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成都考察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5篇优秀的成都考察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都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白云区XX届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60人教育考察团,于200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四川成都学习该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我们跟随考察团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成都四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获
1、有思想,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在校长的报告中,几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2、带队伍,校长要建立、引领一支敬业奉献,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几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两所也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正如一位校长讲的,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学校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管理者应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不仅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更重要的要表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通、指导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领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带领学校向前发展。让教师们感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快乐的。正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校长段红所说:“用教育改变生活,让工作成为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从事教育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快乐的。”
3、重科研,校长要积极参与、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快乐教育特色、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成都市桐梓林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精致教育特色。更使我感到教育科学研究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办特色学校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学校特色就是学校通过长期有意识的不暇努力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它是特色学校精神和特色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不可能数日而成,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校长,教师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大胆的改革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开设有益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把上午每节课减少到35分钟,下午则只有30分钟。这样上午4节课中间还有30分钟的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下午上3节课校本课程顺利开展。
4、抓德育,校长要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性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力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从棕北中学的“劳动服务班”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从劳动服务的9大作用:劳动——改变态度、习得技能、激发创新、学会管理、融入集体、懂得尊重、学会感恩、强化意识、展示风采。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
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生源的问题,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基本的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校园的保洁工作就是一个难题。清洁工从早忙到晚,学校仍随处可见学生乱扔掉的废弃物。学校按惯例将公共清洁区域分给各班,学生早、中、晚各进行一次大扫除。一到大扫除,整个校园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但没过几天,校园环境依然脏乱如旧,宣讲、说教、标语、口号、规定、制度、惩处、激励等传统办法和举措,都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全校上下反复抓,学生仍然是我行我素,行为习惯并没有多大改观。问题出在哪里呢?
正是源于“学生由于卫生健康意识差,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从而乱丢乱扔习以为常。学校开设劳技课、健康课,为什麽学生的劳动意识、卫生意识还如此差呢?通过考察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使我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把劳动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分割开了,劳动教育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无非是做做清洁卫生,甚至于将劳动作为一种教育的惩罚手段,扭曲了劳动“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
棕北中学劳动服务班德育特色教育,到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是把劳动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无论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是从劳动教育的效果,都映射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自我教育理想、教育情操的坚守与不懈追求,其实践经验与模式,值得为之推广。棕北劳动服务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劳动扫除,从劳动技能、劳动方法的培养,到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的确立,再到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意识、礼仪教育等教育内容的融入,它全方位传承了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与办学理念,从具体教育现象入手践行素质教育的思想。
总之,这次学习考察,感悟很多,感受很深,真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对教育认识的肤浅,今后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懂教育的行家。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四川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回来以后,我校组织行管人员对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学习和讨论,针对民办学校特点,大家决心以“创建卫生健康学校,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德育工作重点,创设校本精品课程、精英队伍、精细作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风,严格教学的流程管理,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XX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XX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中山市小榄镇:小榄镇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期的外来人口10多万人。辖有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小榄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全镇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至XX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家,形成了五金电器、电子音响、食品饮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鱼和观赏鱼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产业。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有吞吐量12万吨的小榄港,日供水量达25万吨。XX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5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税收总额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亿元。小榄镇先后被有关部委授予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小榄工业区是全国企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至XX年底已开发土地9300亩,正投入使用3200亩,建成厂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区内道路、市政给排水、电力、电信设备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至XX年底,小榄工业区有149家企业落户,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已投产项目103个。XX年工业区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XX年可增10亿元,成为全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三)中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1992年3月撤县建市,XX年1月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目前顺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6.2和60.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55.8%。近年来,顺利实现了行政中心南移,规划中的新城区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定型。至XX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26.1公里,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达189公里。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全年出入境旅客60.37万人次,货物进出口量311万吨。目前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敞开供应,除省网供电外,还自办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56.5万千瓦;日供水能力145.3万吨。XX年该区实现gdp4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63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9.25亿元。
(四)丽江市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5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2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XX年实现gdp10.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第二产业3.02亿元,第三产业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化率达44.2%。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居民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XX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五)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年批准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XX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同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包括两部分:南区位于成都市南,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其中包括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0.6平方公里,是西部发展先进机械制造和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投资回报最丰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共计4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520余家,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的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XX年实现gdp1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72亿元,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到位外资8308万美元,出口创汇19630万美元。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8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各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 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每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之中,领略了珠海香洲、中山小榄、佛山顺德等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考察团成员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顺德区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相当于我们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顺德区容桂镇和中山市小榄镇的财政收入都超过10亿元,相当于路桥区水平,其居民的富裕程度,社会保障和城市化的水平都是路桥远远不及的。这使考察团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是硬道理”,更加明了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顺德区和小榄镇的经济发展关健在于工业的拉动,为此我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学习顺德区和小榄镇的成功经验,务必重视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工业与商贸的关系,摆正“制造路桥”和“商贸路桥”的位置。路桥是千年商埠,商风源远流长,群众心中有着较深的“商贸情结”,导致在建区初期一度走重商贸轻工业之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工业市场桥。从近几年的gdp来看,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是第二第产业占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区还远未进入后工业时期,并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工业主导阶段。就现阶段而言,不论是我区的经济总量、增量还是财政收入,其主体都是工业,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因此,我区在区委二届八次全会中提出要构建“制造路桥”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商贸路桥”和“制造路桥”一样,只是我区的特色之一,但占主导和中心地位的不是商贸,而是制造业。我区在构建“制造路桥”中,要整合工业园区,提升园区档次,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大办工业,尤其要重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的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形成较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积聚人气和商机,为打造“商贸路桥”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的关系。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新资本的注入,以资本的增量保持区域经济的增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借鉴香洲、顺德、成都的经验,他们的外源性经济都较为发达,如珠海香洲区XX年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世界500强有16家落户该区;佛山市顺德区引进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维尔京等国家(地区)企业1137家,投资总额达40.58亿美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家。近年来,他们开始重视内源性经济的发展,出台系列政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而我区刚刚相反,民营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较弱,工业企业总体还存在低小散现象,规模企业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此,我区要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在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外源性经济的比重。在内源性经济发展上,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重视抓好国内上市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国有大公司的招商工作。在外源性经济发展上,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同时要提高引资门槛,拒绝一些科技含量不高、资金不大的外资项目,更要甄别一些“假外资”。 三是要重视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重规模和品牌效应。纵观考察的地方,其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潜力强劲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些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更在于对规模经济的培育和品牌的重视。如顺德的农业已走上高效农业之路,其中鳗鱼、花卉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办公、家具销售中心。工业有惠而浦、东芝、松下、三洋、三星等40多家国外大企业在这里投资,全区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82家,有万家乐、格兰仕、美的、科龙、容声等10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15~6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5%。如小榄镇在工业方面,一方面建设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努力引进电子音响、生物工程、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催生了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华帝燃气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乐百氏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在农业方面,建起了长达10公里的联丰路花木生产销售基地,于XX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又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XX年度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5%。因此,我区应强化对区内主导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经济规模和品牌效应。在工业方面,要进一步培育以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模具及塑料制品、空调及制冷配件和农业机械等几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节日灯、电线电缆、五金、机电、印刷、卫生洁具等优势行业,不断引进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农业方面,要使洋香瓜、西瓜等优势农业和花卉种植形成规模,打响“蓬蜜”、“黄蜜”等品牌;在商贸方面,要通过整合,做大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的市场规模,走集团化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国家级、世界级的品牌。 四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突破要素制约,提高办事效率。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此次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思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极为浓厚,真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抢抓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和适应国际规则、市场经济规则、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抓手。各地都全面开展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筹建了办事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真正把服务经济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香洲区、顺德区以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实干型、诚信型政府为目标,改革传统的审批流程和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即各部门的审批没有先后之分,不设前置条件,可以任意由某个部门先批;对来办事的人“不说不行,告知怎么才行”。审批信息系统实行网上受理和审批。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推进服务平台前移,把能够下放的权力下放到镇(街道)、社区以及社会中介,完善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办事透明度,精简机构,其区委办、区府办都合并成一个区委区府办。小榄镇注重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文明、友善、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和扶持企业发展。小榄工业区成立了工业区管理办公室,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据介绍,因为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企业不顾这里地价相对高昂,而乐意在此落户投资。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比之香洲区、顺德区和小榄镇,我们在服务经济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快硬环境建设,尤其要打破当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水电、人才等要素供给。要内挖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滩涂围垦,获得土地建设指标,节约用地。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台州二期供水项目,解决用水不足问题。可偿试通过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小型电厂来解决今后一段时期用电不足的问题。在人力资源问题上,要通过引进高等院校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区内企业家的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接合,加强对城市形态、产业、文化等特色的研究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珠海市以其独特的经济特区政策、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顺德区的城市建设一直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镇化水平很高,现在为适应佛山区域调整的新形势,以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河滨城市为目标,凭借雄厚的财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近年来,按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重新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对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丽江古城区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狮子山以西区块另建新城,通过对丽江古城的保护改造,以其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空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建设中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地球上环境最美的地方。这些城市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准确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发展。路桥是个新区,通过9年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这些成就过多地表现在量的扩张上,城市建设基础不强、配套不全、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路桥的城市形象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广大市民的要求与期望相去甚远。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形象如何,对于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都市路桥”,塑造路桥城市新形象实是当务之急,其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强化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形态等特色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城市元素的梳理、研究,提炼城市个性,明确城市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区把路桥城市发展定位为“古今商城,生态都市”,这包含了路桥源远流长的商风、现今发达的商贸和未来城市的生态性发展,提炼了路桥城市的个性,体现了城市的优势,描绘了未来的蓝图。应该说定位非常准确。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路桥的产业优势,挖掘路桥的商贸文化底蕴,整合路桥的城市空间形态,做好路桥的城市发展规划。从顺德区和小榄镇的城市发展轨迹来看,各镇(街道)也要加强对本地城镇特色的研究,要突破小农观念束缚,高瞻远瞩,布局谋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严要求管理,强势推进本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二是要城市规划与管理并重。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和权威性。香洲、顺德、小榄的一些主要街道基本上是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道路两边绿化留地较多,房屋基本上建在绿化后面,城区绿化率高,街道宽敞整洁,城市形态非常优美。其原因在于规划超前,且控制有力。顺德区禁止村民建房在原地拆建,打破村界,统一规划到“中心镇”,使每个镇的城区建设都颇具规模,档次较高,这很值得路桥借鉴。当前我区274平方公里的一体化规划、分区规划和一些专门规划已基本修编完成或正在修编,因此我们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区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香洲区创新城管思路,探索特色城管模式,实施依法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全民参与、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等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其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工作实行内部招标和内部竞争,新增养护工作全部推向市场,面向社会招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区由于市场发达,流动人口多,加上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城市管理压力很大,投入多、收效少。因此,我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使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为主,由突击式管理转向长效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环境型管理。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人人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要实施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城市的发展应以房产综合开发为依托。长期以来,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香洲、顺德等地的城市建筑各具特色、整体协调、错落有致,其主要途径就是实施了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香洲区早在建区初期就超前性地征用了所有25°坡度以下的土地,只留少量土地作为村居留地,因此城市建设的成本相对较轻。最近几年,路桥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土地出让上,基本实行宗地出让,开发了一些高档次的居住小区和高层建筑;在工业区等新区开发建设上,全面实施“立改套”,对村民拆迁安置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委托房产公司开发。这种做法很好。我区应坚定“立改套”政策的决心,严格土地管理,加快住宅开发,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住质量,促进人口与产业的集聚。 四是要重视塑造城市品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固有的特色和优势,在发展中加以培育和提炼,并塑造成品牌。珠海拥有城市环境品牌,顺德拥有城市经济品牌,小榄拥有全国明星镇品牌,丽江拥有古城品牌,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各城市都通过品牌的塑造,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打造“都市路桥”中也要重视对路桥城市品牌的塑造。路桥自古商贸繁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商风源远流长,目前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吉利汽车已成为最具冲击力的优势产业,“十里长街”蕴含了路桥深厚的商贸文化。因此,我们可在市场、古街、汽车方面深化提炼路桥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宣传,提高路桥的美誉度,增强路桥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启示之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考察的几个地方有发展快的也有发展慢的,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重生态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黄晓东所说“发展快不一定好,有时发展慢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说明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珠海市在城市发展中实行了区域协调发展、可居住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坚持高起点规划,追求山青水秀,碧海蓝天,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未来走向成功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其核心是注重培育和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发展面向区域性市场的城市产业;建设最适宜居住的海滨花园城市住区;在改善居民当前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按照能够维持人类世代生存和幸福生活的标准,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质量。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路桥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路桥今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城市绿化,努力打造“生态都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 一要提高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总体环境意识不强,还经常出现破坏环境的事件,为此,路桥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健是首先要提高全
民的环境意识。 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
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赣州、南通、成都等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率先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赣州、成都被国家建设部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最近,我们赴三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
一、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赣州自去年9月开始部署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是“五新一好”,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
(二)南通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南通在今年年初提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建设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富民强村、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文明程度和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成都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二、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一)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赣州市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伊始,就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主要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基本内容、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把农民主体作用具体化,落实到行动中,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理事完全由村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他们在村中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或农村致富能手,享有较高的威信。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广泛推行申报制,实行动态管理,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小事务,都经过村民理事会自主讨论决定,多数地方都是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看得见的茅草房屋改造开始。在新村管理方面,重点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二)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多渠道加大建设投入。赣州市一方面加大投入,捆绑使用各种涉农资金,鼓励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他们还积极争取国债项目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市、县财政按项目管理标准对建制镇给予足额配套资金补助。截至目前,赣州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4.9亿元,其中市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市财政安排60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5700万元,吸引农民和社会投入3.1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改进原来资金使用办法,把补助每个乡镇的1万元资金,全部改用实物补助,以县(市、区)为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给每个乡镇补助水泥,招标后把中标单位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各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直接与水泥厂结算。南通市为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两年内每个示范村每年补贴100万元,具体按照各示范村建设工程实际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补贴。市级示范村建设资金安排大致为:村镇1/3,县(市)1/3,市1/3。加大规费减免力度,凡涉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对土地管理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予以全免。鼓励基层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成都双流县明确规定从起,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今后5年,每年还将按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
(三)因地制宜,科学做好规划。赣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应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各地村镇建设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在户型设计方面,他们设计一批农民需要、造价低、具有赣南客家风格的住宅图纸和宣传挂图,汇编成《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免费提供给乡镇,并对凡“空心村”改造和农民建新房采用率达到70%以上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南通市已经全面完成村镇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着手编制居民点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13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论证和审批工作),共确定2473个居民点,平均每个村1.3个居民点。村庄规划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三集中”,启东市汇龙镇东郊村科学划分农村居民集中区、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商业区,集中居住区新规划住户689户,以多层公寓为主,占地也由原来的400.5亩减少到233亩。
(四)积极推进试点引导,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南通市把新农村建设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调查摸底。时间为1—3月,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试点标准。由乡镇对照有关标准申报,经市领导小组审批,确定试点名单。第二步,启动试点。时间为4—8月。修订完善村庄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抓好示范村规划编制。第三步,推进实施。时间从9月开始,跨度为3—5年。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第四步,考核验收。按照序时进度,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同时建立起建管并重长效机制。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水、改路、改厕等惠民工程中去;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最简单、最容易办到、最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着力在建立机制、制定规划、致富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班子上下工夫,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稳步推进。
(五)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政府推动力度。赣州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委常委、农工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还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具体由组织部门负责,农业部门参与。在宏观上加强督察调度,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组织、农业部门还不定期进行督导,对工作不到位、进度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南通海门市开展市直部门与示范村结对共建活动,结对部门下派精干力量驻村工作,目前全市共下派了17名干部,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成都双流县为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制定《全国新农村试点白果村村庄整治行动方案》,并在试点设立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经济发展组、规划拆迁建设组、基础设施建设组、文化休闲旅游开发组和维护稳定组,全面负责试点建设具体事务。
(六)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都市积极创新土地政策,把新农村建设与整村搬迁结合起来,加大对“空心村”和散居村庄改造力度,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的农民通过整体搬迁,按照人均占地120平方米的标准迁到中心村(中心村农民耕地半径一般在1-2公里以内),然后再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他们还大幅提高农村旧宅基地的复垦整理的补偿标准,一般每亩2.5—2.9万元,对补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主要用于支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旧宅基地复垦成本和搬迁农民房屋建设补贴等。,双流县永安镇共复垦整理农村建设用地1000多亩,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通市港闸区龙潭镇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坚持“三集中”原则,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把全镇近3万人全部集中到2个集中居住点,对耕作不便的农民按照耕地远近实行不等的一次性补贴(最高限额5000元)。把离城区较远的原农村宅基地复垦成高标准农田,再把这些指标拿到城市来用,近城区的原农村宅基地加以平整,随时满足城市扩张需要。
三、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截至目前,赣州市共启动2628个村庄整治试点,已经完成了264个圩镇总体规划和2986个村庄建设规划,“空心房”改造面积达308.93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1.2万处,完成了6718个村庄改水,改厕6万座,完成通村公路1500多公里。南通市启动13个小康示范村,累计完成道路建设107.16公里,桥梁19座;河道治理130条,完成土方量112.5万立方米,配套设施88座;村庄河道绿化50.1公里,道路绿化50.23公里;修建垃圾箱474个,配备保洁人员123名,改厕4275座。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在赣州考察时看到一户农家新房的门联。大余县新城镇埠背村,是赣南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他们在村后的一处荒坡上规划了50亩新村,可容纳建房户102户,一期建设20亩,已安置40户建房,并完成420米的主干道路和300米的水沟硬化。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白墙、青瓦、池塘,万亩良田深处,特色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成都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启示二,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民的意愿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走向和持续发展,各级要紧紧围绕尊重农民意愿这个前提,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府出钱提供农村村镇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等公共产品,农民自主申报建设房屋”的模式建设新农村,这既能顺应形势的需要,又能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征求并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严禁借建设新农村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增加农民负担。
启示三,要找准切入点。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作为切入点。按照现行新增耕地每亩补助2—3万元的标准,全市2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潜力就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40—60亿建设资金。同时又能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降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改变村庄布局杂乱无章和农村落后面貌。最近,我省被国家列入首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这意味着我市今后可以通过整理复垦农村宅基地的办法,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拿到城市来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大量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启示四,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启示五,要多渠道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各地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公共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农村村镇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投入。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启示六,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领导重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完整的工作机构和队伍,配备专业人员,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和指挥体系,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运用行政、经济手段,督导新农村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只有领导到位,才能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农村建设活动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xx区xx届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60人教育考察团,于20 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四川成都学习该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我们跟随考察团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xx市龙江路小学分校、xx市棕北中学、xx市桐梓林小学、xx市锦官新城小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成都四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获
1、有思想,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在校长的报告中,几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2、带队伍,校长要建立、引领一支敬业奉献,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几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两所也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正如一位校长讲的,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学校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管理者应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不仅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更重要的要表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通、指导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领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带领学校向前发展。让教师们感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快乐的。正如xx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校长段红所说:“用教育改变生活,让工作成为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从事教育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快乐的。”
3、重科研,校长要积极参与、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从xx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快乐教育特色、xx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xx市桐梓林小学科学教育特色、xx市锦官新城小学精致教育特色。更使我感到教育科学研究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白云区XX届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60人教育考察团,于200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四川成都学习该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我们跟随考察团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成都四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获
1、有思想,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在校长的报告中,几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2、带队伍,校长要建立、引领一支敬业奉献,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几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两所也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正如一位校长讲的,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学校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管理者应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不仅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更重要的要表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通、指导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领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带领学校向前发展。让教师们感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快乐的。正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校长段红所说:“用教育改变生活,让工作成为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从事教育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快乐的。”
3、重科研,校长要积极参与、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快乐教育特色、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成都市桐梓林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精致教育特色。更使我感到教育科学研究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办特色学校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学校特色就是学校通过长期有意识的不暇努力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它是特色学校精神和特色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不可能数日而成,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校长,教师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大胆的改革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开设有益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把上午每节课减少到35分钟,下午则只有30分钟。这样上午4节课中间还有30分钟的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下午上3节课校本课程顺利开展。
4、抓德育,校长要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性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力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从棕北中学的“劳动服务班”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从劳动服务的9大作用:劳动——改变态度、习得技能、激发创新、学会管理、融入集体、懂得尊重、学会感恩、强化意识、展示风采。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
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生源的问题,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基本的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校园的保洁工作就是一个难题。清洁工从早忙到晚,学校仍随处可见学生乱扔掉的废弃物。学校按惯例将公共清洁区域分给各班,学生早、中、晚各进行一次大扫除。一到大扫除,整个校园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但没过几天,校园环境依然脏乱如旧,宣讲、说教、标语、口号、规定、制度、惩处、激励等传统办法和举措,都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全校上下反复抓,学生仍然是我行我素,行为习惯并没有多大改观。问题出在哪里呢?
正是源于“学生由于卫生健康意识差,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从而乱丢乱扔习以为常。学校开设劳技课、健康课,为什麽学生的劳动意识、卫生意识还如此差呢?通过考察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使我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把劳动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分割开了,劳动教育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无非是做做清洁卫生,甚至于将劳动作为一种教育的惩罚手段,扭曲了劳动“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
棕北中学劳动服务班德育特色教育,到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是把劳动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无论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是从劳动教育的效果,都映射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自我教育理想、教育情操的坚守与不懈追求,其实践经验与模式,值得为之推广。棕北劳动服务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劳动扫除,从劳动技能、劳动方法的培养,到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的确立,再到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意识、礼仪教育等教育内容的融入,它全方位传承了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与办学理念,从具体教育现象入手践行素质教育的思想。
总之,这次学习考察,感悟很多,感受很深,真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对教育认识的肤浅,今后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懂教育的行家。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四川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回来以后,我校组织行管人员对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学习和讨论,针对民办学校特点,大家决心以“创建卫生健康学校,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德育工作重点,创设校本精品课程、精英队伍、精细作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风,严格教学的流程管理,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23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_____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2002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
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我区“农家乐经济”考察组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欧阳颂东带队,于3月12日至16日,先后考察了成都市郫县的农科村、龙泉区的书房村、锦江区的红砂村等3个农家乐点。现将考察情况向区委汇报如下:
一、三个考察点的基本情况
“农家农家乐复乐”,农家乐一词最早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之笔(见《岳池农家》)。农家乐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农家乐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在国内已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产业。据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农家乐”旅游国线的跨度就达20个省,1万多个村庄。2023年底,有我国农家乐发源地之称的四川成都,周边各类型农家乐就达到五百余家。我们此行考察的三个农家乐点,在成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郫县农科村农家乐。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东距郫县县城8公里,至成都市区仅20公里,田园风光秀美怡人,四时鲜花不断,季季草木常青,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目前农科村旅游接待景点有100个,可同时接待1万人,其中代表性景点有观景楼、徐家大院、益园等20个,形成“一户一园,一园一景”,具有典型川西农家庭院格调,和谐自然的园林布局。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苗木花卉业和观光旅游,2023年农民人均收入5000余元。现游客吃、住、玩一天人均花销50元。
(二)锦江红砂村农家乐。红砂村是成都周边农家乐后起之秀,地处成都市东南郊,辖区内共有4个联合社,696户,2551人,其中农业人口2240人。全村幅员面积2.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9亩,年种植花卉1673亩,占耕地面积的90%,现土地流转1616亩。近两年,锦江区在原建筑的基础上,由农民出钱,政府补贴,采取“穿靴戴帽”的办法,改造红砂花乡农居。改造后,别致幽雅的花乡农居营造出了“绿树葱茏掩竹篱,花香幽然入院墙”的美景。红砂村现有外婆宅、留香园、槐花树、聚友农居等农家乐138间。2023年,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360.476万人次,旅游销售收入15681.55万元,餐饮收入13379.326万元。2023年人均纯收入7060元,同比增长16.2%。
(三)龙泉书房村农家乐。书房村现有500户,其中从事农家乐近200户,户均果树3亩,户年均收入3.5万元,其中农家乐经营时间每年仅25天左右,即3月—4月桃花盛开期间,大户纯收入1万元左右,小户纯收入3千元左右,其收费标准为吃、喝、玩每天每人25—40元不等,不提供住宿。目前,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较差,管理水平低,加上政府近期内要实施征地,整村搬迁,该村农家乐将不再存在。书房村在我国农家乐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1987年该村举办的第一届桃花节,标志着我国以“农家乐”命名的现代农家乐的开始。此后,成都农家乐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被推广开来。
二、三个考察点的特色与经验
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竞争,而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只有那些有自己独到特色的农家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考察组此行,着重了解三个农家乐点的突出特色,并从中探讨其成功经验。
(一)突出特色。经考察组一行短短几天的实地观看,听取介绍,住宿体验,我们认为此次考察的农科村、书房村、红砂村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1、具有地道乡土味。从对农科村、红砂村、书房村的建筑与住宿风格、游乐项目、饮食服务等方面考察,我们无不感觉到浓郁的乡土味:富有川西特色的民居,配以院门、墙壁上的装饰,简单明了,突出农家特色的木床;风车、水车、石磨、鸡公车等几近绝迹的农耕用具;制法古朴、用料简单,原汁原味的石磨豆花、野菜、土鸡、粗粮等农家菜以及土碗、大铁锅,使我们处处品味到土气和野性,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
74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