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9-18 热度:21

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 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3850字

水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当前__县武水流域水环境污染已严重地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近日,__县统计学会组织力量对武水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开展调查,探讨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对策措施,为全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化武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武水流域基本情况

武水系蒸水一级支流,流经__县关市、井头、岘山,西渡四个乡镇,途经牛形山水库,经西渡镇保安村流入蒸水,全长58公里,流域面积315平方公里,历年平均流量为2.74m3/s,最大流量为519m3/s。

二、武水流域环境现状

奎年来,随着关市、井头铁矿、石材、河沙的开发利用,武水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加剧。流域居民投诉不断,新闻媒体接连曝光、污染调处应接不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危及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武水流域上游关市、井头富藏铁矿、铅锌矿、花岗石、锰矿、煤矸石、河沙等矿山资源吸引着30余家大小企业落户,其露天开采和占地面积达千余亩,直接水土流失面积达3000余亩,特别是静云锰矿区、云石矿区、关市铁矿区和井头石材区到处斑驳陆离,光秃秃一片,山体塌陷、水土流失、石材加工区加工废渣、废泥随意倾倒,废泥随水流入武水河。

2、河堤坍塌。武水流域上游关市至井头段两岸河堤普遍坍塌,坍塌段达50%以上。

3、河道於塞。武水全长58公里,其中河道於塞段达30公里以上。井头段河道改道和淤塞情况随处可见。

4、河水污染。调查发现,井头20家石材加工企业有18家企业向武水直接排放废水。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钾和硫酸盐。现场取样分析表明,井头镇磊鑫石材排污口悬浮物高达3396 mg/l,超标27倍。武水井头段为泥浆河,关市段、牛形山水库段河水呈奶黄色。牛形山水库以下河段富营养化,大量水草、水葫芦覆盖河面并殃及蒸水。武水井头段上游巡口桥段悬浮物、ph值超标。井头镇顺发石材取样口和东山桥取样悬浮物分别达到186mg/l、193mg/l。牛形山水库排污口和木口桥取样口悬浮物分别为59 mg/l和55 mg/l,分别超过蒸水悬浮物的12倍和3倍。

三、武水流域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1、政府规划滞后,企业遍地开花。由于前期政府对矿山资源开采缺乏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企业不愿报批,不愿投资建设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设施,部门监管难以到位。导致关市、井头除4家较大矿山开采加工企业手续、设施齐全外,关市、井头其他30余家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没有一家手续齐全,更没有一家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设施达到环保验收要求。30余家企业沿河各自圈地,随意而建,随意而采,随意生产,废渣随处倾倒,废水直排武水。矿山企业日积月累的露天采矿和非法生产是关市、井头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武水水质变浊的主要根源。

2、矿山企业粗放经营,环境污染严重。号称石材之镇的井头镇现有的13家石材开采企业和20家石材加工企业均属“三高四低”企业,即“高能耗、高占地、高污染、低投入、低产出、低品位、低利润”。井头镇20家石材加工企业共占有土地132亩,年耗电885万度,年耗水20万立方,年耗石材5万立方,年使用化学冷却液(粉)高锰酸钾和硫酸盐达63.5吨,年外排废水达10万立方,年产生石油类0.086吨、年产生化学需氧量24吨,年排放悬浮物9000吨,年产生废石材1.5万立方,年产生废渣废泥达3000立方,年产生扬尘达50立方。井头20余家石材加工企业总投资仅300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滞后,生产的石材90%以上为低品位的磨光石、路沿石,高品味的艺术加工品不足10%,且产出率极低,不足40%。年产各种石材仅1.72万立方,年利润不足10%,年纳税仅183万元。由于投入不足,这些企业厂房设施简陋,生产场地没有硬化、绿化、无专用固废堆存场,无雨污分流排污沟,废水循环利用设施严重不足。故在生产过程中水、气、声、渣四废俱全,生产场地及周边晴天粉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生产场跨噪声高达70db(a)以上。企业周边到处堆放废渣废泥,废水直排武水河。由此可见,井头石材加工企业的粗放经营和污水直排是武水河乃至牛形山水库水质变浊的直接原因。

3、采沙洗沙泛滥,河流生态破坏。近年来,随着湘江及其一级支流禁止随意采沙,建筑用沙价格上扬,武水流域非法采沙洗沙行为日益增加。武水流域共有采沙洗沙企业10家,长年的非法采沙洗沙造成武水河床改变、河堤坍塌、河道淤塞、河水变浊、水中生物遭受破坏。

4、养殖废水直排,水草植物丛生。武水下游的岘山、西渡共有大小养殖场奎20家,其中500头以上的养殖场8家。年排放废水达7300吨,年排放化学需氧量146吨,年排放氨氮89吨。20家养殖有废水处理设施的仅5家,直排武水河的15家,这也是武水下游水质富营养化,河面水草、水葫芦丛生的直接原因。

5、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加剧。武水流域上游的关市、井头矿山土壤普遍呈沙性,土壤结构本身松弛,易于流失,随着矿山企业的长年开采,生态植被遭受破坏,加之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水土流失加剧是武水变浊的又一原因。

三、加强武水河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对策措施

还武水河以流畅、清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牵头,企业主动参与;需要科学规划;治利结合,需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1、科学规划。一是要做好武水河综合整治规划,保证武水河堤安全,河道畅通,河水清澈。二是要做好矿山开采企业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切实遏制矿区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做到一边开采,一边恢复,一边保护。三是要做好井头石材企业的整治规划,帮助和指导企业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完善设施,建设治污和废水循环利用设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走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之路,全面改善武水水质。四是做好畜牧养殖区域划定和全面整治规划,全面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划定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严格畜牧养殖环境准入条件,严格环保一票否决和环评审批,切实做好现有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文章,做到达标排放,变废为宝。

2、严格准入。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新建石材加工企业,凡组合锯10条以下非工艺品加工企业一律不再审批,对“四废”治理设施没有建成的,一律不准投入试生产。二是鼓励废物循环利用。对石材加工废边角料和废水沉淀废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投资项目优先准入、优先供地、优价供地、优先审批。三是提升现有企业。对现有组合锯10条以下的石材加工企业实行限时整改,限时合并,限时淘汰。全面提升井头石材加工企业的生产环节、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四是严禁非法采沙洗沙。对武水沿河的关市、井头、岘山、西渡非法采沙洗沙企业一律关闭,鼓励鼓励兴建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零排放的洗沙项目。

3、治利结合。做好井头石材企业环境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是改善武水水质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做好石材企业的整治工作。要求石材加工企业在2023年6月份前完成厂房设施改造和治理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厂房规范、场地硬化、绿化、雨水和污水排放分离,废水沉淀循环利用零排放,废渣及时清运至专用处置场。二是做好废石材边角料和废泥综合利用工作。2023年4月30日前井头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国土、环保等部门完成像个项目选址工作,为项目落户办理环评和用地手续提供绿色平台,确保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切实解决多年来井头石材废弃物污染问题。

4、明确责任。一是政府牵头整治,统一实施。县人民政府要成立武水河综合整治领导班子,负责武水河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沿河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相应成立专门班子,制定相应河段整治方案,组织辖区内企业对照治污方案和标准实行集中整治。二是企业要主动参与,主动投入。沿河各排污企业单位是治污的主体,要主动筹措资金,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治理思路,对照治理标准,在限期时间内完成并申请验收。三是部门要主动服务,相互协调。

县环保局负责矿山加工企业的整治和验收工作。要在本次整治活动中负责治理方案、指标、技术上主动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治理和利用方案,对在限期内完成治理任务验收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风险和不良信用等级评定,并在网上公布,直至给予行政处罚、报请县人民政府予以关停、淘汰,并积极争取国家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武水综合整治。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矿山开采企业整治工作,帮助沿河矿山开采企业依法开采,对整治达标的企业依法发(换)采矿许可证,对限期内完不成整改任务,验收不合格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吊销采矿许可证或不予换发采矿许可证,帮助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按照国家土地优惠政策办理用地手续。县公安局要严把爆破物品的供应审批关,对完不成整治的矿山企业和自有矿山石材企业停止爆破物品的供应审批工作。县水利局要将武水和牛形山水库水域整治工作分年度纳入国家小河流整治规划,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用于武水河道整治,并在整治中优先使用固废生产的新型环保建材产品。要加大对武水流域采沙、洗沙企业的取缔工作,全面取缔现有非法采沙、洗沙企业。县电力部门要对限期内不能完成治理任务,“三同时”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停止供电。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要依法对非法采矿、采沙和石材加工企业以及整治不能达标的企业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习其他知识,不断从各方面武装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好各类知识。此外,必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自己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第二篇 考察报告: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1400字

今年暑假,我们组织进行了一次关于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的专题调研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__年8月2日至5日,我们利用这四天的时间,一起到如东县岔河中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我们主要运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随机对30位同学和四位老师进行了调查。

8月2日,我们六个人约到掘港,讨论实践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实践步骤到这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问卷是大家一起出,先各自回去查资料,各人先设计出一份,然后在网上相互传阅,把好的问题留下,合成一张问卷,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我们决定8号出发。安排完工作我们就解散了。

8月8日上午8点半,我们来到岔河中学。学生的时间真的很紧,几乎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去发问卷。十分钟当然发不完,所以又要等到学生下一个课间接着发。。小队长和曹婷来到初三老师的办公室,有几位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试卷。她们找了两位老师开始简短的访谈。整理老师们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近两年,学校扩建了,也重新规划了,因此环境比以往好多了,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学校操场变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了,新建了一幢食堂楼,绿化带更多了。但是,教学设施还有待改进,比如教室的投影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普及,希望能在教室里用电脑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更形象地反映到学生眼前,并且能减少粉笔灰,有益师生健康。其次,学校有时还是会看到有垃圾,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环保意识还欠缺,另一方面也看到学校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方面有待加强。还有就是食堂的问题,虽然有了新的用餐环境,但是并不表示卫生也有了保证,饭菜里出现虫子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也导致很多同学不愿意在食堂就餐,有的干脆不吃饭,这样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因此,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一定要予以重视。至于宿舍问题,以为学校大部分是走读生,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宿舍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也希望今后能逐步提高住宿水平,比如能安装空调、热水器。谈到学生和环境的融合,老师们感到很复杂,因为很难绝对地说好还是不好,新的校园环境当然给学生带来了激情和动力,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做到保护学校环境,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何激发更多的学生真心地热爱、保护校园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校方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老师们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一点从学校的扩建就可以看出,不过环境的改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陈晨和王群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收回了十多份问卷,其余的下午再接着发。她们说同学们虽然课业繁忙,但是依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感谢。下午三点多,我们各方面工作都结束了,解散回家。

8月9日。今天就比较轻松了,大家不用到处跑了,只要在家做整理的工作。我也开始准备报告了。

8月15日,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要完成报告啦,桑颖颖整理好了问卷。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学校环境保护,同学们的关心程度在“一般”和“很关心”两个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差不多,极少有人对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个现象还是好的。在参加环保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是有时参加,只有个别同学不参加,经常参加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课业繁忙,当然也可能是同学们将环保由概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还不是很明显,有待加强。

第三篇 关于2023年终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调查报告2050字

__月2日,我们六个人约到掘港,讨论实践的方案和步骤。其实今天天气不好,雨很大,但是我们都克服了这个困难,聚到一起。我们认为环境问题是如今的热点,再考虑到环境对学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将研究课题定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谈到调查方法,一般都是采用问卷法,这样比较方便快捷,但是考虑到这个方法获得的信息量很局限,所以我们决定再加上访谈法。现在正是暑期补课的时间,只有初三和高三的同学在校,而且时间很紧,所以我们决定对学生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另外,选择3-4位老师进行简短的访谈,以便获取更多信息。最后根据问卷和访谈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实践步骤到这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问卷是大家一起出,先各自回去查资料,各人先设计出一份,然后在网上相互传阅,把好的问题留下,合成一张问卷,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我们决定__号出发。安排完工作我们就解散了。

__ 月__日上午__点半,我们来到岔河中学。学生的时间真的很紧,几乎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去发问卷。十分钟当然发不完,所以又要等到学生下一个课间接着发。。小队长和曹婷来到初三老师的办公室,有几位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试卷。她们找了两位老师开始简短的访谈。整理老师们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近两,学校扩建了,也重新规划了,因此环境比以往好多了,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学校操场变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了,新建了一幢食堂楼,绿化带更多了。但是,教学设施还有待改进,比如教室的投影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普及,希望能在教室里用电脑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更形象地反映到学生眼前,并且能减少粉笔灰,有益师生健康。其次,学校有时还是会看到有垃圾,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环保意识还欠缺,另一方面也看到学校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方面有待加强。还有就是食堂的问题,虽然有了新的用餐环境,但是并不表示卫生也有了保证,饭菜里出现虫子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也导致很多同学不愿意在食堂就餐,有的干脆不吃饭,这样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因此,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一定要予以重视。至于宿舍问题,以为学校大部分是走读生,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宿舍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也希望今后能逐步提高住宿水平,比如能安装空调、热水器。谈到学生和环境的融合,老师们感到很复杂,因为很难绝对地说好还是不好,新的校园环境当然给学生带来了激情和动力,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做到保护学校环境,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何激发更多的学生真心地热爱、保护校园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校方对环境的重视程,老师们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一点从学校的扩建就可以看出,不过环境的改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陈晨和王群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收回了十多份问卷,其余的下午再接着发。她们说同学们虽然课业繁忙,但是依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非常感谢。下午三点多,我们各方面工作都结束了,解散回家。

__月9日。今天就比较轻松了,大家不用到处跑了,只要在家做整理的工作。我也开始准备报告了。

__ 月15日,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要完成报告啦,桑颖颖整理好了问卷。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学校环境保护,同学们的关心程在“一般”和“很关心”两个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差不多,极少有人对环保持无所谓的态,这个现象还是好的。在参加环保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是有时参加,只有个别同学不参加,经常参加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课业繁忙,当然也可能是同学们将环保由概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还不是很明显,有待加强。

在校内环境上,同学们认为学校绿化还不错,当然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学生们普遍认为校内垃圾问题很严重,另外有河流散发恶臭的现象。经过我们的调查,学校后面有一条断流的河,上面漂满了垃圾,亟待处理。对宿舍,同学们还是有很多怨言,根据老师的说法,学生宿舍并没有安装空调和热水器,给学生的生活多少带来了不便,我们认为同学们口中的“不满意”很大程上是于这儿。另外,由于现在很多学生口味比较挑剔,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再加上食堂本身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更愿意在学校附近的饭馆用餐而拒绝在食堂。根据我们的观察,学校附近饭馆每天生意都算不错,但是某些饭馆的卫生情况值得斟酌。

在学校周边环境上,认为有待改善的同学占了2/3,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周围流动摊贩一直都有,这也许给学生带来了暂时的新鲜,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出现胡乱要价、假货等现象,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所以希望学校在遏制流动摊贩或者是限制学生逗留流动摊贩方面加强力。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来自同学的看法,学校门口的交通还是很便利的,车辆川流不息,也因为这样,给同学们造成了一些干扰,像尘土、噪音,不过大家反映,问题不是很大。至于像抢劫这样的暴力事件,同学们都反映没听说过或者不清楚,这一点上还是很欣慰的。

第四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1150字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身边的白色污染情况,我们意识到,只是在网上和书本中调查资料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走访了政府部门,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官方的资料以及建议,完善我们的社会实践。

我们联系并走访了上海市黄浦区环境保护局的符局长。在符局长热情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了的资料。

采访录音整理:

1. 普通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非常高,而且长久以来免费领取塑料袋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国务院的“限塑令”会使许多人感到不便,政府部门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人的理念问题,一般老百姓对环保也有所关注,如空气质量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在观念上以切实的行动配合环保的意识并不强。所以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由于免费,现在国内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节省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费发放的。通过收费,可以促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会倡导使用替代产品,如布袋等,以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

2. 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人都认为限塑令的执行将造成不便,且有相当多的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不了解,对该政策有所非议。

答:很多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损害不了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埋入土中即使100年也难以腐烂降解,即使是现在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若焚烧处理也对环境不利。而如今中国众多人口在生活中所消耗的大量塑料袋对环境有很大压力。我们政府部门应该配合政策加大相关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如果大家都能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问题,应该都能接受。因为环保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而是人人有责的。

3. “限塑令”的执行势必对现有塑料袋产业造成冲击,这也关系到相当多的人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如何看待呢?

答:“限塑令”对塑料袋的厚度有了国家标准,禁用了超薄塑料袋,这也是促进塑料袋的质量,从而提高其被重复使用能力。现在国内的塑料袋行业主要由乡镇企业构成,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限塑令”的实施所导致的塑料袋需求量下降和塑料袋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促使这一行业的优化整合,一些企业也许会消失或转产,留下来的将是合格的企业,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

4. 6月份限塑令的实施对生活会的影响。

答: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一项政策的实施,老百姓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大家自然而然会习惯,政策的实施是引导大家过更环保的生活。主要工作是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倡导重复利用塑料袋或使用纸袋布袋。

完成了这次采访后,我们收获很多。我们意识到白色污染以及国务院的通知并不只是我们表面的看到的这么简单,这其中包含着很多潜层次的东西,处处透露着政府对百姓及社会的关心。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但加速了对抗白色污染的脚步,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还能整顿整个塑料袋生产市场,真是一举多得,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政府部门的深谋远虑。

第五篇 我身边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1150字

我身边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我们也离不开空气、水和土壤。今天我调查了我身边的环境问题。首先我从网上查到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地、草原、森林和矿物资源。我决定去调查四个方面。

1、调查内容:纸张合理利用和回收 调查地点:学校的垃圾池

我每次做值日都会看到学校的垃圾池里,满眼是白花花的纸。有从本子上斯下来的田字格纸、有打草搞的用的白纸、有复印用的a4纸、有画画的素描纸、还有做手工的彩色卡纸......可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纸上面真正写着字地方大多都不到一半。我们都知道纸是树木做的,要是树木都被砍掉做纸,没有了森林就会产生沙尘暴、泥石流、洪水这样的灾害。为了我们人类少遭受灾害,我们要少砍树木,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张纸。

2、调查内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 调查地点:我家、外婆家、阿姨家

经过我的调查,我们三个家庭都没有做好垃圾的分类工作,所有的垃圾都扔在一个垃圾桶里包括废塑料袋、废瓶子、废电池。老师跟我们说过废塑料袋很难分解,埋在地里很多年也不会腐烂,还会影响树木生长 。废电池更是污染大户,它还会分解出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我们要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送到专门的地方去处理。我以后要提醒我的爸爸妈妈把垃圾分类装,还要把废电池扔到小区门口的废电池回收桶里。

3、调查内容:河水污染 调查地点:路桥长大河

我太婆家门口有条河叫“长大河”。这条河是从黄岩长潭水库流出的,经过黄岩、椒江、路桥、一直到温岭入海的。听外婆说她年轻的时候还经常在河里游泳呢。可现在我看到,水里游的不是人也不是小鱼而是垃圾。住在河边的人都把垃圾随手扔到河里,河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随手乱扔垃圾可真是不好的习惯呀!

4、调查内容:一次性物品的合理利用 调查地点:我家前门商业街上的快餐店

快餐店的阿姨告诉我,每份外卖至少都要三个快餐盒和两双一次性筷子,每天中午他们点要卖出200多份外卖。就一个快餐店一顿饭要消耗600个快餐盒和400双筷子,这是多大的`浪费呀!一次性筷子可都是树木做的,一年要用去多少树木呀!一次性用品虽然方便,但是给环境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呀!我以后一定要少用这种一次性物品了。

经过这次调查我认识到,要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要从现在起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纸、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我们的环境一定会好起来的。

妈妈的话:

这篇调查报告是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调查内容也是老师定好到的。壹壹第一次接触调查报告,做起来困难重重,整整花了一周到时间才完成。整理一下壹壹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以后做起来不会这么困难了。

1、上网了解关于环境概念、了解调查报告到格式

2、目确定标,调查哪几方面到问题

3、实地调查记录(壹是一天调查一个方面回家写话)

4、汇总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

第六篇 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050字

采访录音整理:

1. 普通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非常高,而且长久以来免费领取塑料袋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国务院的“限塑令”会使许多人感到不便,政府部门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人的理念问题,一般老百姓对环保也有所关注,如空气质量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在观念上以切实的行动配合环保的意识并不强。所以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由于免费,现在国内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节省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费发放的。通过收费,可以促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会倡导使用替代产品,如布袋等,以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

2. 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人都认为限塑令的执行将造成不便,且有相当多的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不了解,对该政策有所非议。

答:很多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损害不了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埋入土中即使100年也难以腐烂降解,即使是现在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若焚烧处理也对环境不利。而如今中国众多人口在生活中所消耗的大量塑料袋对环境有很大压力。我们政府部门应该配合政策加大相关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如果大家都能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问题,应该都能接受。因为环保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而是人人有责的。

3. “限塑令”的执行势必对现有塑料袋产业造成冲击,这也关系到相当多的人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如何看待呢?

答:“限塑令”对塑料袋的厚度有了国家标准,禁用了超薄塑料袋,这也是促进塑料袋的质量,从而提高其被重复使用能力。现在国内的塑料袋行业主要由乡镇企业构成,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限塑令”的实施所导致的塑料袋需求量下降和塑料袋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促使这一行业的优化整合,一些企业也许会消失或转产,留下来的将是合格的企业,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

4. 6月份限塑令的实施对生活会的影响。

答: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一项政策的实施,老百姓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大家自然而然会习惯,政策的实施是引导大家过更环保的生活。主要工作是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倡导重复利用塑料袋或使用纸袋布袋。

完成了这次采访后,我们收获很多。我们意识到白色污染以及国务院的通知并不只是我们表面的看到的这么简单,这其中包含着很多潜层次的东西,处处透露着政府对百姓及社会的关心。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但加速了对抗白色污染的脚步,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还能整顿整个塑料袋生产市场,真是一举多得,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政府部门的深谋远虑。

第七篇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7050字

一、任务、目的和编制依据

(一)任务和目的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1984年国家计委批复的《修定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根据《______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江河治理开发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和目的是,分析总结30多年来黄河治理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针对修订规划方案实施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使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利用,不利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为规划方案论证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依据

1、《______环境保护法(试行)》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

3、《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

4、《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包括黄河下游防洪、减淤,黄河干流工程布局、主要支流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利用、保护及南水北调中线、西线等规划报告或规划意见)。

5、国家和流域内各省(区)、市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及文件等。

二、规划简况

1954年,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三十多年来,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以及实践中的不断修正,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下游防洪问题上,三次加高加固了堤防和险工,进行了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修建了三门峡、陆浑等干支流水库,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在干流除按原规划建成了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和三门峡四座水利枢纽外,还增建了盐锅峡、八盘峡、天桥三座电站;龙羊峡水库正在建设中,并于1987年10月开始蓄水发电。此外,还建成141座大中型支流水库,一大批供水和灌溉工程。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到46.7%。现在全河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1200万亩,扩大到8000万亩,并五次向天津送水19亿立方米。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不少地区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入黄泥沙也有所减少。

但是,限于当时的实践和认识水平,1955年的治黄规划也有重大失误。主要是,对水土保持的治理速度,特别是对减沙效果估计过于乐观;用淹没大量河川耕地换取库容和水利建设中的只求速度,不考虑水资源条件,不重视工程配套、管理等所带来的大量环境问题。为此,国家计委于1984年4月下达了《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修订规划成果如下:

(一)在防洪问题上,推荐的方案为:以综合解决近期的洪水泥沙并综合开发黄河水资源为目的,2000年前修建小浪底水库,与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联合运用,在下游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不使用东平湖分洪;在千年一遇洪水时,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小浪底水库有拦沙库容76亿立方米(近100亿吨),可使下游20年不淤积抬高,而且还可以用其有效库容调水调沙,发挥长期的减淤作用。另外,供水、灌溉、发电等经济效益也是优越的。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为保证下游50年内外不淤积抬高,继续修建碛口水库。碛口水库位于北干流中段,坝高140米,库容124.8亿立方米,拦沙库容97.8亿立米(即144亿吨),不但可使下游20年不淤积抬高,还对三门峡库区的减淤作用很显著,其发电效益也很大。

(二)1955年规划在龙羊峡以下干流共布置46个梯级,本次根据目前的治理经验和各地的自然条件、水利、水电开发需要,改为29级。调整后的工程库容为965亿立方米,比原计划少33亿立方米;利用水头1835米,比原计划少77米。装机容量2187万kw,比原规划增加29万kw,淹没耕地168万亩,比原规划少178万亩。

在新的工程布局中,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龙门、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七座为控制性骨干工程,其余22座均为径流电站或壅水枢纽。规划拟定2000年前建成小浪底;2010年前建成碛口和大柳树水库,依次再建龙门水库。为了加快水电建设,除国家已批准建设的李家峡和大峡两电站外,再修万家寨、拉西瓦和公伯峡等水电站。

(三)在水资源比较丰沛,但尚未很好利用的支流,规划修建工程为缺水地区或向外流域供水。如洮河修建九甸峡水库为下游干旱地区供水;在泾河上修建六盘山引泾河水解决清水河缺水问题,引大汶河东部水量为西部补水等。

在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大的支流及干流河套灌区,规划以改善现有灌区,加强工程配套提高水量利用系数为主,并尽可能开发本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和引黄接济。如在湟水修建黑泉水库为西宁市工农业供水;渭河修建黑河水库,泾河修建亭口水库分别为西安市和长彬煤田供水;兴建太里湾抽黄工程灌渭北高原;山西拟建北赵抽黄工程解决临漪、万荣、闻喜等县的旱塬用水等。

在水少沙多,严重干旱缺水,且水土流失严重的支流修建一大批大、中、小水库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如河龙区间的16条支流,拟建五圪堵大型水库和47座中小型水库。并采取坡地改梯田;塬面修条田、埝地;荒地;荒坡沟谷植树种草,沟头塬边修防护工程;沟壑修谷坊,打坝淤地,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水土保持措施。

三、流域环境本底与影响现状调查

全面调查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重点是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周围和宁夏、内蒙河套地区,甘肃中部及宁夏沿黄高地,湟水、汾河、渭河、大汶河、伊洛沁河河川盆地等区域的灌排工程体系对环境的影响,在建、待建大型工程区域的环境本底情况。

(一)气候

流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湿度、温度、霜冻、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多年统计资料及极值分布。重点是灾害性气候(旱、洪、涝等)和已建大型水库和灌区周围的气候变化。

(二)水文

流域内径流、泥沙,水温水位,冰情等多年统计资料,年实际变化与年内分配,级值分布;径流及洪水成因与特性;泥沙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等。重点调查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支流已建大型水库,下游主要控制断面洪水,冰情,水温,径流分配,泥沙冲淤等的变化情况。

水文地质资料,重点是主要灌区及水库周围,温泉、矿泉水等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三)水质和污染源

搜集流域内水质监测历年统计资料,废水废渣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布特征、排放规律等。重点调查已建、在建和近期即将开工的大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取水口上游的水质和污染源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污水灌区的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主要城镇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地质

搜集现有资料加以综合。重点调查已建大型水库建设前后的地震变化规律和待建大型水库周围的地震背景情况。

(五)土壤

流域内土壤类型分布,理化指标和有机质含量,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模数等。

重点调查大型水库库区的土壤类型,农药残毒及易释放的且对水化学指标影响大的元素含量;库区周围土壤沼泽化,盐碱化,潜育化程度;主要灌区土壤盐碱化的面积、程度和年际变化。污废水灌区土壤污染的面积、程度和历史。

(六)陆生生物

流域内野生动植物区系,种类及分布规律,珍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态条件,历史变化及其原因,经济、学术价值,保护级别等。调查的重点是流域主要野生动植物分布密集的地区、自然保护区,大型水库库区及周围地区的动植物情况,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植被情况,污水灌区的农作物污染情况。

(七)流域内鱼类区系组成、优势种类、分布、生活习性,年产量,饵料来源,产卵场位置以及生态条件,年龄及性别构成等。对珍稀水生生物,洄游及经济渔种,还需了解经济学术价值,保护级别等。

调查的重点区域是干流刘家峡库区段,宁夏、内蒙河套平原段,龙门至三门峡及小浪底至入海口河段,渤海黄河口区域。支流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沁河,大汶河等河流的平原区段,及大型水库库区、湖区段。(八)社会经济

1、流域人口分布、密度、结构、增长速度;

2、流域城镇,工矿企业,农林牧渔业的布局,结构、现状、经济状况及其远近期规划;

3、交通、航运、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

(九)人群、健康

流域内地方病和自然疫源疾病的种类,成因、主要传染途径以及在地区和时间上的分布。

调查的重点区域是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区,大型水库库区、湖区及周围地区,主要灌区等。

(十)景观与文物

1、自然景观:山景、溶洞、泉、岛、天象,自然保护区等的位置和数量。

2、文物古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古建筑、碑刻、历史事件旧址等的位置,保存现状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等。

3、其它:如水库大坝,水上运动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等。

流域环境本底与影响现状调查以搜集整理现有长期观察资料、国家与地方各部门的工作、科研成果为主,组织专家对重点地区进行野外查勘,并进行少量的临时监测与试验。调查工作完成后,应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与评价,编写文字说明,并附以必要的图表,建立文件库与数据库,写出调查报告。

四、治理、开发规划影响评价

在环境本底和影响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三个层次进行规划的评价工作。第一是对流域内主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防洪工程体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是对工程布局密集的区域及相互制约的工程群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工程的布局和联系情况,对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的总体进行评价。

(一)单项工程评价

除干流上的特大型工程外,原则上可仅对2000年前上马的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已有评价成果的项目,一般均应直接引用。1、蓄水工程:干流的龙羊峡、大柳树、碛口、龙门、小浪底等在建和待建水库;支流湟水的黑泉,洮河的九甸峡,无定河的五圪堵,泾河的亭口;沁河的张峰、河口村;伊洛河的故县等大型水库,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干流上的一些非控制性水库工程和支流上的一些中型水库应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已建大型水库如三门峡、陆浑和汾河等应编写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报告书。

2、灌溉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和已有的30万亩以上灌区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10-30万亩的灌区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3、调水工程:流域内的“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引泾(河)济青(水河)”和大汶河的“东水西调”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跨流域的西线南水北调,从宏观上粗略分析评价不同调水线路和方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下游的引黄入淀,入黄济津、引黄济青等调水工程重点评价下游水量减少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4、防洪滞洪工程:专门用于防洪的使用机遇较大的(百年一遇以上)干支流大型防洪滞洪工程体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使用机遇较小的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二)工程群评价

1、梯级开发及蓄水工程群

(1)龙羊峡--大柳树河段,河长744km,规划布设有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乌金峡、大柳树等13座梯级开发工程。其中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为控制性大型水库,其余10座为径流电站。重点预测评价这些工程设施不同组合存在和运用对区域环境地质、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影响,龙刘两库联合调度和大柳树水库的反调节作用对整个黄河干流及下游区域的影响。

(2)万家寨--龙门河段:河长619km,规划布设有万家寨、龙口、天桥、碛口,军渡、三交、龙门等7座梯级工程。其中,碛口和龙门为控制性大型水库。预测评价的重点是,工程设施不同组合存在和运用对区域环境地质、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影响;碛口、龙门拦沙及运用对龙潼河段和三门峡库区及下游防洪减淤的影响。

(3)三门峡--花园口区间:该区间目前及规划有干流三门峡、小浪底,支流陆浑、故县、河口村等大型水库。这几个大型水库的蓄水运用和调度对下游水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评价重点除应分析预测工程设施对区域环境地质、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外,还应结合下游的防洪工程、滞洪工程和灌溉工程,提出不同组合存在和运用对下游“黄泛区”“黄灌区”等区域的影响。

2、大片并联灌区群

黄河灌区主要分布在八个区域:(1)湟水河谷地区,大小灌区已联成片,灌溉面积已达到141万亩。2000年计划配套改善灌溉面积7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2)甘肃中部及宁夏沿黄高地。主要以提水工程灌溉为主,灌溉面积已达198万亩。计划2000年配套改善60万亩,新建130万亩,达到316万亩;(3)宁夏平原灌区,灌溉面积已达403万亩,计划2000年新增42万亩,配套改善100多万亩;(4)内蒙古平原灌区。灌溉面积约1000多万亩,计划2000年配套改善300多万亩,新增扩灌80万亩;(5)陕西关中地区,灌溉面积1420万亩,计划2000年配套改善85万亩,新增185万亩;(6)山西汾涑河地区。灌溉面积1010万亩,计划2000年配套改善620万亩,新增131万亩;(7)河南引黄灌区,现有引黄涵闸、虹吸、提灌站54处,灌区28片,设计灌溉面积1010万亩,计划2000年配套改善372万亩,新增431万亩;(8)山东引黄灌区,现有引黄工程68处,设计引水能力1783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2136万亩,计划2000年发展到2200万亩。

做好上述八片灌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充分发挥黄河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的重点是,总结不同灌溉时期的生态环境演化规律,针对一些灌区生态效益差、水资源浪费严重及盐碱渍害等问题,提出减免生态环境负效益和增加正效应的对策和措施。

3、下游引、调水工程群

目前下游有涵闸、虹吸、提灌等引水工程120多处,规划2000年还将建成引黄济青,引黄入淀等大型调水工程和一些引黄灌溉工程。这些引水调水工程大量引用黄河水资源,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在下游十分短缺,甚至长期断流。评价的重点是,向外流域引水调水对黄河下游水生生态和渤海渔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下游河道长期断流或近于断流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流域规划总体评价

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总体评价的范围,原则上是全黄河流域及下游防洪、水资源利用所涉及的区域,重点是龙羊峡水库以下的工程项目集中的区域。评价的阶段分为现状、2000年、2030年和规划工程项目全部实施后等四个阶段。评价按环境要素设置下列专题:

1、水文、气象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2、水质及污染源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3、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4、陆生动物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5、陆生植物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6、水生生物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7、环境医学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8、环境地质学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9、社会经济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10、景观与文物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

此外,根据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各专题对流域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干流梯级开发方案,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中游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案,也应设置专题,分析评价不同方案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统一和协调。

在单项工程,工程群和各项专题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流域治理开发规划的不同组合总体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编写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综合评价应选择可行的科学方法,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总体上评价各规划方案实施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状况,为比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五、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一)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是在环境本底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工程群的特性和区域环境特点,初选环境因子。根据有关专家经验,可从下列环境因子中初选一部或大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自然环境

(1)区域气候:气温、降水、蒸发、温度、风、雾等;

(2)水文:水位、水深、流量、流速、水面面积、含沙量等;

(3)泥沙:淤积、冲刷等;

(4)水温:水温结构、下泄水温等;

(5)水质:有机质、有毒有害物质、营养物质等;

(6)环境地质:诱发地震、岸边稳定、渗漏等;

(7)土壤环境:土壤肥力、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等;

(8)陆生植物:森林、经济林、草场、珍稀植物等;

(9)陆生动物:野生动物、珍稀动物等;

(10)水生生物:鱼类、珍稀水生生物等。

2、社会环境

(1)人群健康: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地方性疾病等;

(2)社会经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矿藏开发、移民安置、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等;

(3)景观与文物: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疗养区、旅游区等。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影响评价工作量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认真细致地做好环境影响识别工作,可以抓住工作重点,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做到事半功倍。

(二)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可以根据影响识别选出的各环境因子特性,采用定性或定量两种方法进行。对难以用度量来表示的环境因子,可用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方法进行定性预测估算,对于能用量度表示的环境因子,应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具体预测时可参考《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附录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等资料,结合预测工程项目及区域的特性进行。

(三)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比无工程时或前一阶段时的环境状况,结合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各项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拟定减免或改善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推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协调的规划方案和对策措施。

工程或工程群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矩阵分析法、影响分级权重法、环境质量指标法等。这些方法是在吸收、消化国外综合评价方法及国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评价水平提出的。黄河流域规划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东江流域规划环评的经验和本流域的特性,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第八篇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2400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环境建设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县督考办组织力量,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省、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四是进取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培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四)建立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在稳定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预防为主,加大调处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作用,常排查,勤调处。同时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考虑信访因素,一旦发生矛盾,能够及时就地解决。二是齐抓共管,构建大信访格局。对信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善于调动副职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规范化机关,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四是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依法信访。对于有理访,要依法引导,妥善解决;对于无理访及信访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教育群众既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规范自身言行。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道理,取得他们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众中创造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氛围。

(五)完善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在经济环境治理工作上实现突破。一是将环境建设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党群、经济、执法、社会事业及其它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不同性质和职能,分别下达不同的环境建设任务,确定不同的环境建设指标考核分值。二是赋予党群部门相应的环境治理工作职能,并在党群部门设立“经济环境治理工作”考核指标,以此加大经济环境治理的工作力度。三是县乡分别成立企业征山、占地等事宜协调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四是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企业征山、占地补偿办法,以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处理解决相关问题,杜绝群众互相攀比、漫天要价等现象,减少不稳定因素。

第九篇 旅游企业环境问题调查报告3450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企业发展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调研提纲、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2023年3月上中旬,先后到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业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3月下旬和4月初,调研组对实地调研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和集体讨论。现以调研中所了解的旅游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意见和建议为主要内容,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积累和融资困难。旅游企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较为缓慢。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酒店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景区与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业发展几十年规模仍然有限,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较长,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游项目用地困难。一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用地的范畴、定义及类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对旅游项目用地及旅游投资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的具体规定;二是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旅游用地规划没有真正与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变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很多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往往只能通过置换集体用地来满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赁方式,办不了两证,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投入,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同时多为当地村民经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很难介入,土地紧张和流转规模小、难度大及差别待遇等因素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四是旅游业对环境要求高、用地规模大,且没有优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业用地,增大了投资商的成本,项目招商困难;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审批程序繁琐、部分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实际开发不到位等土地浪费现象和旅游用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呈下降趋势。首先,长期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使得旅游企业无力负担较高的员工薪酬,宣传引导不够和社会评价不高,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导致旅游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流动速度快、初次就业比例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滞后,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对旅游产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进国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思考和系统规划,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较为困难,还导致了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等难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响旅游的公开采购。

二、旅行社面临的问题

(一)合理税负问题。旅行社中小企业多,利润水平低,资金周转量大,促销投入多,经营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项目。很多地区的营业税等地方税费的征缴,往往采取按比例(多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后按照法定税率计征,有的还对小旅行社实行定额税,宣传促销经费也都不能计入成本扣减。从年检数据看,我国旅行社全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据了解,目前作为旅行社主要收入项目的综合服务费,占旅游报价的比重低于10%。因此,旅行社的营业税等税费负担明显不合理。

(二)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遇到的问题。鼓励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是41号文件确定的新政策,此前在上海、深圳、大连等部分城市实行。现在的障碍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文件规定,旅行社的发票不能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差旅、考察、会议、展览活动的经费报销凭证,发票用途栏目如何填写也不明确。

(三)挂靠承包问题。挂靠承包者主要追求眼前利益,长远观念、法制观念、诚信观念、质量观念都不强,成为旅行社业散、乱、差和零负团费操作模式蔓延的重要原因。

(四)经营保障问题。主要是火车票、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和

干扰预订问题。旅行社需要批量订购火车票,但是一到旺季,火车票代理权就被取消,往往还被以倒票论处,极大地影响了旅行社的业务经营。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地接旅行社总成本的一半,企业经营压力大。政府在有重要公务接待、大型会议时,强行取消旅行社住房、用餐、用车、游船预订和临时封闭景区、道路,导致旅行社不得不调整计划、增加费用、处理纠纷、赔偿损失。

(五)宣传导向问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存在的很多问题都通过旅行社反映出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整治旅游市场往往都要以旅行社为重点,媒体宣传和社会反映也就比较多的涉及旅行社,而正面宣传显得不足,导致旅行社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对从业人员的信心、士气和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也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星级酒店面临的问题

(一)水、电、气同价政策落实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11号)均明确提出: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再次提出: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但绝大部分地区均未落实,原因主要是没有具体措施和督查机制,而水、电、气生产者也都是企业,价格下调必然减少收入。

(二)高星级酒店规模问题。很多地方将高星级酒店作为形象,政府对其投资建设予以鼓励、支持,有的纳入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和责任追究,一些地产楼盘为了提升价值和价格而建设五星级酒店,导致高星级特别是五星级酒店规模扩张过快。

(三)多头管理问题。酒店经营涉及众多部门和方面,各种检查和收费名目繁多,随意性很大,酒店不堪负荷,疲于应付,甚至有的酒店管理人员感到人格尊严都受到侵犯。

(四)星级评定问题。主要是标准及其实施偏重观光、政府接待、商务会议,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型酒店、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乡村酒店等考虑不够。

(五)节能减排鼓励促进问题。酒店行业是能源使用大户,目前缺少对酒店节能灯安装、中央空调改造、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绿色酒店管理等节能减排方面明确有效的鼓励和促进政策。

(六)落实促进农村就业优惠政策问题。酒店行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中低层服务岗位,其中相当大比率是针对初次就业的农民工群体的,但酒店没有享受到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优惠和补贴政策。

四、景区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负担问题。大部分新开发的景区,集中进行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时,多采用贷款融资方式,在一定阶段还贷压力很大,年纯收入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还本付息。

(二)管理体制问题。大部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府或政府派出管理的比例大,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现象较严重,直接影响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三)周边环境问题。景区对外部环境缺乏管理手段,周边市场秩序和环境问题突出,随意摆摊设点、不按照标准规范从事经营服务、尾随兜售乞讨、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等现象比较常见。

(四)免票人员的保险保障问题。一些景区对老年人、学生、青少年、军人、残疾人等实行免票,这部分人员就没有伴随门票提供的保险保障,人身、财物受到损害时的保障责任不明确,易引发纠纷。

(五)内部社区管理问题。很多景区内都有居民,大型景区还有建制乡镇或村、村民组,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参与旅游经营服务、搬迁拆迁、环境保护等,往往成为景区管理的棘手问题。

五、其他旅游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客运管理问题。旅游汽车运输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标准、规范不统一,部门之间和旅行社与汽车公司之间协调配合比较难,没有运营资质的车辆低价竞争,导致旅游客运市场不规范,安全隐患也明显增加。

第十篇 2023年社区环境问题调查报告2150字

1 调查目的

通过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境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5 结果分析

5.1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5.1.2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5..1.3 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5.2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5.2.3 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6.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6.2 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 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6.3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6.4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6.5 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6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6.7 个人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为环保贡献自觉的力量。

7结论

通过调查活动,我了解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重任,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