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学生学习调查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4-01 热度:38

学生学习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况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问卷4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小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及成绩排名等心情矛盾、对父母和教师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师和父母素质是我们成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调查、教师素质、信任、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学习或游戏,独自去外面玩,反而给他们买很多的考卷做,感觉极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乐趣,在学校还是一样,整天被作业包围,经常考试,考不好还得接受批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今年来,不时有报道,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三、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分析:

1、多数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大量重复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90%小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内容既能传授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消化吸收,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比例均超过一半。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四、五、六年纪的作业量应在60分钟内完成。而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有增无减。对于“你希望每天多长时间完成作业”有38%的小学生希望在半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有53%小学生希望在一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10%小学生希望在二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虽然有一半学生的愿望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他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的时间。说真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让孩子们负担加重,另外买了许多考卷让孩子们完成。时常听到学生的埋怨。其实,作业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点、要点就够了。老师上课时也不愿看见他们老是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觉睡不好,学习更无能为力。

3、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

社会的变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着家庭的领地,导致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这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调查显示,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在问卷中得出,小学生最喜欢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说话算话(23%)、给我辅导功课(37%)。另外,小学生对父母不满的是:说话不算话(35%)、对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将(40%),以上数据说明孩子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要想让孩子有教养、守道德,父母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儿童教育专家还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源于对大人的耳闻目染。“我们应当用行动去教育儿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卢梭。不要在家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就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自然地尊重他人。

4、对成绩排名各抒己见,一半学生认为成绩是个人隐私,另一半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应该公开

对考试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绩排名的态度上,调查显示,对“成绩是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布”这一观点,有25%的小学生非常赞同,有40%的小学生比较赞同,有12%的小学生比较反对这一观点,有23%的小学生非常反对。可见,在成绩排名这一问题上,小学生的态度也是很矛盾的,对成绩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小学生竞争的强烈需求,但同时又承受极大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明文规定不允许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从学生强烈的竞争需求来看,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往往以奏效,需要与教育的深层问题配套解决。就本人所在教学区域,经常会进行抽测,进行学校及班级的排名,无形中加重教师的压力。当然,最终还得让学生付出。我想,学生也是不堪重负、苦不敢言。还是让“成绩排名”早点散去。

四、建议:

1、提高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家长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时为家长朋友传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长、学校两方面配合。

2、学校方面应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班主任进修、各科教师展示课、各种培训等。

3、作为家长应经常和教师在一起交流,从实际出发去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4、提高全民素质,让整个社会都增强意识,让人们都去关心下一代。

5、教育部门应及时、适时关注教育动态,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下一代。

第2篇 关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报告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以找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我们于11月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了解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对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同学们提高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等都会有一些帮助。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在受调查学生中按系科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和电子邮件相结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通过对这些问卷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的不明确

每个年级的学生态度积极的都有,但总体的变化趋向很不乐观。单从出勤率这一个指标来看,我们分析学生出勤率的比例,大一是:94.5%,大二是:90.4%,大三是:89.5%, 大四是:84.2%,得出结论: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出勤率高一些,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大一新生中竟然也有高达8.5%的同学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令人担忧。能够认识

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比例在23 % -26 % 之间,占所有学生的四成。

(二)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

据统计,被调查学生中课程经常不需要重修的占74.5%,偶尔重修和重修课程没超过两门的学生分别占18.6%和5.8%,。照此推算,全校大约超过25%的学生都有重修课程的经历。从问卷看,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是学成绩习不好的主导性原因。但是,每个年级几乎都有基本不去上课的学生这也是造成挂科人数多的原因之一。

(三)学习无计划,缺乏自主性

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很不习惯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大四年级的同学则更注重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 有接近8 0 % 的同学都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安排了作息时间。同学们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到大四就应该学会怎样自主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四)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

导致逃课、重修的各种原因中,认为对此课程不感兴趣占78.2%、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8.9%,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40.7%,其余的,认为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占30.2%、、认为自己学校的效果更好的占28.9%、认为学生会、社团、兼职繁忙导致的占17.3%、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占16.5%,这说明学生认为原因主要在自身。从问卷看,学生对课程兴趣

不足、缺乏学习动力是学习不好的主导性原因。

不同性别中,男生的情况更糟。他们态度更加消极,上课的坏习惯更多。而女同学情况稍好一些,她们态度更加积极,上课能认真听讲和记笔记,课后能及时复习。

不同年级中,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大四同学在学习方法上更胜一筹。

三、对学校和同学们的建议

对学校的建议:

(一)改革考核制度,严格考勤制度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逃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支持逃课。这反映出大学生在对待课堂学习上有认识上和态度上的偏差。改革考核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后,可以遏制一下逃课之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改革课堂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从客观方面说,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要求大学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控制和消除妨碍学生学习的不合理因素,为学生学好提供良好的条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同学们的建议:

(一)要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大学期间,我们必须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归宿,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前提,计划是策略,制定一个好的策略,并好好执行,可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缩短我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制定学习计划应该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爱好、考虑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量力而行,目标高低要合适。学习过程中则要具体安排好时间,充分利用好大块的时间。对于零碎的时间见则可以安排一些花时间较少的工作。执行学习计划时则应该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学习时间的调整。不能一味的按照指定的计划。在执行学习计划是要有坚定的毅力,坚持执行计划,克服遇到的困难。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总结、作业几个重要的环节,有目的的研究学习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首先,抓取基本点,多阅读,整理记忆;其次,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贯串起来记忆;再次,是要根据知识点提问,并将它应用开来。

四、结语

调查虽然结束了,但这次调查带给我们的思考将会持续下去。调查中反

映出来的问题并不只是他们的,作为调查者的我们当中也有这些问题。改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攀登学习高峰,才会使我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第3篇 2022学生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喜爱这门学科;喜爱这门学科,才会愿意学、愿意认真听老师讲课。为了完成有关本次“小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总结报告”,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

同学们在回答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时,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从本次调查活动中看出,同学们在对某科学习方面有兴趣的原因基本一致,调查情况如下:

一、对不同学科的兴趣

最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老师讲得好;(2)从小喜欢,基础较好;(3)课堂气氛活跃;(4)能动手动脑参加实践。

这几条显然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条件。如果这几条都没有达到,同学们便会感到无聊、枯燥,久而久之,自然不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也自然不会喜欢这一学科。

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基础不好;(2)老师讲得不好,课堂枯燥无味;(3)老师只重视成绩好的同学

因为上面的这些原因,造成了同学们对这一学科厌烦的心理,这一学科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便提不上去。

二、对不同老师的兴趣

最喜欢这样的老师:

(1)不偏心、平等待人的老师;(1温柔、幽默的老师;(2学识渊博的老师;(3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最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1)不认真、不负责的老师;(2)偏心、体罚学生的老师;(3)抽烟、拖堂的老师。

从“对不同老师的兴趣”项调查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有一定的标准。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因此,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家庭方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由于一些家长过高的要求与期望,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拥有自信。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不再有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从中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所以,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拥有学习兴趣,知识的大门就已经开启了一半。

第4篇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况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问卷4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小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及成绩排名等心情矛盾、对父母和教师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师和父母素质是我们成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调查、教师素质、信任、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学习或游戏,独自去外面玩,反而给他们买很多的考卷做,感觉极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乐趣,在学校还是一样,整天被作业包围,经常考试,考不好还得接受批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今年来,不时有报道,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三、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分析:

1、多数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大量重复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90%小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内容既能传授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消化吸收,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比例均超过一半。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四、五、六年纪的作业量应在60分钟内完成。而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有增无减。对于“你希望每天多长时间完成作业”有38%的小学生希望在半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有53%小学生希望在一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10%小学生希望在二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虽然有一半学生的愿望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他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的时间。说真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让孩子们负担加重,另外买了许多考卷让孩子们完成。时常听到学生的埋怨。其实,作业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点、要点就够了。老师上课时也不愿看见他们老是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觉睡不好,学习更无能为力。

3、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

社会的变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着家庭的领地,导致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这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调查显示,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在问卷中得出,小学生最喜欢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说话算话(23%)、给我辅导功课(37%)。另外,小学生对父母不满的是:说话不算话(35%)、对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将(40%),以上数据说明孩子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要想让孩子有教养、守道德,父母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儿童教育专家还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源于对大人的耳闻目染。“我们应当用行动去教育儿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卢梭。不要在家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就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自然地尊重他人。

4、小学生对考试既爱有恨,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同时也有的学生因考试“心情不好”

“素质教育”这股春风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实上“应试教育”还依然引领潮流。而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历来是把孩子的学业成就置于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显得异常尖锐,那么唯一合理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竞争,优胜劣汰。于是,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压力。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的想法呢?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喜欢考试,而这部分的学生是成绩较好的,他们希望通过考试来显示自己。90%的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但又有58%的小学生认为考试防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过重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这说明,小学生对考试的心情很矛盾,既爱又恨,尽管考试造成了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但仍然对考试有着高度的认同。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使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见,考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经常能听到学生说:我一听到考试,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学生在考完试后还处于紧张状态。其实说这些话的还是好学生。这么小难道就患有考前综合症了吗?我认为,这一现象的造成,关键是“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影响至深。怎样让孩子真正减负,恐怕先将中国的教育体制改头换面才行。

5、道德品质好、教学态度好、尊重学生是小学生看中的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矗教师处于这种关系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在了解小学生最喜欢的什么样的教师时,当问到“你认为具备哪些素质对教师更重要?”多数小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具备:道德品质好(28%)、教学态度好(47%)、尊重学生(10%)、认真负责(37%)、讲课有趣(23%)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教法教态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们期望教师道德品质好、教学水平高、能够尊重学生、容纳有缺点的学生、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师生相处也是一门艺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的趋势所向。怎样改善师生关系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到学生中去。如果师生间没有隔阂,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师应当本着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则对待学生。

6、对成绩排名各抒己见,一半学生认为成绩是个人隐私,另一半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应该公开

对考试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绩排名的态度上,调查显示,对“成绩是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布”这一观点,有25%的小学生非常赞同,有40%的小学生比较赞同,有12%的小学生比较反对这一观点,有23%的小学生非常反对。可见,在成绩排名这一问题上,小学生的态度也是很矛盾的,对成绩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小学生竞争的强烈需求,但同时又承受极大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明文规定不允许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从学生强烈的竞争需求来看,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往往以奏效,需要与教育的深层问题配套解决。就本人所在教学区域,经常会进行抽测,进行学校及班级的排名,无形中加重教师的压力。当然,最终还得让学生付出。我想,学生也是不堪重负、苦不敢言。还是让“成绩排名”早点散去。

四、建议:

1、提高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家长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时为家长朋友传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长、学校两方面配合。

2、学校方面应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班主任进修、各科教师展示课、各种培训等。

3、作为家长应经常和教师在一起交流,从实际出发去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4、提高全民素质,让整个社会都增强意识,让人们都去关心下一代。

5、教育部门应及时、适时关注教育动态,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下一代。

第5篇 当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论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6篇 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我组的分层教学教改工作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我们在全校高二范围内展开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统计

1.课堂表现:40%的学生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学生占到40%——50%;25%的学生能做到边听,边想,边记;有近20%的学生课堂上处于发呆或开小差状态或只是坐那儿听老师讲课。

2.课前课后表现:多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强的,50%以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难题;在小组学习中大都能够大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3.自觉学习方面:自觉学习和自觉准备方面学生表现一般,他们大都在学习委员或老师的督促下去学习,课前准备也不充分,可见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养成。

4.关于自己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方面:60%以上的学生喜欢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等等。

二、研究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首先,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不能能动性地听讲,不能主动预习与及时复习学过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好品质。其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难,各方面能力均有欠缺,这有待于通过有效、扎实的学习来解决。

第7篇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况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问卷4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小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及成绩排名等心情矛盾、对父母和教师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师和父母素质是我们成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学习或游戏,独自去外面玩,反而给他们买很多的考卷做,感觉极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乐趣,在学校还是一样,整天被作业包围,经常考试,考不好还得接受批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今年来,不时有报道,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三、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分析:

1、多数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大量重复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90%小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内容既能传授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消化吸收,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比例均超过一半。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四、五、六年纪的作业量应在60分钟内完成。而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有增无减。对于你希望每天多长时间完成作业有38%的小学生希望在半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有53%小学生希望在一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10%小学生希望在二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虽然有一半学生的愿望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他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的时间。说真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让孩子们负担加重,另外买了许多考卷让孩子们完成。时常听到学生的埋怨。其实,作业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点、要点就够了。老师上课时也不愿看见他们老是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觉睡不好,学习更无能为力。

3、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

社会的变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着家庭的领地,导致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这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调查显示,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在问卷中得出,小学生最喜欢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说话算话(23%)、给我辅导功课(37%)。另外,小学生对父母不满的是:说话不算话(35%)、对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将(40%),以上数据说明孩子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要想让孩子有教养、守道德,父母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儿童教育专家还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源于对大人的耳闻目染。我们应当用行动去教育儿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卢梭。不要在家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就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自然地尊重他人。

4、小学生对考试既爱有恨,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同时也有的学生因考试心情不好

素质教育这股春风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实上应试教育还依然引领潮流。而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历来是把孩子的学业成就置于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显得异常尖锐,那么唯一合理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竞争,优胜劣汰。于是,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压力。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的想法呢?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喜欢考试,而这部分的学生是成绩较好的,他们希望通过考试来显示自己。90%的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但又有58%的小学生认为考试防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过重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这说明,小学生对考试的心情很矛盾,既爱又恨,尽管考试造成了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但仍然对考试有着高度的认同。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使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见,考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经常能听到学生说:我一听到考试,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学生在考完试后还处于紧张状态。其实说这些话的还是好学生。这么小难道就患有考前综合症了吗?我认为,这一现象的造成,关键是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影响至深。怎样让孩子真正减负,恐怕先将中国的教育体制改头换面才行。

5、道德品质好、教学态度好、尊重学生是小学生看中的教师素质

6、对成绩排名各抒己见,一半学生认为成绩是个人隐私,另一半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应该公开

四、建议:

1、提高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家长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时为家长朋友传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长、学校两方面配合。

2、学校方面应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班主任进修、各科教师展示课、各种培训等。

3、作为家长应经常和教师在一起交流,从实际出发去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4、提高全民素质,让整个社会都增强意识,让人们都去关心下一代。

5、教育部门应及时、适时关注教育动态,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下一代。

第8篇 大学生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厌烦学习,即便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厌学情绪。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于是进行此项目的调查,了解情况。

二、调查过程

科学的设计,严密的组织是做好调查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调查资料,才能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在校大学生200名。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为主。

调查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2、学生问卷调查

3、个别交流,收集相关数据

4、统计调查资料

5、分析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着重了解这样几类问题:一是对在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了解;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的了解;三是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的讨论;四是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

从统计的资料来看,喜欢学习的有114人,占总人数的57%;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没意思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15%;因为不懂而不学习的有56个,占总人数的28%。

人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喜欢学习

114

57%

认为学习没意思

30

15%

不懂而不学

56

28%

还有其他几种情况:⑴、希望学校多开展活动的占85%;⑵、认为教师对学生影响大的占46%;⑶、因对某位老师不喜欢而该科成绩差的占35%;⑷、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占36%;⑸、认为自己努力的占67%;想学好的占98%;⑹、认为学习无所谓的占21%。

三、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中有42%左右的学生存在厌学倾向。学生厌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无用论左右学生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读中学和读大学都是外出打工,也就不重视学生读书。学生在家长和社会意识的潜移默化下也就认可了这种价值观。另外,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认为就是不读书,也一样有所成就。

2)、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学习。62%的学生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对象,同时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思想有感情。需要老师的尊重。如果课堂形式活泼生动,教师讲课通俗易懂,也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3)、学生学习压力大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与部分学生厌学相反,有41%的学生有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大部分来自家长。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于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

4)、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心路上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要经历巨大变化。摆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等自身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反思

在整理与分析统计数据的同时,我们发现学生厌学的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社会问题 要解决社会的层次教学问题,无论社会、教学、学生都应把握层次教学的问题,如果定位不当会导致教学失衡

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这样既可以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可以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厌学情绪。

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时常与家长联系,必要时知道家庭教育

㈣、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老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内容安排难易适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教师对于每一节课必须精心准备;最后,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魅力感动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爱学生,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同时,学生也要尊重老师。

针对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活动,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9篇 小学学生学习成绩分化问题的调查报告论文

一、调查背景

小学生学习分化的现象一直存在,有人认为是在三年级就开始分化,有人认为四年级开始分化,还有人认为到了五年级开始分化。学生的分化现象是由众多因素形成的。针对我校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此次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步骤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一是本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学生、家长各60人;二是本校各科教师12人。

调查工具:

此次调查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问卷回答可多选。

教师问卷主要从教师所教年级、学生分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年级、产生分化的原因、如何解决分化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问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喜欢哪门课程、从何时开始觉得某门功课难学、学习遇到困难向谁求助、家人如何帮助自己等方面进行调查;家长问卷主要从孩子何时觉得功课难学、功课难学的原因、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及做法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统计结果及结论:

1、分化集中年级:

教师认为:33.3%集中在3年级,30%集中在4年级,30%集中在五年级,20%集中在6年级。

学生认为:14.1%的学生认为3年级开始功课难学,23%的学生认为4年级开始功课难学,16.1%的学生认为5年级开始功课难学,13%的学生认为6年级开始功课难学。

家长认为:6.83%认为从二年级开始,15.2%从三年级开始,14.4%认为从四年级开始,6.80%认为从五年级开始,28.9%认为从六年级开始。

结论:从数据看,三方对分化集中的年级看法是不同的。老师认为三、四、五年级都存在分化现象,而且分布比较平均;学生比较偏向四、五年级,但三、五、六年级相差不大;家长则偏向集中在六年级,其次是三、四年级。

2、对功课的喜欢程度:16.1%的学生喜欢英语,25%的学生喜欢语文,31.3%的学生喜欢数学。

3、课程的难易度:34.9%的学生认为英语不好学,11.5%的学生认为语文不好学,20.3%的学生认为数学不好学。

第2、3两条的结论:学生最喜欢的学是数学,其次是语文,第三是英语;认为最难学的学科是英语,其次是数学,第三是语文。

4、学习不好的原因:

教师认为:70%的教师认为是兴趣方面的原因,66.7%的教师认为是家庭重视不够

学生认为:13%的学生人功课有难度,39.6%的认为基础没打好,16.7%认为是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

家长认为:39.4%的家长认为是孩子玩心重,没有认真学,27.3%的认为是缺乏恒心,23%认为是基础差,9.9%认为是不喜欢任课教师。

结论:教师认为主要是兴趣和家庭的原因;家长认为是孩子没有认真学、缺乏恒心和基础差;学生认为主要是基础差和缺乏信心。三方存在偏差。

四、原因及其对策: 从数据分析来看,分化集中在三、四年级。

(1)就英语学科来说原因之一:兴趣对学习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从数据分析来看,喜欢英语的学生最少,觉得英语难的学生最多,正因为不喜欢,所以觉得难;反过来,因为觉得难,因而会感到没有兴趣。一种恶性循环。原因之二:我校是农村小学,没有学过英语,有的英语基础差,因而一时难以跟上进度。原因之三,从数据来看,学生英语学习遇到向父母求助的人数少于数学、语文两科,说明农村学生父母英语辅导能力有限,对学生英语学习帮助是有限的。

原因二、三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仅靠学校的努力已经无法改变,那么改变原因一,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入手是消除英语学习分化的关键,而且也是可行的。目前全国学习英语的氛围很浓,人人都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可从三方面用力:充满趣味、激励、高效的英语课堂;对家长进行培训,如何督促孩子在家学习英语;学校或班级有浓厚的学习英语氛围、风气。

(2)从语文学科来看,四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语文,所占比例较少,认为语文难学的学生占五分之有一多。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但并不是因为语文难学。尽管所调查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状况有很大区别如:以前所用语文教材版本各异,家庭辅导能力不同,但学生对自己语文学习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因为是母语的缘故的,整日沐浴其中,考试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但喜欢语文的学生很少这一现象值得深思。笔者觉得应该从语文教学的方法上找原因,语文--母语到底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喜欢。

(3)从数学学科来看,喜欢的学生最多,认为数学不好学的学生也很多。喜欢的原因是数学教学方法新颖,生活化,贴近学生;认为数学难学主要是因为越到高年级所学内容越抽象,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也越高、越全面。如果学生还停留以前单一的思维品质上,是难以学好的。

对数学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关键,如培养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细致性、批判性等,其次是培养学习的兴趣:第三,家庭应加强辅导。

综观三门学科,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对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缺乏信心、思维水平没有跟上、家庭重视不够、教师也认为改变后进学生较难。

要解决分化的问题,应该有高效的课堂,教师是关键,虽然分化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教师应对后进学生充满信心,不应对学生失去信心,运用晕轮效应等多种教育理论,促进后进学生尽快提高;其次家庭的重视非常关键,缺少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不完满、不成功的教育;第三,学生自身的素质、勤奋、自信也是关键。造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因而改变也应从多方面入手。

笔者认为分化这一现象其实从孩子开始学习就已经开始了,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优劣表现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如遗传、个人天赋、环境、后天教育等,要消除分化似乎是不可能的,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等于放弃对个别学生的放弃。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消除后天人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其次,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师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在目前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下,社会、教育为一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所能提供的条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应在承认分化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分化。

第10篇 关于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而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就是围绕学习这个中心,学生所反映出的相应的行为习惯,它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系统与维持系统,事实证明,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形成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抑制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情况,掌握其学习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并进行这项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中文班的学生为对象,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达200多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从上调查显示,约占94%的学生一听到上课铃响了以后,都能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教室。但进教室后讲话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约占36%左右之多。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能每天带齐的还不到总人数的70%。究其原因,学生书包沉重,为减轻负担,每天只携带课表上安排课程的学习用品,有时临时调课,便显得慌乱;有的则由于自理能力差,没有自觉整理书包的习惯。书本、文具盒随意乱放的现象或还在课桌里的约占14%左右。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它有利于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上课的质量。这一方面学校已按行为规范的要求、标准进行了训练,但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未能深入持久真正落实,出现了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的现象,或还没有引起各任课老师的足够重视。在貌似平静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2、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的习惯从上表显示,能真正做到上课从不做小动作、注意专心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其比例还不到20%,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求学生上课时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学生的听课行为往往受学习情绪影响和教师授课质量、组织教学的能力所影响。学生感兴趣的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相对较少,反之则多。另外,学习环境干扰等因素,也会干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上课听讲时能积极思考、爱动脑筋近占26%。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爱动脑筋学生数的百分比四、五年级较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请老师、同学,约占61%,但上课时不动脑筋,有疑问时不敢发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有4~6%的学生学习敷衍,有疑惑也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在这里也反映学习能力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应是不断地生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热爱学习,勤学苦练、善于思考的精神是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因此,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生阅读习惯从表中显示得到,绝大多数学生(88%)能坐直身子,双手执书,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正确的。良好的读书姿势有益于学生的健康与正常视力。学生中能经常自觉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六年级阅读情况则处于低谷,仅为31%。课外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多读好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由于毕业班学业的负担,没有过多的时间,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未引起足够重视。各年级勤做笔记或圈划情况较好(63%)。需进一步发扬。

4、学生作业习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培养一个人健康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但目前许多学生作业的方法不健康,做作业前并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因此能做到先复习再作业的学生比例并不很高。三年级占42%,四年级占67%,五年级占43%,六年级占29%,学生作业的习惯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有序训练很有关系。做完作业后能自觉验算的学生仅在27%,不少学生依赖于家长检查或打听结果的高达60%,这不仅说明学生的自信心存在问题,引起关注,而且它掩盖了学生学习上的许多薄弱点,影响老师得到的反馈信息的正确率,使老师不能及时很好的调控。但从表中显示,学生已养成了及时订正的习惯,占80%。它也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5、学生复习考试习惯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表中很清楚地显示。能自己自觉经常复习的近占37%,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只有19%,碰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的占16%,而极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而是通过问老师、同学等方法来解决。但也说明已养成不懂就问这个习惯。考试测验时,81%的学生能独立思考,认真答卷、实事求是、不偷看、不作弊。成绩不理想时,60%的学生能分析原因,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努力。成绩不够理想时,有39%左右的学生不敢告诉家长。家长关心自己的子女的学习成绩,希望知道孩子学习上的真实情况,能真实汇报成绩是学生诚实的表现,也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学习上有困难时,不必顾虑重重,要如实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帮助。为此,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向家长汇报作业情况和学习成绩的习惯,以便家长与学校配合,形成合力,争取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也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日本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为此,我们认为:健康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大改进。因此,尽早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的健康的学习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不健康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我们正鉴于这种认识,把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和最为基本的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以下几点:

1、关于热爱学习,勤学苦练的习惯热爱学习的实质就是明确学习目的。世界像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将以某种身份登上这个大舞台,扮演一个或悲或喜、或美或丑的角色。这不是毫无规律的偶然,而是必有前因后果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热爱学习,并终生求学不倦,那么他一生将是绚丽多彩的,或者说,他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将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小学阶段对人的一生的作用,不言而喻了。同时,从小培养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以及对新知识探究的欲望。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可见,勤在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爱迪生又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总之,勤奋出智慧,勤奋出成就。勤,既是一种可贵的美德,更是一种应当养成的健康习惯。

2、关于课前准备的习惯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内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在桌子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教室上课。我们建议,每天用值日生专人负责检查,任课教师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3、关于认真听课,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上课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实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要善于思考,提出质疑,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就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合作;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音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4、关于预习、复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内容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重点、难点的知识的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能被掌握得更扎实。

5、关于作业与检查订正的习惯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不是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做到: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作业环境;善于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整洁;作业看清题目要求,先复习有关内容再作业,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证;作业本发下后,发现答错题自觉及时订正。

6、关于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兴趣,要结合课内外,向学生推荐好书。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阅读条件,开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的阅读习惯,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并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为了保证调查问卷情况的真实性,每个学生只写上班级,不写姓名,以显示学生自己存在不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不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批评或指责。

第11篇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应立足于农村校本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为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本次调查以农安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此次调查在2011年12月中旬进行,共对12所学校170个班68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800份,收回6790份;总听课1200节,课前测试16000份;期中期末检测2次,批阅试卷29000份;进行五项综合素质评价1次,填写评价表23498份;组织组织各校质量分析报告1次;组织家长会24次。

二、调查对象分析、内容、方法

1、对象分析:农安县青山中学、龙王中学、杨树林中学、前岗中学、开安中学、高家店中学50个初三和初二班学习状况等比分析;青山小学、杨树林小学、前岗小学、开安小学、龙王小学、高家店小学110个三至六年班质量状况等比分析(其中10个一年班)。

2、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外作业、按时复习、质量检测、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交流、学生交往、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心理特点等项目。

3、方法:采用不记名查、考、评、听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前预习

课前有学习计划者占70%,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没有学习计划,在学习上盲目进行。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68%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63%是偶尔制订的,更何况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由于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1%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就占了50%。

2、课堂探究

在课堂上,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还不够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只占35%;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占44%;而有35%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不记笔记;同时,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仅占15%;只会照抄板书的占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占82%。

3、课外作业

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作业,41%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重视错题矫正,只有32%的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74%的学生没有自备的错题集。但在作业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22%的学生有时不能甚至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4%的学生虽有错题集却不能认真使用。

4、按时复习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5%;课后马上复习的也仅占6%;考试前,7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5、质量检测

学生重视考试不够,只有63%的学生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65%的学生重视考后总结。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32%的学生考后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25%的学生只关心成绩,能订正错误,但不分析存在问题。

6、学校管理

有18%的学生不喜欢所在的学校,学生对学校管理感到满意的占有37%,还有12%的学生对现在的学校管理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平均满意度占有25%,还有15%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7、班主任工作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4%,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之一与学生谈心,情况不容乐观,班主任从来没有找学生谈心的就占有20%,经常谈心也仅占8%。在班级的学习风气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38%,觉得不浓厚占有15%。

8、师生交流

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多与自己交流,但老师没有和学生交流就占有55%以上,师生交流让学生感到压力占14%,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仅占有14%,不关注学生的占有21%。

9、学生交往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较好,很难交到朋友的学生仅占有5%,但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觉得初中这个年龄阶段适合谈恋爱的就占有12%。不能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学生就占有17%,不知道结果如何的占有21%,表明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迷茫,而且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受到压力的就占有42%。在对待男女同学交往的行为上,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0%,认为是无聊行为的占有56%,21%的同学在面对收到的情书的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10、学习态度。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30%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持久性,很多是源于家长的被动趋势,源于功力的趋势,学习习惯的主动性很脆弱。

11、学习方式和方法。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方式处于接受式状态。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仅在公开课或听课时有所表现。60%学生学习方式呈现两层皮的状态现象很严重。

12、学习心理特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教育价值观的另外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还表明,74%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这些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调查结论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不太端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学习计划的仅占有7%,没有学习计划的就占有22%,学生能在课前预习的占有51%,近一半的学生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能认真听课的学生只有30%,有37%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对待作业上有时不完成或经常不完成的学生就占有24%,只有42%的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51%的同学能正确改正作业的错误,73的%的学生没有错题集,重要考试前能制订计划的也仅占有38%,考后能分析得失也只占有64%。

2、相当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有69%课前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其中有10%没有执行;66%缺乏课前复习旧知的习惯;81%课堂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或没有自己的想法只听取老师和同学观点;36%有抄袭作业现象;21%虽有错题集却不能经常使用;85%没有课后马上复习习惯;79%考前才复习;65%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54%考后只关心成绩,或未想办法改正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92%从不或偶尔与老师交流。

3、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程度不高。

学生对学校管制七分裤表现相当反感,对学校食堂管理不满意,对食堂的饭菜一成不变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高,只有19%的学生明确喜欢本校。学生对宿舍管理有12%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满意度占有25%,还有16%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4、学生对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要求高。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5%,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2%;学生很希望能多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交流,但老师出于种种原因,能和学生交流的不到一半,学生对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求较高,表现在对班团干的认可和对班级的学习风气的看法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28%,觉得不浓厚占有16%。各课任教师没有把教学进度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计划经常变动或不能执行,同时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等常规的学习方法。由于很多许多老师是刚从乡中上来的或是老教师偏多,学生要求这些老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5、学生的人际交往总体较好,但异性交往认识不够。

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有较多朋友的就占有48%,小范围交友的也占有43%,说明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同学之间能进行一些交流活动,能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31%的学生能和老师的自然的交流。学生很谈论过异性同学的就占有97%,说明学生对异性同学交往的关注程度很高,但在如何进行交往当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3%,20%学生认为高中年龄段适合谈恋爱,但却有12%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交往。收到情书时有20%的学生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五、调查建议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快进步,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3、各校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4、认真抓好自学课,严格控制各课任教师挤占学生自习的时间,班主任应多与本班的课任老师协调好。自习时间是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5、学校要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制定习惯养成的规划和保证措施;二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与以落实;三要通过科研的方法将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四要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6、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生管理要现代化,以及大力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等各种环境,让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同时,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使师生交流能真正关注到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辅导学生的能力。

7、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科任老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往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

第12篇 2022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 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散漫的表现

“大学里完全是自由的,自由的你甚至会担心这样没人管到底行不行。没进大学之前,曾经不理解为什么在高中学习非常好的人,到了大学里学业却荒废了。后来上了大学才明白,人真的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没有计划的时候,很容易就把时间和机会错过了,好多毕业的人回过头来都会感叹,仿佛大学几年就在浑浑噩噩中过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一流入学,三流毕业。”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迟到”、“逃课”现象严重

根据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组xx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有28%的学生认为旷课可以理解,另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达到36%的学生对旷课这种现象并不痛恨”。

在大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响10分钟后,老师已经在台上讲课,但仍有同学陆陆续续从教室后门进来,甚至有的同学还在赶往教室的路上。教师手中的考勤表上总是会缺几个名字。大学里甚至还流行这种怪思想:“以逃课为荣”、“大学四年不逃课是一种遗憾”、“别人都逃了,我没逃就亏了”。

2、考前一周突击,六十分万岁

“平时不用学考前一周背背就行”,“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平时上课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睡觉。考前划重点成为了大学里考试的潜规则。也难怪,老师总不希望出现一考试全班不及格的现象,再说,老师还需要学生的考评。

3、娱乐超越学习成为主业

大学是为我们走进社会前做准备的,所以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却把学习当成成了副业、甚至放弃学习。从中学打压式的学习环境突然转到自由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面对充足的课余时间部分大学生缺乏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所以导致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看到别人玩就盲目的跟风,在漫无目的或者目标不清晰的生活中渐渐的养成了懒惰和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从而将重心偏移到了以娱乐为主的生活当中,如沉溺于网络、酒吧、k歌、迪厅、谈恋爱。

4、毕业等于失业

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抱着越来越无所谓的态度,高校的扩招已让他们失去了作为大学生的骄傲。社会上大学生的低就业率也使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对将来就业有顾虑或不知所措的学生比例达到74%”。“混学历,混学位”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心理。

调查报告二、 当代大学学习散漫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风淡化,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自由自主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大学都是采取“放羊式”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学时代一直都是在老师、家长的安排、监督下学习,到了大学学习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事情,需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对此,大学新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2、缺乏对大学生涯的完整规划

在大学期间对自己和学校环境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做一个完整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学习,没有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3、心理处于成熟与尚未成熟的过渡阶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心理上处于成熟却尚未成熟的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从众心理比较强。作为学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自己“堕落”的学习生活,我们都有反思过,也对自己感到痛恨,也曾信誓旦旦的下过决心改正。但对散漫惯了的我们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对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看到别人在玩,我们又往往按耐不住将自己的决心丢掷一边。反思中的决心在与个人意志力作斗争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4、信仰缺失或信仰非理性化导致责任感淡化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及大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原因,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或信仰的非理想化导致责任感意识淡化,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追求物质享乐,不善于动脑,怕吃苦,精神世界匮乏。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不利的。

5、学校课程缺乏时代性与实用性

学校所设课程虽多,但大多空洞、乏味,实用性不强,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学校教材的更新赶不上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部分基础性学科的教材版本太过陈旧,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对学生要求不严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1.5%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听课效率的原因是“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加之考前划重点让部分学生对平时的学习得过且过。

调查报告三、针对大学生学习懈怠的几点建议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得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不应浪费在虚度年华上。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针对一部分大学生本末倒置,学习懈怠提出几点建议。

1、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作为辅导员,要多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高校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好大学生的“引导员”。 2、给自己做一份人生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有了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促使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尽快的融入到大学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也会有种种的诱惑,这是对自己耐力与意志力的挑战。

3、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寻找合适的压力宣泄方式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家长的高期望值,自我表现和成才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同时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对此,大学生不应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参加课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自我疏导。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渡过这一“心理断乳”期。

4、充分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增强责任感

信仰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面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行为品德的养成、素质的拓展和潜能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5、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改革,增加学生的选课内容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与时俱进,迎合市场需求,设立实用性课程,增加学生选择的余地,利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

6、提倡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堂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作为高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与模式要勇于创新。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掌握系统的教学方法还要与学生多交流。

对高校的课程考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考前一周将笔记复印或按照老师划得重点狂背就没有问题。目前大学通用的“课程最终成绩由占20%—30%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的考核方式,让不少学生只应付考试,对平时的课堂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建议将考核方式从注重最终考试转移到注重平时的成绩考察上来。将学生的课程成绩与平时成绩紧密挂钩,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

大学是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让大学四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13篇 2022关于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院大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对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与我们学校是一个财经类大学有极大的关系,3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图书,如漫画、时尚杂志等,一名大三学生解释说:“平时课业负担很重,读书时间本来就比较少,读这些休闲类书籍能让我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减压”。20%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bec、toefl、ielts等考试书籍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选。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在“你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从图书馆借阅,20%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3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现状五: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 。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在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

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较少的原因还有课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读书时间自然减少。

就拿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来说,一走进大二,各种考试接踵而至,计算机二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托业,托福,bec……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试前的准备、各种补习班,消耗掉的不单单是时间,更是心血。毕竟,这些考试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为了美好的前程牺牲点读书时间,这笔账不管谁来算都是划得来的。

3、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三、启示与思考

(一)学校方面

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学校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他们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频繁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使他们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果学校也能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久而久之,积极健康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3、完善考核制度,把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间,所有从高考的独木桥中挤过来的学子们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告别题海,迈向新的天地。没想到进入大学不久,高三的一幕重新上演,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再一次被题海所淹没。因此,完善考核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学校可以增加选修科目,减少必修科目,或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便让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不只做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机器,而是做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理想有道德的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这只是借口。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连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也不放过,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样“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那些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因为网络只是虚拟空间,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而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也容易玩物丧志,只有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就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就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博采众长。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能成为经典的名著,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让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第14篇 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去学习?换句话说,即如何正确的去对待课本的理论知识及对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我们学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基本依据。我部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动机多样而不务实与勤奋不够、学习内容僵化与学习价值取向实用等诸多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促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按院系及专业抽取学生100人,其中大一60人,大二40人。

2.方法和基本情况 :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在寝室或教室接受调查,实行不记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意义、学习策略与方法、课余生活安排、未来就业等方面。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对本校的男女比例为42%:58%

内容:

1、您的学习目的是( )

a 为了更深的学习 b 为顺利的获得文凭 c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 d没想过

2、您认为学习有意义吗( )

a深远意义 b无所谓 c没意思 d没想过

3、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活着。您同意吗( )

a同意 b不同意 c说不准 d没想过

4、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您会( )

a求助同学 b求助老师 c求助网络 d去图书馆查阅

5、在学校里您上自习情况( )

a有时上 b经常上 c偶尔上 d一般不上

6、您经常去图书馆吗( )

a有时去 b经常去 c偶尔去 d一般不去

7、您的上课情况( )

a经常不去上课 b偶尔不去上课 c喜欢的课去 d去上课,但经常迟到

8、您觉得自己在课上的表现( )

a经常很积极 b喜欢的课很积极 c不怎么表现自己 d不会积极表现

9、上课时您会采取哪种记笔记的方式( )

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复习 b认真听课,偶尔记笔记c不记笔记,只看自己的书 d不记笔记,但认真听课

10、您的个人主动性如何( )

a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b主动寻找学习任务 c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d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11、您对现在的专业( )

a充满信心 b没有信心 c还不了解 d比较失望

12、您对现在的任课老师( )

a都非常满意 b大多数满意 c非常失望 d不知道

13、您是否制订了学习计划( )

a制定了,并在认真的执行 b制订了,但不经常的坚持 c依据课程学习 d没有学习计划

14、您觉得大学的学习重要吗( )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是特别的重要

15、有人说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更好的学习,您同意吗( )

a完全赞同 b无所谓 c不同意 d不知道

16、您现在的学习成绩( )

a优秀 b中等偏上 c中等偏下 d较差

17、对所要求的学科学习情况( )

a努力学好 b正在努力 c还没有进入状态 d混一天算一天

18、在学习上您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偶尔会

19、您会在自己的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从不

20、您会不控制时间的在网吧等娱乐场所玩很久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从不

21、您的家长会给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从不

22、通过自己在大学学习的经历,谈谈对大学的感受,您觉得应不应该上大学,为什么?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两方面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一>;内因:

1.学习有积极正确态度的同学占少部分,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及目标上存在问题。偏科及目标不明确的同学占大多数,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得从偏科方面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入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老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具体了解到哪个同学哪科不好,哪科老师就应重点关注、帮教使其改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信心,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

2.为学习没意思、无法专心致志、没有学习目标的占比例较高。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有空虚,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评价过低和认知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逐年加大的,所学专业知识在今后岗位上如何应用不了解,专业不对口就业以及自主择业使得“读大学无用论”思想盛行,很多对未来渺茫的学生就放弃了认真学习的想法,更希望多的去获得一些似乎更实际的东西。

<二>;外因:

1.社会因素:<1>;受社会“黄色文化”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2>;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网吧等的影响;<3>;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使中学生学习分心,热衷于玩乐场所。或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据调查,大约有12%的学生的厌学现象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2、 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过分地宠爱子女,使其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也都会给子女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学习。

3、 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解决对策与思考:

客观的说,我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进行的相关抽样调查仅仅局限在文传系的部分同学,不是全面的,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因为高校大学生都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面对的专业、兴趣和方向、个人能力等方面虽然不同,但大家仍然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是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德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1.发挥高校引导学生学习正确态度的作用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改变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需以非常敬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需要彻底改变过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识的传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它们那些未知的领域。教师应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所以,要鼓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导师,推动学生成长为新世界的学习型人才。

2.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还具有极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在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创造、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点,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应当从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培养。

3.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依赖性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必须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做起。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使大学生转变观念、走向自主的关键一步。

4.尽快适应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结合

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三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一般来讲,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专业完全对口,这样,在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影响。

5.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关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依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所提出的。我国教育历来都强调德才兼备。二者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知识再多,不会运用,也只能是一个知识库,'书呆子'。由于一些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谈及的学习,不再是狭义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知识储备的综合能力的学习,只有将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贯彻到每个学生的头脑里,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6. 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控能力。

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

7.家庭树立榜样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社会压力及就业前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8、加大对不良因素的整治

学校应联合有关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当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目标,是指能够被老师和大多数人认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能学习有成效的学习行为是大家的一致目标。大学生应该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独立的人格,应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端正态度,树立目标,刻苦学习知识,厚积薄发,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第15篇 关于大学生学习十八大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对《大学生关注十八大的调查报告》是在老师指导和根据最近最热门话题的影响下进行的,调查对象为本校各届学生。调查方法主要是通过qq聊天问答、发送电子问卷表和宿舍之间互相交流等方式进行的。该调查报告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既体现了关注热点又体现

了关注社会。

调查的范围和人员

我们以年级专业为单位对大量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目地和意义

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做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关注和学习党的十八大。关注社会实时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宣示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硬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求我们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的工作方法,凝神聚力,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努力开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大学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修改党章,人事选举,和平统一和反腐倡廉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尊严感。对国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体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思想政治信念的上进。

三.调查的基本结论

1、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有兴趣了解十八大,还有三成左右的同学非常关心十八大的最新消息,表示不太关心和对十八大召开无所谓的学生仅占16.1%,可见我校学生对十八大有较高的关注度。

2、据本次调查,在我校通过网络平台关注十八大的学生占到9成左右,这也跟我们是软件技术学院的学生相符合,这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移动互联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获得有关十八大的有关信息,剩下的同学大都是通过电视和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方式关注十八大。

小结:反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校大学生大部分还是对十八大有较高的关注度,而且了解程度比较高;我校学生关注十八大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通过网络来了解十八大,有近半的学生认为教育资源应更加均衡,大多数人认为当前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学质量应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应得到培养和加强,由此看出学生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教育问题比较关心,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应该首先得到解决。

四、得出的对策和建议

校方应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扶持,加大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关心政治,参与政治,在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活氛围。

五、结束语

本次调查,体现了学生关注政治,参与政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的积极热情,有益于我国今后政治的健康发展,最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丰富自己政治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十八大的到来。

《学生学习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