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考察报告
栏目

产业考察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2-10-20 热度:98

【导语】产业考察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产业考察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产业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产业考察报告

【第1篇】延安市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考察报告

2002年5月21日至5月26日,我们调查组一行10人,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延安市劳动局、经济研究中心、市经贸委、市计委、各县区和企业领导的密切配合和协助下,深入到宜川县、宝塔区、志丹县、子长县、延川县,认真考察了这些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情况,调研了这些地区的各类工业企业、农村的农副产品加工点、旅游景区和农户家庭。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向延安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领导广泛了解情况,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我们将这次调研的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一、延安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的现状和形势

(一)延安的经济正在走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就工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延安的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卷烟、煤炭、电力四大骨干产业为主体的体系,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户,主要产品有汽柴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卷烟、变压器、水泥、钢材、电线、电视、白酒、陶瓷、服装、中成药等50多个品种。2 00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2.13亿元,实现税利23.69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9.26%,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地方年产原油314万吨,加工原油375万吨,生产卷烟 12万箱,煤炭130.32万吨,发电量 3.48亿千瓦时,四大骨干产业产值和税利分别占到地方工业总产值和税利积累的80%以上,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35.96亿元,占到全市 gdp的 33.8%,提供财政收入 18.7亿元,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5.3%,发挥了支撑经济全局的作用。 在对于发展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九五”以来,延安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是建国以来投资力度最大,基础设施改善最快的时期。目前延安机场可以起降中型飞机,每周至西安、北京有近10个班次。西延铁路营运正常,神延铁路全线铺通,延安至北京始发客车可望于年内开通。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陵至延安公路达到二级标准,黄延高速路已开工建设。洛川、安塞等五个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市各乡镇,用户达1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5部。有电厂6家,总装机容量7.35万千瓦时,年供电量10.6亿千瓦时。 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2001年,延安农业总产值36.14亿元,粮食总产 5.6 4亿公斤。近年来,延安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发林果、。畜牧、棚栽三大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市苹果面积累计达到 1405万宙,总产46万吨;建成日光温室大棚 27175棚,年产蔬菜 14万吨;羊子存栏94.7万只。红枣、梨、花椒、核桃、仁用香等区域性产业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产业开发使农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粮经比达到4 8. 1: 51.9,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1.4%,非粮作物产值年均递增达11.l%,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延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就业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2篇】河南、陕西旅游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陕西旅游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6月12日至20日,淄博市政协旅游产业考察团一行34人在市政协主席冯梦令的带领下,赴河南、陕西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重点考察了河南开封、焦作、洛阳和陕西西安、延安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并与部分旅游城市进行了座谈。现将这次考察学习的情况及几点启发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通过对河南、陕西部分旅游城市的考察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各城市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投入,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有力带动了地方三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各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加快景点和城区层次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等一系列软硬措施,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焦作已形成了以山水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三大系列”和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以山水峡谷风光为特色的焦作旅游大的格局和框架,形成了四季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整体品牌优势。旅游产业由原来单一的山水旅游发展成为山水风光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休闲娱乐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黄河湿地游、工业参观游、农业观光游等9种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游客需求。旅游产品实现多样化,旅游服务趋于人性化,旅游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旅游商品本地化,旅游管理规范化,旅游办公实现自动化。开封市充分发掘历史资源,形成市区以北部龙亭湖风景区、中部包公湖风景区和南部禹王台与繁塔风景区为主的三大景区。延安通过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建设融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和黄土风情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城市发展格局。西安对旅游资源开发实施了板块带动战略,将全市旅游资源整合为六大板块,即古都旅游板块、秦唐文化旅游板块、秦岭北麓旅游板块、曲江旅游板块、滨水游憩休闲板块和四大遗址旅游板块,每一板块依照不同功能建设形成了个性鲜明、互为补充的各具特色的旅游单元,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各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各市旅游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力量。开封市仅清明上河园一个景点的门票年收入达1亿多元。焦作市连续七个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位居省辖市第一名,全市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达693万人,同比增长21.64%;门票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5.5%;旅游综合收入达41亿元,同比增长28.41%,占gdp的比重达9%,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对gdp贡献率为21.1%。洛阳市旅游总收入达84.3亿元。西安市接待海外游客65万人次,创汇2.7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4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4%。

——旅游环境日臻优化,提高了城市品味,美化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围绕加快旅游业发展,各城市大力推动城市旅游环境优化。洛阳持续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区、文明城市”活动和“绿、亮、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兴建改造了包括城市道路、广场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路灯、绿化等在内的100余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长达14.5公里的绿色休闲区洛浦公园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成为观光圣地。全市建成绿化覆盖率达40.2%,使洛阳呈现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特色。新区建设去年投入99.9亿元,开工建设470余个项目,拉大了城市框架,扩大了城市功能。陆续修建洛栾快速通道、龙门大道、小浪底旅游专线、汉光武帝陵旅游专线、临木路等一大批旅游专用通道,开通了更多条航线航班,运力大为提高。焦作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功能、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知名度大幅提高,参观考察的领导和旅游观光游客人数大幅增长,中央领导对焦作发展旅游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旅游业飞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劲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人数成倍增长,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有力促进了各市产业结构调整。洛阳市目前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1999年焦作市旅游直接从业总人数不足3000人,底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达3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18万,有力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仅五大景区附近从事食宿服务、旅游商品销售人数就达1.2万。其中云台山景区内家庭餐馆118家,每户年均收入达2-3万元。1999年焦作仅有几家宾馆,开房率不足60%,目前发展到了43家,床位30000张,宾馆开房率却都在90%以上,逢五

一、十一旅游黄金周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带动作用凸显。招商局负责人说,过去出门招商很少人听说过焦作,现在出门招商一提焦作腰杆硬了,客商主动找上门来投资。延安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豆类、果类、枣类、羊系列等为主要加工原料的旅游商品和腰鼓、剪纸、布堆画、农民画、面花等旅游纪念品,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焦作在发展旅游之初,异议很大。但通过近五年的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有了深刻认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为更好迎接境内外游客,广大群众自觉开展多种文明创建活动,目前正在全市轰轰烈烈开展的“四创”活动,大大改善了焦作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主要经验

河南、陕西等地近年旅游业发展迅猛,成就令人瞩目,其中奥妙何在?经验是什么呢?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他们的经验很丰富、很全面,主要是:

——各城市对发展旅游产业高度重视

这次考察学习的城市与淄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具备发展旅游的条件。依据各自的基础和特点,各城市纷纷把发展旅游业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曾经以“煤城”著称的焦作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员走遍焦作的山山水水,寻找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作出了第三次创业以“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强市”列为一号工程,立志“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度投入,打造第一流旅游目的地。前任市委书记被称新闻媒体称为“旅游书记”;现任市委书记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抓旅游工作的态度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能放松;领导要加强,不能削弱”。洛阳自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了“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发展工业同等的高度。

——加大投入,狠抓资源开发和建设,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精品景区

各城市对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投入的力度很大。洛阳市去年对景点建设的投资达4.6亿元。延安投资2.5亿元对黄帝陵进行重整,投资65亿元的黄延高速公路、投资12亿元的延塞高速公路连接主要旅游景点。焦作市在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坚持政府主导,以财政投资为主,社会投资共同参与,集中全社会力量大办旅游,全市近五年投资7.6亿元用于景区的开发建设。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发展旅游业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旅游部门办公经费的同时,市级财政、各景区景点所在的县市区财政及民间个人也纷纷出资投入旅游业。全长36.8公里的焦青旅游铁路,投入1.2亿,使青龙峡很快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路、扶贫路。西安市为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不断输血,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档次、国际标准的新项目。大雁塔北广场投资超过5亿元;秦岭野生动物园投资3.9亿元;大唐芙蓉园投资13.5亿元,成为城市又一新名片。华清池温泉项目、唐风苑温泉项目、楼观台、顺城巷等一大批新项目也陆续开工,这些新项目开发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优化了旅游产品结构,极大地提高了西安的旅游竞争力。

——强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提高城市知名度

近年焦作始终把旅游宣传促销作为旅游业发展和创优的龙头来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分散的景点集中整合,统一打“焦作山水”品牌,集中力量向海内外宣传推介。焦作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市旅游业宣传促销,除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各种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外,还以焦作旅游宣传“大篷车”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60多个地市以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大规模促销宣传。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全面推介,做到周周有报道,月月有新闻。以重大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出新卖点,近年先后举办了云台观瀑节、“河南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和摄影节、焦作红叶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大提高了焦作山水知名度。在与开封、洛阳、延安等市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都十分注重打统一的城市品牌,进行强有力的旅游宣传促销,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洛阳市在央视国际频道,国际、国内航班闭路电视上播放专题片,在互联网上,铁路、公路客运闭路电视上全年播放旅游宣传广告。还出台政策,规定全市景区点门票收入的2%用于宣传促销,对“引客入洛”成绩突出者给予重金奖励。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旅游工作的生命线。为建设精品景区,提供精心服务,焦作市旅游局做出了“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曲”的承诺,开封市旅游服务业提出“用我们万分的热情,得到您十分满意”的服务宗旨,在全市掀起了争创旅游服务质量第一的热潮。为了实现所做出的承诺,焦作市旅游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大力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成立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制定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多次组织旅游、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城市旅游交通、住宿、购物进行联合大检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对坑骗游客的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二是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在全市旅游系统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及创建文明景区活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旅游系统行风评议监督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和游客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三是强化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旅游局设立旅游培训中心每年组织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在当地大学院校开设旅游餐饮、导游、外语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四是努力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完善丰富了焦作山水旅游网站,在城区主干道和通往各景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景区指示牌,各景区、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增设相应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旅游信息电脑触摸屏。在市区和景区设立旅游广告牌和游客服务中心;在市县电视台增加景区天气预报等栏目,黄金周期间发布出行参考和信息预报;各涉外星级宾馆饭店摆放了焦作旅游资料架,悬挂旅游交通图和山水宣传画等,为游客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我们在云台山切身感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优美舒适的环境、干净整齐的旅行车、整洁划一的服装、亲切热情的态度、标准生动的解说、文雅规范的姿势。焦作市旅游局长许长仁骄傲地说:我们目标是,提起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就是焦作旅游服务!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河南、陕西部分旅游城市近十天的学习考察,大家一致认为,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各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成功经验,为我们做大做强淄博市旅游产业提供了许多启发。考察中,大家边看边听边学边研讨,在对比中思考,在借鉴中探讨。一致感到,淄博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差距和困惑较多,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突出的问题是有点太散、有水不活、有山不名,定位模糊,资源、力量整合不够,投入不足,宣传促销欠缺等,深层的差距在于思想解放、上下共识、工作力度有待深化和加强,联系这些实际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推向市场的关系。各地成功经验证明,发展旅游产业可利用资源是基础,党政重视是关键,必须依托市场,更要靠政府力量强力推动。河南省焦作市由一个以煤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以旅游产业带动战略成功转型的范例城市,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打造旅游强市。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规划布局、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生态保护、资源开发、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这在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和攻关阶段尤其如此。因此,要使我市旅游产业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并注意适时由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动作型转变。

二是要处理好整合资源与整合力量的关系。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是各地在发展旅游产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共性的经验,联系淄博实际而言,如何切实整合旅游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和景点连成片、穿成串是破解我市旅游瓶颈的关键点之一,要下大气力论证好、实施好。但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不可忽视抓旅游力量的整合,这同样是外地先进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旅游产业的发展牵涉面广,涉及“六大要素”、二十多个政府部门、100多个行业单位,只靠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力量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齐抓共管。因此,应注意整合旅游资源与凝聚抓旅游的合力同步进行。

三是处理好加大对外宣传和抓好内部规范服务的关系。旅游经济是名胜(名气)经济、眼球经济,强力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是各地的共用手段,但与此同时,是否注重内部服务质量的提升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焦作市“抓旅游就要抓服务,抓服务首先抓规范”的理念和不让一个游客受委曲的服务质量标准,赢得了世界旅游推广峰会授予的“卓越客户服务奖”这一被国际旅游业认可的荣誉奖项,为焦作赢得了无数回头客,其经验启发我们,创造旅游景点精品与服务品牌二者应并行不悖。

四是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考察所到各历史文化名城,大都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上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开封市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设景造点,其中,以一幅“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制的“清明上河园”,拉近了千年时空,再现千年古都盛景,年接游客2800万。靠秦兵马俑的发掘使西安旅游业焕发了生机;而依托丰富的唐代文化资源,投资13.5亿元新辟景点“大唐芙蓉园”在规划、设计、布景、建造、管理、演出等方面达到了让游客们信服的大气与精致的结合,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成为西安旅游精品。相比较,淄博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的城市,挖掘开发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

五是处理好自我促销与周边城市联合推介的关系。洛阳等地的经验教训说明,一个城市的旅游宣传促销,孤立、封闭地进行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既强化自身优势,又借助相邻城市旅游资源,优势互补,捆绑促销才能事半功倍,鉴于此,在旅游产品的促销推介上一定要注意走开放型、联合型、多赢型之路。

六是处理好抓旅游和建设一支旅游产业骨干队伍的关系。“焦作现象”揭示,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为什么在不到十年时间能一跃为名山胜水,成为中国旅游强市?除党政重视、政府主导外,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有一个能人旅游局长,一个敬业的旅游局领导班子和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旅游事业骨干队伍,这个经验不可忽视,要把我市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一定要把旅游产业骨干队伍建好建强。

这次考察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人大副主任关玛莉、副市长韩家华亲自参加了考察。随团参加考察的还有市政协副主席郭玉兰、王延山、荣玮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市旅游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区县政府和政协负责人。

淄博市政协旅游产业考察团

6月28日

【第3篇】考察报告:考察产业化机构设置有关情况的报告

按照安排,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带领县政府办、县编委办、县目标管理督查办相关同志于xx年6月13日赴重庆合川市,对其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与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川市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沿革

xx年,合川市在机构改革时没有设置畜牧局、水利局、蚕业局,其行政管理职能生猪业、蔬菜业、葛业、水产业分别由农业局履行、蚕业由外经贸委履行。合川市农业产业化以市农办为主,由市农办全面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农业局和市外经贸委施行。

xx年9月,为了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具体情况,合川市将其五大产业从相关部门单列出来,由编委核编,重新设立五个产业办公室,即生猪产业办公室、蔬菜产业办公室、葛产业办公室、水产产业办公室和蚕业产业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局级(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办公室核编5—9人,从相关单位抽调,受市政府委托主管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并履行相应管理职能(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个产业办公室的设置,对促进合川市五大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档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是五大产业办公室的设置与重庆市规定的机构设置不符,上下不对口,且上级不认可,属擅自设立机构;二是在向上争取项目时,职能部门与各办不能统一协调,各自为阵,导致力量互相抵消甚至产生冲突,对争取项目不利;三是各办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利益之争时有发生。

根据运行中上述存在的问题,xx年4月,合川市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进行了整合,即统一成立一个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市农办,撤销五个局级事业产业化办公室,蔬菜、水产、生猪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农业局、葛产业划归农办、蚕桑产业划归市外经贸委。在农业局、农办和外经贸委分别设立相应的蔬菜科、水产科、生猪科、葛业科和蚕业科,主抓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这些部门,进行督促、指导和协调。以前五大产业办公室人员原则上回原单位,由于性质变化及其他原因无法回原单位的人员,该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农业局下属机构。

二、十二项重大任务的目标管理情况

xx年,合川市提出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三大战略”,确定了事关合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二项重大任务,实行了“分项负责,目标管理”新举措,即将每项重大任务确定一名市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1—2名市级领导协助,搭建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单独考评机制,实行重点目标考核,每项任务每年奖金20万元共240万元,直接纳入市财政预算。

该市十二项重大任务目标管理主要有这样几大特点:

1、四大机构领导工作由市委统一安排,按照各自能力、经验、特长确定主抓工作,对领导力量进行有效整合。

2、每项重大任务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和1—2名助手,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实行奖惩,有效地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避免了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

3、负责每项重大任务的市级领导,有明确的工作重心,做到了重点突出,兼顾一般工作。对未有负责重大任务的领导,继续按各自分工开展工作。这样,有效避免了事无巨细、重点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第4篇】xx县经济产业考察学习报告

8月28日,根据我区发展辽砚产业的愿望,我们辽砚产业园区推进组、和旅游、文化等有关部门以及区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在思山岭乡的组织下,到我省“三宝”之一的岫玉的故乡——xxx县就岫玉产业发展进行了学习考察。大家通过看现场、听介绍、谈体会,一致认为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很受教育、启发和鼓舞,可以说上了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发展课。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北部,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其中满族人口占90%以上,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近海山区县。xxx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堪称镶嵌在辽东半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地下资源享誉海内外。全县现已探明地下矿藏多达43种,其中玉石、菱镁石、铁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滑石是xxx的“六大宝石”。xxx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生产销售总量占全国同行业80%以上,xxx玉连获“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殊荣,xxx玉制品入选XX年奥运会指定纪念品,“xxx玉星”被国际天文组织正式命名。xxx是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并于XX年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xxx菱镁储量丰富,品位上乘,是全国著名的“菱镁之乡”。xxx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地上物产得天独厚。xxx是全国柞蚕生产基地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和中国滑菇生产第一县。交通通讯四通八达。位于沈大、沈丹、丹大高速公路网中,近邻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丹东港和沈阳机场、大连机场、丹东机场。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对外贸易前景广阔,现已建成出口贸易生产基地130多个,贸易合作伙伴发展到亚、欧、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教文卫异彩纷呈。xxx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辽宁省“群众艺术活动基地”和“满族农民摄影基地”。xxx玉雕工艺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单鼓、东北大鼓、摄影、民歌、刺绣、民间鼓乐等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令人神往。xxx境内有清代奉天四大名山之一,现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的药山;有峰秀松奇,瀑布飞溅的国家aa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山深林密,水秀潭美的国家aa级旅游景区龙潭湾;有高峡出平湖的罗圈背水库;有唐代石建筑卧鹿山效圣寺。源远流长的xxx玉文化、浓郁醇厚的满族文化和清新自然的生态文化,共同构成了辽东半岛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全县现已开通“玉都国石之旅”、“满族风情之旅”、“山水生态之旅”三条精品旅游热线,是辽宁省旅游强县。

XX年,(近年不详)xxx生产总值实现6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7%;财政收入实现2.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210元,比上年增长12.2%。近几年来,xxx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和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标兵县、全省平安县等称号。

“xx”期间,xxx将紧紧抓住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五点一线”开发开放和鞍山经济隆起等多重战略机遇,牢固树立“近海”和“腹地”双重理念,进一步念好山字经,打好资源牌,唱好开放戏,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文化兴县战略,加快推进创建生态大县、发展特色经济进程,最终把xxx建成周边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大后方”、经济发展的“给养地”、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力争到“xx”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80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综合实力排名进入辽宁省前10名,步入辽宁经济强县行列。

二、几点启示

xxx玉石产业发展的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对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区辽砚产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xxx岫玉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发展的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求发展,在求发展中解放思想。当前,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与此同时,省市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就认真落实好中央精神明确地提出在我区抓紧辽砚产业园区的建设,对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辽砚产业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辽砚产业园区的推进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促进辽砚产业的大发展。

(二)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好开放型经济的文章。

大家在学习考察中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岫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借力了开放型经济的光,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关键是xxx在岫玉产业开发上,一是,在开放之初,高调定位了“中国玉都”,起点就气势不凡,对此我们在发展辽砚产业上也要大气派一些,比如在定位上我们要按照中国独此一份的思路来定位如“中国辽砚”“辽砚之乡”,这样从范围的包容,和无形价值就领先一步。二是引进了旗舰型企业做了岫玉产业龙头老大,特别是投资2个亿建立了“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像奥运“鸟巢”一样,网罗了若干岫玉展览、交流、销售环节,人们到会展中心,是应有尽有,一个中心看玉的世界,有很高的客流量,和资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外资、激活了民资。与此同时,围绕岫玉产业而兴起的第三产业服务业蓬勃发展,据初步统计,xxx30万人,有10余万人在从事着与玉有关的工作,一个岫玉产业不仅是养活、而是富裕了全县三分之一还强的人口。三是岫玉产业网罗并留住了外地一批能工巧匠在玉都安居乐业。成为拉动岫玉产业的主力军,和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的生力军和“摇钱树”。

(三)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切实抓好资源开发的规范管理。

为了加强对辽砚石材-溪花石(溪花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尽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南芬的实际,抓紧制定《南芬区辽砚石材(溪花石)资源保护条例。它的好处是,一,便于集中管理,有效防止无序开发,人神杂陈,乱采滥挖。这方面xxx吃过不少亏,前些年,岫玉开采,遍地开花,原材料价格奇低,加之不正当竞争,岫玉产品总体价位较别的玉器产品差很大一截。弱化了岫玉的知名品牌。教训深刻。二,便于合理开发。由于相对集中,怎样合理利用好石材,各自开发量多少,价格怎样定位,都具有相对的调控空间。三,便于平衡石材价格。石材资源,通过招标竞价获得开采权后,由于握有相当的储藏量,在稳定石材价格上就有相对的话语权。当然,为了防止行业垄断,可考虑有2-3个大户拥有开采权,形成鼎立之势,可以方便政府“有形手”管理较为妥当。这一点,岫玉原材料管理都有教训,当时的大放,口子开太大,收都遇到很多困难和付出很大代价。所以资源问题,在一开始就让它进入管理的正道。

(四)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全力搞好辽砚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现实影响的宣传。

xxx玉的美名已蜚声海内外,xxx玉被评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xxx被评为“中国玉都”和“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全国首届玉星奖评选活动暨中国xxx首届玉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弘扬xxx玉文化价值和对提升x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贡献,以及以玉文化为先导,为打造“中国玉都、山水xxx、魅力满乡”提供了重要的软实力累进和支持。毫无疑问,辽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没有一个超前组织、一些懂辽砚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以及热心宣传和包装的一些人的发掘和宣传的影响,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宣传上我们要通过切实的宣传战略,宣传手段和宣传内容,把“中国辽砚”“溪花石韵,魅力南芬”宣传出去,力争三到五年时间,通过辽砚、溪花石刻产业的兴起,把南芬建设成中国继曲阳石雕与惠安石雕、青田石雕、温岭石雕并称的中国四大石雕之后的第五大“石雕之乡”!

(五)织和领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抓好辽砚产业园区建设的组导。我们从岫玉产业管理局的实践还看到,一个重要的产业,必须要有一个思想超前,行动上与时俱进,懂行、懂战略管理的组织领导,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岫玉产业的组织领导有三组,一是管理局,负责岫玉产业的全面领导,直接对县委县政府负责;二是,行业协会,服务行业会员利益调解,归管理局领导,对管理局负责;三是玉石文化研究会,负责产品开发、研发、创作、评奖的专家技术人才的群众组织,是岫玉产业发展的技术层面的中坚力量,在岫玉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砚产业在园区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适时建立和健全这几个功能的基本组织,和关键的组织领导,才能真正不负这片黑土地的和人民的期冀,把省市区领导的嘱托,和南芬辽砚产业发展的梦想变成现实。

(六)加快辽砚产业发展,必须拿好一个切实可行超前完善的好规划。

从我们考察看到的岫玉产业发展规划来看,我们还要在辽砚产业定位上,目标和措施上,如何弘扬辽砚文化上,资金和人才的引进上再进一步推敲和完善好,在大战略一定的情况下,逐步吸纳外地发展石雕产业的成功经验,力争使我们的辽砚产业一起步,就有一个高起点,好势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为我区辽砚产业园区早日建成和发挥地区特色产业影响作出应有的贡献!

xxx考察学习小组

【第5篇】晋冀豫三省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晋冀豫三省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2001-09-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

为了加快山西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实现调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在企业申报、部门审核、银行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于2000年11月编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省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省级扶持资金由省政府从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按现有的资金管理渠道,主要从基建、技改煤炭和财政预算资金中筹措。2000年6亿元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省经贸委安排25亿元,支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计委安排1亿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煤炭局安排25亿元,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和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长基金中安排0.5亿元,用于支持动态调整的省重点调产项目。“361”工业调产计划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等l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具有标志性的里点项目有50万吨不锈钢、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高浓度化肥、2000万吨机焦、5000吨高性能磁材、55万吨“绿色”液体洗涤剂等。全部36个项目均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基本落实,产业规模突出商场前景趋好,企业实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61亿元,上市募集13.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配股资金6.1亿元,利用外资3.5亿元,企业自筹18.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5.7亿元,利润25.6亿元、税金11.3亿元。并推进全省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西优势产品上规模、是水平、上档次,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

3、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针对河南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改造和提升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五”末,

一、

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35。

第一,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增加农业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在保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化农村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十五”期间,河南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届工业,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工业,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产品升级换代为主的轻纺工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培育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把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河南新的支柱产业。改造提高钢铁、建材、医药等行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创汇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着力发展成长性强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河南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尽快把河南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统筹规划,在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发以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力争“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630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二是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金融与保险业。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推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价格、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加速转移和高效后勤服务社会化需要,兴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多规格、多档次的公寓式住房;发挥河南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各种专业市场,形成全国和区域性的商品物流中心。

作者: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来源:《咨询与决策》

【第6篇】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

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

5月下旬,笔者带领##县有关领导和部分乡镇、部门负责人前往云南考察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并多次召开了座谈会,组织讨论我县产业发展情况。可以说,一路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感受颇深,启发较大。

一、云南花卉、旅游印象

(一)斗南花卉斗南镇隶属##市##县,农村人口2.7万,耕地1.9万亩。花卉产业是斗南镇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

二、三产业的发展。1、起步早、规模大。

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并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花卉12万亩,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市场兴、品牌响。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场的培育。

1995年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鲜花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了占地74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分别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加鲜花交易的有近万人,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

据介绍,该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苗、种球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斗南花卉市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

3、建中心、搭平台。继斗南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

一期工程投资1.26亿元,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4、形产业、带旅游。

“斗南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

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第7篇】关于赴胶东五县市学习考察农业产业化的报告

5月6日—10日,带领各乡镇乡镇长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赴潍坊市的寿光、临朐、安丘,烟台市的莱阳、莱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参观学习。考察学习中,大家耳闻目睹,边学边议,倍受启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增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县市发展“三农”的主要做法

在考察团参观期间,所到之处,皆感受到了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推进国际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地区依靠龙头、市场和科技带动,加速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种植理念、一流的品种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一)龙头拉动,规模化、区域化种植。拥有中国蔬菜之都美誉的寿光市,依靠寿光蔬菜批发大市场的龙头拉动,全市蔬菜面积已达80万亩,粮菜比例达到了1:2,形成了“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集约化种植。稻田镇的温室大棚几乎全部种植了新品种的西红柿。该镇的崔东村总户数不足200户,种植了470个大棚,户均近2个半大棚,集中连片,一年两茬,棚均效益达到3万元以上。田马镇的温室大棚全部是洋香瓜,该镇南韩村的500多个大棚都实行了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即两茬甜瓜一茬菜,棚均效益达到4万元以上。规模化、区域化的种植形成了庞大的龙头市场,带动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膨胀,实现了产供销的良性互动。莱阳市紧紧依托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发展蔬菜生产基地40万亩,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安丘市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膨胀,全市发展起了大姜、大蒜、芦笋、牛蒡、草莓等36个万亩方和10万亩设施农业。仅该市全国最大的白芬子姜蒜专业批发市场,就带动发展大姜基地20万亩,实现了农民、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双赢。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针对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更复杂、更严格的实际,寿光、安丘、莱阳三市抢先把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的根本出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立了农业监察大队,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堵住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入口,同时加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力度。今年的第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以“绿色与科技”为题,充分展示了以无公害蔬菜与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昭示了蔬菜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较往年新增加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和蔬菜深加工产品等内容。展示了植物“克隆”、生物组培、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等世界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前沿的新技术、新成果。可以说,寿光蔬菜博览会已搭建起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平台,成为中国蔬菜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引领者,引领中国蔬菜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大步迈进。

(三)健全完善畜禽防疫体系,培强做大畜牧业。潍坊市的临朐县山多、滩多、林多,草地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该县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以健全完善畜禽防疫体系为契入点,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加强畜牧生产。现在,畜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60%,占农民现金收入的52.5%以上。该县按照“稳定发展猪鸡生产,大力发展食草畜禽,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总体发展思路,形成了连片集中、高效饲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全县畜牧小区达到1.89万亩,已建成8个畜牧专业乡镇,240个专业村,2万个专业户。一是健全完善畜禽防疫体系。建立了以县畜牧局为主体,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辅助,以村级畜牧兽医员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畜禽防疫网络,配齐配全了150人的畜牧执法队伍,实行计划、强制免疫相结合,加强了畜牧信息、科技、示范三大服务,建立了畜产品检测中心,及时做好动物疫病、产品质量监测,全面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二是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加快畜禽标准化基地规模膨胀。该县围绕维维乳业集团临朐分公司的建设,大力实施了奶牛“双百工程”,即建设100个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标准化饲养场,现在全县奶牛存栏已达到2.6万头。围绕六和集团临朐饲料厂建设和肉鸭加工企业多的优势,计划建成存栏150头、年出栏4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饲养场100个,建成全进全出型、一次出栏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肉鸭饲养场100个,实现肉鸭、生猪标准化生产的新突破。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严格考核奖惩。为加强对畜牧工作的领导,该县成立了畜牧生产领导小组,出台实施了《畜禽标准化生产的意见》,对畜牧生产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优先解决,镇村统一解决畜牧小区的水、电、路、讯、排污“五通”和所用基建工日。农行和农联社加大对畜牧生产的资金扶持,每购买一头奶牛给予5000元的贷款,从而调动起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同时,县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实行百分制考核,半年和年终两次检查验收。各乡镇都成立了畜牧生产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人,纳入乡镇责任制考核,定期检查兑现。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该县畜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生猪、蛋鸡、奶畜三大主导产业,郎德鹅、巢蜜、肉羊、肉兔四大地方名牌,成为全国优质仔猪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全省奶牛生产大县,全国奶山羊基地县。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莱州市把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以“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规模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现在,已培训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转移培训率达到80%以上,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构筑网络,落实责任。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组建了劳动就业、农业科技、远程教育和职工教育4个培训集团,设立了18个培训中心、60个培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服务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培训集团、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之间,层层落实了培训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采取“上级支持一点、财政拨付一点,部门自筹一点,培训基地收一点”的办法,落实了培训经费,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该市紧紧依托4大培训集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建立各类实习示范场56个,1710名农民取得了“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其中,职工教育培训集团组织企业职工有的放矢的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使3.2万名职工得到了相关培训。同时,为保证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下,该市坚持对初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后再培训,推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择业领域和工资待遇都有了较大改善。三是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取消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为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后出台了《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城镇自由职业人员社会保险实施办法》、《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行办法》等政策,努力实现“四取消四建立”,即:取消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的区别,建立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的限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机制;取消“临时工”、“农民工”身份界限,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逐步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对就业的限制,建立劳动者凭技能和本领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使进城务工农民在子女入托、求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鼓励有一定技能与投资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向市区、园区和中心镇转移。同时规定,凡参加“两转三学”培训的学员,持《学员卡》进入劳动力市场择业的,实行“三免费”,即: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免费接受职业指导和办理就业手续;外出务工的,免费办理相关手续。目前,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逐步形成领域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机制市场化的格局。为实现充分就业、生活富足、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验和体会

考察团一行对胶东五县市立足国际大市场,提升产业化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经验颇感兴趣,一致认为,这种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解放思想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慢。胶东五县市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立足国内、国际市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坚持全省、全国争位次,国内、国际抢市场,积极跑部进省,抢信息,要项目,争资金,借外力,促内力,占先机,勇做“领头羊”。莱阳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和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的目标,不断加快跑部进省步伐,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资金、信息资源,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家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从而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出口的绿色通道。莱州市解放思想,打破地域资源桎梏,延伸信息触角、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先人一步争取到了“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借助国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寿光市在做大做强蔬菜这一支柱产业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在建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寿光蔬菜批发大市场的基础上,又创办了寿光蔬菜博览会,而且由全省走到全国,由国内走向国际,成为中国蔬菜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引领者,成为世界蔬菜产业大集团、大公司争夺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二)农业标准化是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强力支撑。潍坊和烟台两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只有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实行“公司+基地(农场或合作组织)+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安丘、莱阳两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和通用标准,不断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主动组织引导农民从土壤改良、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每个生产环节,到产后的产品分级加工、包装、储运等,都严格按国际标准进行,从而加快了农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安丘蔬菜被称为日本、韩国的“菜篮子”。莱阳的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也已畅通无阻地进入了日本和欧美超级市场。

(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是拉动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动起一个主导产业。安丘、莱阳、寿光、临朐四市地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通过依托优势产业建龙头,又以龙头企业的建设带动起相关产业的发展。安丘市仅一个姜蒜专业批发大市场就带动发展起了20万亩大姜。我县通过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和新大新乳业两大“农”字号龙头企业也极大地带动起了生猪和奶业的发展。

(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农民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架起了企业与农民、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遇到的买难、卖难和技术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密切了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莱阳市有60%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环节中来。龙头企业根据加工需要与合作经济组织签订产销协议,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生产协议,企业按协议购进,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纽带,将农户、基地与企业、市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实现了“双赢”。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党的xx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又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莱州市正是抓住这一关键环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大培训、大开发、大转移”,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使其逐渐步入了规范化轨道,既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又减少了“农民”,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加速了农民增收步伐。

三、几点建议

学习借鉴胶东五县市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做好与临邑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加快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思想认识实现大的飞跃,在蔬菜、畜牧、标准化生产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咬定发展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胶东五县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主导产业。对已选准的主导产业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咬定发展不放松的精神,一届接一届,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时,借助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积极跑部进省,争取国力,一刻也不放松地把主导产业做大培强,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省、全国有位次的大产业。安丘市既没有交通区位优势,也没有先天自然资源优势,该市立足实际,把培植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建管并举,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选准了大姜、大蒜等农作物种植加工出口这一主导产业,全市上下齐动员,形成了发展合力,数年如一日,发展不放松,围绕这一主导产业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白芬子姜蒜批发大市场。围绕市场又建成了多家姜、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又辐射带动了种植基地的快速膨胀,从而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良性互动,使这一主导产业得以做大培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就我县目前而言,对已确定的蔬菜和畜牧这两大主导产业要从现在起,坚持做到加快发展、做大培强不放松,紧握接力棒,下大气力抓好规模膨胀,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一鼓作气,培植出在全省、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市场、大企业、大集团。做到换人不换思路,换人加快发展。围绕壮大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和新大新乳业两大“农”字号龙头企业,迅速膨胀奶牛和生猪养殖基地规模。围绕临南蔬菜批发大市场等5个蔬菜市场的建设,加快蔬菜基地的规模膨胀,真正把两大主导产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二)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快蔬菜业的规模膨胀。寿光蔬菜生产的历程,充分显示出规模膨胀带来的可观效益。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培植壮大龙头市场,龙头市场拉动蔬菜基地进一步膨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县政府尽早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形成“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种植模式,培植壮大临南等4个蔬菜批发市场,拉动全县蔬菜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搞好示范带动,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制定鼓励蔬菜发展的优惠政策,严格考核奖惩,力促全县蔬菜业健康快速发展,早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三)加快畜禽防疫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业。临朐的畜牧业生产正是由健全完善的畜禽防疫体系做保障,才有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县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已试投产,新大新乳业也即将投产运营,围绕这些“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发展,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加快畜牧小区建设步伐。同时,要抓紧建立健全以县畜牧局为主体、乡镇畜牧兽医为辅助的畜禽防疫体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严密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搞好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户、基地与市场联接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序,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逐步转化为规模化、标准化的农场化生产,加速由农民变民工、职工、市民的进程。

【第8篇】考察报告范文:考察产业化机构设置有关情况的报告

按照安排,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带领县政府办、县编委办、县目标管理督查办相关同志于xx年6月13日赴重庆合川市,对其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与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川市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沿革

xx年,合川市在机构改革时没有设置畜牧局、水利局、蚕业局,其行政管理职能生猪业、蔬菜业、葛业、水产业分别由农业局履行、蚕业由外经贸委履行。合川市农业产业化以市农办为主,由市农办全面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农业局和市外经贸委施行。

xx年9月,为了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具体情况,合川市将其五大产业从相关部门单列出来,由编委核编,重新设立五个产业办公室,即生猪产业办公室、蔬菜产业办公室、葛产业办公室、水产产业办公室和蚕业产业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局级(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办公室核编5—9人,从相关单位抽调,受市政府委托主管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并履行相应管理职能(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个产业办公室的设置,对促进合川市五大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档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是五大产业办公室的设置与重庆市规定的机构设置不符,上下不对口,且上级不认可,属擅自设立机构;二是在向上争取项目时,职能部门与各办不能统一协调,各自为阵,导致力量互相抵消甚至产生冲突,对争取项目不利;三是各办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利益之争时有发生。

根据运行中上述存在的问题,xx年4月,合川市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进行了整合,即统一成立一个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市农办,撤销五个局级事业产业化办公室,蔬菜、水产、生猪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农业局、葛产业划归农办、蚕桑产业划归市外经贸委。在农业局、农办和外经贸委分别设立相应的蔬菜科、水产科、生猪科、葛业科和蚕业科,主抓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这些部门,进行督促、指导和协调。以前五大产业办公室人员原则上回原单位,由于性质变化及其他原因无法回原单位的人员,该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农业局下属机构。

二、十二项重大任务的目标管理情况

xx年,合川市提出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三大战略”,确定了事关合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二项重大任务,实行了“分项负责,目标管理”新举措,即将每项重大任务确定一名市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1—2名市级领导协助,搭建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单独考评机制,实行重点目标考核,每项任务每年奖金20万元共240万元,直接纳入市财政预算。

该市十二项重大任务目标管理主要有这样几大特点:

1、四大机构领导工作由市委统一安排,按照各自能力、经验、特长确定主抓工作,对领导力量进行有效整合。

2、每项重大任务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和1—2名助手,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实行奖惩,有效地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避免了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

3、负责每项重大任务的市级领导,有明确的工作重心,做到了重点突出,兼顾一般工作。对未有负责重大任务的领导,继续按各自分工开展工作。这样,有效避免了事无巨细、重点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对我县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的建议[/page]

4、构建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责任清楚,赏罚分明”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对我县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的建议

考察组认为,根据我县的经济状况及四大产业的现状,吸取合川市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的经验与教训,为避免职能交叉现象发生,确保有专门机构、力量主抓农业产业化工作,特提出如下方案:

(一)由编委行文,分别成立猪业、果业、蚕业和薯业产业化办公室,核编4—6名,为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分别归口设置在农业局、农办和畜牧局,独立开展工作,进入办公室人员办理正式调动手续。

1、生猪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由畜牧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确立1名专职副主任在畜牧局内或其他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主抓生猪产业。

2、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农业局长或一名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原果树站、果品研究所人员调入或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组成,专抓水果产业。

3、蚕业产业化办公室,参照市上设置,撤销县蚕业局,在农业局下属设置蚕业总站,蚕业局现有部分人员调入蚕业总站,与蚕业产业化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农业局一名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站长)。

4、薯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县农办,由农办主任或一名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

(二)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猪业、果业、蚕业、薯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不明确机构级别,办公室正副主任分别由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或一名副职领导兼任,也可由其他符合条件人员担任,工作人员从职能部门或其他部门抽派,不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工作结束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以县委县政府或两办名义行文成立挂牌机构,办公室分别设在县畜牧局、农业局和农办,不明确机构级别,办公室正副主任由挂牌单位主要领导或一名副职领导兼任,工作人员直接在挂牌单位中确定,不办理调动手续。

以上三种办法,不与中央、省、市机构编制精神冲突,但是为防止类似合川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不均和向上争取项目各自为阵等现象,有必要建立定期通报协调制度,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各产业办情况汇报,统一各办思想,指导各办工作。

【第9篇】“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考察报告

“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考察报告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既要各级干部冲在前面,也要群众贴身紧跟;既要提升帮扶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方法,也要提升贫困群众的致富信心和脱贫决心;既要增强“村三委”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也要转变群众思想改变观念、激发脱贫攻坚、发展经济、振兴乡村战略的内生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现就8月9—10日xx县xx乡xx村“三委”班子赴xx县考察报告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乡xx村是新增列入国办系统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既没有一个龙头企业、也没有一个联结集体农户利益的专业合作社、更没有一个高效持续增收的农业产业,农村致富带头人量少且小、散、弱,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祖祖辈辈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及养殖生猪满足自给自足、自食需要的乡村田园生活。以来,随着水资源的匮乏,以及遭遇清明节雪凌冻害、核桃扁叶甲虫害等等多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侵袭,核桃大产业均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农业增产无望、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多。

二、产业增收考察缘由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攻坚将变成空中楼阁,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将变成遥不可及的飘渺幻影。自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入住以来,始终牢牢把握“产业兴”“农村美”“百姓富”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和掌握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个要素”的精髓,深刻把握“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的内涵,真正实现联合有平台、融合有体系、整合有要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及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紧紧围绕“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围绕“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围绕“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等等方面,多次牵头与“村三委”班子交心谈心,开展了产业调整思想大讨论。

针对产业单一、低效,增收靠打工、一年比一年增收难的现状。我们既要尊重xx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它环境因素,也要瞄准市场,能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对于“种什么”“养什么”的产业选择,如何把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充分激发出来,打好山地特色牌,念好山字经,做优绿色农产品,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如何着眼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产业培育、劳务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挖掘和激发内生动力找思路想办法?如何打破多年传统种植习惯,按照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充分利用核桃发展林下空间,采取产业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兴林、增果、促禽、壮菌、强药?如何为农民找准“靠山”,采取了经验方面学习学习再学习、村情民情户情方面深入深入再深入、资源方面分析分析再分析、基础设施方面论证论证再论证、理论方面思索思索再思索?最终确定主动出击、实地考证、找准答案等等。

3、 赴陆产业考察情况

8月9—10日由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xx乡分管农业领导、乡农科站站长、“村三委”班子共七人组成xx县xx乡xx村农业产业招商考察团赴xx县进行学习。

(一)食用菌全产业链条

xx县现已建成西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双孢菇、平菇、鸡腿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大球菇、姬松茸、秀正菇等品种,年栽培面积突破x万平方米,产量达到x万吨,实现产值x亿元,直接带动x余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转移劳动力2万余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部分出口日本、英国等国家。

1.“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三岔子得天独厚食用菌种植资源优势,成立了三岔子食用菌蔬菜种植协会,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农户参与”的思路,采取“村集体资金入股、农户土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吸引爨乡菇业进驻并创办绿盛园合作社,把集体资产转化为合作股份注入到公司资本中,以资金抱团、技术捆绑和土地集中流转。最终实现集体资产市场化运作。

xx县三岔河镇三岔子党支部。据村总支书记介绍,“村三委”主要负责农户生产技术指导、食用菌成品收购等等过程中农户、合作社、公司及合同管理之间等的矛盾调节,特别防止市场好时农户把产品卖市场、市场欠时农户把产品卖公司的“不诚信”做法。合作社每年根据食用菌收购量,按照约定的条件每公斤兑现大概x元的工作经费给“村三委”壮大集体经济,年实现收入x余万元。“村三委”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原则确定收益分配和使用方式,其中:x%用于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激励干事创业热情,x%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改善村内基础设施,x%作为扩大生产追加股金、用于技术升级、品种改良、基础设施维护等。有效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群众收入来源少的问题,切实提升了“村三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xx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5月,是一个专业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一体的云南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现有食用菌种植基地8个,标准化大棚522个,冷房车间x平方米,主要种植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等,产品畅销xx等10余个省、市。目前公司已在大莫古工业园区(太平哨)投资x万元新建食用菌科技示范园,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制冷技术,通过利用制冷机组等设备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等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设备全部采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工作环境舒适。

xx县绿盛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三岔河镇三岔子村,成立于9月,20xx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每年消耗当地及周边乡村废弃稻草、玉米芯、桑树屑、豆皮等1.5万吨,既杜绝了环境污染,又增加农户收入近x万元;食用菌废料又还田,实现循环利用。投资x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0亩、年产x万袋食用菌菌包制造基地,初步了解菌包生产售价为x元/个。

xx县三岔子农户种植基地。按照“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散户、散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路子,直接带动三岔子x余农户从事平菇种植,就地转移劳力x余人,间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x余户x余人参与食用菌栽培,种植户净收入x余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x万元,实现年销售额x万元。引导本村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及到公司种植基地务工,年人均增收x万元,辐射带动其他地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增收致富。据了解,每亩地可建x个x平方米左右的大棚,一年1亩地可栽培x个菌包,按每个菌包最低利润x元计算,一家人(2个劳动力)最低可实现年收入5万元。

2.“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运作模式。

基本概况。xx县云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县马街镇,成立于5月,是曲靖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注册资金x万元,总资产x万元,固定资产x万元,公司占地50亩,建有保鲜储藏车间x㎡,草料加工厂1个、菌种厂1个、食用菌种植大棚x个。

生产流程。草料粉碎→料场发酵→混合拌料→高温灭菌→无菌室冷却→无菌室杀菌→无菌室接种→无菌车间培养菌丝→基地菇房出菇→冷库保鲜加工。

主导产业。食用菌栽培种植,品种主要有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蘑菇、猴头菇、茶树菇、竹荪等。食用菌产品包括保鲜、冷冻、脱水、盐渍等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广东、广西、浙江、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主营收入。近三年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实现利润x万元,吸收当地劳动力x人,辐射带动马街、小百户及周边乡镇x万人参与食用菌产业,人均增收x余元。xx云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销售食用菌(含加工成品)x吨,销售总产值达x万元,利润总额x万元。

产销对接。对于种植户实行免费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优惠获取优质食用菌菌种、成品保护价收购等优惠措施发展和带动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由合作社(公司)对农户食用菌种植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消毒、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

利益联结。在公司自身种植生产食用菌的同时,利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生产销售模式,现有专业合作社1个、食用菌种植基地5个、专业种植户x多户。合作社收益分配:x%用于扩大再生产,x%用于村级公益事业,x%用于提高村级干部待遇,x%用于改善环境卫生。

运作模式。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由“村三委”班子兼任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实行“双岗双责”“双书记”负责制。该公司法人现兼任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具有多年的食用菌栽培、生产和销售经验,是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

【第10篇】赴外地产业园区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兄弟市州产业园区建设、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做法,5月12日—5月15日,市经信委由党委副书记、副主任xx、纪委书记xx带队,组织部分中层干部先后到**、雅安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市的经验和做法

(一)切实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引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产业园区规划,全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2个,完成了发展功能定位。规划面积183.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52.1平方公里,比XX年新增开发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区、**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盐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峨**市工业集中区为省“1525”重点园区。到2015年,****区要创建成为千亿产业园、国家级**区、科技新城的核心区和带动区。

(二)着力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全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着力延伸和拉长产业链条,开展产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招商,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并以园连片,形成了三大板块集聚区,即以****区、临港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工业集中区、峨眉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以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冶金建材产业集聚区;以**盐磷化工循环产业园区、犍为工业集中区、井研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盐磷化工产业集聚区。目前全市入园企业达到1036户,规模以上企业355户。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1亿元,完成投资134.7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66.7%、55%;工业集中度达63%。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盐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峨**市工业集中区先后跨入“百亿园区”行列。

(三)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以“项目”为核心,按照“项目兴区、产业强区”的思路,坚持采取多元化立体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投产一批、在建一批、洽谈一批、追踪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区依托新光硅业、乐电天威,大力发展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成功引进拓日新能光伏产业园、迈士通能源技术西部产业基地、琅盛led西部生产基地等项目,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高地。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依托西南不锈钢公司,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条,成功承接一大批下游企业、关联项目,入园规模以上企业51户,形成了“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的完整产业链。**盐磷化工循环产业园区以和邦、福华、永祥、东汽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盐磷化工—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副产物处理循环产业链条,引进了科立鑫化工、吉必盛硅材料等17家高新技术企业。

(四)严格实**约化供地。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切实做到集约化供地,对进区项目的投资额、投资强度、投资规模及各项用地指标按规定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产业要求和投资控制指标的一律压缩其用地规模,防止圈占土地,达到了既保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保证了项目的快捷、高效用地的目的。目前**市征地拆迁超前,成熟土地(含已征已拆)近XX亩,为下一步园区招大引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大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力度。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一批主导产品突出、经济效益好、科技开发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在土地、资金、能源、运输、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力争通过大力扶持,形成一批带动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市近XX年虽没有新的上市公司,但积累了一批新的企业,蓄势待发。“xx”期间计划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力争新增5家上市公司。

(六)突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民间投资设立担保公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探索企业间自愿组织互助基金会等互保联保形式。目前**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达21家。其中,登记备案的有19家,政策性担保机构7家,商业性担保公司11家,会员制担保机构3家,注册资本金9.2亿元。XX年1-4月累计完成担保额11.2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重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雅安市的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园区发展机制,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园区的体制改革、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建立了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的运行模式,支持“飞地工业”发展,建立了 “市县园区共建共荣共享”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园区吸引能力。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进行总体规划,在产业园区中进行规划集中建园,实行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和合作、竞争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形成了机械产业、新兴材料和皮鞋产业等三个较大的产业集群。XX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43.35亿元。累计入园规模企业户数310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0.82亿元,同比增长42.6%。

(二)狠抓项目推进,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开放推进年”,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计划,鼓励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抓住园区“扩区调位”的新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今年在雅安市工业园区集中开工的32个重点产业项目涉及投资额124.5亿元,是雅安市市级重点产业项目的重中之重,主要涵盖林产一体化、汽车制造、新能源、化工等重大产业,是雅安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加快发展”的又一硕果,为雅安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三)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高竞争实力。坚持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深入实施名牌强企战略,鼓励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著名商标、**名牌等,打造名企、名品、名牌,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组建了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占地面积20亩。建成后的国家茶检中心,检测面覆盖绿茶、红茶、黄茶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及代茶饮料等9大类,检验参数97个。该中心集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标准研究、咨询服务、检验检测于一体,将有力提升**区域品牌,塑造**茶产业形象。

(四)创优服务环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建立和推行项目落户产业园区的“绿色通道”,切实加快项目在审核、环评、安评、用地、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工商注册等环节的办理进度,做到提前介入、快速办理、保证用地,着力协调解决好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煤、电、油、气、运、资金、原材料等问题。电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园区倾斜,重点抓好电网电力的调配和留电政策的争取实施,建立水电资源就地转化的长效机制和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电价体系。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引导,不断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加强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园区科学建设水平。重视产业上下游的延伸和科研,弥补产业链中的缺失环节,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力和带动力。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用地,大力支持企业“零增地技改”,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对想圈地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予以限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借力发展”。学习**经验,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即从园区规划为主转向产业规划和工业新城规划并重,从引进企业为主转向引进企业与培育产业并重,从硬要素服务为主转向硬要素与软要素服务并重,从传统工业园区为主转向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并重,使产业园区成为开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载体、招商的主战场、经济的增长点。

(三)坚持走高新技术发展之路,在新兴产业上着力创新突破。加快推进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具有很长的产业链,而且也具有很长的价值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谁牵住了电子信息及ic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先驶上经济转型升级的快车道。要抓住富士康、戴尔、仁宝、纬创等企业入驻**、**的重大机遇,积极引进电子等配套型中小企业入驻**,配套发展,错位配套,集群发展,把**打造成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产业基地。

(四)坚持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要注重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引导企业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上市企业培育方面,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尽快上市,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国际品牌,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突出担保体系建设,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之一。应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融资担保体系构架,切实加强市、县区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建立银行、政府、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促进全市担保业可持续发展。

【第11篇】特种野猪产业化发展的考察报告

行署:

近年来,特种野猪养殖在我区生态畜牧业中悄然兴起,发展势头良好,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化畜牧内部结构,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饲料,有效保护耕地,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特种野猪养殖,实施特种野猪产业化经营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种野猪现有发展基础

(一)自然条件

【第12篇】发改委考察报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8大建议

发改委考察报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8大建议

考察归来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陈双与其他专家在对比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尤其是北京)软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撰写了系列考察报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此为系列报告中的第四份。

以下为其报告全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产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信息产业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发展,全球软件市场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中国软件产业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北京软件产业孕育着蓄势待发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

一、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占全球软件产业份额不断加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信息化浪潮和政府的强力推动,软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最具活力的产业。2003年全球软件产业销售额为7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9%。份额分配大致为美国40%,西欧30%,日本10%。中国、印度、韩国软件的份额为分别2.58%、2.14%、2.69%,比上年上升了0.

6

7、0 .

3

9、0.27。美国依然处于高端霸主地位,拥有全球三分之一顶尖软件人才,印度软件和办公支持服务出口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电信用户数(6亿户)、互联网用户数(9000万户)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88万亿元)规模分别居世界第

一、第二和第三位,信息服务和产业基础预示着我国未来软件需求将高速增长。

(二)北京软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1、北京软件产值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2003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85.3亿元(不含整机产品中的嵌入式软件产值),约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总量的34%,并保持连续几年发展速度超过30%的业绩。

2、北京软件出口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2003年北京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额1.38亿美元,占全国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额的37%。

3、北京软件企业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软件企业3400家,占全国34.5%;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北京有31家,占全国18%。

4、北京软件产品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北京软件产品5000多个,约占全国总量的30%。北京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数量占全国43%。

(三)在软件人才和软件内需拉动方面北京对全国贡献率为50%

全国软件人才50%来源于北京,北京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高地。全国软件市场订单50%来源于北京,北京是软件投资与决策地。如全国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和金融、电信等行业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由北京决策,推动全国实施。

(四)软件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总人数1.7%

软件从业人员12.1万人,占我市从业人员的1.7%。2003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100.3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2.8%。软件人均创造的增加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软件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判断

(一)软件产业依然是我国的幼稚产业

1、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比较小

2003年我国的彩电、彩管、激光视盘机、收录机、电话机、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手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打印机、光盘驱动器等产品也名列前茅,我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1%、43%、80%和40%。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8.5%,只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2.58%,规模较小。

小型软件企业居多。国内软件企业人员一般在30-100人之间,最大的不过千人左右。据业内人士说,要进入欧美外包市场,500人的公司规模是一个基本的门槛。

2、高端软件控制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手中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市场,以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软件企业垄断着全球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及网络浏览器等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产品,绝大

分产品标准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他正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丰厚的超额利润。在部分中低端应用软件外包的同时,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软件产品出口国。

日本软件产业是依靠国内巨大的软件市场快速发展的,在物流、交通、制造、通信和半导体等领域对企业级软件需求很大,其国内软件市场仅次于美国。为降低成本,日本的企业把很多定制软件外包给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的软件设计技术先进,松下、东芝、日立、索尼、富士通等跨国公司都有相当规模的软件公司,他们研发的软件产品往往随着企业的各类产品(通信、计算机、家电、精密电子设备等)出口世界各地。

美国、西欧和日本软件产业占有全球80%份额。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处于软件产业低端和初级阶段。

3、我国软件企业利润率不高

2003年我市大型软件企业利润率为9.25%,中关村的软件企业平均税后利润率只有4.5%,而美国微软、甲骨文和ibm的利润率均超过30%,甚至达到70%以上。

(二)兄弟省市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深圳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3年深圳软件产值为291亿元(含嵌入式软件),比上年增长45.5%,增速超过北京。华为、中兴、金蝶是深圳软件产业的骨干力量。

上海软件产业连续三年增长超过50%。2001年上海软件产业增长52%,2002年为61%,2003年达到72%,经营收入为201亿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大连重点发展对日软件出口。2003年大连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为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出口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出口占软件总销售收入22%,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软件园建设极具特色,对日软件出口能力不断增强。

(三)印度软件出口发展咄咄逼人

经过十几年努力,印度在相对贫瘠的国内经济基础上实现了软件产业的腾飞,在高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核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印度软件出口规模是中国的6.5倍。2003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为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出口20亿美元;印度软件出口为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26%。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以定制软件开发和服务出口为主,2003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额在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为81%。

印度软件出口业务正在走向高端。印度软件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建立品牌知名度,得到国外客户特别是欧美客户的认可,美国是印度软件最大出口国,占印度软件出口额的58%。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采用印度的软件(日本是中国软件最大出口国,占中国软件出口额的61%,多数为低端软件编写)。

印度拥有一批软件出口龙头企业。印度排名前三家的软件企业(tata、infosys、wipro公司)出口额之和超过2003年中国软件出口总额。印度有8家软件企业出口超过1亿美元,中国目前没有一家软件企业出口额过1亿美元(随设备出口的嵌入式软件除外),中国的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印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四)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

近几年,随着制造业的国际化大规模转移,国际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成为重要趋势,信息产业服务项目外包是项目外包中的热点,全球仅软件外包市场每年就有1300亿美元的规模,印度是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业务集中在电话客户服务(呼叫中心call center)、金融保险、人力资源、it服务等行业。北京、上海、大连、杭州、济南、深圳、西安等城市都瞄准了软件外包市场,制定了各自的软件外包发展计划。

(五)国家已确定软件产业为发展战略重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必将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对软件的巨大需求。

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2002年又发布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了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纲要提出到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出口达到50亿美元,软件人才达到80万人

这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明确了近期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带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三、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引进制造业,忽视软件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国际服务业大规模转移的兴起,软件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招商引资工作大多是围绕制造业开展的。

2、注重开发国内低端市场,忽视国际化能力的提高。我国国内软件市场较大,大多数软件企业,如中软公司、用友公司均是以国内市场为重点,努力开发自己的产品替代国外进口软件,没有把精力用于开拓国际市场。信息安全软件、用友的财务软件、金山的wps软件最为典型,与跨国公司合作和出境承接国际软件业务相对不足。

3、注重扶持自有技术,忽视服务型业务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一直倾斜于自有技术的项目,忽视it服务型业务的发展。软件企业的认定是从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方面来界定的,而将占软件产业总量近50%份额的软件服务业排除在外。如市场较大、高端的金融业务服务型软件和通信业务服务型软件项目,企业一般得不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注重产业推进,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盗版软件实际上助推了国内信息化发展”,这个论调由来已久,加上90%以上的操作系统、通用型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来源于国外,这些年盗版猖獗,打击力度不够。对知识产权的侵害,也严重影响了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

5、注重人才总量,忽视软件人才质量和结构。北京软件人才呈橄榄型结构,高端国际化软件经营人才、高级产品设计专家(架构设计师)和低端技术工人相对不足,中间层程序开发人员较多。因此在承接跨国公司个性化较强的软件定单时,综合能力明显低于印度公司。

6、注重自有资金投入,忽视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支持。由于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比重大,很难通过资产抵押争取到银行贷款。软件企业规模小,前期研发投入过大,与传统制造业的赢利模式有所不同,在上市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中规定的由国家扶持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至今尚未组建,实施难度很大。

四、北京发展软件产业目标和政策措施建议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抓住全球信息化浪潮和软件等服务业伴随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中国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突破口,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技术与风险投资,迅速提升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软件产业对首都经济的贡献能力,推动软件产业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初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到北京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要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当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翻一番,超过6%,力争达到8%;海关出口额比2003年翻三番,超过10亿美元,力争达到12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集团超过30家。

发展重点: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软件外包,重点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国产基础软件、游戏软件。

(二)措施建议

1、确定一个地位:统一思想,确定软件产业在我市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由于土地、水、电、油、运等资源匮乏,生产性资源不足,从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看,我市制造业难以保持长期高速发展。北京有着人才智力优势,我们认为软件产业发展最能体现“五个统筹”的思想,因此建议扬长避短,集中政府资源,着力打造软件产业之都。

2、抓住一个基地:抓住机遇,加快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抓好“点、线、面”,形成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的基地产业格局,充分利用好中关村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的集聚效应,以中关村地区为重点,培育一批软件业旗舰企业,建设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加速软件出口增长,促进产业集聚。

3、营造一种氛围:创造环境,营造一种“搞软件,在北京”的国际氛围。与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投资境的要求更高。北京集聚着大量服务业资源,借鉴制造业引进技术和外资的经验,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的规划、政策研究,完善和落实出口扶持、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境外上市、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软件采购等政策,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创造国际化、专业化的投资环境。

4、培养一批人才:促进跨国公司、大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培养适用性软件人才。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北京就有6家学院。以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大型软件开发人才、国际化软件人才为重点,积极引进和整合教育资源,使北京软件人才结构更加合理。

5、提高一种能力:走国际化道路,提高软件过程管理能力。与印度相比,我市许多软件企业的开发和生产处于“技术少标准、开发缺规范、生产无检验、质量无保障”的状态,成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软件产品走向高端的最大障碍。通过引入印度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软件外包公司,加快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企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能力。

6、引导一批资金:疏通资金渠道,促进软件产业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对接。软件产业的资金瓶颈主要是投资制度的制约,要努力研究软件产业的新特点,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向银行和资本市场披露产业发展信息,促进金融业、投资业和企业的对接,促进软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十个部委共同起草的《创业投资企业暂行管理办法》已上报国务院,这个办法的颁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资金投入软件产业。

7、拓展一个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大的软件内需。以电子政务、“数字奥运”、城市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以软件正版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方式创造更大的市场拉力,拓展更大的软件市场。

8、促进一种融合:利用制造业规模优势,促进软件、硬件融合发展。我国制造业庞大,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三。硬件产品中嵌入着软件,硬件制造中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又离不开软件外包服务。就像手机和短信、彩信服务,以及1860服务一样,产品围绕服务,服务围绕制造,融合发展,互为促进。

作者:陈双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处副处长

【第13篇】清流县关于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

5月21日-26日,由县委书记陈有极,政协主席、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许天赠,县委副书记、花卉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林和平及县有关乡镇、部门领导组成的考察团,深入云南昆明、呈贡(斗南)、九乡、丽江等地,着重就鲜切花卉、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考察调研,期间走访了有关政府部门,并多次召开了座谈会,组织讨论我县产业发展情况。可以说,一路所见所闻,让考察团成员大开眼界,感受颇深,启发较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沿途所见所闻所感

(一)斗南花卉。考察由呈贡县委陈副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肖主任和斗南镇党委杨书记陪同,就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情况作了认真调研考察。

斗南镇隶属昆明市呈贡县,辖11个居委会,75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27435人,耕地19291亩。花卉产业已成为斗南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以昆明为中心的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起步早、规模大。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商品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上市交易,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同时,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斗南花卉市场作为花卉业的龙头企业和窗口,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鲜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仅呈贡县就达1.8万户,面积2.5万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市场兴、品牌响。在斗南花卉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培育市场这个重要环节。1995年兴建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第一个鲜花交易市场,改变了以往的路边交易方式。为适应花卉发展的需求,1999年扩建了花卉交易市场,市场占地74亩,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球、种苗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每天有120吨左右的鲜花通过航空、公路、铁路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销往新加坡、泰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花卉出口创汇总额连续5年居全国之首。现在,每天有近万人在这里参加鲜花交易,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同时,四川、河南、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的盆花、绿化苗木大量涌入斗南销售,专门从事苗木交易的经销商有50多家,盆景园艺市场占地80亩,从业人员200余人。1999年,上海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根据斗南花卉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将该公司注册的“斗南花卉”评估为具有32亿元价值的品牌,使之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无形资产的花卉品牌。斗南花卉市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镇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斗南花卉”品牌的诞生,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及全国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

3、建中心、上水平。继斗南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一期工程占地178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投资1.26亿元,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拍卖中心采取的是一种竞价购买的全新理念的交易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买卖双方对手交易,竞价从高至低又区别于一般物品拍卖,具有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目前,拍卖中心日均供货量21万枝、成交量20万枝左右,参与交易的有70人左右,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批发商。

4、形产业、带旅游。“斗南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第14篇】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长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两地在纺织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介绍,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兰溪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口交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兰溪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政府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兰溪市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纺织企业购买无梭织机进行补贴,每购买1台喷汽织机财政补贴1万元,购买20台剑杆织机补贴1万元。同时,对每台织机规定最低纳税额标准,遏制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促使企业应用高端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湖塘镇提出了“纺织强镇”的发展战略,扶持引导纺织企业投入8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普通织机已基本被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使得湖塘纺织产品逐渐与国际高档服装面料接轨。

(三)高质量管理,打造高档次产品。兰溪、湖塘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湖塘镇针对纺织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企业都推行了技师责任制和质量工资制。在湖塘镇江苏旷达集团生产现场,我们看到,生产设备一尘不染,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规范到位。该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版)标准评审、德国dqs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论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在“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实现零缺陷”的质量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原材料到成品品质的把关和提升,实现了高标准的品质管理。

(四)高素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兰溪、湖塘两地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组织纺织企业选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纺织院校、先进棉纺织企业深造、锻炼,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地政府还鼓励企业赴上海、北京等人才高地招揽人才,用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马、江苏旷达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兰溪市到底,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近2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50多个。同时,企业注重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横向合作,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纺织原料、织造工艺、染整后处理工艺等,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增。兰溪市共有中国名牌1个,浙江省名牌3个、国家、省、市著名商标9个,江苏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产品。这些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使两地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平配套,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湖塘镇开发建设了武进纺织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湖塘印染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用电、统一供热、统一收费,并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等。同时,成立了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平台,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兰溪市在兰溪西郊开辟了面积达1000亩的灵洞工业园,作为发展纺织业的专业基地,政府在产业配套、社会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纺织品监测中心、纺织网、纺织协会等服务机构,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兰溪织造名城建设的规划,“xxx”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将以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建成占地13000多亩,入园企业500多家的产业园区。并按照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纺织生产研发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以及纺织工业网、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快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市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与兰溪、湖塘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依照国家和省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制定适合我市的振兴规划。要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制订发展规划,向上游发展良棉种植、精细加工,向下游发展高支纱、服装及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XX年,纱锭达到25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80%,精梳纱比例达到50%。年生产各类棉纱420万吨,各种布5亿米,各种针织服装1000万件。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2亿元。

(二)高投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增投入,膨胀规模,壮大发展实力;抓延伸,突出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竞争优势,膨胀产业规模。到XX年,纺织企业累计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技术装备水平达到90%,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用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普通织机;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重点抓好已与温州服装商会签约的总投资16亿元的山东临清温州服装产业园建设,建成集服装制造、商贸流通、商务洽谈、设计创意、时尚发布、论坛会展、培训交流、度假休闲、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升临清纺织产业档次。

(三)高强度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要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产品,做到普通产品规模化、特殊产品订单化;加快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汽和剑杆织机等新型设备,力争到XX年全市细纱机全部完成节能风机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淘汰“1”字头细纱机、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提升装备水平。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行业中各类高能耗、高排放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四)高起点进行自主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之路,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要学习湖塘镇“区域品牌”与企业“名牌产品”共同发展的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区域品牌”以“中国纺织蜡染名城”为品牌标志,作为区域纺织服装企业共享的资源,企业名牌产品以“三和”、“白羊”、“艾诺”为代表,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各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研发120支以上高支纱、功能性新面料用纱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纱线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赢利能力。企业技术中心每年都要研发2-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争取做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推广一批。到XX年,争创中国名牌2个以上,省名牌5个以上。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五)高水平建立公共平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尽量争取国家扶持。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争取国家及省各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好临发〔〕4号文件,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以及省级荣誉称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聊城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奖励企业20万元和5万元;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按实际形成投资额的万分之三奖励企业法人代表;凡重点企业当年新增税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税金的2%奖励企业法人代表。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加速建立融资担保平台。一是努力做好银企对接。积极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务创新与业务品种开发。积极研究采取循环贷款方式,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贷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随时还款、循环使用’’;大力推广农信社的“大联保体贷款”的做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筹建担保公司。今年力争组建2家担保投资公司,缓解我市企业担保抵押难的问题。

3、加快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就是集中一个产业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设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体系平台。可为该产业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公共研发等平台服务。一方面,解决了投入大、要求高,单个企业难以建立的难题。另一方面,公共研发平台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可以把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向企业推广,实现互惠双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

4、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设立市行政服务大厅,凡有审批职能的市直部门都要在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由各单位业务熟、责任心强的精干人员值班,并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从简、从快、从优的原则集中办理有关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是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可采用bot(即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宣传推动提高产业知名度、组织参加或举办大型行业展览活动,提供信息,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5、积极筹建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两个市场,即原材料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拓展,建设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交易市场,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经营业户、纺织机械及配件经营户或印染加工联络处等中介加入,带动纺织产业拉长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我市的影响力。

【第15篇】关于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及肉羊育种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6月19日至24日,旗畜牧业局书记布仁,旗改良站站长魏景钰和右旗、翁旗、克旗等四个昭乌达肉羊育种协作旗一行22人随马小平副局长率领的赤峰市农牧业局组织的考察团赴巴巴彦淖尔市考察巴市肉羊产业和巴美肉羊育种项目,在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期间。我和考察团的每位同志一样都切实感受到了巴盟肉羊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所见所闻,收获很大,启示颇多。下面,重点围绕巴市的肉羊产业和巴美肉羊育种工作开展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一、巴彦淖尔市学习考察情况

(一)巴彦淖尔市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368.9公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塞外煤都乌海市,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巴彦淖尔市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辖四旗、二县、一区,总人口176万人。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

巴彦淖尔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90—300毫米,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阴山山脉呈东西横贯中部,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耕地面积4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水利资源丰富,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中部为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多处62种,主要有硫、铜、铅、煤、银、稀土、石墨、铬铁、宝石等,富矿多,矿体厚,宜于开发。

(二)、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情况

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600万只,羊存栏750万只,羊出栏850万只,羊肉产量14.8万吨。可以说肉羊产业是巴市近十年来农牧业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产业,并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全市累计建成肉羊专业户12.4万个,专业村101个,养殖小区77个;年出栏1000—5000只肉羊的规模育肥户589户,年出栏10000只以上肉羊的规模育肥户5户。随着肉羊繁育技术和规模育肥技术同步推广,肉羊个体生产性能逐年提高,平均胴体重达17.5公斤,出栏率达到120%(肉羊酮体重由xx年15.5公斤,提高到的17.5公斤;肉羊出栏率由xx年的41%,提高到的120%)。表明以加快周转、提高效益为特征的效益畜牧业逐步形成。

肉羊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化布局更趋合理。各旗县区根据肉羊发展的立地条件,按照优势畜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基本形成了以东部沿阴山前的前旗、中旗、五原县为主的巴美肉羊生产带和西部的临河、杭后、磴口、农垦为主的肉羊杂交带,肉羊生产规模化、区域化布局已现雏形。

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养殖业的收入1857元,其中来自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1052元,占到农牧民全年人均纯收入的57%,肉羊产业已成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二、巴彦淖尔市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全力搞好巴美肉羊育种工作,打造有自主产权的优质品牌

巴美肉羊是以巴彦淖尔市当地细杂羊为母本,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由巴市广大畜牧工作者历经二十余年培育而成的一个肉毛兼用羊品种,具有适合舍饲圈养、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育肥增重快、性成熟早等特点。

巴美肉羊采用群选群育、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育种模式,边杂交、边选育、边生产、边推广,符合农村牧区生产实际。

在育种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健全完善巴美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工作。重点抓好乌前旗青松草业种羊场、乌中旗巴美肉羊育种园区,五原县肉羊良种繁育中心,巴彦淖尔肉羊种羊场4处育种核心场的建设。二是抓好育种成果巩固工作,主要是保持核心群优质母羊数量的相对稳定,通过严把种羊的培育、选留、调配使用关,进行严格的选留和淘汰。三是抓好新品种的品质提高工作,主要是通过优化选种选配技术,严格选择,提高个体综合肉用性能,扩大优质种羊的遗传优势,提高基础母羊的繁殖性能,提高繁育群和生产群特一级母羊的比例。同时,采取“抓大户,建专业村,发展育种户”的办法,继续走以育种核心场为龙头,繁育群为骨干,生产群为基地的“以场代户,统分结合,整村推进,集中育种”的路子。

他们在开展巴美肉羊育种过程中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加快巴美肉羊的培育,扩大种群数量和经济杂交规模。在良种推广体系建设上,全面普及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和杂交改良。按照“旗县区有中心,乡镇有站,村(社)有点,户有纯繁户”四级体系建设要求,确保原种场、良种繁育场和人工授精站三级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每个乡镇都要建立一处达到“四有”(有种羊、有房舍、有配种器材、有技术人员)标准的人工授精站,并带动80%的村社建起人工授精点。二是加快肉羊商品杂交体系建设。加大以德美、道赛特、萨福克为主的优质肉羊的引进,利用国外优良肉用品种与优良地方品种开展二元及三元杂交,通过多元投入和多种经营机制,培养一批机制活、效益高、示范性强的规模养殖场、专业大户为主的种畜纯繁场和扩繁场,逐步形成种畜纯繁场-扩繁场一商品场逐级扩大的良繁体系。

《产业考察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