷,随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应当非常客观、真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教师的负担很重,它需要教师科学的、有效率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作业态度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为消极应付。认为是给家长或老师作完了作业。做完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所以没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结论与反思
从对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在的初中生作业存在着量大、偏难、形式单一等问题;
2、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布置等教学环节上,需作出很多调整;
3、很多学生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
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追求创新,多布置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课本知识,摒弃机械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得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调查问卷报告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认识、看法、意见,并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分层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二)调查对象和过程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答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10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在初中随机抽了100名学生调查,统计学生各项人数所占总体百分比如下:
1、你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a、很简单 b、一般 c、有点难 d、太难 a、11% b、58% c、23% d、3%
2、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a、较少 b、合适 c、有点多 d、太多 a、7% b、93% c、0 d、2%
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b、没必要 c、无所谓 a、96% b、3% c、0
4、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 )
a、不用分层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d、四个或更多层次
a、15% b、19% c、61% d、5%
5、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 )
a、3:5:2b、4:5:1c、5:4:1d、6:3:1
a、45% b、16% c、28% d、10%
6、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 )可以多选 a、a级b、b级c、c级
7、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 )
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
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d、无所谓
a、6% b、32% c、54% d、8%
8、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 )
a、45分钟内b、45-60分钟c、60-75分钟 c、75分钟以上
a、28% b、49% c、21% d、1%
9、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 )
a、能b、基本能c、经常不交
a、57% b、42% c、1%
10、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 )
a、没有时间做b、太难了,不会做c、太简单了,不想做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
a、10% b、37% c、3% d、49%
11、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 )
a、难,要深入思考的 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
a、77% b、19% c、4%
12、在碰到较难的拓展探究型作业时,你会选择( )
a、一个人解决b、请教同学或老师c、抄袭d、放弃
a、13% b、75% c、3% d、9%
1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 )可以多选
a、只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
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a、4% b、6% c、11% d、75%
14、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 )
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
a、64% b、18% c、18%
15、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 )
a、没有影响b、有一定点的影响 c、影响较大 d、影响很大
a、18% b、58% c、20% d、4%
(四)问卷分析如下:
1.学生对数学作业现况的态度
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有困难,据了解,学生害怕写作业或只喜欢某些课程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自己而决定。
2、学生对分层作业的认识情况
学生认识到分层作业布置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大部分学生愿意积极的配合,赞同分3个层次,基础巩固型、能力提升型、拓展探究型,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生学习的压力。
3、 分层作业布置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及完成作业的情况
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他们选择布置,乐于接受老师的分层作业,并能按时上交,完成作业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45-60之间,认为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习的压力。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大部分选择请教同学和老师。
4、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学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分层作业时,尝试到了成功的机会,并有所收获,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再也不会坐到那发呆,学生的参与度高。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分层作业克服了一刀切教学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2 3 下一页
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1 3 下一页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1 2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