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报告范文
栏目

人员状况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2-09-21 热度:22

【导语】人员状况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4篇优秀的状况报告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员状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员状况报告

【第1篇】西部地区科技人员资源开发状况调研报告

一、西部地区人才现状

(一)缺乏高层次人才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创业环境差劣。几十年来,西部地区的人们喜欢强调客观自然环境的差劣,而很少谈人才创业环境差劣。而实际上,人才是靠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环境自动集聚起来的。人才着重的是创业环境,西部地区的人才每年往东部跑的多达数十万人,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

(二)科技人员分配机制平衡有余,竞争不足。

西部地区不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工资结构基本一致,工资水平大体持平。由于分配机制毫无竞争性,且实际收入低,极大地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本地人才看了心冷,外地人才望而生畏。

二、解决办法与建议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

把科技人才放在“本”的位置上,就必须更新观念,切实改变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才资源开发的思想倾向,正确认识人才是开发潜力最大并对其它资源起支配作用的资源,强化人才意识,明确人才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就是要在西部地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发人才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整个社会羡慕知识分子,而不是羡慕大款、羡慕明星。只有打破官本位,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知识分子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人才外流和返流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

(二)、发展高新技术,吸引高质量人才,培养培训高新科技人才。

西部人才开发,既要立足于当前,更要放眼未来,突出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吸引科技人才就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抓好科技人才资源地域布局,要有超前意识和全局观念,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二是根据西部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抓好科技人才资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合理布局;三是的抓好科技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调余补缺,缓解人才需求急中之急;四是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和人才资源配置,重点培养培训在职人员和造就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提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挖掘人才价值,激励人才机制。

要以灵活的机制激励科技人才。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一是以业绩为上,不论资排辈,大胆起用有突出成绩,敢于挑大梁的青年科技人才;二是以竞争为准则,能上能下,采用竞争型的岗位职能工资制,工资与学历、资历基本脱钩,而与岗位业绩、效益紧密联系;三是以有功必赏、实施重奖的人才管理理念,使科技人才趋之不回的发挥才干,让大西北成为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首选之地;四是以真对实学为主,职称为辅,实行“评聘分开”,解决长期以来职称与工资等待遇挂钩过紧的问题;五是要树立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的观念,以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构筑灵活、宽松的环境,便利人才的引进和流动。

西部地区科技人员资源开发状况调研报告

【第2篇】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_____县地处湘西北,全县总面积4458平方公里,辖40个乡镇、876个村,人口98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全县耕地面积1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0万亩。拥有水面50万亩,草地52万亩,丘岗山地400万亩,林木蓄积量300多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5200万根,森林绿化率达56.8%。_____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统计、人事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采取走访、座谈、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对_____县农业系统、林业系统、水利系统和畜牧防疫系统等四大农业服务系统近几年来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现状

_____县农林水畜四大涉农系统目前共有农业服务专业技术人员2513 人,其中:农业系统308人,林业系统498人,水利系统1444人,畜牧防疫系统263人。涉农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中初级职称的618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仅占总人数的0.7%;中级职称183人,仅占总人数的7.3 %;初级职称417人,仅占总人数的16.6 %;无职称的1895人,占总人数的75.4%。有职称人员按年龄分:35岁以下的111人,占职称总人数的18.0%;36岁--50岁的336人,占职称总人数的54.3%;50岁以上的171人,占职称总人数的27.7%。有职称人员按学历分:本科以上学历的58人,占职称总人数的9.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37人,占职称总人数的38.3%;中专(含高中)学历的255人,占职称总人数的41.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68人,占职称总人数的11.0%。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_____县农林水畜四大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的现状是年轻人才匮乏,高学历人才稀少,高职称人才奇缺。

二、问题及原因

(一)“人才总量不足”与“人才流失严重”并存。一方面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_____县作为农业大业,农业服务人员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只有5.1%,比例极低。就农业系统而言,_____县现有耕地139万亩,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目前服务于种植业的专业人员只有125名,平均每人要负责1.112万亩耕地的农业科技服务,可想而知,服务质量肯定是大打折扣。另外,林业系统、水利系统、牲畜防疫系统也同样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失相当严重。据统计,自20xx年乡镇站所机构改革以来,农业系统、林业系统、水利系统、畜牧防疫系统在编人员中分别有110人、80人、120人、60人外出打工、自谋职业,占全县农业服务人员队伍总量的14.7%。这批人员中不少是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这样就造成农业服务人才越来越少,工作运转越来越难。如_____县郑家驿乡农牧站站长琚泽,湖南农大本科毕业生,工作多年后觉得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没有发展前途,加上工资无保障,家庭破裂等原因,不得已遁入空门以逃避现实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基层农业服务人员队伍的一种悲哀。

(二)“人才结构不优”与“人才岗位错位”并存。据统计,当前263人的畜牧防疫系统中竞没有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技人才,就连具有中初级职称的也只有32人,仅占该系统总人数的12.2%;目前整个林业系统中也只有唯一一名具有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严重制约了_____县作为农业大县的发展步伐。同时,就针对四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分析,高层次人才极少,人才学历不高,而且年龄老化;再者,四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程度地出现断层,人才青黄不接。就目前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看,其来源复杂,尤其是乡镇站所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有的是学校分配,但专业不一定对口;有的是军转安置,也难有相应专业;还有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由村组干部转聘过来的,基本上无专业可言。尽管他们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只对农产品产量熟悉,而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陌生;只对开山垦荒熟悉,而对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陌生;只对清淤割杂熟悉,而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陌生;只对阉猪打针熟悉,而对动物重大疫情防疫陌生!20xx年乡镇站所机构改革时把农科站和畜牧站合并为农牧站,让阉猪的人当站长来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岂不是“越推越穷,越推越光”! 如_____县牯牛山乡农牧站站长黄春章,多年给林业站守卡收取育林基金,这种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现象较为突出,增加了管理难度。这些人员当中能够独立完成某项业务工作的不多,应履行的职责无法履行,要他们担当农业生产服务的主力军,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出现“线断网破”的被动局面。

(三)“人才资金短缺”与“人才作用失衡”并存。由于地方财政状况吃紧,政府对基层农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各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重大科研项目、科研课题很难有效开展,致使基层现代农业发展严重受阻,停滞不前。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费用 高、开支大,县乡财政无力投入,单位又无法承担,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不能更新,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制约了基层农业服务人员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乡镇站所经过两轮改革、站所编制下放后,由于县乡两级财政紧张,导致站所的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乡镇农牧站是“名存实亡”,工作人员只能靠经营农药种子化肥维生;乡镇林业站是“竭泽而渔”,工作人员只能靠出口林木维生;乡镇水利站是“望天吃饭”,工作人员只能靠收取水费后分成维生;乡镇动物防疫站是“拨款生活”,工作人员只能靠财政拨点基本工资维生。县级财政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给乡镇农、林、水三站每人6000元的工资补贴,但事实上,这笔钱扣除上缴各种保费后所剩不多,基本的工资福利还是没保障,还是要另谋生计“捞工资”。 乡镇动物防疫站是在20xx年新成立的,人员编制在县畜牧水产局,财政每月发放669元的基本工资,情况稍微好点。在不能保证其基本工资福利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把一技之长用在谋生上,而对于如何搞好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服务、推广和普及根本无暇顾及;参与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被动应付、满腹牢骚。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力,服务效果不好,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制约了_____现代农业发展的前进步伐。

据调查了解,四大系统中除县级农业服务部门在有经费保障、有技术力量、有项目支撑的情况下能正常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外,乡镇涉农站所已形同虚设,目前的现状是:站所是挂牌站所,有的是空有其名、有的是空无一人、有的是空空如也;站长是挂牌站长,有的是无所事事、有的是无能为力、有的是无可奈何。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体制的障碍;三是经济待遇的制约。

三、对策与建议

基层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优化环境,全面提升人才意识。一要重视农业服务人才。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服务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大力宣传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服务本地的先进事迹及典型,形成浓厚的尊重服务人才的社会氛围。二要重用农业服务人才。党委政府要充分使用、大胆启用农业服务人才,要把德才兼备、业务素质好、科技水平过硬的人才提拨到领导岗位,充实到农林水畜建设和管理的第一线,在工作中予以全力支持,生活上给予尽力关照。三要重奖农业服务人才。凡在农业服务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农业服务技术人才,可以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突出的名誉地位,以不断提升全社会对农业服务人才的重视程度。

第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一要创新体制机制。可以借鉴外地乡镇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公益职能政府承担,经营职能走向市场”的总体思路,建立“三农”服务新机制。通过“撤、转、放”的方式盘活乡镇涉农站所,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对现有农业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实行聘用制,做到“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竞争上岗、岗优薪优”。二要创新培训机制。大多数农业服务人员自踏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少经费,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导致知识老化,不适应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大人才的培训培养经费投入,在落实培训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终生教育制度,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三要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涉农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允许涉农单位制定向优秀服务人员倾斜的分配措施。通过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实行岗位工资制,使工资总量与单位的经济、社会效益挂钩。进一步探索、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要让广大农业服务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效益提成等多种途径获取报酬,同时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以激发农业服务人员干事创业。另外,还要加大对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

第三,加大投入,切实保障人才经费。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业服务人才,搞好农业服务工作就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资金积累。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知识更新、继续深造、引进培养等,都需要政府、单位、社会和个人共同加大资金投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服务于“三农”的这支人才队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涉农部门大部分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他们的收入来源已被斩断,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好本职工作。因此,建议上级特别是中央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切实落实其工资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充分施展服务才能,使其安得下心来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

涉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第3篇】外来打工人员宿舍消防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xxxx新区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本地私企蓬勃兴起,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这些特殊群体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大多为简陋的集体宿舍,且消防安全素质较低,火灾防范能力较弱。近期,新区大队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楼消防安全状况集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并就如何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讨。

一、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此次调研活动调查了新区3个镇、4个街道共37处较大规模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并就宿舍建筑面积、住宿人数、建筑层数、建筑产权性质、消防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三)建筑层数:3层及3层以上的集体宿舍有24处占64.9%,最高的有六层。

(四)建筑性质:37处集体宿舍中有20处为企业自建,供本企业员工居住,政府、企业出资建造的有11处,厂房改建的有6处,调查中没有发现建筑性质为居民住宅的集体宿舍。

(五)消防安全状况:消防安全状况调查内容分为审核、验收手续、防火分区、疏散设施、灭火器设置、室内消火栓、自动设施、人员安全意识、管理力量、管理台帐9个子项目。调查发现37处集体宿舍中仅有4处(占10.8%)全部符合上述所有项目,其余的集体宿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消防手续不齐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统计表明:审核、验收手续、疏散设施、室内消火栓这三个子项目的合格率尚不到60%(审核、验收手续合格率为48.6%、疏散设施合格率为59.5%、室内消火栓合格率为45.9%),防火分区、灭火器设置的合格率也只有66.7%和64.9%。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三、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群体特征:流动性大,人员具体情况难以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处于动态流动之中,所以只能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群体分析来进行宏观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复杂,分布范围广,行踪不确定,给具体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社会管理: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少,消防安全关注度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凌散、管理难度大,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在对其管理中虽已纳入消防安全内容,但由于职责不够明确,缺少专门管理力量,平时指导缺乏针对性,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人手紧、任务重,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生产生活场所难以实施经常性的消防监督管理。此外,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较少,消防知识普及率较低,以及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关注较少,增加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我们要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防范能力、减少火灾侵害作为关爱新xx人的实际行动。就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我们进行了以下一些探讨:

(一)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安派出所三级管理工作机制的推行,将xx消防的基础控制和社会安全管理导

向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可以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和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以目标责任考核的形式纳入政府的管理内容之中,或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推动流动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最终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的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

(二)将外来务工人员列为消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从基础着手,并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画册等各种媒体开展消防知识宣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外来务工人员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消防常识,及时发现身边的火灾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火灾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内各居委会开展多种外来务工人员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汇演,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观看消防录像带,开展消防知识竞赛,在社区设立消防宣传栏张贴消防安全图片,在人员密集区域张贴防火标志,出动流动宣传车,利用小喇叭和巡逻晚呼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发放大队消防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到大队进行参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消防安全知识,达到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大队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充分发挥用工企业作用。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指导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学习和培训,指导企业内部开展黑板报展评、广播宣讲、举办消防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五是充分发挥消防宣传部门教育主力军作用。消防部门应主动走进企业和外来人员集中住宿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使外来务工人员学会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并掌握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及内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学会如何发现和整改工作岗位和住宿环境中的火灾隐患,从而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的消防安全环境。目前,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已有73万余人,集中居住点250多处且相对集中在坊前、梅村、旺庄等地,其中上规模的聚居地有20余处。改善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源头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明确此类建筑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在业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过程中,对有关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把关。二是抓过程监督。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应将此类场所列入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三是抓隐患整改。对防火分区、耐火等级、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单位,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政府和相关业主,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人员,及时予以整改。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要以政府名义挂牌督办。

(四)将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训纳入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上岗培训内容。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xx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4月,已有106.6万外来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通过工会这一基层组织形式,落实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失为探索消防安全强制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方法。此外,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也已有所突破,目前xx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该中心将承担起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方面职业培训工作,其中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列入其中也正在商榷之中,使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就业的基本要求,xx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必将得到很大提高。

这次消防安全调查是在xx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口大量流入并带来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突出问题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调查,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一次专项检查,其对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对此次专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深层次分析产生突出问题的原因。提请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消防部门要积极主动担当主力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将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外来打工人员宿舍消防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第4篇】外来打工人员宿舍消防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xxxx新区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本地私企蓬勃兴起,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这些特殊群体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大多为简陋的集体宿舍,且消防安全素质较低,火灾防范能力较弱。近期,新区大队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楼消防安全状况集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并就如何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讨。

一、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此次调研活动调查了新区3个镇、4个街道共37处较大规模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并就宿舍建筑面积、住宿人数、建筑层数、建筑产权性质、消防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一)建筑面积:37处集体宿舍中有23处建筑面积超过1000m2,占62.2%,其中面积最大的达到40000 m2。

(二)住宿人数:37处集体宿舍中住宿人数超过100人的有22处占59.5%,其中住宿人数最多是新区春丰打工楼,住宿人数达到4500人,但大多数集体宿舍的住宿人数为300至500人。

(三)建筑层数:3层及3层以上的集体宿舍有24处占64.9%,最高的有六层。

(四)建筑性质:37处集体宿舍中有20处为企业自建,供本企业员工居住,政府、企业出资建造的有11处,厂房改建的有6处,调查中没有发现建筑性质为居民住宅的集体宿舍。

(五)消防安全状况:消防安全状况调查内容分为审核、验收手续、防火分区、疏散设施、灭火器设置、室内消火栓、自动设施、人员安全意识、管理力量、管理台帐9个子项目。调查发现37处集体宿舍中仅有4处(占10.8%)全部符合上述所有项目,其余的集体宿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消防手续不齐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统计表明:审核、验收手续、疏散设施、室内消火栓这三个子项目的合格率尚不到60%(审核、验收手续合格率为48.6%、疏散设施合格率为59.5%、室内消火栓合格率为45.9%),防火分区、灭火器设置的合格率也只有66.7%和64.9%。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三、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群体特征:流动性大,人员具体情况难以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处于“动态”流动之中,所以只能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群体分析来进行宏观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复杂,分布范围广,行踪不确定,给具体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个体状况:文化和收入水平偏低,整体消防意识淡薄。外来务工人员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据xx年底进行外来人口统计情况表明,农民工1417565人,占外地来锡人员总数的74.5%。另外一项对新区41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以上文化仅占2.2%、高中文化占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3%。文化水平偏低往往导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低收入就直接决定了其生活状况较差。生活状况差往往决定其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状况关注较少,主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连火灾报警电话都不知道,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也较差。

(三)居住情况:居住环境复杂,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处有几种形式:旅店、民居、单位、工地、租赁房。xx年12月底,xx21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居住在旅店的占1.45%;居住在居民家中的占7.87%;居住在单位内部的占13.03%;居住在工地现场的占6.90%;租赁房屋的占57.60%;其他占13.16%。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的建筑比较复杂,且主要为集体宿舍,其中有29.7%的集体宿舍为政府、企业出资建造,企业自筹资金建的占54.1%,厂房改建出租的占16.2%。一些集体宿舍大都分布在离厂较近的区域,便于员工上下班,然而在有限的周边区域里,相对来说集体宿舍的可用建筑占地面积较少,少数员工集体宿舍甚至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居民区内,整体建筑较为拥挤,防火间距,消防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影响消防队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疏散。

(四)社会管理: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少,消防安全关注度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凌散、管理难度大,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在对其管理中虽已纳入消防安全内容,但由于职责不够明确,缺少专门管理力量,平时指导缺乏针对性,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人手紧、任务重,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生产生活场所难以实施经常性的消防监督管理。此外,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较少,消防知识普及率较低,以及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关注较少,增加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我们要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防范能力、减少火灾侵害作为关爱“新xx人”的实际行动。就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我们进行了以下一些探讨:

(一)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安派出所三级管理工作机制的推行,将xx消防的基础控制和社会安全管理导

向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可以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和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以目标责任考核的形式纳入政府的管理内容之中,或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推动流动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最终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的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

(二)将外来务工人员列为消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从基础着手,并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画册等各种媒体开展消防知识宣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外来务工人员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消防常识,及时发现身边的火灾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火灾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内各居委会开展多种外来务工人员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汇演,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观看消防录像带,开展消防知识竞赛,在社区设立消防宣传栏张贴消防安全图片,在人员密集区域张贴防火标志,出动流动宣传车,利用小喇叭和巡逻晚呼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宣传作用。联合辖区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发放大队消防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到大队进行参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消防安全知识,达到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大队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充分发挥用工企业作用。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指导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学习和培训,指导企业内部开展黑板报展评、广播宣讲、举办消防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五是充分发挥消防宣传部门教育主力军作用。消防部门应主动走进企业和外来人员集中住宿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使外来务工人员学会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并掌握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及内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学会如何发现和整改工作岗位和住宿环境中的火灾隐患,从而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的消防安全环境。目前,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已有73万余人,集中居住点250多处且相对集中在坊前、梅村、旺庄等地,其中上规模的聚居地有20余处。改善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源头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明确此类建筑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在业主办理申报登记手续过程中,对有关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把关。二是抓过程监督。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应将此类场所列入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三是抓隐患整改。对防火分区、耐火等级、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单位,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政府和相关业主,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人员,及时予以整改。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要以政府名义挂牌督办。

(四)将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训纳入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上岗培训内容。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xx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xx年4月,已有106.6万外来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通过工会这一基层组织形式,落实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失为探索消防安全强制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方法。此外,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也已有所突破,目前xx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该中心将承担起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方面职业培训工作,其中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列入其中也正在商榷之中,使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就业的基本要求,xx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必将得到很大提高。

这次消防安全调查是在xx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口大量流入并带来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突出问题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调查,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一次专项检查,其对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对此次专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深层次分析产生突出问题的原因。提请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消防部门要积极主动担当主力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将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外来打工人员宿舍消防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人员状况报告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