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书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11-16 热度:27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全面探索中国统计调查网络建设对于国家调查机构顺利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本文拟通过对陕西调查队系统调查网络建设的探索,共同探寻国家调查机构调查网络建设的出路和对策。

一、国家调查机构在实施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组建以来,在原有调查业务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业抽样调查和正在酝酿中的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及资质以外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物业管理及中介服务业等抽样调查工作。随着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约束调查工作开展的内外在因素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和改善,调查工作难度成倍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原三支调查队网络建设参差不齐

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成立之前,农村调查网络以县为轴心建队联网,城市调查网络以少数中心城市和少数市县区为轴心建队联网,企业调查网络以中心城市为轴心建队联网。合并后的调查队以市和县(市、区)为轴心建队联网,县级调查网络有所收缩,市级调查网络有所扩张,形成了“一扩一缩”的调查网络体系。连接调查网络末端的城乡住户和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等基本上沿用了原来的调查网络系统,在实施调查过程中由专职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包户入村采集数据;规模以下工业等其他一些抽样调查,则需要地方统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等抽样调查企业分布面广,统计基础差,企业法人配合程度差,调查难度大,尤其是以村为单位的整群调查企业,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陈旧,信息渠道不畅,调查比较困难,在地方统计局的代管下,因费用、装备等因素影响,建网相当困难。国家调查队在抽中整群村的调查中,直接采集数据的能力处于弱势地位。

(二)建立调查网络的环境亟待改善

1、外部环境不理想。目前,各省(市、区)政府提出了对各地、市政府及部门工作进行考核后,地方统计部门抓住机遇纷纷组建地方调查机构,利用健全的县、乡、村级组织机构,利用行政手段组织采集数据,就城乡居民收入等问题纷纷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调查的频率、规模等与国家调查网点重叠。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环境下,国家调查队开展抽样调查的路子怎么走,对统计资源调查归属管理渠道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

2、内部环境较差。一是现有调查队伍机制不灵活,知识老化;二是人员少,承担的任务偏重。组建后的县级调查队也只有7-8人,是县级统计局人员的一半。从其行政职能来看,要承担原三支调查队和国家统计局新布置的各项抽样调查任务,压力可想而知;三是统计市场环境复杂。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差,调查对象不配合调查的现象经常出现。四是调查网点少,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难度加大。以陕西为例,陕西共有35个县级调查队、10个市级调查队,调查网络仅覆盖全省11个市区和107个县市区的38%,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而调查样本却覆盖着全省11个市区和106个县市区。因此,在组织各种调查活动中,因调查网络不健全,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二、建立国家调查网络面临的机遇

目前,国家调查队在建立健全调查网络方面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建网机遇。

(一)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调查信息的需求为建网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按照国家统计局对统计局与调查队的业务分工原则来看,统计局以全面统计为主,调查队则以抽样调查为主。这一分工是明确的。我国在统计上实施的是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并轨运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两种不同的统计调查方法将统计调查的领域大大拓展,极大地满足了各级党政领导宏观决策的需要,也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机遇;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统计调查业务的划分提供了基本定位。国家统计局把农产品生产领域、居民消费品领域、规模以下工业生产领域、资质以外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领域、物业、中介、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经营领域、部分行业的服务业等抽样调查工作交给了调查队,而这些领域正是全面统计比较困难,涉及范围较广的新领域,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领域,对党政领导及有关决策部门研究市场经济问题,正确决策非常重要,但在不健全的市场统计中,这些领域的资料采集非常困难。因而,必须站在统计就是服务的理念上解决有关采集调查资料的网络问题,只有调查网络健全了,采集数据的渠道畅通了,才能全面、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这是一次难得的建网机遇;第三,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力度的加大,将全面改善统计工作的环境,抽样调查工作的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这些都为建立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市级调查队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的呼声给调查队系统建网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全国多数省份已将城乡居民两个收入、价格等重要统计指标纳入了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范围,各市级调查队也有围绕这一机遇,想为政府服务,但没有统一指导市级调查队完成考核工作的调查方案,市级调查队难以实施。各市两个收入如何规范管理,这就是个问题,但也为建立健全调查网络,统一组织开展调查工作,为地方政府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调查机构抓住这个机遇,就会有所作为,失掉机遇就失去了机会。城乡居民收入是反映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和民声的两个重要指标,如果不规范管理也会出现如同gdp核算的问题。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等都需要规范管理,这对统计调查系统来说是难得发展的机遇。

三、建立健全国家调查网络建设的思考

当前,全国经济正在实施又好又快发展和加紧实施经济结构调整,降低能耗的重大战略,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调查机构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出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把调查网络建起来。

(一)原三队建网的经验与启示

原农调队面向农业、农村、农户的调查,采取了队工作人员包村、农户记账和聘请调查员收账的办法,成功解决了联网问题;城调队面向城镇住户和价格调查,采取了队工作人员包户和聘请调查员包片采价的办法,成功解决了联网问题;企调队面向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采取了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办法,在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中,在网络建设上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认为在整群抽样调查村聘请调查员作为选聘调查员初期的过渡形式是可行的;二是建立畅通的运作机制来源于当地统计部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合,这种运作机制在调查中取得了成功;三是在构建调查网络建设服务体系上取得突破。

(二)全面推进调查网络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前者是行政行为,后者是部门专业行为,只有在两种建网行为同步并举时,调查网络建设才有可能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寻求国家统计局和各级政府支持及经费支持是陕西建网的立足点。

1、推进调查网络建设应树立大调查网络意识

目前,陕西调查系统全面聘请调查员制度的面较窄,需要在建网上加快步伐和提高质量,建网和聘请调查员切忌做表面文章,不要与统计机构重叠。建立调查网络必须要有大调查网络意识,既要考虑到以省为总体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建网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以市为总体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和国家开展多项抽样调查工作建网的需要。在调查网络的管理上一定要体现出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完善报酬兑现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业务培训制度、信息传递制度、上下联系制度等。在外部管理上,要通过法制建设来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建立的大调查网络,基本可以满足以省、市为总体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满足对新经济增长点变化因素监测的需要,满足国家在新开展统计调查领域抽样调查工作的需要,满足快速调查的需要和对调查数据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需要。

2、实现在村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建立大调查网络系统

陕西共有村民委员会28857个,街道办事处167个,乡级政府677个,镇政府903个。按人口计算每个村民委员会约为860人左右,若考虑到经济活动与人口的关系,应该在1500人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和所有街道办事处中建立调查工作站,考虑到市级队为地方政府服务建网的需要,陕西需要建立14000个―15000个调查工作站,在调查工作站的领导之下聘请调查员,调查工作站对聘请调查员的业务和调查资料负责,在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建立调查工作站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应看作是一项政府行为,需要政府发文批准方可执行。建立调查网络需要的经费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3、对目录调查企业和规模以上调查企业坚持网上直报

目录调查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管理规范,统计基础较强,统计力量比较雄厚,统计意识较强,统计手段比较先进,应该充分利用国家调查网络优势,扩大对目录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的网上直报范围,既减轻企业的负担,也减少调查队系统的报表负担。目前,调查总队已具备了企业网上直报的硬件条件,国家统计局应该在软件等条件方面,包括发文布置、制度修订、程序研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企业从复杂的纸介质报表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报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统计调查市场环境的治理势在必行

国家统计局应该在理顺国家与地方关系方面制定相关措施,包括业务划分、调查领域的划分、对外提供资料的管理等,合理确定各自统计调查工作领域,扩大市级调查队为地方政府服务的范围,推动国家调查队和地方统计部门共同繁荣发展,有效治理统计市场环境势在必行。从调查队开展的各项抽样调查工作中也看到,调查资料难以同时满足省、地核算gdp增长和研究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需要,有些调查资料不能分行业和分组,因而难以赢得自身的发展。全面统计、地方建队开展抽样调查、国家建队开展抽样调查多轨运行的局面就必然形成。致使统计改革陷入困境。这一问题应该纳入统计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修订《统计法》来解决。

(三)发挥国家统计调查系统与地方统计系统两个优势,实现在区域调查统计中统计信息互补,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地方统计机构和国家调查机构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是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决定的。比较而言,统计系统基础较好,网络比较健全,是政府决策资源的重要渠道,调查队系统提供的调查信息也是政府系统决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某些重要信息在市县级党委、政府系统决策中没有代表性,也没有发言权,面对一些全面统计的难点领域,比如,城乡居民收入、价格、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部分服务业、农户住宅建设、物业管理、社会中介服务业等统计领域,涉及统计量大、统计品种多、产品规格多,开展全面统计困难重重,实施抽样调查却能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并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因此,只有二者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面对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需要,才能形成互相配合的服务支撑体系或完整的统计体系,这不仅是中国统计特色而且是中国统计对世界统计的贡献。

第2篇 统计员实习调查报告

在社会实习生活中,由于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下面是统计员实习调查报告,为大家提供参考。

为了利用好这个暑假,于是我毅然踏上寻找实习单位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习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习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同时,想通过社会实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的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真正正地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大学生必须踏进社会。

7月20日,我走进了xx市xx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习。实习,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习,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习相结合。另一方面,实习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习中学习,从学习中实习。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与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习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有幸在xx公司五金车间担任统计员一职,每天我都会很忙,一天工作差不多12个小时,主要负责编制生产日报表,填写考勤表,对半成品入仓、出仓的登记,填写生产交接表,盘点模具房;统计生产工人工资等工作。虽然我的职务叫统计员,但是我觉得我担任的是统计员兼文员兼仓管兼助理。在实习开始时,车间面临着大量人才的流失,包括主管、班长、机修、员工等都离职,在新领导的带领之下,我们在半个月内已基本整理好整个车间。在我看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不要大家把我当实习生看待,而是一名普通员工,所以我一直享受着工作的氛围,每天都大汗淋漓,但收获让我很快乐……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

在这次实习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课堂上的认真消化,有平时课后作补充,会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习,社会实习必不可少。

回想这次社会实习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在很久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与不同人的交流当中,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值得你学习。陈主管教会我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懂得了该怎样生存:“中文专业投笔从‘融’,外文专业西游取‘金’,历史专业谈‘股’论‘金’,医学专业精益求‘金’。”人事部经理告诉我:“出到社会,无论你的学历是高是低,用人单位看你的三个方面,团队精神,个人能力和态度。”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实习活动,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最后,我用五句话把这次实习的经验总结出来:

第一是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二是沟通: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领导和同事有很好的沟通。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第四是“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做不了最优秀的员工,但必须做到是最努力的。

第五是要有职业道德,在一个公司里面做事,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公司的商业秘密进行保密。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习,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习,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第3篇 2023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625号)文要求,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全国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工业、流通业的企业物流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其中:物流相关行业企业调查范围为2023年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调查内容主要为2023年和2023年企业物流完成业务量、物流业务收入、物流业务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工业、批发贸易企业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其中工业企业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机械、水泥等9个工业大类行业,按每个省市、每个行业选择2~3个企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2023年和2023年企业的销售、采购物流活动与费用支出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到1744家重点企业的资料,有效报表1220份,报表有效率为69.95%。其中: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经营情况表212份,占17.4%;企业物流状况表1008份,占82.6%。

一、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物流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第4篇 保定统计局人口调查报告: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近期,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就我市社区养老问题随机抽取市区内6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专题调研: 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1、受制因素过多、缺乏专业化是社区养老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一)社区积极性高,但受到场所、经费、人员等因素制约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调查6个社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例如开展卫生讲座,文娱活动等,但均表示对于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能力远远小于社区老年人需求,社区仅靠自身能力很难开展水平更高、服务更广的养老服务。

(二)缺少专业化服务队伍,老年人精神方面需求难以满足

6个社区中只有两个社区有松散的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且志愿者中40-50岁仅占25%。

由于提供养老服务面临收入低、环境差、风险大等困难,很难组织出一支具有专业医疗、护理、卫生等知识的服务队伍。另外,在调查中有48%的老人感觉急需休闲娱乐活动和心理护理,有28%的老人希望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心理护理技能。

2、独子养老趋势明显,负担过重

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后,4+2+1的家庭结构已经成为常态化,绝大部分的养老负担,将会由独生子女承受。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老人日常生活起居靠自己,有45%的老人同时依靠老伴照顾,能受到儿女子孙或其他家属照顾的仅占16%。独子养老而又独木难支,独生子女一比二的面对长辈家庭成员养老问题,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特别是亲子交往、精神慰藉,老年人能从孩子身上得到的都非常有限。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资源日渐不足,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很不现实,社区养老是一种必然选择并将成为趋势。

3、改善我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和政策执行力度

政府应对社区养老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如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

同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还要做出更细致具体、积极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对政策执行的力度监管,使惠老政策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二)鼓励社会资源进入

鼓励社区养老服务引入社会资源,在社区建立托老所和医养结合式的综合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对于正规的社区养老机构,给予财政支持以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慈善捐赠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于开展养老救助项目。

(三)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倡导养老服务队伍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对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登记、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擅长和服务热情。

(四)改变传统养老理念,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倡导老人接受社区养老的新观念,社区工作人员对于本社区老年人进行详细登记,了解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吸引更多的义工、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养老之中。

4、过半老人不满意目前社区养老,最关注身体健康

本次调查的6个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占66.67%,为高龄、失能低收入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占83.33%。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养老问题中,96%的老年人认为平时生活急需医疗保健、身体锻炼和紧急救助三项养老服务,60%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医疗保健指导这项技能,有48%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可以增加并及时维护健身器材。

第5篇 市统计局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4.3万,202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2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xx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xx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摸清xx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xx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文化资源情况

(一)文化遗产资源

1、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情况。全市有历史遗址279个,墓葬129个,石窟、石刻60个;陵园12个,其中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2万多件,其中一级品6百多件。

文物保护单位有:织机洞洞穴遗址、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新砦遗址、古城寨、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大师姑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韩王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打虎台汉墓、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嵩岳寺塔、刘碑寺造像碑、巩义瓷窑遗址、荥阳故城、巩义石窟、法王寺塔、永泰寺塔、净藏禅师塔、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大周封祀坛碑记、黄冶唐三彩窑址、后周皇陵、北宋皇陵、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会善寺、李诫墓、欧阳修墓及祠、观星台、中岳庙、郑州轩辕庙、康百万庄园、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遗产分别是少林功夫、黄河澄泥砚、超化吹歌、豫西狮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岳古庙会、苌家拳。其中,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州历史悠久,这里产生的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他们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比较的历史人物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治水英雄大禹、隐士鼻祖许由、春秋政治家管仲、春秋思想家邓析、春秋政治家子产、战国政治家申不害、战国水利专家郑国、战国思想家列御寇、战国思想家韩非、秦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晋文学家潘岳、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李商隐、李颀、杜审言、北宋建筑家李诫、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思想家高拱等。郑州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很多,大禹治水、楚河汉界、达摩面壁、武则天册封嵩山、官渡之战等脍炙人口。

郑州拥有各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豫剧,产生了现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代表了豫剧的水平。郑州杂技独具魅力,郑州杂技团的诸多节目在国内外赛场上屡获殊荣,并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冰岛、丹麦、挪威、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

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xx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1)姓氏文化资源。郑州是郑氏、潘氏、许氏、侯氏的发源地。其中:郑氏、潘氏发源于荥阳,许氏发源于xx市,侯氏发源于xx市。韩氏、孔氏、杜氏、左氏、周氏、高氏、冯氏、史氏、常氏、熊氏、龚氏等发源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xx市,密氏、郐氏等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xx市。

(2)黄帝文化资源。xx市是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5000年前人文始祖黄帝就诞生并建都于此。近年来,xx市共举办了15届炎黄文化节和2023年“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23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新郑的寻根文化推向高潮。

(3)黄河文化资源。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郑州处于黄河文明的核心位置,发扬光大黄河文化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4)嵩山文化资源。嵩山及其周边时代久远、文化绵延、数量与类型众多的遗址构成了围绕嵩山的嵩山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有着孕育中原文化的山、水、土、生(物)、气(候)、位(置)古环境“六要素”的组合。表明了嵩山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核心地位,也是郑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独有优势。

(5)少林文化资源。少林文化根在登封,源出少林寺,是嵩山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少林文化的主体是禅宗和武术。少林寺位于xx市中岳嵩山腹地,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林文化包括少林禅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医学文化、少林艺术文化、少林历史文化及和少林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等。

(6)商都文化资源。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代都城的遗址,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至今已有3600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划布局之严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之最。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都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023年,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确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第6篇 统计学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注重实践能力。而民办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和严谨的职业判断能力。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来看,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会计教育也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财会人才的职责。

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发展的动力室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影响的是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必然对会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科技环境上看,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管理方式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的普及,这对会计技术方法体系产生强烈的冲击。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不断变革,会计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会计职业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核算的内容将有较大变化,会计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会计学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社会对这一专业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因此,民办普通高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

民办高校开设会计教育的目的。会计作为我国一项重要工作岗位,其自身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体系及成果有着不可估计的重大作用。面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不断地扩大,这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会计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这符合了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会计教育找准了市场,努力为地方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量大面广的实用性、职业性人才。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想社会之所想,做社会之所需。正是民办高校与社会所构成的这种平衡关系,从而避免了社会人才的短缺与浪费。

三、研究方法

(1)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各民办高校广大师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并收集数据

(2)运用计算机技术知识,例如excel表格统计数据,饼状图、折线图,分析数据

四、关于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会计课程的上课时间、教材方面安排不合理

从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的资料来看,仅有12.5%的学生认为会计课程上课时间安排的很好,26.25%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安排的较一般,而42.5%的学生则认为有少部分课程上课时间安排的不科学、不合理,并且有18.75%的学生觉得很多的会计课程安排的不科学、不合理。以上的数据显示,仅有38.75%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安排的合理,占不到总人数的一半,这就充分的表明了会计在上课时间安排上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很难让大部分人赞同现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课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等,从而影响到学习质量。

也有数据显示,仅有10%的学生认为会计课程教材安排的很合理,46.25%的学生认为会计课程教材安排的一般,23.75%的学生则认为会计课程安排的不符合我系学生的水平。课程安排的合理与否,适应学生现阶段水平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效果的好与坏,也会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知识的全面性,甚至将来会影响学生的工作。

2、教学管理观念、设施落后

高校教职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陈旧的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就难以深入,没有竞争意识,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另外,教学管理者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而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教学的主体是有知识、有思想、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其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导致教学质量不充实、设置不科学,缺乏创新与特色,管理方法呆板,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让老师们忽视了会计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实践的需要。

尽管在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学任务安排等多方面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由于网络设施及教务系统软件功能开发还不完善,使用起来仍不方便,不少事务还得手工操作,教学管理工作量很大。

3、教学计划不够规范

该民办高校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查研究和岗位职业标准的认真考量,导致专业定位不准确,就业岗位指向不明。毕业论文成了毕业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真正起到实际作用的还不到70%。对于实习形式也不够重视,导致起不到真正实习的作用的占了27.5%。有的不顾自身专业教学条件和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忽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的实际开设课程与专业教学实施性计划的出入较大。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规定的教学任务,有些教材甚至不符合本系学生水平。统计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统计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4、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该民办高校普通学科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教学管理者完全不懂职业教育。学校在安排课程表时完全是按照普通教育模式,大部分没有安排实训课课程或极少课程。40分钟的课时式和课堂式教学在有的职业学校仍占主导地位,与普通中学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基本相同,严重影响专业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程结构没有得到明显改进,有的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课程沿用现成教材,教材固化。通过调查,28.75%的会计系教师上课的方式就是将固化教材的内容搬运、灌输给学生,没有通过自己学习、研究、调查、体验,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进到教学中来。

教学质量评价还是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本民办高校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评价教学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对教师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论文和教学课题研究上。经过调查,28.75%的学生不满会计系管理水平,21.25%的学生对会计系教育管理总体评价很差,而不认同学院教育管理的学生则占了32.5%。由此看来,该院总的教学管理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五、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当代这个以人才为竞争的世界,教师的地位显得更重要,尤其是在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多元化,完全的聘任制度和灵活的分配机制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特征,但是民办高校在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人才的引进不合理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显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大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①公立高校的兼课老师:②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③离退休的教师:④本校的专职教师。而其中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占了师资队伍的一半,如图显示:

从右图可看出,民办高校的教师有58%的学历是大学本科,而这些教师的年龄结构大约在20到30岁,这就说明,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并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使学生接受教育受到限制。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是为了他们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而做准备,这就说明这些年轻教师不能为民办高校付出更多的心血。这是民办高校师资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教师的不合理,导致民办高校的教育受到限制,如因为师资的不足,导致一些课程不能安排设置。

2、教师的继续教育的不足

终生学习,不断地开发人的潜力,是适应21世纪的社会要求,而教师的继续教育则要求师资培训贯彻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师的继续教育让教师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加与当代社会接轨,让学生更加适应当代社会,不会因为知识的过时而被社会淘汰。在此次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如下:

其中有5分之1的教师认为学院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不重视说明了在民办高校的继续教育还没有普及,不能对教师进行吸引,导致教师知识的缺乏,不利于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民办高校的普及。

3、稳定性不足

经过调查,广东省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当中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的难题是教师的结构问题,通过各学校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比例: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比例是3:7,偏老和偏幼的“哑铃式”年龄结构不利于人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阻碍了新老交替,导致了人员断层的局面,而且致使的还有,民办会计专业的教师还存在一个致使的东西就是教师的流动性非常大,“进的多,出的也多”,会计老师年年换的现象很平常,经过我的调查,在问及会在他们所工作的学校待多久,大多数都回答是三年以内,民办高校的老师其实很多是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多数民校兼职教师占有比例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80%以上,并且专职教师普遍存在着“几个老头带一群娃娃”的现象。一些民办高校会计教师把民办高校当作一时的跳板,有些年轻教师硕士毕业后由于未找到合适的工作,选择暂时呆在民办高校,等考上博士或者找到理想的工作后再跳槽;第三,觉得民办高校发展空间有限,由于外出学习机会少、缺乏带领、进步有限等原因而放弃民办高校的教师工作;最后,还有老师会在各个民办高校之间流动,选择去他们认为更好的学校去教学。”民办高校的教师频繁变动和调整,师资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学校一门课程一学期要换好几个教师,这是民办高校办学成功的一个严重的阻碍。试问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么可能谈得上搞科研,怎么可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呢?上个暑假在一大专加中专的学校做招生员,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是过来帮他同学的忙的,他就刚从一个民办高校辞职现在在天河的一个会计事务所里面工作,他私下告诉我:在私立高校教师的,只要有机会还是要跳出来,在那里最多做一个跳板而已。千万不要在那里耗一辈子!不然,人都废罗。

其实导致这个现象,并不能仅怪这些会计教师,社会也要负主要的责任,民办高校教师多为聘任,难听一点来说,教师与学校是雇佣的关系,教师仅是给学校打工而已,因此真正能长久安心于本职工作,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居少数。不公平的待遇可能是制约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与公办教师相比民办学校教师在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方面得不到同等待遇,收入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调查的那些会计教师当中,他们在收入这一栏几乎都是写3000到5000,在学校外在兼职的收入每个月可高达七八千,而且现在公办学校的工资慢慢地也提高了。这也是破解民办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症结所在。薛伯钧在《加大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若干对策与建议》(2022)中用“不够(编制不够)、不高(整体素质不高)、不稳(流动性、随意性大)、不齐(水平参差不齐)、不顺(教师心态不顺)”来概括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总体情况可谓恰如其分。

六、民办高校会计系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首先应该一提的是,大学与中学相比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自由。在大学里,远离了父母的唠叨,老师们也以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应能管好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外在约束,班主任也就不再像中学的班主任那样。天天围着学生转,发现了问题立即找你谈话,考试没考好也要教育一番。而大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学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较多。正因为这种自由让学生误认为是放纵自我的自由,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造成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热情。

学生主动性不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①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的学生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二是有的学生乍一看是在认真听讲,但仔细看发现他们两眼发直,面无表情,思绪飘忽;三是有的学生则在下面做小动作。

②积极思考的习惯还没有养成。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理解内容,并能及时准确地举手发言。然而有些同学连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干脆趴在桌上打瞌睡,特别是上公共课的时候,几乎都倒了一半。

③学生独立意识缺乏,自理能力差,适应性不强有依赖性。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您认为大学的学习渠道主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71.8%的学生认为是教师、书籍、网络,其中教师占7.7%,网络占15.4%,这说明了学生对自学能力还有一定欠缺,虽说现在网络发达可以远程教学,然而学生花费在网络的时间大多数不是用于学习,而是看电影、玩游戏等等。独立意识不够强,就像没有后浪推前浪就不能前进了,少了束缚,反而失去了自制能力,自我约束力部强,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的一大重要愿意。

④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学习目标不坚定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大多数的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觉得自己“缺乏生活目标,从而得过且过”,“学习上提不起兴趣,考试pass即可”。因为在以“填鸭式”学习为主的高中,高中的老师忽视了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入大学以后,课堂教学时数减少,而课程内容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课堂讲授速度快、信息量大,而自习时间相对较多;作业形式更加灵活并且难度加大,考试次数明显减少等。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自主性大大提高,这让习惯了由老师安排具体学习内容的我们很难在短时期适应这种变化,由于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差,就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耽误了功课,甚至可能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出现以上的现象真正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自身的一个定位不够明确,不知道在大学我该学些什么,该从哪方面发展。还有就是对于学习的目标不够坚定,没有周详的规划,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在学习过程中半途而废,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冷淡。

⑤课外阅读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都是集中“一般”的回答上。从这一点也可以充分地说明了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对于课外阅读的学习主动性还是不够的。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还有学生反映不喜欢读书,大部分时间被电视和网络占据;部分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不能在在阅读中写批注、圈点勾画,还有的学生是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部分学生阅读内容单一,喜欢阅读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欣赏不了思想艺术性较高的中外名著,不喜欢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

七、建议

一、针对研究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的建议

加强对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的管理与分类指导。国家对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办学设置标准、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等均使用一种标准进行管理,没有充分考虑这两类办学体制完全不同的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对民办高校针对性管理与分类指导。有的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存在着管理错位现象。一是“越位”,对民办高校严加管束,收取各种费用,带有歧视性的直接行政干预过多,管理的随意性大;二是“缺位”,对民办教育监管失控,放任自流,坐视民办高校的无序竞争。政府应转变教育管理的观念与职能,实现对民办高校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改变对民办高校进行直接的、指令式的行政干预模式,在充分保障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法律监督、政策引导、信息服务、督导评估和财政扶持手段,保障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首先,在会计专业课程的上课时间、教材方面,该学院应当慎重考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重视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其次,要改善学院的学习环境、教学设备等,建设良好的学风;

再次,学院应当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最后,改善学院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一起。

三、针对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①预习的目的性

着重预习,指导自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学的开始,在小学阶段往往不那么重视,因此,到了初中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也只是将教材内容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因此,老师就应开始注重学生的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的针对性。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②听课的针对性

专心听讲,乐于思考。课堂学习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同时要养成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③课外阅读的拓展性

课外学习活动,(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等)是学生通过课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学习兴趣,很希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课外学习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需要。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④总结的反思性

及时小结,温故知新。学习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学习”、“保持”、“再现”三个阶段,而保持和再现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要培养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如将平时作业、单元测试中技巧性强的、易错的题目及时收集成册,便于复习。学完每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及时复习是高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材料,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有——“懂”到“会”。

四、针对教师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1、消除民办学校教师存自卑、缺乏归属感的心态。通过合法性管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民校教师应与公办教师一样享有人民教师的基本权利和各项待遇,改善外部环境,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植与资助,完善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制度,以科研建设带动师资建设,如学院可以设立科研处,为已经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与较重的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年终评先进工作者时把科研成果作为其中一项考核指标等。

2、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人才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资本的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它目前的办学特征:强调规模效应和低成本运作。因此,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只注重人才的使用,不注重培训,师资培训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开发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民办高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民办高校竞争更加激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

统计学调查报告(二)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已经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电子商务统计,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都在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基层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一、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团县委统计资料显示,20**年,我县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0.62亿元,比20**年增长近一倍;2023年,我县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1.33亿元,比20**年又增长了一倍多。电商大军异军突起,2023年已有网店数215个,从业人员1451人,电子商务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掌柜”。

(二)电子商务县域特色鲜明。县已被列入“中国电商百佳县”之一。现在网上卖简易衣柜的商家,百分之八十来自的大东坝镇,其中最为集聚的西山村进入全国首批授牌的14个典型“淘宝村”之列;我县支柱产业--茶叶进军电子商务,同时带动了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政府提出了“打造‘网络绿茶第一市’,再造一个线上的‘浙南茶叶市场’的目标”;丰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也已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打产品。

第7篇 强化乡镇统计工作的情况调查报告

乡镇基础统计工作是政府统计系统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及各种数据搜集的源头,是宣传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基础,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保证源头数据准确可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然而,**市乡镇统计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源头数据质量又怎样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与当前肩负的工作任务不尽适应,人员素质与质量要求有差距,统计体制改革亟待加强。

一、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乡镇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农村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乡镇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统计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全面,从而关系到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切实加强新时期乡镇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将是我国统计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既可以促进农村统计事业健康发展,又能牢牢把好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对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整个统计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乡镇统计人员已配备到位。2023年,**市17个乡镇区中均成了统计信息中心,以取代过去的统计办公室,共配备统计人员68人,每个乡镇3-4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59人,高中及中专9人;按配备资格分,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65人,无统计从业资格证的3人。

2、乡镇统计办公全部达标。据统计调查,**市所有乡镇区都有专门办公室一到两间,办公设施齐全,共拥有微机21台,数据整理基本实现自动化。

3、乡镇统计办公经费没有保障。目前,**市所属的17个乡镇区统计机构全年办公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统计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的、隐性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多数领导的心目中,统计部门作用是有限的,地位是不高的。再加之地方财政状况困难,县级统计部门都只能解决有限的工作经费,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本就无从谈起,进不了乡镇财政预算;少数乡镇统计人员报送报表的差旅费和必要的电话费都无法保证,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4、文化程度虽较高,但业务素质较差。目前,**市17个乡镇统计人员中,虽然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但具有统计职称者寥寥无几,统计专业水平偏低,很难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在上级统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统计工作现状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再上一个台阶仍有很大难度。当前乡镇统计工作难以更好开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少,任务重,统计队伍不稳定,工作难尽力。乡镇统计员执行乡镇综合统计功能,履行各种统计调查职责,其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然而,该市乡镇统计机构仅配备3-4名人员,与其担负的工作相比,差距很大,极不对等。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统计对象数量急速增加,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愈来愈大;二是由于乡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统计员一人兼数职的现象比较普遍,专心做本职工作的精力与时间受到严重影响。三是乡镇统计工作责任大、要求高、待遇低,其他工作岗位要么省心省力,要么有利可图,而统计一无所有,没有摊上的绕道走,摊上的设法逃,大部分乡镇统计员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几换,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而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不管人员编制,不管经费,所以乡镇在调换统计人员时根本不与统计局协商,几乎每年都是一张张新面孔或业务生疏的新手,这就势必影响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影响到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迟报、漏报现象难以避免,进而影响到县级统计部门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

2、业务素质较低,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由于统计人员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系统学习统计业务和微机知识,专业素质相对于任务则捉襟见肘,统计台帐、报表汇总仍是手工操作。统计手段落后,致使工作效率低,报表差错率随之增加。加之少数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根本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有时官出数字,有时闭门造车,基层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是否真实可信,就得打上一个问号了。

3、统计调查对象多,配合差,数据难收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二、三产业急速增长,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加之受利益方面因素的影响,集体企业按需上报,对付税务部门和统计部门用两本帐,个体和私营企业瞒报、迟报、不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乡镇统计资料的收集非常困难。

4、统计力量、统计经费与统计工作任务之间不协调,工作难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少、地位低、待遇差。由于统计部门自身没有收入,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完全要靠财政拨款,普查、抽样调查、临时调查以及各种正常的业务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乡镇统计人员业务经费不能及时

保障,而统计工作时效性又强,他们只好疲于应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求业绩,领导干预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实报难。统计数据是考核评比的主要量化指标,直接影响到地区和个人的利益。统计部门在业务上受上级指导,在人员经费上归地方领导,造成其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领导,导致统计数据抗干扰的能力差。因此,有些领导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取得优良的“政绩”,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凭空编造统计数据,有的授意、指使下级虚报统计数据,有的甚至对“不听招呼”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由于统计执法工作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执行到位,“官出数字”也就不难理解了。因而《统计法》对于那些想着政治前途、捞点政治资本的基层领导来说,已没有什么威慑力,长官意识始终贯穿着乡镇统计工作。基于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统计数据人为因素干扰较大。

四、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不利于农村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村统计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作好参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从而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乡镇统计工作领导。各级政府和统计部门,要提高对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乡镇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是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农村统计改革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是确保农村统计工作能够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的领导,摸清情况,抓住重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在工作中,县级政府统计部门要真正负起领导和指导责任,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既要履行统计执法职责,又要完成统计普法任务,要求具备全面的素质。要把统计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体系,首先,县(市)统计局要通过办班、讲座、函授等多种形式,组织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学习,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执法普法能力;学习统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调查能力与综合评估核算能力。其次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以此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全面、圆满完成。

3、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保证统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普法是基础。一是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排除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要敢于依法保护统计机构的完整性和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二是行政统计部门要把统计法律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不论在报表上报时,还是在统计数据的发布与开发中,都要坚持以统计法律法规为标准,以统计方法制度为准绳,扞卫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三是坚持执法。把统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统计基础长期得不到改善、统计数据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乡镇作为统计执法的重点,严查深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现统计工作的根本改善。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充分利用“12、4”全国普法宣传日、“五五”普法、各种会议及活动进行广泛宣传《统计法》。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4、加大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切实规范基层统计调查行为,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改革现行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稳固的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大力提高乡镇统计整体工作水平,统计方法制度能否更贴切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实质的意义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稳定队伍,完善机构,巩固职能地位。

5、要把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作为统计执法和统计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确保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数出有门,报出有据,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实情,真正使统计工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温度计。要督促乡镇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字质量检查制度和审核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业绩挂钩。同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数据评估制度,实行数据质量责任制,全方位加大审核和评估力度。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从法律上对乡镇统计工作予以保证。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在统计机构的设置中,对乡镇人民政府的要求是应当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市乡镇一级均设立了统计信息统计中心,并明确了人员,但均附属于经济发展办公室,人、财、物不独立,工作中掣肘现象严重,专人不专、处境尴尬,难以理直气壮的对辖区内的统计调查对象开展管理,建议相关机构进行调研,从立法角度切实加强和提高乡镇统计工作。

第8篇 建筑企业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报告

建筑企业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报告范文

随着国内经济压力的增大,建筑企业发展遇到极大阻力。根据相关单位做出的建筑企业统计分析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企业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整体的发展稳中有进。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但是,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企业数量减少、劳动生产率反弹。

(一)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经初步核算,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自2023年以来首次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06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7%以上。20**年虽然比上年回落了0.22个百分点,但仍然达到了6.86%的高点,与2023年持平,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

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55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连续6年下降。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89%。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年比上年下降了15.60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年达到180757.47亿元。但建筑业总产值在经过2006年至2023年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持续下降。20**年增速仅为2.3%,下行趋势显著。

(三)建筑业从业人数增加,企业数量减少,劳动生产率反弹。

20**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451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0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6.4万人,增长10.28%。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6.46%,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显著作用。从整个建筑企业统计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建筑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的挑战。但是,中国的建筑企业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建筑企业不仅使国家经济得以发展,更为大众带来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第9篇 金川区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金川区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根据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安排意见》,我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自查活动,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报表齐全。1、农业报表及镇卡、县卡等为逐级汇总上报,统计报表齐全,数据来源可靠;2、农村住户资料由专业人员按月逐户进行督促记帐和收集,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做到了帐册齐全,帐实相符;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全面报表和住户调查资料推算而成,数据较为准确;4、农产量调查及其它调查主要依据农村住户样本点开展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上报程序符合要求。各类报表的上报都要经主管领导审核把关,对一些重要数据,如:农业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都要经过认真评估以后方能上报,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区实际。

存在的问题

受样本量的限制,部分数据的推算结果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准确性较差。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中,除农业外,其它行业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数据准确性不高。

金川区统计局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10篇 关于湖南邵东县城镇经济的综合发展及如何做好统计工作调查报告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处东经 111°30′-112°05′,北纬26 °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990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两市镇设14个社区),12430个村民小组,166个居民小组。2000年全县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7万人。有汉、回、侗、苗等29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境内资源丰富,矿产以煤、石膏为主,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石膏储量3.2亿吨左右,还有锰、铅、锌、铀、铁、硅砂、重晶石、塑性粘土,石灰石等。土镶有水稻土、红壤、黄壤等7大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37个土种。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邵东县出现了新的景点和旅游资源。邵东是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坚持走“兴商建县,民营主体”的发展道路,在全县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如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家电批发城和中南五金批发城;廉桥药材市场成为全国3大药都之一,年销售额愈10亿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检查合格,达到国家标准。

据县统计局对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为66.542分,根据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每个指数值的范围界于0到100之间, 以2001年为基期,从数据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城镇综合发展向好,总体发展趋势向好。2003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66.542分,比2001年上升了3.475分,上升了5.22个百分点。

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一、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城镇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二、指数的计算过程:在确定测评指标体系以后,我们将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计算过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其次,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第三,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四,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第六,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综合指数=0.5*发展水平指数 0.2*发展活力指数 0.3*发展潜力指数。

表(一)

乡镇名

分值(2003)

分值(2001)

仙槎桥镇

77.4

74.3

两市镇

87.5

85.5

廉桥镇

81.3

79.8

九龙岭镇

66.3

62.4

灵官殿镇

54.8

49.5

流光岭镇

60.7

56.7

佘田桥镇

64.2

60.7

团山镇

67.4

61.7

砂石镇

48.9

46.1

火厂坪镇

70.1

66.8

牛马司镇

64.4

61.4

范家山镇

55.5

52.3

表(二)

分值

镇个数

百分比

镇个数

百分比

2003年%

2001年%

80分以上

16.67

8.33

70-80分

16.67

16.67

60-70分

5

41.67

5

41.67

50-60分

16.67

16.67

50分以下

8.33

16.67

合计

12

100.00

12

100.00

下面前谈一下如何提高乡镇统计素质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方法

乡镇统计是最基层的一级综合性统计单位,是确保数据源头的关键单位。乡镇统计人员担负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重任。因此,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但是,目前乡镇统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统计的质量,就素质方面对数据的影响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镇统计素质状况对统计数据的影响1、法制意识薄弱,抗干扰能力差。从《统计法》诞生,地方统计法规、条例和处罚办法相继颁布,已近二十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目标管理体制,政府和部门下达的考核任务要完成,乡镇领导和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乡镇统计在正常的统计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不得不按照某些人的意识更改统计数据,形成虚报、瞒报的现象。由此一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来极大的危害性。 2、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由于乡镇统计的人事权在当地政府,统计员待遇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当上级统计部门把统计任务布置下去,乡镇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做才能搞准统计数据,而且首先考虑怎样的统计数据才能迎合满足领导的意图。工作起来,缺乏工作热情,马虎应付,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必然会造成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3、乡镇统计人员业务不熟识,出现统计数据差错率高,可能会造成统计失实。这主要是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乡镇领导对统计认识不足,统计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而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使乡镇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数据不时会出现某些差错。

二、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 不知从何着手,只能糊寻几个数字,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从惠阳在去年各镇上报工业年报看,问题还是较为严重。有3个镇年报期间是新换上来的统计员,当中有1个连那些单位属于工业都分不清,报表内的指标及平衡关系也不懂,工业总产值是按计划数上报,根本就没有进行统计,统计变成数字的游戏。4、文化素质不高,乡镇统计分析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作为一名合格的统计员,不能满足于对统计制度的了解,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加工、整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还要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但是,目前乡镇统计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在数据评估和统计分析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基本不能对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估以及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提供翔实、细致的分析材料提供参考,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

三、提高乡镇统计素质以确保数据高质量的几点看法1、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根本。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统计员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同时要熟悉该地区的基本 情况。任何一个乡镇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一段时期的锤炼,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胜任统计工作。如果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因此,要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

2、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提高乡镇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之重视统计工作。目前仍有些领导认为统计是“闭门造车”,不了解统计的有关法制法规及制度,使统计员辛勤劳动得不到承认,这必然会挫伤统计员的积极性,统计数据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统,保证统计的权威性,不断提升统计地位和作用,使领导体会统计的真实性和作用。②、注重乡镇统计员的培养。作为上级统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提升统计员的工作能力,引导他们在统计岗位上做出好成绩。③、坚决制止随意调离乡镇统计人员。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制定调离和调入乡镇统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原则及相关手续。对于一些无视《统计法》随意调离统计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确保乡镇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此外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保障。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操作水准,统计也是如此。如果统计人员不是按其职业道德工作,随意报数,就会出现虚报、瞒报的现象,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要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核心是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依法统计,是每一位乡镇统计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积极结合统计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广大乡镇统计工热爱统计事业,献身统计事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统计数据高质量的关键。乡镇统计是属于基层统计单位,是主要的源头数据之一,县 级统计部门有很多数据都是由乡镇统计上报,其上报数据质量极为重要,只有把握好统计的真实性,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就要有一批精通业务知识的乡镇统计人员来完成才能确保。 在提高乡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有:一是花大力气,采用多种形式培训的方法,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在统计工作中,针对乡镇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认真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掌握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方面的洞察能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提高统计的社会效益;四是创造条件,鼓励统计人员继续进修,同时,在更换乡镇人员时,要把好关,尽量让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充实到统计队伍中,逐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整体文化修养。

所提到的县是指湖南省邵东县

和2001年的比较都指名义增长,未考虑价格因素。

第11篇 统计调查报告

“五一”前夕,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4月23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出境游意愿升温,自由行方式最受市民青睐,欧洲则成为市民出境旅游首选目的地。

近半市民出境游选择自由行

本次调查通过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专线,采用随机抽样原则,获得成功样本xx份。调查结果显示,26.1%的市民表示今年有出境旅游的计划与设想,71.4%没有出境游意愿,另有2.5%表示不确定。当问及有出境游意愿的市民选择何种旅游方式时,45.7%选择自由行,比例最高,36.9%选择随团旅游。自由行受青睐主要是因为其相对其他方式在时间、行程游览上完全由游客自主决定,更为随意。

欧洲、日韩、东南亚受追捧

当问及市民出境旅游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时,除30.8%的市民表示没有考虑或不确定具体地方,其他则首选西欧、北欧等国家,占比达15.7%,其次为日韩,占比14.5%,排在第三位的是东南亚国家,占比11.3%。欧洲国家和日韩受追捧主要与人民币汇率升值、购物免税及护照签证条件放宽等一系列利好因素有关。

48.5%市民建议建不文明档案

随着出境游人数快速增加,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和旅游安全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本次调查中,市民认为乱扔垃圾、大声喧哗和无视禁烟标志吸烟,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排名前三。53.7%的市民认为对不文明行为应该加强正面宣传,48.5%则认为应坚决严惩不文明行为和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

调查中,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和不擅自脱团离团是市民认为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比例均为55%。对于旅游中财产安全防范,71%的市民认为不应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其中青年人的比重显著高于老年人。

关于节约用水的统计调查报告

关于节约用水的统计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水资源,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由来以久。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长江以北水系流域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水资源却占全国的19%。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二、调查目的、意义

1、了解世界及我国普遍缺水的种种真实状况,并深入分析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组织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关于市民水资源观和节水意识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争做节水宣传员,形成正确的水资源观,能在生活中自觉节水。

三、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对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各大公共场所及部门单位,以及校内部分学生、老师。调查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单位:物流1003班

四、调查组成员

许嘉平、刘思杰、叶琳荣、谌娅韦、罗雪莲、鄢利红

五、研究报告

第章 现场目击 水在哭泣

[目击一]:公家水,白用白不用

我们走进报学校卫生院宿舍三楼的时候,一位女医生正在洗衣服。一个脸盆用来泡衣服,一个脸盆用来搓衣服。正在起劲地搓衣服,而泡衣服的那个脸盆上的水龙头却开着,水溢出了盆外。离开三分钟,水还在淌着,(调查得知:公家的水,不要钱,管他呢)小记者走到跟前,将水龙头关上。

[目击二]:自家井水,不要钱

我们来到一个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家,正巧王阿姨正在搞家庭卫生,只见她拧开水龙头将水放到最大冲拖把,自己却跑到屋里抹家具去了。这一去就用了10分钟。这10分钟至少浪费掉了两桶水,可以供给一个班40名学生全天饮用。在这10分钟时间里,有王阿姨出出进进,但却没有上前把水龙头关掉。(调查得知:自家井里里抽上来的水,不要钱,你管得着)

[目击三]:落后的洗车办法:

我们在干杉街上一个摩托车修理部在冲洗汽车。洗车叔叔用高压喷枪远远地对着汽车,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猛烈地喷水,洗去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落到地面的水很快地流入下水道,十来分钟完成任务。洗一辆车消耗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这种落后的洗车方法,有三大弊端:使用的是清洁的自来水;水不重复利用,大量地消耗着宝贵的水资源;含有机油的污水直接排放掉,污染河水源环境。

[目击四]:不合理的包费制

用水要交水费,大概绝大多数人是认可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至今仍实行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包费制比如,单位职员在交纳生活水费是只是象征性的交上2元/年,不管几口人,更不问是用了多少水,实际上是鼓励大家敞开来用水,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

[目击五]:滴水成河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水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目击六]:水价偏低,用得起

我国的水价(每立方米水),城市生活用水原水约为1元,工业用水原水约为1.6元。同国外水价比,都有明显地偏低。香港地区20元,东京22.8元。中国水价真的是低得没法再低了! [民怨歌一首]:(安吉县报福镇退休干部黄爷爷讲述)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拉稀生癌。 这首诗反映了黄浦江源的西迢溪被安吉县老石坎造纸厂废水污染后,河边的各村的地下水严重污染,村民们健康受损,疾病缠身,守着大河没水喝。到了世纪末,省市县政府加强对环境污染整治,水污染得到了控制,水渐渐变清了。

[问卷调查]:人们是如何看待水资源的呢?生活中是如何用水的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次社区调查,

1、你认为安吉缺水吗? 是 8% 否90%

2、你认为上海的水质好吗? 是15% 否82%

3、你平时喝纯净水吗?为什么? 是25% 否70%

4、你认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吗? 是 65% 否35%

5、你平时有没有重复用水的习惯? 是 30% 否70%

本小组6位同学共访问了二十个家庭。受访的二十个家庭中,针对“你认为安吉缺水吗”这一问题上,回答是的占8%,回答否的占90%,这说明大部分安吉人对水资源没有清醒的认识。“你认为安吉的水质好吗”,回答是的占15%,回答否的占82%,的确,对我们报福镇一个山区来说,水质比较好。“你平时喝纯净水吗”,回答是的占25%,他们的理由是纯净水干净,让人放心,而且比较方便,也有认为喝纯净水是一种时尚。回答否的占70%,原因是纯净水较贵,自来水烧开了一样能喝;“你认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吗?”,回答是的占65%,回答否的占35%,这说明人们具有一定的节水意识;“你平时有没有重复用水的习惯?”,回答是的占30%,回答否的占70%,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身体力行,节约用水的不多;回答是的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较少。

[目击评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水龙头还存在漏水现象。以记者调查的20户人家为例,共有水龙头56只,其中频繁使用的是32只,因水龙头故障(关不紧)和人为原因滴漏水每天平均1-2只,每天至少1只会滴漏过夜。1只水龙头每天漏水量是0.2197立方米,每月漏水6.6立方米。

第章 浪费与节约用水大战

(一)刷牙 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二)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 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 另外,衣物集中洗涤,可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洗涤剂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

(三)洗澡 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 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时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浪费将十分惊人。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比如脚踏式、感应式等)。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 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四)炊事 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 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气大量蒸发。 用自来水冲淋蔬菜、水果。 节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 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五)洗车 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 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 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 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循环使用。

第章,我创新,节水大发现

一、解决马桶漏水小窍门

过去我家厕所的水桶常常漏水。我想了个简单又易行的办法,用了快一年了已基本上解决了漏水问题。水箱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把手连接皮碗用的铜丝经常卡住,使皮碗掉不下去,皮碗下不去就不能完全堵死漏水也,而导致漏水。可用塑料带搓成塑料细绳,把塑料绳穿过皮碗上的铁环,双起两头连在把手摇臂上即可。塑料绳既结实又不怕水泡,半年换一次。水箱漏水的用户不妨一试。

二、洗衣节水小窍门

(1)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定得太高,衣服在高水里飘来飘去,互相之间缺少摩擦,反而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2)衣服太少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也是省水的办法

(3)如果将漂洗的水留下来做下一批衣服洗涤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40升清水。

三、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

(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

(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

(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

(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

(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了。

四、厕所节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

(2)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

(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

(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五、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六、洗餐具节水 家里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再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七、用节水器具 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

八、查漏塞流 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随时用总节门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九、提高水价,激励节约用水。

十、建立红领巾节水站,鼓励红领巾参与管理公共场所的节约用水监督,让他们从小树立节水意识。

十一、设立“无水日”。除一年一度的节水宣传周以外,还要设立“无水日”,让人们有缺水的体验,真正做到珍惜水。

十二、树立惜水意识,养成好习惯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第章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人人争当节水宣传员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都注意节水了,水荒才能远离我们而去,生活才会安定和谐,环境才会优美舒适。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以后,不但要自己身体力行,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节水。

节水宣传口号:

(1)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2)为了人类和您自身的生命,请珍惜每一滴水!

(3)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4)认真贯彻“开源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的方针!

(5)深入开展创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的活动,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6)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7)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8)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9)加强用水设备管理,堵塞水的跑冒滴漏!

(10)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

(11)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2)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必须保护和合理使用好水资源!

(13)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14)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15)水,生命之源,请珍惜水资源吧!

(16)节约用水,利己利国!

(17)水源枯竭之日,就是文明毁灭之时。

(18)水资源丰富是假象,水资源紧缺才是我们面临的实情。

第章,我与水,亲密接触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可谁做到这一点呢?我敢肯定世界上有97%的人没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对这项工作不支持呢?因为他们不知道水有多么重要,多么宝贵!他们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浪费一点有什么关系?其实,要知道一个不多,十个就许多了。下面我和大家谈谈水的重要性。世界上淡水量不多,但由于大量的淡水在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一带,所以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淡水就很有限了。据科学家的研究,认为人不吃饭可活十天,但不喝水却只能活三至五天。从这里可以看出,水是多么重要了。可有些人明知淡水不多,还浪费,像这样下去,我们的子子孙孙会怎样生活呢?到那时,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我希望人类能拿出实际行动来弥补过去的过失,好好保护有限的淡水资源,让子孙后代也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五、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意义深远,其统计调查结果却不那么让人满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实在是太多啦!而水资源的重要性,似乎人们都还未觉察到!很多人们都认为水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水资源是免费资源,是廉价资源,可以随意浪费。社会中倡导节约用水的口号也是越来越多,也有许多人已经感受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要细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就能过为地球做一份贡献。

六、调查感想

综合以上统计调查报告可知,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处处可见,浪费水资源的原因也是数不胜数,而节约用水的实际行动却屈指可数,伟大的人们,我们该醒悟啦!水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我们一定要爱护水资源,把节约用水的思想贯穿透切。时刻都要谨记,能省则省,不要让地球母亲沉入干枯的境地!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珍惜每一滴水资源,如果遇见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理应主动的上前制止,教育那些浪费水资源的人们,就当是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

七、调查时间

xx年3月15日

关于湖南邵东县城镇经济的综合发展及如何做好统计工作调查报告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处东经111°30′-112°05′,北纬26°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990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两市镇设14个社区),12430个村民小组,166个居民小组。年全县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7万人。有汉、回、侗、苗等29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境内资源丰富,矿产以煤、石膏为主,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石膏储量3.2亿吨左右,还有锰、铅、锌、铀、铁、硅砂、重晶石、塑性粘土,石灰石等。土镶有水稻土、红壤、黄壤等7大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37个土种。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邵东县出现了新的景点和旅游资源。邵东是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坚持走“兴商建县,民营主体”的发展道路,在全县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如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家电批发城和中南五金批发城;廉桥药材市场成为全国3大药都之一,年销售额愈10亿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检查合格,达到国家标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据县统计局对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为66.542分,根据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每个指数值的范围界于0到100之间,以年为基期,从数据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城镇综合发展向好,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66.542分,比年上升了3.475分,上升了5.22个百分点。

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一、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城镇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二、指数的计算过程:在确定测评指标体系以后,我们将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其次,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第三,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四,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第六,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综合指数=0.5*发展水平指数+0.2*发展活力指数+0.3*发展潜力指数。

表(一)

乡镇名

分值()

分值()

仙槎桥镇

77.4

74.3

两市镇

87.5

85.5

廉桥镇

81.3

79.8

九龙岭镇

66.3

62.4

灵官殿镇

54.8

49.5

流光岭镇

60.7

56.7

佘田桥镇

64.2

60.7

团山镇

67.4

61.7

砂石镇

48.9

46.1

火厂坪镇

70.1

66.8

牛马司镇

64.4

61.4

范家山镇

55.5

52.3

表(二)

分值

镇个数

百分比

镇个数

百分比

年%

年%

80分以上

2

16.67

1

8.33

70-80分

2

16.67

2

16.67

60-70分

5

41.67

5

41.67

50-60分

2

16.67

2

16.67

50分以下

1

8.33

2

16.67

合计

12

100.00

12

100.00

下面前谈一下如何提高乡镇统计素质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方法:

乡镇统计是最基层的一级综合性统计单位,是确保数据源头的关键单位。乡镇统计人员担负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重任。因此,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但是,目前乡镇统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统计的质量,本文就素质方面对数据的影响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镇统计素质状况对统计数据的影响1、法制意识薄弱,抗干扰能力差。从《统计法》诞生,地方统计法规、条例和处罚办法相继颁布,已近二十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目标管理体制,政府和部门下达的考核任务要完成,乡镇领导和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乡镇统计在正常的统计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不得不按照某些人的意识更改统计数据,形成虚报、瞒报的现象。由此一来,“官出数,数出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来极大的危害性。2、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由于乡镇统计的人事权在当地政府,统计员待遇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当上级统计部门把统计任务布置下去,乡镇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做才能搞准统计数据,而且首先考虑怎样的统计数据才能迎合满足领导的意图。工作起来,缺乏工作热情,马虎应付,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必然会造成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3、乡镇统计人员业务不熟识,出现统计数据差错率高,可能会造成统计失实。这主要是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乡镇领导对统计认识不足,统计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而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使乡镇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数据不时会出现某些差错。

二、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糊寻几个数,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从惠阳在去年各镇上报工业年报看,问题还是较为严重。有3个镇年报期间是新换上来的统计员,当中有1个连那些单位属于工业都分不清,报表内的指标及平衡关系也不懂,工业总产值是按计划数上报,根本就没有进行统计,统计变成数的游戏。4、文化素质不高,乡镇统计分析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作为一名合格的统计员,不能满足于对统计制度的了解,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加工、整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还要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但是,目前乡镇统计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在数据评估和统计分析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基本不能对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估以及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提供翔实、细致的分析材料提供参考,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

三、提高乡镇统计素质以确保数据高质量的几点看法1、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根本。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统计员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同时要熟悉该地区的基本情况。任何一个乡镇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一段时期的锤炼,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胜任统计工作。如果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因此,要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

2、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提高乡镇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之重视统计工作。目前仍有些领导认为统计是“闭门造车”,不了解统计的有关法制法规及制度,使统计员辛勤劳动得不到承认,这必然会挫伤统计员的积极性,统计数据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统,保证统计的权威性,不断提升统计地位和作用,使领导体会统计的真实性和作用。②、注重乡镇统计员的培养。作为上级统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提升统计员的工作能力,引导他们在统计岗位上做出好成绩。③、坚决制止随意调离乡镇统计人员。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制定调离和调入乡镇统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原则及相关手续。对于一些无视《统计法》随意调离统计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确保乡镇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此外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保障。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操作水准,统计也是如此。如果统计人员不是按其职业道德工作,随意报数,就会出现虚报、瞒报的现象,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要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核心是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依法统计,是每一位乡镇统计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积极结合统计工作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广大乡镇统计工作者热爱统计事业,献身统计事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统计数据高质量的关键。乡镇统计是属于基层统计单位,是主要的源头数据之一,县级统计部门有很多数据都是由乡镇统计上报,其上报数据质量极为重要,只有把握好统计的真实性,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就要有一批精通业务知识的乡镇统计人员来完成才能确保。在提高乡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有:一是花大力气,采用多种形式培训的方法,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在统计工作中,针对乡镇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认真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掌握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方面的洞察能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提高统计的社会效益;四是创造条件,鼓励统计人员继续进修,同时,在更换乡镇人员时,要把好关,尽量让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充实到统计队伍中,逐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整体文化修养。

本文所提到的县是指湖南省邵东县

和年的比较都指名义增长,未考虑价格因素。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统计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

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还存在于:当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之后,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掠夺采取了新形式。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廉价占用上地资源途径,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xx年,各级城镇政府从上地一级市场获得收入1318亿元,企业从上地二级市场获得的收入高达7178亿元,从征用上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直到xx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加之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才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的情况。

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生产领域,生产同种商品的众多生产经营者中,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其生产的商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发财致富;其生产的商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和破产,沦为贫困者。在流通领域,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价格就上涨,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求平衡,则可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其产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或破产,沦为贫困者。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必然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起着分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按劳分配规律作用下也会产生两极分化问题。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以无偿的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相互交织,共同发生作用,推动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3、不恰当的强调效率优先,忽略社会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连公平也没有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甚至变成了'效率优先,不顾公平'。

4、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转轨时期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体制和政策因素主要有:(1)强调效率优先,忽视社会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不同地区和领域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由于政策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如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使这此地区最早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偏好,率先富裕起来了。(3)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经营的私营企业主和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高管人员,他们的收入大大高于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市场机制发生的作用尚未覆盖全社会,一些领域和行业还存在着垄断,尤其行政垄断行业,由于垄断而产生的垄断收入没有得到调节

,从而导致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5)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改革和转制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被改制、兼并,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破产,造成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失业,沦为贫困者。与此同时,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部分人借国有企业改革化公为私而暴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般职工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5、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以及分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在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讲求效率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促使两极分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利益关系的演变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结构调整中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中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长线和短线并存的局面。第二,结构调整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第三,在通常情况下,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总是分布在拥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低附加值产业和传统产业总是分布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和文化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扩大。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1、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衡量个人贫富差距是合适度的基准。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数值达到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数值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人,0.6则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70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人致在0.21-0.24之间,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在0.16-0.18之间,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显现出平均主义的状况,而1998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455,xx年为0.4577,xx年为0.4680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认为,我国xx年基尼系数为0.438,而据世界银行测算,xx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7。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与经济水平相近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这表明我们现阶段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阶段。

2.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到xx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134元增长到3095元,增长了23.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9798元,增长了28.56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分别是1978年的5.82倍和6.19倍。步缩小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6倍缩

小为1984年的1.82倍,缩小近30%。

第一阶段(1984-xx)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的生产力逐渐下降,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198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3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倍;xx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7倍。

第三阶段(xx-xx)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慢缩小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农业税直至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情况。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7倍,xx年降为xx年的3.21倍,xx年进一步下降到3.17倍。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实施过后,再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将会更加困难,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有扩大的可能。

3、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衡量地区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数据显示,1985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5个省了(市、区)是西藏、青海、甘一肃、上海、_比京,职工平均工资依次分别为1967元、1664元、1345元、1344元和1343元;收入最低的5个省是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和安徽,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035元、1027元、997元、966元和950元,工资最高省份的职工平均工资为最低省份的2.07倍(中国统计年鉴,1986)o

1997年城镇居民年收入最高,的5个省(市、区)是上海、北京、西藏、广东和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1425元、11019元、10098元、9698元和8386元;收入最低的5个省(区)是贵州、陕西、内蒙古、江西和黑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5206元、5184元、5124元、5089元和4889元,工资最高省份的职工平均工资为最低省份的2.60倍(中国统计年鉴,xx)。

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来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都呈扩大的趋势。各种收入考虑进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工资外收入也比中西部地区工资外的收入要高得多。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比

统计呈现的数要大得多。

4、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1978年收入最大的是电力、煤气、供水,年平均工资为850元,收入

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470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1.81倍;1985年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年平均工资为1275元,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878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1.45倍。行业差距有所缩小,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人成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收入水平。但1985年以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到xx年,收入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到了31080元,而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8295元,行业收入差距山1985年的1.45倍扩大到3.75倍。这里同样不包括工资以外的收入,如果考虑到工资以外的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水平比最低行业的收入水平远不止3.75倍,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正逐步合法化。

保定统计局2023年人口调查报告: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统计学调查汇报材料

2023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四分之一居民满意收入

节约用水的统计调查报告

关于节约用水的统计调查报告

统计局2022关于外出及返乡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统计调查方案

2023年区能源统计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县统计信息化建设浅析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第12篇 2023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报告

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是马建堂局长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对各级统计机构提出的新要求。“三个提高”的新要求为统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是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准确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调查工作的主线。xx年是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年,江西调查总队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三个提高”为主线,着力在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方式、夯实服务基础上下足功夫,全力开拓江西统计调查事业的新局面。

一、创新服务理念

统计调查部门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统计调查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不仅要敢于表态,更要善于表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判断,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重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调研,“快、精、准”地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果。

二、增强服务能力

增强调查服务能力,就是要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我们工作要的重点有:

1、根据现行抽样调查网点的现状,加强对提高调查网点代表性的研究,结合全省农村住户、城镇住户和规下工业等调查样本轮换,研究各调查主题制度方法的配套改革,不断改进各主题网点调查数据收集方法,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2、在提高数据采集、监测、处理、审核、评估、应用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

3、高质量完成常规调查任务。如:农民工流动监测调查、企业景气和规模以下工业调查、各种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入、粮食产量、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农村贫困监测等等,并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4、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分析,注意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建议。

三、拓宽服务领域

今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基之年,江西调查队系统围绕“创业服务年”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优势产业、低碳经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情况和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资源与环境、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调查研究,加强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全民创业情况和企业景气等的动态监测。同时在服务对象上,由单纯为领导、部门服务向为全社会服务转变。把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内容更丰富,数据更翔实、用户更广泛”的要求,努力延伸统计信息社会公众的服务平台,通过统计网站、《江西调查》、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公开各类统计指标诠释、热点统计调查信息,努力拓宽服务对象。

四、优化服务环境

我们今年注重打造调查服务的软环境,努力把江西调查队系统建设成为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四型”机关,在系统内营造“争做服务型干部、创新型干部、务实型干部、廉洁型干部”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学习,增强统计调查能力。要在总结调查队组建四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上来;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数据质量、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调查队系统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完善各级调查队领导班子考核机制。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和人才培养,落实《江西调查队系统人才工作规划(-xx)》,充实业务人员力量,提高一线调查人员的比例。为“三个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五、改进服务方式

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统计调查部门的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常规的统计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因此,统计调查部门既不要固守陈规,也不能随波逐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主动开展“短平快”的调查,乘势建立统计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提高监测评价水平,满足各方面的统计需求,树立统计的权威。一方面要完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反映经济形势。另外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反映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提供有价值的情况。

六、夯实服务基础

基础牢则事业兴。我们一直以来都把调查服务的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今年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广泛深入宣传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在系统内营造人人关心和支持基层基础工作的良好氛围,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将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事迹汇编成册,供系统学习和借鉴,以期达到交流经验、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质量的目的。二是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化规程》的贯彻落实工作。今年将各地落实《规程》情况纳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三是6月份举办一次系统调查技能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基层统计调查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四是不断完善对调查网点的动态管理和维护。认真做好新一轮有关专业调查样本轮换、城镇住户大样本调查、消费价格的基期更换年等工作。

第13篇 兼职统计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职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选。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除了赚点小钱,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学会接触各类社会人士,丰富社会经验;不浪费空余时间,理论结合实际,也是为今后工作打基础。

调查对象:

大学生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情况和发展情况,不只是学校重视的发展趋势,也是许多人关注大学生发展的趋势。

调查内容:

这调查通过对(在校与不在校)大学生是否有过打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哪种社会实践活动,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实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有什么相关的建议或改进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

“我们是年轻人,我们不可能与世隔绝,也不愿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是众多大学兼职生的共同心声。因此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实习等是大学生的“辅助品”,通过兼职、实习等能感受到学校没有过的压力和感受,也可以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许多宝贵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职业没有层次,都能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有它的利与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与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这样看待的了。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有报酬,就算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们接受的工作,可以胜任,他们都会去做。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 暑假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 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暑假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也有5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38%;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对与这项调查结果分析:

90后的大学生与80前的大学生大相径庭,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经济条件,还是自身的价值观,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因此,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的学习不受到影响就不要考虑兼职。其中有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在兼职期间,由于学习时间大量减少,最终在期末考试中挂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测的人用兼职的幌子来欺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现代社会急需综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实践动手的能力。毕竟,给我们一本书我们可以记很多知识,可过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忘记;然而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灭的经验。毕竟大学生毕业之后,只能做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了,而现在选择兼职打工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丰富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他们需要在打工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第14篇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统计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

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还存在于:当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之后,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掠夺采取了新形式。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廉价占用上地资源途径,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xx年,各级城镇政府从上地一级市场获得收入1318亿元,企业从上地二级市场获得的收入高达7178亿元,从征用上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直到xx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加之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才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的情况。

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生产领域,生产同种商品的众多生产经营者中,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其生产的商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发财致富;其生产的商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和破产,沦为贫困者。在流通领域,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价格就上涨,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求平衡,则可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其产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或破产,沦为贫困者。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必然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起着分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按劳分配规律作用下也会产生两极分化问题。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以无偿的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相互交织,共同发生作用,推动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3、不恰当的强调效率优先,忽略社会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连公平也没有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甚至变成了'效率优先,不顾公平'。

4、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转轨时期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体制和政策因素主要有:(1)强调效率优先,忽视社会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不同地区和领域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由于政策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如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使这此地区最早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偏好,率先富裕起来了。(3)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经营的私营企业主和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高管人员,他们的收入大大高于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市场机制发生的作用尚未覆盖全社会,一些领域和行业还存在着垄断,尤其行政垄断行业,由于垄断而产生的垄断收入没有得到调节

,从而导致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5)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改革和转制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被改制、兼并,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破产,造成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失业,沦为贫困者。与此同时,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部分人借国有企业改革化公为私而暴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般职工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5、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以及分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在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讲求效率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促使两极分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利益关系的演变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结构调整中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中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长线和短线并存的局面。第二,结构调整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第三,在通常情况下,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总是分布在拥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低附加值产业和传统产业总是分布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和文化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扩大。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1、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衡量个人贫富差距是合适度的基准。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数值达到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数值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人,0.6则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70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人致在0.21-0.24之间,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在0.16-0.18之间,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显现出平均主义的状况,而1998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455,xx年为0.4577,xx年为0.4680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认为,我国xx年基尼系数为0.438,而据世界银行测算,xx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7。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与经济水平相近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这表明我们现阶段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阶段。

2.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到xx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134元增长到3095元,增长了23.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9798元,增长了28.56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分别是1978年的5.82倍和6.19倍。步缩小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6倍缩

小为1984年的1.82倍,缩小近30%。

第一阶段(1984-xx)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的生产力逐渐下降,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198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3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倍;xx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7倍。

第三阶段(xx-xx)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慢缩小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农业税直至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情况。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7倍,xx年降为xx年的3.21倍,xx年进一步下降到3.17倍。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实施过后,再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将会更加困难,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有扩大的可能。

3、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衡量地区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数据显示,1985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5个省了(市、区)是西藏、青海、甘一肃、上海、_比京,职工平均工资依次分别为1967元、1664元、1345元、1344元和1343元;收入最低的5个省是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和安徽,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035元、1027元、997元、966元和950元,工资最高省份的职工平均工资为最低省份的2.07倍(中国统计年鉴,1986)o

1997年城镇居民年收入最高,的5个省(市、区)是上海、北京、西藏、广东和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11425元、11019元、10098元、9698元和8386元;收入最低的5个省(区)是贵州、陕西、内蒙古、江西和黑龙江,职工平均工资依次为5206元、5184元、5124元、5089元和4889元,工资最高省份的职工平均工资为最低省份的2.60倍(中国统计年鉴,xx)。

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来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都呈扩大的趋势。各种收入考虑进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工资外收入也比中西部地区工资外的收入要高得多。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比

统计呈现的数字要大得多。

4、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1978年收入最大的是电力、煤气、供水,年平均工资为850元,收入

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470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1.81倍;1985年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年平均工资为1275元,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878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1.45倍。行业差距有所缩小,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人成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收入水平。但1985年以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到xx年,收入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到了31080元,而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8295元,行业收入差距山1985年的1.45倍扩大到3.75倍。这里同样不包括工资以外的收入,如果考虑到工资以外的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水平比最低行业的收入水平远不止3.75倍,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正逐步合法化。

第15篇 思唐镇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自查报告

思唐镇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自查报告

县统计局:

思唐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较为圆满完成了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根据思统字(2022)5号文件《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现将本镇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计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没有正确的统计,就会影响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因此,镇政府对农村统计调查自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政办主任为组长,镇统计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认真领会上级自查工作精神,再次学习《统计法》和《省统计管理条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统计调查自查工作的重要性。

二、数据的来源。

1、充分依靠广大村(社区)干部开展统计调查。农产量抽样调查、畜牧抽样调查、农业年报、私人建房调查、固定资产投资调查、100万元以下工业调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统计调查工作绝大部分是充分发挥广大村(社区)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他们完成基础统计调查工作。

2、镇直有关部门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如派出所提供的人口年报,畜牧站上报的畜牧生产季报表、年报表,农业服务中心上报的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负担调查表,乡企站上报的乡企年报等。

3、镇统计人员到有关单位搜集相关的统计基础材料。统计人员到镇直管财政所、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搜集劳动情况及年报材料,到镇营业所、信用社、工商所、镇医院等垂管单位搜集相关统计材料,到县有关单位如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县短途客运公司等单位搜集相关统计材料。

4、统计人员亲自到有关单位开展统计调查:如2023年的镇第五次体育普查、镇第一次经济普查等。

三、数据质量分析。

1、农作物产量:200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880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710亩,产量7743吨。2002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060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615亩,产量8043吨。200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833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225亩,产量8120吨。202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9091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255亩,产量8523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衡,但农作物产量在逐年增长。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2、畜牧业情况:2001年牲畜出栏52500头、只,肉产量2290吨。2002年牲畜出栏62700头、只,肉产量2320吨。2003年牲畜出栏69500头、只,肉产量2377吨。2023年牲畜出栏80600头、只,肉产量2429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镇畜牧业出栏数量、肉产量都在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支柱产业,加大对畜牧业品种改良,努力引进良种,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3、固定资产投资:2001年502万元,2002年522万元,2003年876万元,2023年1154万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主要原因是上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镇里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招商引资。

4、劳动情况。2001年职工168人,工资支出119万元。2002年职工176人,工资支出138万元。2003年职工173人,工资支出140万元。2023年职工178人,工资支出175万元。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职工增加较少,但工资支出却在上升,主要原因是上级相对提高职工工资待遇。

5、其它历年统计数据调查基本趋于合理。综合历年统计数据分析,本镇人均粮食250-300公斤,人均肉产量80-85公斤,人均纯收入900-1100元,固定资产、职工工资等呈上升趋势,可以说绝大部分统计调查数据比较符合实际。也有统计调查数据有一定出入的情况:1996年镇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镇第五次人口普查、2023年镇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原因是统计调查面大,调查工作复杂、数据难于掌握。

四、基础工作。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统计人员能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坚持认真学习《统计法》及工作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按时按规定参加统计工作会议,有关统计培训,统计执法考试,提高了自身素质,适应了工作需要。

2、对统计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镇党政办及时拟定了年工作计划,向分管领导汇报,每年召开统计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上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再一次学习《统计法》,对统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保证了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实事求是、严格统计执法,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

(1)统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镇直各单位、各村都明确了统计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保证统计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2)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坚持没有统计调查就没有统计发言权,统计工作从不闭门造车,镇直各单位、村(街)统计人员利用经常去开展其它工作的机会,对辖区统计情况进行资料搜集,做到平时抓与专门抓相结合,镇统计人员每年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深入有关单位进行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利用赶场天在办公室咨询赶集的广大村(街)干部、群众了解辖区工农业生产,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一步核实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严格统计执法,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

4、认真搞好档案管理。将历年普遍统计资料装订成册,将重要统计资料整理归档。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统计数据来源可靠,广大统计人员加强学习,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好。因此,本镇历年农村统计工作没有发生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五、存在的不足。

1、对统计人员培训较少。对镇直有关单位统计人员培训较少,尤其是对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较少,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

2、镇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工作督促较少。由于镇统计人员是兼职,对村(社区)统计人员开展的统计调查督促较少,致使一部分村(社区)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一部分统计人员没有到调查点调查,致使调查有部分失实的情况。

六、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镇统计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与统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按规定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行的会议、培训、执法考试,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不断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需要。

2、加强对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村(社区)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搜集准备培训资料,拟定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对村(社区)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次以上,使其统计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3、建立统计工作奖惩制度。对村(社区)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统计工作不负责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加强对村(社区)统计调查工作的督查,镇统计人员每年要抽一定的时间到镇属三个以上调查点进行抽查督促,以提高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5、规范统计档案管理。认真搜集统计资料予以保存,规范建档。

6、热情给领导与有关部门及人员提供统计服务。

7、坚决按规定按时上交各种报表及表册。

七、建议。

1、建立乡镇专门统计机构,设置专业统计人员1-2名。

2、适当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待遇。

3、加强乡镇统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023年5月20日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