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四等水准测量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3篇优秀的四等水准报告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等水准测量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每小组施测一条约1km的四等水准闭合路线。
2,每小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面积为150m*150m)的白纸测图。
3,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数字测图任务。
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2月13日起,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对一条长约1km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所包含的区域中应有图书馆,运动场,友谊广场等学校的主要地物;二,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中,以夏坚白雕塑为中心,对周围150米*150米的区域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的白纸测图。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城市测量规范》cjj8-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二,测区概况:
水准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地形图测绘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武汉市区的天气状况以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0度以下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技术设计:
1,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各类测站的选择: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选取2个普通水准标石作为固定点,将整个闭合回路分为2个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一套s3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并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进行施测。
各项限差: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i角误差
≤80m≤5.0m≤10.0m≤3.0mm≤5.0mm≤±√lmm≤20〃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3个,反射棱镜2套。
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各项限差:
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比例尺闭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j6方位角闭合差
1:500≤900m≤80m≤1/40001≤±40〃√n
三角高程测量:(s为一条导线边长,[s]为导线全长,以千米为单位)
仪器j6指标差较差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闭合路线闭合差/mm
对向一测回≤25秒≤0。4*s≤±40√[s]
(2)碎部测量:
成图规格:1:500
测图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对坐标格网进行行绘制和图根点的展绘。同样根据两本规范书的要求,采用全站仪+白纸的方式对测区进行碎部点的测绘,对碎部点的施测同时测取高程与其平面位置,在用极坐标法求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后,利用分度规与三角尺结合的方式将所测碎部点展绘到聚脂塑料薄膜上。
困难地区的技术要求:在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碎部点进行观测时,采用布设支导线的方式,并且支导线线路上的图根点不得超过两个。
各项限差:
仪器对中误差归零差转折角观测较差
≤2mm≤4′≤2′
四,作业方法: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共有成员6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四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作业方法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杂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在图根控制测量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分配:四人负责棱镜与配套脚架,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的作业方法在组织组员对测区进行了勘察情况下选定了控制点,在确定已知点坐标和正北方向后,按照三联脚架法对导线进行观测: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六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迁站时,点i和点i+1上的脚架和基座不移动,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则安置棱镜,再将第i-1站的仪器迁到第i+2站,随后再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闭合导线测量完毕。
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遵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要求。
(2)碎部测绘:
在碎部测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配两人负责棱镜,一人负责绘图,两人负责记录数据,一人进行观测。
具体的作业方法首先根据控制测量得到的数据,由负责绘图的同学将坐标格网和控制点坐标展绘在塑料薄膜上。在可以观测到待测碎部点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在碎部点处设置对中杆进行观测,由观测员读取数据水平距hd,垂直距vd,水平角hr,记录员读取数据后,进行简单的高程和距离计算后将数据报给绘图员,由绘图员利用分度规和直尺将碎部点标注在图纸上,如此进行直到所有碎部点测量完毕。
对于观测困难的碎部点,采用支点线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两左右测回观测确定支导线线上支点的坐标后,将支点等同于控制点进行如前的观测与展绘。
五,计算成果及评价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往返观测,主要计算及其成果
i角进行了两次检验及一次调试,两次观测过程中i角值分别为21秒和0秒,基本符合要求。
在由观测员读取各站观测数据后,立即由记录员算出视线长度及前后视距差,黑红面读数差以及黑红面高差之差,均满足限差条件。
内业计算后得出:往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0cm,高程闭合差为-1mm,返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35cm,高程闭合差为+1.5mm。
以上各项数据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2,地形图测绘:
在进行了内业计算后,本小组地形图测绘的指标数据
闭合导线长度:472.634m≤900m;
平均边长:78.778m≤80m;
导线相对闭合差:1/94526.79≤1/4000;
方位角闭合差:55〃≤40〃√n=97〃;
高程闭合差:27.1mm;
以上各项数据也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其中,所有的数据记录表均复印并作为附页。
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作为组长,我都组织大家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此外,由于实习是在校园内进行,人流量大且具有规律性,大家还分析了每个测段可能出现道路上车,人流量的时间,有选择性的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测段进行观测,这样,全组测量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用半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测回。
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使用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学生故意踢踹脚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3,有关数字的的技巧: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在碎部测图中,记录员将实测距离换算成1:500上的距离时,可以直接乘以0.002,简化了计算;在获得碎部点高程时,可以预先调节觇牌高度,使得碎部点高程直接由一常数加上全站仪上vd读数即可得到。
4,因充分利用多人检核这一工具来避免在计算和测量之中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1,团队中要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例如,在碎部测绘的过程中,全站仪上读数的速度远远快于本组绘图的速度,在实际操作了一段过程后,由于组内有足够的人手,组内开始分配出两名记录员,在完成在一控制点的测量后,由一记录员留下,辅助完绘图员完成本站绘图后再进行迁站,而另一记录员则跟测量员一起前往下一测站进行数据的记录,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小组的作业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
2,团队精神: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困难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成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这里,就需要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战胜困难:在碎部测图的截止期限到来之前,任务依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晚上天气寒冷,休息不足等困难,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终于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一、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为七天,在这七天里不包括周末,周末正常休息。
实习的地点为校内的公路上。20**年6月1日至20**年6月10日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的目的为 (一)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 首先, 是安置水准仪,张开三脚架,调节其长度,使架头大致的水平,压紧脚架,将仪器从箱中取出,放在脚架上,并把连接螺旋拧紧。其次 , 是进行粗平,先将三个脚螺旋的高度调成一样,并处于剧中的位置,然后用手前后左右的移动脚架的一条腿,使圆气泡大致居中,旋转角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在读数之前,应用微倾螺旋调整管水准器泡居中,使实现精确水平。最后 , 是读数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仪器的粗瞄准器瞄准标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分化清晰,再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贴近水准尺的边缘。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严格符合。先估读毫米数,然后米、分米、厘米共四位数一起读出,以毫米为单位。
(二)熟悉微倾式水准仪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使
用方法 水准仪主要是有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组成。望远镜由物镜、目镜、调焦螺旋、和十字丝分划板组成。物镜:将远处的目标在十字丝附近形成缩小而明亮的实像。
调焦螺旋:通过其改变等效焦距,再通过目镜的作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放大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
十字丝分划板:其中横丝是用来测高差,而上下两条短丝称为视距丝,用来测量距离。
视准轴 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
视场: 望远镜静止不动时,通过望远镜所能看到的空间。 视差: 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的做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着相对的运动。
水准器包括管水准器、圆水准器、符合水准器 管水准器:s成为水准点的零点,零点附近无分化,零点与圆弧的切线ll称为水准管的水准轴。
圆水准器:连接水准器中心与球心的直线叫做圆盒水准器轴。
(三) 掌握仪器的常规检验项目
(1)圆水准器的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的垂直角
先将管水准器平行于任意两个角螺旋,将圆气泡整平,用微倾螺旋将符合气泡符合。然后旋转180°,若符合气泡不符合,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移动偏差的一半,再相对旋转与管气泡平行的两个角螺旋,使符合气泡移动偏差的另一半,即符合气泡符合。
(2)十字丝的横丝应水平
检核的方法:由于横丝与竖丝垂直。先整平仪器,在10~20m处悬挂一吊锤。然后观测竖丝是否与吊锤线完全重合。若不重合则,则应校正。
校正方法:旋下十字丝校正螺丝的护盖。旋松十字丝环上的校正螺丝。转动十字丝,使竖丝与吊锤完全重合。拧紧螺旋,盖上护盖。
(3)望远镜的视准轴应与管水准器的水准轴平行(i角的检核)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来测定连点间的高差。而水平视线的获得是靠水准仪的管水准器,也就是说,仪器的视准轴和管水准器的水准轴二者必须的平行。当二者不平行时,存在一个很小的夹角i时,显然,管水准器整平时,视准轴并没有水平,而与水平线有一个很小的夹角i。
i角检核的方法: 1检验的方法(1)量取三段为20.6m的距离固定点a、b,先在a、b的中点安置水准仪,测出a、b两点的高差。
(2)仪器搬到距a点(或点)约2~3处。离仪器2、3米点的读数距离近,可以认为读数正确。精平后读取两点的尺读数。如果高差与仪器放在中间的高差一致,则说明仪器不需要校正,否则需要校正。
2校正的方法 由于仪器距点很近,产生误差较小,所以认为读数误差略去不计。仪器在a点上读取标尺读数后,加上仪器放在中间读取的高差即为离仪器b点的读数。
水准管的校正,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b点尺上的读数处。
这些要反复多次进行。
水准测量的方法:中间水准测量(用于高程控制)
向前水准测量(工程测量)
我们在实习中所采用的是三段法来进行检测。就如同上边量取三
个20.6m的距离。分别在a、b两点架设仪器。其中要注意的是无论是a点还是b点,在读数的时候都是先读a面再读b面。当i角>20″的时候需要重新的检测。
三、作业依据
四等水准测量设置测站的要求:视线长度<100 <150 前后视距差3.0
视距累计差10.0 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观测方法:中丝读数法 基辅分化所测高
差之差:
3.0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0
四、外业作业过程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水准仪照准后视标尺的黑面、粗平,读取上、下丝
(2)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严格居中,稳定后读取中丝读
数,记入表栏。
(3)后视标尺转为红面,确认符合气泡居中,读取红面中丝读
数,记入表栏。
(4)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依上述1、2、3步骤读取前视黑面上、下丝,前视黑面中丝读数和红面中丝读数分别计入表格。
同时外业观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置仪器于ab之间,立标尺于a、b点上;
2、粗略整平仪器;
3、瞄准a尺,精平、读数a,瞄准b尺,精平、读数,并记录。
4、数据记录和观测以及计算要绝对准确,如超限,必须重
新观测。
5、标尺必须放端正,否则误差很大。
6、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每一测段往测与返
测时,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只标尺须互换位
置,应重新的整置仪器。
五、内业作业过程
1、 检查外业观测的数据资料,看观测时的计算是否的正确,
绘制草图。将在学校内实习时,所测的水准路线绘制下来。
检查一下所观测的路线是否正确。
2、 有没有什么的遗漏,算错的地方。还有就是数据是否超限。
3、 进行高差配赋,计算闭合差、改正数等。看是否符合要求。
4、编辑打印成果
四等水准测量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每小组施测一条约1km的四等水准闭合路线。
2,每小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面积为150m*150m)的白纸测图。
3,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数字测图任务。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2月13日起,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对一条长约1km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所包含的区域中应有图书馆,运动场,友谊广场等学校的主要地物;二,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中,以夏坚白雕塑为中心,对周围150米*150米的区域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的白纸测图。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城市测量规范》cjj8-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二,测区概况:
水准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地形图测绘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武汉市区的天气状况以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0度以下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技术设计:
1,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各类测站的选择: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选取2个普通水准标石作为固定点,将整个闭合回路分为2个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一套s3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并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进行施测。
各项限差: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i角误差
≤80m≤5.0m≤10.0m≤3.0mm≤5.0mm≤±√lmm≤20〃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3个,反射棱镜2套。
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各项限差:
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比例尺闭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j6方位角闭合差
1:500≤900m≤80m≤1/40001≤±40〃√n
三角高程测量:(s为一条导线边长,[s]为导线全长,以千米为单位)
仪器j6指标差较差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闭合路线闭合差/mm
对向一测回≤25秒≤0。4*s≤±40√[s]
(2)碎部测量:
成图规格:1:500
测图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对坐标格网进行绘制和图根点的展绘。同样根据两本规范书的要求,采用全站仪+白纸的方式对测区进行碎部点的测绘,对碎部点的施测同时测取高程与其平面位置,在用极坐标法求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后,利用分度规与三角尺结合的方式将所测碎部点展绘到聚脂塑料薄膜上。
困难地区的技术要求:在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碎部点进行观测时,采用布设支导线的方式,并且支导线线路上的图根点不得超过两个。
各项限差:
仪器对中误差归零差转折角观测较差
≤2mm≤4′≤2′
四,作业方法: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共有成员6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四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作业方法如下: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杂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在图根控制测量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分配:四人负责棱镜与配套脚架,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的作业方法如下:在组织组员对测区进行了勘察情况下选定了控制点,在确定已知点坐标和正北方向后,按照三联脚架法对导线进行观测: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六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迁站时,点i和点i+1上的脚架和基座不移动,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则安置棱镜,再将第i-1站的仪器迁到第i+2站,随后再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闭合导线测量完毕。
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遵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要求。
(2)碎部测绘:
在碎部测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配如下:两人负责棱镜,一人负责绘图,两人负责记录数据,一人进行观测。
具体的作业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控制测量得到的数据,由负责绘图的同学将坐标格网和控制点坐标展绘在塑料薄膜上。在可以观测到待测碎部点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在碎部点处设置对中杆进行观测,由观测员读取数据水平距hd,垂直距vd,水平角hr,记录员读取数据后,进行简单的高程和距离计算后将数据报给绘图员,由绘图员利用分度规和直尺将碎部点标注在图纸上,如此进行直到所有碎部点测量完毕。
对于观测困难的碎部点,采用支点线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两左右测回观测确定支导线线上支点的坐标后,将支点等同于控制点进行如前的观测与展绘。
五,计算成果及评价
1,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往返观测,主要计算及其成果如下:
i角进行了两次检验及一次调试,两次观测过程中i角值分别为21秒和0秒,基本符合要求。
在由观测员读取各站观测数据后,立即由记录员算出视线长度及前后视距差,黑红面读数差以及黑红面高差之差,均满足限差条件。
内业计算后得出:往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0cm,高程闭合差为-1mm,返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35cm,高程闭合差为+1.5mm。
以上各项数据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2,地形图测绘:
在进行了内业计算后,本小组地形图测绘的指标数据如下:
闭合导线长度:472.634m≤900m;
平均边长:78.778m≤80m;
导线相对闭合差:1/94526.79≤1/4000;
方位角闭合差:55〃≤40〃√n=97〃;
高程闭合差:27.1mm;
以上各项数据也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其中,所有的数据记录表均复印并作为附页。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作为组长,我都组织大家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此外,由于实习是在校园内进行,人流量大且具有规律性,大家还分析了每个测段可能出现道路上车,人流量的时间,有选择性的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测段进行观测,这样,全组测量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用半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测回。
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使用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学生故意踢踹脚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3,有关数字的的技巧: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在碎部测图中,记录员将实测距离换算成1:500上的距离时,可以直接乘以0.002,简化了计算;在获得碎部点高程时,可以预先调节觇牌高度,使得碎部点高程直接由一常数加上全站仪上vd读数即可得到。
4,因充分利用多人检核这一工具来避免在计算和测量之中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1,团队中要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例如,在碎部测绘的过程中,全站仪上读数的速度远远快于本组绘图的速度,在实际操作了一段过程后,由于组内有足够的人手,组内开始分配出两名记录员,在完成在一控制点的测量后,由一记录员留下,辅助完绘图员完成本站绘图后再进行迁站,而另一记录员则跟测量员一起前往下一测站进行数据的记录,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小组的作业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
2,团队精神: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困难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成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这里,就需要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战胜困难:在碎部测图的截止期限到来之前,任务依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晚上天气寒冷,休息不足等困难,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终于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34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