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成教育为突破口 构筑区域人才培养的平台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科教兴区”课题组
本课题调研报告是区委科教兴区的总体调研报告的一部分,区教育局“以职成教育为突破口,构筑区域人才培养的平台”作为调研课题,对区域内成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进行了回顾,对职成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研制了对策与措施。报告最后又以“社区学院调研报告”及“奉贤中等专业学校调研报告”作为局调研报告的附件,予以佐证。
近几年来,奉贤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经济为宗旨、面向市场为导向,立足提高我区人力资源素质,积极推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创新,不断加强知识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为奉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奉贤区职成教育的现状与概况:
,全区有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校、培训机构共58 所。其中教育局直属的有2所(成教中心、奉贤中专),乡镇成校7所,市老年大学奉贤分校1所,部门、行业(企业)办学3所(工业技校、农业技校、职工培训学校),社会力量办学45所。事业总量达到了286138人次,比上年净增了9万人次。而且办学层次正在高移、重点比较突出,同时又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规格、多样化的局面,体现了职成教育多功能的特点和直接有效,以及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有13476人接受了学历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其中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的人数分别占了35%和36%;又如:有77774人次接受了岗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157579人次接受了社会文化生活教育,这既适应了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又为实现农民市民化和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再如:有17277人次老年人接受了教育,占到了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2.05%,这又证明了我区的终身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二、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始终结合奉贤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开创了奉贤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培训的新局面。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在职成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与特色:
1、办学体制呈现了多元化的良好态势。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们在巩固和调整、完善以区成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校为枢纽、以社区及村(企业)办学点为基础的三级办学网络的同时,抓住了上海市百所中职校重点建设工程的契机,抓住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抓住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条例》相继出台并施行的契机,着力推进了职成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又在取得了质的突破,逐年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自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格局。
其一,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又有新的起色。该校作为上海市现代化、示范性的中等职校,顺利通了上海市百校重点建设的评估和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复评,并积极开展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活动,真正成为了我区,乃至上海职教领域的一个亮点。抓住奉贤产业结构调整和“三个集中”战略实施,调整中职专业设置,瞄准各工业开发区、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崛起,积极培养一大批中级专业人才和劳动者。同时又与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等高职院校成功进行了办学合作,为向高职延伸奠定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并且学生证了专业建设,已有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成为或申报为上海市重点专业。更值得指出的是,该校注重教育质量,打造品牌优势,有效控制了校外办学点的参与力度和规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8%的历史新高。
其二,区成教中心的功能建设得到了加强。该校充分发挥了区域内职成教育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其中,电大作为本区高等学历教育和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确立,事业规模日趋扩大;整个中心作为政府办学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政府部门加强职成教育指导、管理和服务的中介和桥梁,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成教中心还在本区职成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培训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的有效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区职成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三,乡镇成人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功能定位工作进展顺利。结合奉贤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三个集中”的进程,以及“1+2+5”的城镇体系的构建,在以往开展《上海郊区成人教育办学群建设的研究》和《奉贤区乡镇成人学校体制、布局、功能的研究》两项课题工作的基础上,区教育局会同各镇政府对新形势下成人学校管理体制、设点布局和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理清了改革的思路,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意见。落实了积极而科学的操作举措。目前,这类学校已从原来的16所调整到了7所,并且理顺了由镇政府主办、区教育局主管的体制,调整和优化了管理队伍,明确了集职成教育包括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定位,还创造性地探索了一镇一校、总校与社区校区整合的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资源组合得到了优化,办学实力得到了增强,常规管理得到了规范,成为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智力支撑。
其四,部门和行业办学机构加大了社会化、规范化的推进力度。农广校、工技校、职工培训学校、建设培训中心等部门和行业办学打破了部门、行业所有的局限,发挥了各自的资源、专业等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为我区的职工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储备培训和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继续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构建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由于主动参与了社会化培训市场竞争,学员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
其五,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健康发展。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16字方针,加大了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包括:开展了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风采展示和法制宣传周等系列活动;组织了校院长和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办学水平分等定级评估及其社会公示的长效管理机制。与此同时,还会同民政、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开展了规范登记、常规检查、整改验收、执法检查等工作,使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真正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从而有效地遏止了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文化补课等违规现象,有效地遏制了无序竞争,净化了办学氛围。目前,全区这类学校已达到45所,其中a级学校8所,也涌现了一批先进的典型。如:去年我们接受了市教育评估院对a级学校抽查,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被市教委作为样板在全市推广。去年培训约3.5万多人次,占全区成人教育事业总量的12.3%以上,涉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教育及社会生活类教育等。
2、学习型社区建设呈现了整体攀升的良好态势。
社区教育蓬勃开展。根据市委、市府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部署,结合我区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各镇成人学校都加挂了社区学校牌子,建立了由镇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社区学校校务委员会,落实了社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同时,积极扶植了村(居委)的社区教育点,积极培育了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和学习型家庭,从而初步形成了以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和载体的终身学习网络,不断满足了广大居民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在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中,顺利完成了我区的市政府老年教育实事项目,实现了兴办一所区老年大学和完善南桥、奉城、庄行三所镇老年学校的目标,使老年人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并形成了区老年大学为龙头、镇老年学校、各村(居委)老年分校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使全区的老年教育覆盖率和老年人参与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区老年教育实事工程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市教委、市老龄委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我们始终把创建“学习型”社区,提高全区市民的整体素质作为职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头戏。近三年来,全区近60万人次参加学习、进修、培训,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农民教育、职工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行业培训等教育蓬勃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正在向纵深发展。
目前,全区7个镇都有社区学校,组织全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市民参加各自需要的各类教育,推进成人公益性、娱乐性教育培训,去年社区教育培训达16万人次,促进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3、农民市民化培训呈现了项目与职业并举的良好态势。
立足“三农”高度,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致富的目标,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实施“燎原计划”与“万家富”工程有机结合,广泛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优、稀”农副产业实用新技术培训,这是我区多年来在农业劳动者教育培训上所形成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根据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和发展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又是职成教育必须研究、探索的一大课题。由此,在继续以各镇成人学校为载体,落实了18个技术培训与推广项目的同时,依托区农广校,实施了区府的万名农民培训实事工程,其完成率达到了143.1%,其内容也转到了以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为重点,并使千余人获得了绿色证书。在此基础上,还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兴办了农民职业储备培训和就业转移培训,接受培训的农民达1.5万人次。
为了使这项培训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从而实现以教育支持来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岁末年初时,拟定了《奉贤区农民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其《操作规程》,明确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项目指向和以提高就业能力、就业率为目标的培训要求,并落实了办公室和具体人员。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学校教育和社会化培训机构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坚持以“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为主,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待岗、转岗社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就去年各镇成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人数达5万人次。
4、职成教育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网络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区、镇两级政府管理全区职成教育,加强规划、指导、督查等职能,发挥主导作用。区、镇、村(居委会)三级适应市场自主办学,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又有新的起色。该校作为上海市现代化、示范性的中等职校,顺利通了上海市百校重点建设的评估和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复评,并积极开展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活动,真正成为了我区,乃至上海职教领域的一个亮点。同时又与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等高职院校成功进行了办学合作,为向高职延伸奠定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更值得指出的是,该校注重教育质量,打造品牌优势,有效控制了校外办学点的参与力度和规模。南桥江海成人学校、奉城成人学校和庄行成人学校是上海市示范性乡镇成校,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和特色专业。
5、深化教学和科研改革呈现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的良好态势。
组织开展了职成教育系统的第教学论文竞赛活动,极大地提高各职、成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而且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了舞台。
更为可喜的是,开展聚焦到职成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开展了国家教育规划课题的子课题研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成职教科的《支持教师多元化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成教中心的《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区域化管理机制的研究》、奉贤中专的《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和南桥镇成校的《成人学校专职教师一专多能的策略研究》的结题工作。
三、职成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我区职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奉贤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实际需要相比,无论在培训观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价还是在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与奉贤基本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区域层面上的统筹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建立统筹管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的综合性机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乡镇成人学校的发展水平不均衡,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市民化培训和弱势群体培训缺乏支持氛围和支持力度;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层次、专业、结构布局尚欠合理,办学的社会氛围并不宽松;等等。
1、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职成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政,行业垄断控制性办学制约整体发展,政府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发展职成教育缺乏宏观性、科学性。区成人教育委员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立统筹管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的综合性机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镇成人学校建设明显薄弱,发展水平不均衡。镇政府应承担职责与义务不尽到位。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仍有1所(青村)成人学校没有解决独立建制问题,各成人学校的编制问题还没有落实,4所(金汇、青村、四团、柘林)成人学校设在社区,对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便。
3、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设施、设备欠缺严重,简陋陈旧,难以适应高新层次的成人继续教育和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
4、有关职能部门人才培养、培训规划不健全。各镇、委、办、局都应对本部门人才培养及干部培训作出规划,但不少部门缺乏人才意识和培训措施,甚至无规划,人才观念、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极为淡薄。
5、职业技能教育、就业再就业培训与现有企业用人制度不适应。企业为降低成本,不规范用工,无证上岗,明显降低企业员工素质,但又缺乏有效劳动监察。不少企业忽视在职职工的培训,根据国家规定的职工培训经费不在成本中提留,即使提留挪作他用,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摆不上位置,而有关职能部门又不对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作审计监督。“劳动准入制度”推进缓慢。
6、职业技术等级培训与技能考工考核关系没有理顺。培训面难以推开,缺乏开展社会化培训、专业化技能等级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7、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未摆上重要位置。尚处在自发状态,缺乏部门协调配合与综合管理。
8、全民学习尚未得到社会响应,整体提高市民素质未受到一些领导、部门的重视。终身教育理念缺乏社会舆论导向。
四、对策与措施:
1、正确树立“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观念。各级领导、部门及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职成教育在全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发展新型工业、实现城市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都得依靠职成教育,发展职成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实践,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区政府应将各镇政府、职能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年终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之一。各镇政府、各委、办、局职能部门必须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切实落实培养、培训措施。各部门要有专(兼)职分管教育领导和办学干部,加大对企业、行业职工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训的指导和督查,扎实推进人才的培养和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
2、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多方参与、区镇分级管理的全员教育管理体制。建议将原来的区成人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奉贤区职成教育委员会(由区教育、劳动保障、人事、财政、计划、经济、建设、商业、农业、妇联、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及部分行业、集团企业参与),研究解决职成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其职能和协调面。各镇建立相应的成人教育协调机构——镇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委员会。
3、切实加大职成教育经费的投入。根据国家规定的经费渠道,必须确保:
(1)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成人教育经费,须有权威合法部门提取后全额划拨成人学校使用,年终必须审计;
(2)全区成人教育经费(沪教委成95第01号文)规定按常住人口(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每年1.00元,针对奉贤人口现状及成人学校培训面,应按全区总人口计拨。同时,根据镇成人教育开展状况,镇财政应以1:1配套安排成教经费;
(3)农村教育经费附加中的20%应用于成人教育发展;
(4)每年均应安排职成教育专项(重点项目培训、重大工程)经费;
(5)社区教育为公益性教育,必须有政府适量、稳定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开展培训;
(6)区、镇政府应安排部分经费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进一步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重点建设好国家级、市级标志性重点中专,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创新,调整职成专业设置,不断满足奉贤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并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机结合的办学路子,加强与完善区成教中心建设,筹建区社区学院。充分利用区域内大学园区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职成校与各高校的协调与沟通,搭建“双向互动、交流合作”的培训平台,引入高校先进办学理念,延伸培训领域,拓展培训空间。使高校的师资、设备、人文环境、办学理念等优质资源在推进全区职成教育中发挥独特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办学,使我区职成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5、努力改变镇成人学校建设的薄弱局面。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市教委、市农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郊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尽快转发2月区教育局提交给区政府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和管理的请示》。各有关部门要在学校建制、编制、经费、基本建设上给予积极支持。必须进一步明确镇政府的管理职责,加大支持、扶持力度,使镇成人学校真正成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科教兴镇基地、社区教育基地。
6、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类学校师资、专业、基地等优势,把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摆到各职成校办学重点内容之一,由学校专业学科为本转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大对社会化下岗转岗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力度。区劳动部门可将培训岗位向社会公布,分解培训任务到各镇成人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推开培训面。加强就业指导与推荐,促进社会稳定。
7、要充分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素质教育。从入口关上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培训的原则,组织职成学校加大培训力度,经济、计划、建设、商业、公安、综治等部门联席办公,可试行《奉贤区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证》制度,推动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前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业必备技能教育及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确保奉贤劳动大军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8、积极推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切实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后就业”,建议加强劳动监察检查,保证企业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理顺培训与考核的管理机制,拓宽办学面,鼓励教育机构、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从严把关考工考核,切实构筑“培训社会化、考工专业化”的“一门式”服务机制。
9、努力构建奉贤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1)由政府牵头,搭建奉贤学习型城市(协调)机构,构筑学习平台,统筹规划全区全民学习目标与任务。
(2)大力发展和创新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
(3)认真办好各镇社区学校,明确实质性发展目标,创建奉贤区社区学院。
(4)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导向,树立学习型家庭典型,确立市民学习化理念。
区教育局对第二批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重点问题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党委通过采取听汇报、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城区学校党组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城区学校党组织中有党委2个,党总支4个,基层党支部29个。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员共844名,其中在职党员570人,离退休党员274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项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情况,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将使我党永葆先进性,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我们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时代发展最前沿。
一、城区学校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是个别学校党组织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在指导和处理好党建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上做得还不够,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对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经常性地抓好政治学习,各项党建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够具体规范,落实执行上不够扎实,主要是因为有些制度形成较早,没有及时修改,与现在的要求不相适应,另外,有些制度不健全,没有及时补充造成一些疏漏。三是在党建工作的创新上还不够,满足于会议布置,检查读书写笔记,在真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举行组织生活会、组织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上还不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有关建议: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强化党建责任意识,提高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发挥好党建与教育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提高对党员队伍政治思想教育的认识,切实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充分利用组织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有所动摇。理想信念在极少数党员的心目中发生了动摇,他们思想空虚,精神不振,沉醉于享受,有的党员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甚至悲观失望情绪。二是部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脱离群众;有的则索性以明哲保身作为人生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注重洁身自好,不能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进步;更有甚者,完全将组织纪律抛诸脑后,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消极。三是有的党员作风不扎实。部分党员缺乏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纪律软弱涣散,在抓教育质量和育人工程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常常相互抱怨,而教学质量中产生的矛盾又会引起“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埋怨”,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四是有的党员价值取向不正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员的价值取向也正发生深刻变化。从其主流看,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就其发展趋势而言,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部分党员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有的教师存在有偿家教现象。
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近年来,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局机关和学校的领导及业务骨干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在教育管理、教书育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带领全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默默奉献,为德兴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党员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党员队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党员“向钱看”的倾向有所抬头,责任心淡化,表率作用减弱。少数党员在师生中的形象和威信没有树立起来,导致党员教师、非党员教师只重视业务工作,忽视政治、思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追求。
二是党员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党员教师认为入了党就“知足常乐”,“一心教好案前书”就万事大吉,因此政治学习形式化,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继续改造,对党的方针、政策很少关心或者充耳不闻。
三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部分支部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文章做得还不够充分,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在业务工作中没有看到党建工作的促进效果。
四是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不够丰富。大部分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比较老套,多为聚餐、歌舞等,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党员对组织活动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建立健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健全了党员队伍管理的五项机制。
一是健全发展新党员工作机制。党组织把发展新党员工作作为从源头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任务来抓,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和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发展党员。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坚持做到“五个不上报”,即: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上报,未经过培训的不上报,示经公示的不上报,材料手续不全的不上报,对的党的基本知识模糊、入党动机不纯的不上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在“双高”(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的结构与素质,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近年来,市教育局每年会发展十几名党员,发展党员质量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同。
二是健全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党员档案是党组织按照党的有关政策,在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党员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等内容的文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管理党员的重要依据。党员档案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对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为此,各级党组织安排专人负责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添置必要的设备,党员档案实行制式化管理,档案盒、档案袋、档案卷皮、目录等实行统一格式,做到归档及时、保管有序、查阅便捷。接收与转出党组织关系,都做到手续齐全,并认真核查转入、转出党员的档案材料。
三是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等知识,也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多种多样且富有成效的学习培训方式,有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外出观摩、聘请专家授课等。要求每位党员每年撰写读书笔记达一万以上。一中、二中等党支部每年都会组织党员教师赴国内名校学习听课,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这一举措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党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开展党员先锋创绩活动,各支部都建立了党员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内容涵盖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成果、帮扶师生成效、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各个方面,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考核结果与党员的评优评先、选拔作用直接挂钩。在评价方式上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有党员自评、互评,学生及家长评、校领导评等,并将其有效整合,力争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党员心服口服。银城一小党支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了解党员的表现、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党员反映,促进了全体党员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创先争优的热情。教育局党委每年“七一”之际都会表彰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五是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各支部动员广大党员广泛开展帮带教师、帮扶学生活动。要求每一名党员至少帮带一名新教师,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使其尽快胜任教学工作。积极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各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如:一中大力开展党员“三联四一”活动,“三联”是指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骨干教师联系青年教师、党员联系寝室,“四一”是指党员上好一节示范课、读一本好书、写随笔、帮扶一名学困生。二小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二中针对学生厌学现象增多的问题,组织每位党员与1—2名学习困难学生结成对子,通过谈心交流、课业辅导、家访、经济资助等方式促进其思想转变,提高其学业成绩,使大多数后进生都得到了转变,成效较为显着。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市教体局党委将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区教育局对第二批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问题调研报告
区教育局对第二批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重点问题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党委通过采取听汇报、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城区学校党组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城区学校党组织中有党委2个,党总支4个,基层党支部29个。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员共844名,其中在职党员570人,离退休党员274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项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情况,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将使我党永葆先进性,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我们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时代发展最前沿。
一、城区学校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是个别学校党组织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在指导和处理好党建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上做得还不够,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对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经常性地抓好政治学习,各项党建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够具体规范,落实执行上不够扎实,主要是因为有些制度形成较早,没有及时修改,与现在的要求不相适应,另外,有些制度不健全,没有及时补充造成一些疏漏。三是在党建工作的创新上还不够,满足于会议布置,检查读书写笔记,在真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举行组织生活会、组织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上还不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有关建议: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强化党建责任意识,提高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发挥好党建与教育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提高对党员队伍政治思想教育的认识,切实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充分利用组织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有所动摇。理想信念在极少数党员的心目中发生了动摇,他们思想空虚,精神不振,沉醉于享受,有的党员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甚至悲观失望情绪。二是部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脱离群众;有的则索性以明哲保身作为人生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注重洁身自好,不能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进步;更有甚者,完全将组织纪律抛诸脑后,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消极。三是有的党员作风不扎实。部分党员缺乏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纪律软弱涣散,在抓教育质量和育人工程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常常相互抱怨,而教学质量中产生的矛盾又会引起“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埋怨”,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四是有的党员价值取向不正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员的价值取向也正发生深刻变化。从其主流看,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就其发展趋势而言,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部分党员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有的教师存在有偿家教现象。
(二)有关建议: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员的在党意识,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把从严治党的精神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到每个党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通过教育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基层党组织的意志和思想认识,把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到突出位置。尤其是对当前党员中一些人存在政治思想素质和品格问题而产生严重的错误倾向及行为,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我们认为,必须突出素质建设这个主题,建议开展“党员素质工程”的创建工作,以教育发展为中心,结合各基层党组织的不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监督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同时建议对于那些老党员要制定专门的管理考核内容,专项督查,加强和改善管理,保障其权利,增强其党员意识,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严格党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阵地网络化。一是党组织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并增加党员教育经费投入。二是要经常性地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的的专题教育。三是要坚持正常化的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等制度。四是要努力实现党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要在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的同时,加大文化知识、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五是要选准选好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同时,在广大党员开展警示教育、反面典型教育,用身边人、身边的事进行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第三,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管理监督。要落实好“两个条例”,增强广大党员组织纪律意识,保障党员权利。要坚持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要坚持开展党员创先评优的各种新的载体活动与管理监督相结合,有效地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从严把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把好双关,即发展党员的“入口关”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进一步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性和公开性,不仅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搞好党内监督,而且要让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之中,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员的工作责任制,入党介绍人、支部书记、党委书记或副书记、组织委员等是重点责任对象,应对保质目标负全责。在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问题上,要按照党章规定加强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仅要在政策上加以宣传、理论上加以指导、业务上加以培训,而且要在机制上加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对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关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为确保这次活动开展的切实有效、不走过场,必须由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挂帅,党员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对反映的问题,属实的要积极改正,有其他情况的也要耐心向党员干部群众解释清楚。
(二)要加强教育。在不耽误正常业务的前提下,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要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教育的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形式,如请专家上党课、参观交流等,活动还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不能光就学习而学习,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以学习促进单位的工作。
(三)要加强监督指导。要专门组织力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同时应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监督制度。
(四)要树立典型。很多党员反映现在身边活生生的先进性典型不多,应树立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并举行巡回演讲。
(五)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实施单位,应通过完善、坚持各项制度如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每年基层党组织的常规工作。
(六)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具体说就是“严进宽出”,在“入口”上,要取消每年的计划数,各级党委发展党员时要严格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出口”上,要通过处置不合格党员来纯洁党员队伍。对于不合格党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谈话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挽救,对经过教育仍丧失对党的信仰,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做党分配的工作,不足额交纳党费的党员,要清除出党。
通过全面调查和分析,就全区教育系统党员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看,整体状况是好的,主要是局党委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研究和探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抓好班子建设,为党员和群众树立榜样;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不断强化对党员的约束机制;开展各种活动,促使党员发挥先进作用。对于党员队伍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我们相信,通过第二批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和规范党员发展等办法完全可以彻底解决。
6月12日
xx教育局关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农村教育情况,促进全县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通知要求,我们多次深入基层,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未来几年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远景规划,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农村学校19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乡镇初中37所,中心小学113所,完小14所,分校21所。全县农村有高中在校生6796人,初中在校生26372人,小学在校生31339人。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幼儿园109所(含鸦鸿桥镇两所民办园),在园幼儿13800人。
二、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我县以迎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普九”完善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普及程度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县初中生年巩固率逐年提高,已达到省“普九”标准,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已达省“普九”标准。我县多次被省政府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普九”向两头延伸。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使普九成果向两头延伸。近几年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我县5所农村普通高中共有在校生6796人,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44.7%;在学前教育方面,从起,我们努力实现由学前班向幼儿园的转变,三年时间共新建乡镇幼儿园69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2%。去年我县在原有基础上又投入资金1146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12月初,我县接受了省检查团的“普三”验收,省市领导对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我县的学前教育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水平。
3、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几年来,全县农村初中、小学学校总数从1998年的498所减少到目前的185所。
4、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力度,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开始起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截止到目前共投入资金4300万元用于配备校长办公系统、学校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建设以及购置教师、学生用微机。目前全县农村所有完小以上学校均配备了微机室、校长办公系统、多功能教室,全县农村中小学配备校长办公系统210套,购学生微机5200台,建微机室205个,多功能教室194个,语音室48个,建校园网17个。
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了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农村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工程,迎接了省“普九”、“普三”检查验收,全县教育欠帐达9720万元,其中农村教育欠帐为1603万元。而我县县、乡两级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落实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还很低。今后我县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现代化装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自以来,我县初中小学没有再分配新毕业生,而自暑假,实小、三中开办寄宿制以来,先后从乡镇选拔293名教师进城任教,又先后有200名教师出口,其中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造成目前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尤其是小学教师,目前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中心校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不能保证,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初中生流失严重,控辍保学的任务艰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虽然我县通过了省“普九”复查验收,但初中生流失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遏制,尤其是我县南部潮洛窝、石臼窝等乡镇受当地服装厂影响,初中三年,学生的流失更为严重。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很难将此项工作做好,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实际困难。布局调整工作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群众的认识问题,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布局调整后,确实存在学生上学距离过远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考虑,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5、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
总体目标:到,初步建成适应玉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高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玉田县建成唐山市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具体目标:
(一)形成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
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到,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争取达到100%,充分满足三至六周岁儿童入园需求。通过幼儿园升级升类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乡镇中心园达到省二类标准,到全县一类幼儿园的比例达到30%,二类园比例达到60%。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学前三年教育向0-3岁幼儿教育延伸。到,形成完善的以省级规范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中心校独立园为基础,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教体系。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有长足进步
以迎省“普九”复查为契机,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小学抓实特色校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展示我县素质教育成果;初中抓实控辍学保学工作,提高在校生巩固率。未来几年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工作重点放在初中,到完成撤并15所初中和42所农村小学的任务,为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考虑在农村建设九年一贯制试点寄宿制学校。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到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教师全部实现微机备课,到前后,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功能教室,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装备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力普及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认真做好生源预测,考虑未来几年,生源减少的因素,为发挥高中现有优势,在5年内将现在的彩亭桥中学、亮甲店中学、鸦鸿桥中学逐步撤并,重新划分招生范围,只保留林南仓中学、窝洛沽中学两所农村普通高中,完成对以上两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争创省级示范学校。保证从农村向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人才。
(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继续做好初三毕业生的春季分流工作,保证县职中心生源。合理利用撤并后的3所高中校址尝试举办高中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比例,培养更多的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大教育观,引导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干部选择、任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教育强县、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县政府在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经费逐年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增加对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结合布局调整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捐资助学,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教育和公安、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好初中生流失问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讨活动,健全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暂行办法》;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教育局行评纠风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纠风工作是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是维护教育声誉、规范干部教师队伍的主要手段,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我局对全县教育纠风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在调研中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举全局之力抓行风建设的局面已经形成,教育行风建设工作开展的环境日益优化,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教育行风的考评机制,调动了局机关各股室和中小学校园做好行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投诉总量不断下降,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攀升,为我县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纠风工作的现状
(一) 纠风工作机构和人员
1、局机关纠风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把纠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纠风工作,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科室长和校园长为成员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纠风办充实到2人(原来1人),与全县中小学校(园)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及学校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的责任制,进一步强调班子成员和学校领导班子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对分管学校或科室的纠风工作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纠风工作新机制。工作的重点是负责全县教育系统治理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师德、学校开设小卖店、招生违纪等问题。随着多年来教育行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局行风建设工作也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一些工作关系已经理顺,纠风工作管理机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工作成效显著。如: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由人事科负责;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学生食堂、校内开设小卖店方面的问题由安全科负责;招生考试方面的问题由招生办负责等。教育局纠风办主要负责综合分析全县教育行业作风建设情况,提出纠风工作意见;对教育系统纠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承办上级纠风部门批转的教育行业不正之风信访件;受理教育纠风工作中的来信来访及电话投诉。
2、全县各学校纠风工作机构和人员情况
全县中小学校园成立了工作机构,设立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纠风工作。
(二) 教育纠风工作开展情况
1、群众反映纠风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襄垣县教育点多面广、校点分散,行风建设涉及面广,在教育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情况下,教育领域难免出现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就要通过行风治理的途径予以克服和解决。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讲、多次讲、反复讲,找原因、说危害,要求广大教职员工纠风治乱工作必须从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不正之风入手,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扎实开展工作,为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推进教育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
(1)对乱收费的重点治理。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订了《襄垣县教育局xx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对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作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一直是教育纠风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和纠正中小学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行为;禁止和抵制有关部门向中小学的各种摊派行为和搭车收费,禁止乱编、乱印、滥订教辅材料。二是规范办学行为,制止初中、小学举办各种以收费为目的的快班、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行为;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等,有效杜绝了“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行为,确保“两免一补”经费发放、贫困生救助金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到“阳光操作”。
(2)对乱补课的专项治理。近年来,针对中小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有偿进行补课的行为,教育局纠风办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加大对教师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的治理整治力度。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办收费补习班(凡利用学校教育、教学场地、资源举办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培训、补课,严禁收费)。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有偿培训,乱补课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治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教育行风明显好转。
(3)坚持“制度建设和专项治理”两条主线并进的原则。纠风工作侧重于制度建设。通过中小学收费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及招生行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乱收费乱补课责任追究等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努力探索解决纠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措施,总结问题解决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使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纠风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案件查处情况
近年来,教育纠风治乱工作始终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主体,理清发展思路,领导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克服阻力,顶住压力, 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对各种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以及师德败坏等严重违纪行为进行了坚决查处。今年来,收到信访件39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三)纠风工作成效
1、源头治理。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以及教材等重大改革,教育系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纠风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局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有效遏制择校热和乱收费的源头治理、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近年来纠风工作的实际,单靠案件查处是解决不了群众满意的根本问题的,主要还是靠县委、县政府等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找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从源头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创新教育纠风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和完善由教育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科室、各学校相互配合、纠风办组织协调的教育行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层层签订教育行风建设的责任状,明确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责任内容和责任主体,形成局领导管大局、科室长包科室、学校领导包教师、班主任包班级的“一管、三承包责任制”。
3.以监督考评为抓手,促进全县纠风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创建教育行风建设示范活动,制定具体的行风建设示范考核工作方案,把行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树立行风建设示范学校,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年终对科室长、校园长实行百分制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学有榜样、做有目标,着力推进纠风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4、实行专项治理,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发生和蔓延。开展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分管领导组织检查组对学校教师进行有偿补课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特别是对寒暑假、双休日和节日期间教师进行有偿补课的重点检查,对违规学校或教师给予曝光,责令限期整改,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发生和蔓延。
5、加强宣传和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教育行风建设的新局面。一是通过襄垣教育网站,开通襄垣县教育局政风行风热线电话、编发简报等一系列有效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我局行风建设工作;二是注重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园广播、家长会等的社会监督作用,并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通报行风建设工作情况,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听取群众提出好的意见建议,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教育行风建设的局面,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二、目前纠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通过对我县教育纠风工作的深入调研,找准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三乱问题未得到完全遏制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每年都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全国纠风工作的重点来抓。按照国家、省、州、县的要求和部署,我局领导也一直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根本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教育收费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群众举报数量明显下降。 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的现象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未得到完全遏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乱补课问题虽经过多年治理,但由于成因比较复杂,目前并未得到彻底遏止。随着学校收费行为的不断规范,乱补课问题上升为群众投诉最多、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虽然近几年我县通过源头治理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有效地为择校热降了温,但择校与择班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个别学校仍然存在违规收费的问题,如间接性强迫学生购买校服、资料印刷费、入保等;四是以开办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等名义收费的问题有所反弹。五是滥订教辅材料的问题仍时有发生。
(二) 纠风工作人员数量和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人员数量少
教育系统从事纠风工作人员在负责纠风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一至两项其他工作,不能适应繁重的教育纠风和案件查处工作。
2、人员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系统纠风办工作人员中,100%是事业编制人员,由于教育工作调动比较频繁,新上岗的纠风工作人员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进入角色,这样就给纠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由于教育系统纠风办工作人员未参加过正规的业务培训,这样就造成在案件受理过程中,一些政策把握不清楚,一些案件回复不规范,从而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
(三)职能不清、执法无据
目前,教育局纠风办公室没有明确的职能,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权力和责任是什么都不清晰,对于一个直接处理问题的科室来说这是一个如何执法,又怎样才能执好法的问题。另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是没有执法资格的,对于教师违规补课等一系列问题,教育局纠风办怎样做好查处工作值得深思。
三、工作建议
为使教育纠风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纠风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继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我县几年来教育改革实践证明,抓源头治理是解决教育纠风工作中问题的治本之策,应当继续深化。要将实践证明好的、群众欢迎的措施制度化、规范化,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通过教育改革大力实施集中办学,合理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加强教育纠风机构建设
针对教育行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教育实际,设立学校调解小组,明确纠风办的具体职能、责任和权力,加强对纠风队伍的培训、培养,提高从事纠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按照依法行政的规范要求组织开展行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评估,完善群众举报案件处理的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纠风工作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校长和教师培训,有目的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将行风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教育引导其认真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将廉正和行风建设培训作为校长任职的重要和必备条件,不经过相关的培训不能新任校级职务。对于现任校级领导要进行逐步的培训,并将行风建设培训作为一个常规培训开展起来。
(四) 完善工作制度
以《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台符合襄垣教育特点的《襄垣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对违规、违纪学校、教师的处理办法,做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依法行政、依法执教、依法治教,完善纠风工作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关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
调 研 报 告
区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4033人,其中女教工231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7.48%。根据区总工会《关于开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区教育工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教育系统38处直属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教职工生育保险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女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一是强化宣传,形成关心支持女教职工发展的良好氛围。区教育局和各校党组织遵循《妇女权益保障法》,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男女平等的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提高女教职工的政治地位;宣传教育教学工作中先进女职工的典型事迹,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女职工、关心女职工、支持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落实女教职工政治待遇。在妇女干部的选拔任用、组织发展、职称评聘、培训教育、评先树优、住房分配及报酬待遇等等方面,都做到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为妇女展现才能和智慧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很多女教职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2002年度,教育系统1名女同志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2名女同志被推选为区人大代表;5名女同志被选为区政协委员;6名女同志被选为区党代表。目前,全区教育系统校级领导干部137人,其中女校级领导干部28人,占校级领导干部总数的21%。
三是提高女教职工思想业务素质。全区教育系统妇女组织广泛开展了 “教师职业道德全员培训活动”、巾帼建功双文明竞赛活动。通过争创巾帼建功示范岗、争做岗位明星等一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女教职工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再创佳绩。目前为止,已有182名女教师参加助学自考,1936名女教师参加了教师基本功训练,1400名女教师参加了微机培训,110名女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各校组织的教职工练兵比武活动中,练兵项目达84项,参赛教师2507人,其中女教师1304人。仅2002年,2名女同志被评为市特级教师;5名同志被评为区十佳教师。在市教育局对市区初中、小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专项督导评估中,我区青年路小学获一等奖,校长滕欣云同志获得市教育局奖励人民币6000元,成为市区惟一获得此奖项的女校长。我区4名女同志被评为潍坊市市区“十佳班主任”;4名女同志被评为市区“十佳教师”。我区39名教师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其中37名是女教师,占了优秀教师总数的95%。
二、深入实施妇女发展纲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是增强妇女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各单位认真组织女教职工学习“两纲”,学习《妇女权益保护法》、《新婚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人人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是认真落实妇女“五期保护”制度。全区教育系统女教职工的婚假、产假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休息时间,产期休假5个月,晚育实行休假150天,产期发放100%工资。在医疗、孕、产期、哺乳期内,不参加竞聘,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动顺延至医疗、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女教师怀孕期间安排轻松的工作,为有小孩的女教职工安排喂奶的时间,50岁以上的女教师每天可以晚到和早走半个小时等。
三是组织了妇女儿童纲要宣传月活动。强化“两纲”宣传。确定三月和六月为妇女儿童纲要宣传月,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全社会关心妇女工作的氛围。
三、关心女教职工身心健康,丰富女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一是关心女教职工家庭幸福。今年全区进一步普及了“美在家庭”活动。全区女教职工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注重家庭美德建设,促进了家庭环境不断改善和家庭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助贫帮困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女教职工渡过难关。
二是关心女教职工身心健康。教育系统无强体力劳动、有毒场所、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各单位坚持每年两次组织妇科查体,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女教职工在经期,单位不安排体力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安排从事夜班劳动。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
三是丰富女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各级教育工会定期举办女职工“庆三八”拔河比赛、排球比赛、书画展等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女职工间的相互了解,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女教师身心健康水平。2002年度,区教育局妇工委被区妇联授予 区妇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00五年一月十五日
从今年10月中旬以来,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林发高副局长带领政工科、教育科、教研室相关人员,对全县73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地毯式的教育教学常规调研。
调研主要方式有突击检查教育教学常态、查阅制度与记录、抽查备课本、听课本、师生个别谈话等。在了解管理常态和有效性制度建设进程、了解教育教学规范化基础上,与学校方面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共同探讨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促进各校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导向的有效性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以下从教学管理有效性、教育规范化和教师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反馈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并提出调研组的建议。
一、教学常规管理有效性方面
(一)各类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实际行动
本学期大多数学校与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并在实际行动上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文成二中等规模较大的初中学校,自发组织了八校联谊机制。11月份,八校进行了第一次教学质量联考联评;12月21日,同时在四校分学科举行教学研讨会。经过八校联谊会商讨,还安排好了下阶段的联考联评和教研活动计划。
2、同规模的樟台乡校、龙川乡校、学口中学和少体校之间;西坑、学口乡小等六个县直属小学之间也商定了期末联评方案。
3、玉壶片、西坑片、南田片在调研组下乡前就安排妥当本片下属学校的校际联考机制。其它各片在后续的协商中,也相继拿出了各片期末质量联评方案。
校际之间自发的教学质量联评,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竞争,有利于激发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同时,又回避了由教育行政部门全面组织质量评估带来的政策风险。
(二)学校在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明显进展
本学期县教学工作会议以来,绝大部分学校在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进步是明显的。
1、部分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率先形成五项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代表性学校:南田中学、百丈际镇校、珊溪镇小等)。这些学校修订的有效性教学管理五项基本制度,即《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优评先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规范性方面,在内容与要求上符合市教育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和县“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研究”的规范性要求;
科学性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的明确导向,有利于建立“以学论教重视实效”、“面向全体重视差生”、“检查常规重视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
可操作性方面,这些学校所制订的五项基本教学管理制度,都包含或附有评价量化的操作细则,制度之间相互配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真实性方面,在实际运行中,教学常规检查记录真实反映有待改进的问题、评价有区分度,对促进教师教学常规达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真实有效。
2、部分学校在实际做法上,教学管理有效性导向明确(代表性学校:大学镇小、巨屿镇校、珊溪中学等)。这些学校,虽然在制度文本的规范化方面还没有完成整理,但是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实际做法上,都把有效落实新课程教学常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摆在教师业绩考核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如:大学镇小多年来坚持教学常规一月一查、结果公示的做法,本学期还做好了检查结果的反馈记录,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常规规范化;多年来在教师业绩考核中,教学效果占有20分(百分制)左右的区分,“以学论教”的做法,导向十分明确。
3、学区办公室在片区教学督导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代表性学区:珊溪片、西坑片、玉壶片等)。这些学区办公室,介绍了多年来坚持学区教学质量统计与分析的做法。他们在9月21日县教学工作会议后不久,就提出了本学期进行学区内校际联评的新方案。珊溪镇小和学区办公室,还把镇小制订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推广应用到本学区下属学校,统一利用校本教研记录本,加强了对下属学校的教学和教研指导。
(三)教师在落实“四项”教学常规方面的进步
1、教师在执行“备课、课堂教学、质量测试、作业布置与批改”四项教学常规方面,取得一定进步。在各校教师备课本抽查中,了解到规范化备课方面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在大学镇小随机抽查的教师备课本中,绝大多数教师备课已经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周壤乡校(小学语文)、珊门小学(英语)、金炉乡小(语文)的个别教师常态教学,就如一节展示课一样吸引着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和走廊上的调研组成员。
2、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在最近的学校年终考核中,珊溪中学教师在个人座谈会上反映,学校本学期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教学质量的导向十分明确,现在教师不仅增强了竞争意识,而且明确了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的竞争方向。巨屿镇校在按有效性管理要求,修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后,出现了人人争上公开课的好现象,小学部教导主任,本学期校内听课记录本记满四本。
(四)教学管理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大多数学校积极采取对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学校和教师认识不到位,实质性行动相对迟缓。
1、部分学校对“县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研究”和“市四项常规达标活动”内容与要求的认识很含糊。
内容上,不明白“四项常规”是指“备课、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作业布置与批改”;不知道教学规范达标,分学校管理和教师执行两个层面进行。
要求上,没有科学把握达标标准,反馈记录不讲有待改进的具体问题或有意回避问题,达不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也达不到市规范达标验收的要求。
2、部分学校(学区)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迟缓。在调研组到来之前,黄坛片、大学片下属的一些小学还没有“校际联评”、“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挂钩”等实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任何做法。经过充分交流后,虽然多数学校积极表态,提出各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但在玉壶东背小学、双洋小学等学校交流时,学校领导面对日益下滑的教学质量,分析了很多客观原因,对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措施也没有信心和决心。
其它市县学校常态化的月考制度,我县没有任何学校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
3、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操作细则,可操作性和导向作用不强。
普遍性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⑴质量评估方面,没有把考试分数转化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计算方法,对非考试科目没有质量评估方案;常规检查结果没有量化或等级化;考试与检查结果,在操作上难以与教师年终业绩考核直接挂钩。
⑵教学常规制度方面,检查不全面,“四项常规达标活动”,只关注“一项半”,而对“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质量测评(命题与成绩分析)”没有督查方案。
⑶检查反馈记录方面,有待教师改进的问题不具体,少数学校还存在只由教研组长上报常规检查结果的老做法;检查对教师“四项达标”的促进作用不强。
⑷质量评估和常规检查量化分区分度过少,对教师考核的激励作用不强;
4、部分教师还末达到新课程教学的规范要求。
如:备课方面还不能按新课程要求陈述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没有进行过程化设计、只罗列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反思没有实质性内容等缺陷还在一定上存在。
课堂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两种倾向,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新课程教学形式,不重视教学实效;也有一些教师拿着新课本采用旧教法。
教学质量测评方面,普遍不能做到规范化命题与试卷分析。
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如何做到高效率轻负担,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5、极少数教师对加强教学常规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命题与质量分析,是教师研究考试改革方向,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方式,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它的作用。在部分学校,当调研组成员诚心诚意地为其探讨教学规范要求时,却有一些教师态度漠然,甚至抵触。
6、部分学校领导成员成为推进有效性教学管理的阻碍。作为班子成员在教学管理上回避问题,不行使自己的教学管理职责,检查走过场。作为兼课教师,常规落实走在普通教师后面,备课不规范,改作不认真,少上课又不多听课。态度消极,工作不思进取。
二、教育管理规范化方面
(一)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不适应对学校的管理,导致县局政令不畅通
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分直属学校和七大学区,学区下属又分乡镇级和村级学校,这在过去是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变化,这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管理。
比如说樟台、龙川、二源、百丈漈、巨屿等学校,其办学层次和规模比学区所在镇小之下,这在管理协调上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七大学区功能日渐衰落,一没有教师调配权,二没有经济支配权,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和制约手段。
建议调整学区范围和强化学区功能。除文中、成职教、实小、二中等学校划归直属外,按东(大学、黄坦)、南(珊溪、学口)、西(南田、西坑)、北(玉壶)四片,建立新的学区管理模式,不管办学层次和规模,实施属地管理。慎重考虑学区主任的人选,加强学区职能。
按照办学层次和规模对学校的重新分类,提高管理效益。有的乡级学校规模不如村小,在管理上抓住了芝麻,放弃了西瓜。建议在管理上按照办学层次和规模把学校分为规模学校、一般学校、微行学校三类,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二)学校内部管理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迫切需要解决
许多学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学校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没有体现依法治校的理念,民主管理气氛淡薄,有的甚至在沿用20年前的制度。建议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特点,特别是关系到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管理制度,必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使之合法化,避免矛盾化。
(三)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领导班子需要优化组合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南田片的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要加强对校长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让校长在政治上有奔头,事业上有激情,工作上有热情,管理上有方法。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大胆选用教育理念先进、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担任校长,并建立制度保障校长的校际交流和使用。上林乡校校长的使用可以借鉴。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学校学生和教师不多,但领导一大堆,人浮于事,而有的学校因为是村小,班子成员不足,不能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建议学校班子的配备,从学校实际出发,按学校规模和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不能重复因人设事。
(四)建立一套新的评价制度,仍然任重道远
自从教育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教学上来后,教师麻木多年的神经也被触动。许多规模学校自发组织了联考联评,建立了新的教学业绩评价制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刺痛了部分教师的心,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许多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遭到了少数教师的抵触。个别教师甚至多次投诉到省教育厅,痛数学校抓教学质量的种种不是。建议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的步伐,我们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没有错,必须持之以恒,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民主的、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让广大师生有一个适应过程。
(五)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多数学校忽视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生的思想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对外来人员,除个别学校学生会问声好,多数学生缺失最基本的礼貌。下学期开始,要重新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没有开齐开足
这主要是教育教学理念、场地器材、学科教师结构等原因造成的。许多学校能够按照法定课程表安排功课,但地方课程、技能课没有落实的情况比较严重。
如:地方课程,许多学校有教材(《人·社会·自然》)也不授课;
体育课程,部分学校因场地、教师等原因,根本无法达到国家开设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许多学校根本没有落实。
建议条件成熟的学校要开齐开足法定课程。条件暂时还不成熟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从最基本的环节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再开展校本教研,最后形成规范成熟的校本课程。
(七)继续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基础设施安全建设
多数学校住校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特别要关注安全出口通道、应急照明灯、电线老化等问题。建议列入危房改造计划。
三、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一)“教师素质年活动”计划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文教政[]150号文件规定,教师素质年活动实行县与学校两级联动。特别是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新教师基本功升级训练、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都需要由学校组织实施。但是,调研组发现,大部分学校只是把精神传达到教师当中,而没有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即使有个别学校有方案,但也只是写在纸上应付检查,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全县73所学校的检查结果显示,除了南田中学有组织教师开展读教育书籍活动,珊溪镇小定期组织练习书法之外,其它学校均没有实际行动。
(二)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很多学校校本培训缺乏系统规划,校本教研活动计划与行动相背离,具体做法上“东一榔头西一棒”,这在事实上导致校本培训仅仅成了教师获取继续教育学分的手段,而对提升教师素质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多数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形式化严重,没有抓住培训服务于教学实践,着眼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关键,因此,培训成效不明显。多数学校从客观上埋怨学校经费不足,校本培训素材不足。可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农远光盘”完全可以成为校本培训的最佳资源,事实上没有几个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使用过。
(三)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是加强学校管理的关键
通过调研发现,一个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如对办学有战略思想,有切实可行地实施方案,有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他就是好校长,定能带出一个好学校。学校教学质量差,必然是教育教学管理混乱导致的,而其背后原因最关键因素就在校长。这些学校的校长,有的工作没有思路,云里雾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有的人浮于事,工作不落实,事事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连自己的角色都没有定位好,不明白自己的职责。要想把学校管好,首先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对责任心强的干部要重用,不能胜任校长岗位的要调岗。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分类分析
(一)几个典范学校
1、富有凝聚力和进取心的坦岐小学、上林乡小。两所小型学校都只有几十个学生,七八个教师。但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好,和谐而上进。两校从教学教育常规管理、教师落实常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实效等方面都表现良好。
坦岐小学,中老年教师多人,但他们人人备课备详案、改作文篇篇做详细的眉批,敬业精神十分让人感动。
上林乡小,青年女教师占绝大多数,教师坚持住校,校园文化布置都自己动手,他们做到了别的学校做不到的事。
2、规范而有特色的南田中学、百丈际镇校、珊溪镇小。三所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化的同时,都很有创新意识。它们率先建立起与市教学管理规范化与县有效性教学管理要求相一致的五方面基本制度,提出了每种制度的操作细则与量化方案,并上网展示。
南田中学,在我县首创了“四项常规达标”样板示范等做法,在技术上起到“专业引领”与示范作用。
百丈际镇校,在我县首创了教师“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个人成长档案袋的管理方式,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体现自己专业发展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珊溪镇小,引进外县成功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校本教研很有特色,成为市级校本教研示范校。
3、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大学镇小、二源乡校、南田镇小。这三所学校,在文本档案整理方面虽与市“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与县“农村中小学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研究”还有差距,但是多年来在落实教育规范化和教学常规的具体工作上做得很踏实。同时,教学质量意识十分明确,长期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在教师中形成了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
大学镇小,年度考核总分70-90分左右,20分左右的主要区分就在教学常规和质量分的区别上,教学质量考核分在教师业绩考核中起关键作用。
二源乡校中考成绩,在全县公立学校中遥遥领先(实现学校除外),本学期联考初中各年级各学科成绩全部名列前茅。
南田镇小,教师备课不分主科还是兼任学科都备有规范的详案,主题化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市调研组的高度好评。
(二)几个在同类中表现出色的学校
1、桂山乡校、平和乡校、周壤乡校(含周南),这三所学校是中等规模乡校(学生数二三百人)中,教学常规管理比较出色的学校。领导质量意识非常明确,教学常规管理比较规范,常规检查和反馈的实际效果良好;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常规达标活动,质量意识强。
2、金炉乡小,学生数只有20多人,但是调研中发现三位上课教师讲课很认真、学生人人专心听讲,是微型学校中做得比较好的学校。
3、西坑镇校、樟台乡校、玉壶中学、龙川乡校,本来是教学常规管理相对薄弱的学校,但是,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质量意识明确,不论是学校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落实常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三)几个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学校
1、文成二中,本学期在联考、教学评价等许多方面做了导向很明确,效果很明显的,富有实质性作用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没有全面完成“有效性教学管理五项基本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和整理工作,常规检查对教师的促进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学校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制度建设与教师执行常规二个层面按时、按量、按质完成阶段任务。
2、黄坦中学,传统上是我县教学常规落实和教学质量方面的强势学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变迁,近年来管理难度增大、质量下降。本学期,学校采取加入八校联考、规范常规检查等工作,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加大了教学管理力度。但在及时全面修订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整理教学管理实施档案方面,如果加强领导力度,加强职能科室合作,还会在原有的成绩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几个规范意识有待强化的学校
通过教师座谈和调阅资料,调研组了解到,学口中学、东溪乡校、学口小学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县有效性教学管理和市“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意义理解还是很不深刻。部分领导与教师对“四项达标活动”的相关内容与要求认识不清,具体任务不明确。在实质性行动方面,也没有按市达标要求全面实施教学四项常规检查与反馈。
1、学口中学,通过教师座谈了解到,许多教师说不出什么是要达标的“四项常规”,学校也没有深入开展有效学习。部分教师主动反映,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没有客观依据,“以学论教”的导向性要求没有得到重视。
2、东溪乡校,教师管理松散,学校领导把“教师不上课就不在校”作为校本教研无法开展的理由。学校领导对实施有效性教学管理的决心与信心不足。
3、学口乡小,突击检查时,上分部六个班六位教师,学校或学区领导干部都没有在岗。下分部四项常规检查不全面,检查人员对记录的作用不理解,采用大同小异的打字稿,没有明确反映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达标等级化或量化。个别学校领导与教师,还误会调研组按照达标标准要求提出的具体改进建议,莫名其妙地产生抵触心理。
希望以上三校及类似学校,加强相关文件学习,明确任务,及时整改。一方面,提高质量意识,做好“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并彻实地加以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市四项常规达标验收要求。
(五)几个另类典型本次调研中发现,与全县大多数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教学有效性管理力度明显提高形成对比,调研组也发现了一些教学管理非常松散的另类典型(略)
五、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研发现的具体、迫切需要解决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调研组提议召开“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约谈会,并针对教学管理有效性课题,从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和教师执行常规两个层面,提出我们的几点建议,希望各校参照要求,完善相关工作。
(一)召开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约谈会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按不同主题分组召开约谈会:
1、初中八校(联谊)会议。对象:联谊八校校长。主题:1、汇报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情况(带各校“有效性教学管理五项基本制度”);2、汇报下一步联考方案。
2、直属小学(学区)及教学管理薄弱学校约谈会。对象:直属小学校长(学区主任)、学区业务干部;教育教学管理薄弱学校校长(电话通知)。主题:1、各直属小学校长汇报同类学校联考方案和学区下属学校联考方案;2、各教育教学管理薄弱学校汇报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整改情况。
3、文成二中、黄坦中学、学口中学加强教学管理约谈会。时间地点:近期择时在各校分别进行。对象:全体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主题:1、汇报“加强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的进展情况;2、汇报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二)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暨教学常规达标活动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从_____月份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县各级各单位和全体党员干部中,推进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主要内容的治庸问责工作。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县干部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现状,我们组织专班,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县各级各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庸懒散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专题调研基本情况
全市治庸问责工作动员大会后,我县迅速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_____月_____日,县治庸问责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阶段性工作,组建了*个专题调研组,即由县纪委牵头,县行政服务中心参与的优化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组;县委组织部牵头,县人社局、公务员局等部门参与的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调研组;县规划执法局牵头,县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参与的违法违规建设情况调研组;县经信局牵头,县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等部门参与的服务项目建设情况调研组。_____月_____日-_____日,由分管县级领导带队,*个调研组人员分别深入县直党政机关、窗口服务单位、企业和各镇、社区、村组,就党员干部作风、行政审批服务、企业协调服务、城市建设管理等不同侧面,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12个,参加人员236人次,印发调查问卷180份,开展电话及个别专访座谈_____人次。这次调研涉及党政机关、工业、农业、商贸、房地产等行业,覆盖党政领导、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企业家、两代表一委员及社区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等不同群体。
二、全县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现状基本评价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十个全覆盖、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能力建设年、创先争优、三万活动、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等系列活动,各级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和能力得到提高。一是干部作风不断好转。_____%的受访者认为,机关干部作风有较大改进或有一定改进,反映现在到机关部门办事,总体感觉干部的服务态度好、责任意识强、办事效率高,以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减少。二是服务效率不断提高。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审批环节和程序,加之网络审批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自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以来,县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受理业务_____*件,办结率为100%。三是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全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力度加快,农业特色日益彰显、一区多园竞相发展、旅游建设风声水起,武嘉一级公路、二乔公园、廉租房等一大批惠民便民工程建成使用,政府每年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落实到位。四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成了县行政服务中心,群众与客商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平安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五联制度和项目建设专班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客商对嘉鱼的总体评价越来越高,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嘉鱼。
三、庸懒散软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走访调研,大多数调查对象在充分肯定全县干部作风建设、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情况,认为在干部队伍中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十分必要。归纳总结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的庸懒散软现象,主要表现在四庸四懒、四散四软:
四庸:一是精神庸。部分干部理想信念淡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总认为嘉鱼的发展快与慢,那是书记、县长和一把手的事,与己无关,工作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二是能力庸。有些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低,工作缺乏思路,办事缺乏能力,总唯书、唯上,工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能力,碰到急难险重任务怕字当头,做群众工作无从下手,甚至不能胜任岗位。三是业绩庸。注重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不讲全局利益,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工作上缺乏建树。比如说县委、县政府推行的行政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有些部门名义上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实际搞假进驻,在中心的业务量至今为零。四是意识庸。有些职能部门无担当意识,干部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导致落实不力,工作完成无期限、奖惩无反馈。比如说在全县两违防控中,因有些部门思想认识不统一,没有形成履职合力,导致两违建筑屡禁不止、处置乏力。
四懒:一是学习懒。调查中3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干部学习意识不强,主动自觉学习少,被动应付学习多;专业知识学习少,理论形式学习多;日常经常性学习少,突击性学习多。因平时懒于学习,对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出现执法不懂法、服务经济不懂经济的现象。二是思考懒。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不研究探讨,或简单搬本本,或干脆不理睬;对于矛盾与问题,不调查解决,讲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或讲些永远正确的空话。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到外地学习考察,总以发达地区的经验不可学为借口,从不潜心思考,甚至把外出学习当作公费旅游。三是工作懒。遇事总想绕道走,不是动脑筋解决问题,而是找借口推诿责任。比如在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协调工作中,就存在部门之间踢皮球、磨洋工的现象。四是态度懒。_____%的受访者反映当前干部作风漂浮,深入基层不够,为群众办实事不多。一些单位和干部醉心于蒙领导,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以花架子、假大空代替实干,以沽名钓誉的虚报浮夸代替实效。
四散:一是纪律散。主要表现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现象普遍,有的甚至早上签个到,一天见不到人影;干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网聊天、打游戏、炒股票之风盛行;会风不良,开会时接打电话不注意影响,顶会、缺会、迟到、早退、请假、开小差现象屡屡强调仍然不止。二是班子散。有些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图表面一团和气,遇到问题不敢抓、不敢管,导致班子成员之间搞尔虞我诈,相互拆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甚至拉帮结派;有些单位领导不调查、不研究,拍脑袋决策,独断专行,民主不够、集中更不够,工作靠强迫命令,缺乏号召力、组织力和凝聚力。三是行为散。重权轻责,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工作精力不集中、不专注,心猿意马,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重点,随随便便,自行其是,组织纪律观念差、自律意识差。四是作风散。玩风盛行,贪图享受,上班就想到下班,周一就想到周末,总把大量时间花在吃喝玩乐、抹牌赌博上,把公款消费、公车钓鱼当作潇洒、玩味文风不正,材料一来,就想找人代笔,敷衍塞责,有些单位上报的材料负责人从不把关,数据完全经不起推敲,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
四软:一是管理软。表现在少数职能部门因管理不严,导致部分干部纪律涣散、得过且过,办事不按规定程序,吃、拿、卡、要不良习气和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执行软。对棘手问题不敢碰,多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坚持原则,怕得罪人。比如在行政服务中心业务办理中,就存在弹性收费的问题;在全县控违拆违工作中,部分职能部门就存在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三是问责软。24%的受访者认为,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大多喜欢做老好人,不敢开展相互批评,不接受自我批评,对损害发展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言,对无功干部不敢批。四是服务软。有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极易办到的事,不表态、不办到位,今天能办完的事情总是拖到明天或后天,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少数单位对职责范围内应该办的事人为设置障碍,推诿扯皮和刁难服务对象等现象依然存在。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干部中存在庸懒散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宗旨意识不强。机关职能转变不到位,少数干部忽视了理想信念的学习,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党性修养不高,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权力观、人生观、世界观改造不够,乐于当指挥官,不愿做马前卒。综合调查问卷分析,16%的受访者认为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22%的认为干部当中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方法简单。
2、监督问责不严。问卷调查显示,40%的认为对干部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庸懒散软的重要原因;20%的认为对职能部门的监管仍然不力。比如,控违拆违等一些综合性工作,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导致问题出现后,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无法追责到人、到岗。在追责过程中,对一般干部追责多,对领导干部追责少;对不作为、乱作为等大问题追责多,对慢作为、伪作为等小问题追责少;重行政问责,轻经济处罚;重经济领域,轻社会领域,对一些人情第一,感情至上的干部缺乏问责。
3、岗位责任不明。19%的受访者认为科室、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叠,岗位职责不明确或管理真空是造成庸懒散软的原因之一。多年来,嘉鱼的机构编制控制在全省是最好的,受机构编制所限,一些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岗位分工不明确,职责该合的未合,有些职能增加的单位人员少,总有做不完的事,职能减少的单位则人浮于事,造成人少的办不了事,人多的不管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比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后,因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仍不够彻底,行政执法和审批部门仍然较多,多头执法或假进驻造成一条龙服务无法真正实现。
4、考核机制不全。规章制度虽多,贯彻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县委、县政府推行的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仍是摆设。在调查中,有24%的人认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流于形式,因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公平公正的运用,使得不少干部失去干事动力、干事激情,导致庸懒散软34%的人认为干部管理仍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干部苦乐不均,干好干坏一个样,认为老实人总吃亏,工作积极性缺乏;15%的人认为干部选拨任用存在论资排辈、搞平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一些能干事、干成事、干实事的优秀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缺乏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五、整治干部庸懒散软现象的建议
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是实现嘉鱼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加快建设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的有效举措。针对干部在庸懒散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着力建立健全七大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观念,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着力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机制、调研督查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和财力保障。着力完善与干部培训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机制和学用结合机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坚持因材施教、因岗施教、因需施教,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等制度,切实保证学习时间和内容。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强化,促使干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执政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能上庸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选人方面,加大县直部门班子成员竞争上岗力度,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公开选拨机制,在逢进必考的基础上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不断改进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真正让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在用人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坚持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对能力品德不能胜任的要坚决下,对有抱负、有能力、有潜力的要大胆的用,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量化细化刚化考核标准,加强对干部平时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治庸问责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以业绩定干部,以水平论英雄,使无德者、无为者、无事者让位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健全领导干部以德为先、以才为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针对具体领导职务,制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考察结合起来,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察的导向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注重物质奖励、精神激励、职务激励与级别激励相结合,真正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给予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不让老实人吃亏。同时,深入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增强干部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四是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比照市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法,制定《举报投诉办法》、《明查暗访实施办法》、《治庸问责工作督导检查办法》、《治庸问责举报奖励办法》等规章文件,形成健全的监督制度体系。坚持人大法律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相结合,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担当起治庸问责的监督职责,同时,充实县治庸问责监督机构力量,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政协委员五代表一委员担任监督员。坚持开门治庸、开门问责,强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拓宽知情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组织引导媒体广泛参与监督,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栏,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大胆曝光反面典型,在全县上下形成宣传治庸问责的舆论监督氛围,实现对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全天候、全覆盖、跟踪化、常态化、法治化、科学化的监督。
五是建立健全依法治庸的责任追究机制。治庸问责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对干部对人的问责追责,必须敢处理,动真格,要构建反应敏捷的问责启动机制,将各个途径发现的庸懒散软问题纳入监督调查的范畴,及时界定是否问责和怎样问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和调查核实的问题,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按照法定职权干部管理权限问责追责,进行信访约谈和通报批评,给予诫勉谈话、待岗学习、调离工作岗位、免职降职降级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纪律责任追究,甚至法律责任追究。在问责过程中,要敢于刮大风、打大雷、下大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六是建立健全职责明晰的岗位责任机制。对全县各级各部门职责进行全面清理和科学界定,建立全方位的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好部门职能交叉重叠、主体不明确、边界不明晰、出了问题无法确定责任到岗到人的问题,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以责权统一为基础,全面推行责任公开,细化岗位职责,对每个岗位进行百分制量化管理,使每个岗位的职责更明确、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强化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建设,构建科学而行之有效的责任链。
七是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行政效能机制。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专项整治活动,把职能部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真正实现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认真落实一卡制收费制度,坚持每年查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案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整治文风会风,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进一步精简论坛、庆典、研讨会等活动,狠抓会议纪律,倡导开短会、说短话、行短文。坚持从简安排领导活动,切实减少事务性、应酬性活动,各部门召开的一般性会议,特别是一些礼仪性活动,原则上不邀请县主要领导参加。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研制度,加强调研人才建设,健全调研网络,设立调研基金,构建大调研格局,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决策科学化水平。
一、 县级教育工会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县级教育工会组织状况:八个县区(含x州经济开发区)共有基层工会229个;教职工40766人(含幼儿园教职工2601人);参加工会教职工39781人,入会率97.58%;专职工会干部158人;兼职工会干部519人。
我市县级教育工会机构设置状况:全市共有8个县级教育工会,均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均为独立设置,均属于县级总工会派出机构。
我市县级教育工会干部配备状况:共配备教育工会主席8人,其中专职党政副职级主席4人,兼职党政副职级主席1人,其他职级主席3人;县级教育工会干部编制9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3人。
我市县级教育工会经费状况:在8个县级教育工会中,只有1个县总工会能回拨少量经费,其余7个县总工会都没有回拨经费,完全依靠行政支持。
我市教育工会工作状况:全市8个县区均设立教育工会,且能够支持正常开展工作。(详见附表)
二、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情况我市在贯彻意见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充分认识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教育工会具有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会员人数多,分布地域广,遍及全国城乡等特点。教育工会要依法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主动积极争取总工会对教育工会的领导和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2、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教育工会要依照《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特别是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审议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在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3、切实加强教育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会工作水平。依法建立、健全教育工会组织体系。切实把县教育工会的建立、健全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坚决制止和纠正随意撤并地(市)、县(市)和基层教育工会组织的现象。争取总工会对教育工会的活动经费给予扶持,但这项工作收效甚微。要争取源头参与。要大力加强教育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工会干部素质。各级教育工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的支持,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工会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向行政通报工作的制度。
三、当前影响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县级教育工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不顺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地位不高、编制不确定、经费没保障、职能难以全面履行等问题。
县级教育工会基本上都是设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占用的是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或事业编制,有些县级教育工会在县级组织序列中并没有独立的户头,其干部编制属于由教育行政部门调剂解决的。这样的存在决定了多数县教育工会不具备与县教育行政部门平等对话的资格,充其量只是县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的二级机构而已;县教育工会负责人参加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的情形稍好些,至少还有所谓源头参与的机会,如果不能进入领导班子,那就只能是内设机构了,而且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内设机构。内设机构属于下级部门,是没有资格与上级协商对话的。这就造成县级教育工会的尴尬处境:一旦遇到机构改革,县级教育工会的存废就成了问题,常常因为在组织部门没有户头而遭到撤并;平时则只能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做一些师德教育职工福利之类的工作,完全谈不上纠正教育行政部门侵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错误行政行为。俗话说端谁的碗,受谁的管。县教育工会机构、编制、经费完全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状况不改变,教育工会全面履行社会职能就很难实现,就只能是围绕大局开展工作,而很难谈得上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了。
四、进一步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县级教育工会应当在县党委组织部门经理独立的户头,并确定独立的编制;或者由总工会统一在党委组织部门建立户头但单独明确教育工会户头和编制。这样才能避免县级教育工会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受到冲击而遭撤并。教育工会属于群众组织,群众组织户头和编制属于党群序列。教育行政部门属于政府机构序列,历次机构改革中教育行政部门报批的内设机构中都没有教育工会的席位,都是先撤并然后又几经周折才勉强恢复的。这说明县级教育工会的户头和编制只能通过县总工会和党委组织部门解决。县教育工会的管理可以由县总工会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共同负责,县教育工会的经费应当由县总工会提供。要坚决纠正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的地方总工会把教育工会视为后娘养的偏向,加大总工会对教育工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将县级教育工会纳入总工会通盘考虑和视野,提供工会工作的整体效益。
五、县级教育工会工作基本情况
1、宏观维护源头参与情况
县级教育工会宏观维护源头参与情况因县教育工会主席任职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县教育工会主席是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够参加领导班子会议,举凡一切涉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可以参加,拥有相应的话语权,能够较好地表达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如在实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对教职工工作权利,合法领取工作报酬、绩效工资,落聘教职工分流等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上述县教育工会都在决策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工会主席没有进入领导班子的,宏观维护源头参与的情况就不是很理想。
2、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工资福利待遇解决情况
我市各县区教育工会在前几年拖欠教职工工资问题较为严重的时候,按照上级教育工会的要求,发挥群众组织的优势,通过教育工会组织网络,建立拖欠教职工工资情况信息网,定期及时向上级工会组织和政府有关方面报送信息,在促进拖欠教职工工资问题解决上发挥了一定作用。开展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调研监督建议活动。在前几年我市部分县区存在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情况下,各县教育工会通过县乡各级教育工会组织逐级调查统计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按季度将拖欠涉及教职工数、学校数、乡镇数和拖欠时间以及拖欠金额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拖欠发生的原因,将统计结果和原因分析提供给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作为有关方面检查、考核的参考。几年间,我们向有关方面传递和通报教师工资发放方面的数据数百个,配合市人大、政协及有关方面进行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检查多次,对促进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解决发挥了一定作用。
3、指导基层开展以教代会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民主建设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各县区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工会。从20xx年始,各县区把校务公开列入教育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条件。自2002年初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县区校务公开活动进入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就是要在范围上包括全部学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个都不能少全都要实行校务公开,不留死角,不搞特殊,无一例外;内容上包括全部事项,也就是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用办法、经费预决算、教职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和知道,搞真公开、全公开,不搞假公开、半公开,要真正实现全方位阳光作业。县区教育工会指导学校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和制度,对内容、形式、措施作出明确规定,经教代会讨论后实施。各县区还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据市教育工会调查统计,全市中小学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930处,占90%以上,教职工对校务公开满意率为47%,基本满意率50%,不满意率3%。
4、开展师德教育等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情况
我市各县区教育工会始终把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作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关于教师权利义务的规定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使其内化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大力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宣传活动。县区教育工会注重向广大教职工提供学习材料,编印教育法、教师法和师德规范学习辅导材料,开展学习规范竞赛和征文,把师德大讨论获奖征文编印成书,先后编发《教师法学习文件汇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践与思考》、《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等多种。还积极开展师德教育研究活动,深入调查师德现状,研究分析问题及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仅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区教育工会就组织工会干部和教职工在市级以上会议和报刊上交流师德调研报告和论文200余篇。各县区还坚持开展每年一个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先后进行的有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教师权利保障与教师义务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与思考、新世纪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学习崔永胜做合格教师、我为抗震救灾出把力、我为奥运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大讨论,提高广大教职工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指导学校工会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县区教育工会不仅对教职工职业道德表现进行评议,而且逐级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的考核,通过考核促使师德规范落到实处,促使各级教育部门、工会组织和学校把师德教育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县区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把师德状况列为重要内容,各县、校都制定师德考核标准,规定凡是发生严重师德失范并造成社会影响的单位不能被评为先进单位,凡是有师德失范行为的教职工不能被评为先进个人。师德评议为建立师德激励约束机制奠定了基础。
开展向师德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县区教育工会都非常注重发现、培养、树立先进的师德典型,近年我市三个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一定影响的师德典型就是在县区教育工会指导下涌现的。阳信县刘庙中学教师菅新刚,他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直至倒在讲台上,受到学生和当地回民群众的爱戴;滨城区逸夫小学副校长崔永胜,他身染绝症,执着奉献,带领全校教师创造了教育改革的突出业绩。阳信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王玉贵,他在学生受到歹徒殴打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对这三个典型,县区教育工会都倾注全力宣传推介,其事迹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工》等媒体刊登后,产生较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在广大教职工中引起震撼并产生见贤思齐的向往。各县区每年都坚持评选表彰一批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发挥先进师德典型的激励作用吸引更多学校和教职工参与到师德建设实践中来,收到强烈的教育效果。
5、深入开展送温暖、扶贫和教职工互助活动
各县区教育工会还会同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扶贫帮困和新年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在县、乡、校各级建立困难教职工档案,将特别困难的教职工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登记在案,针对个案情况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或提供帮扶金,或提供信息帮助开发项目,帮助特困教师及其家庭走出困境。19xx年以来,各县区建立特困教职工档案900余份,县区教育工会帮助特困教职工家庭脱贫150余户。这项活动已坚持多年,仅近五年累计各县区教育系统在新年春节期间用于送温暖活动的款、物就达百万元。受到帮扶的教职工说:几百元钱虽然不多,却说明工会想着咱。
6、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
我市各县区教育工会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较为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无棣县、惠民县教育工会对乡镇教育工会主席和县直属学校工会主席选举结果实行集中公布的办法,增强了工会主席任职的责任心和归属感。目前我市乡镇教育工会主席多数为兼职,县区直属学校工会主席多数为专职。基层工会组织机构基本上建立健全,多数基层工会组织能够做到按时换届,工会活动较有活力。
我市各县区都开展了学校工运研究活动,增强了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各县区教育工会组织所属乡镇教育工会和学校工会每年召开围绕专题研讨会交流论文和调研报告,到外地学校参观考察工会工作,激发了工会干部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的热情,丰富了工会活动内容,促进了基层工会和工会干部间的联系与交流,开阔了工会干部的视野,受到了各级工会干部的欢迎,他们说:开展工运研究活动为工会活动开辟了新天地,为我们工作增加了新内容,使我们面临新挑战。有一个时期由于机构改革冲击,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有的乡镇教育工会专职干部被取消,有的机构被合并。正是通过开展学校工运研究活动增强了教育工会的凝聚力,焕发了教育工会组织的生命力,使基层工会工作保持了旺盛的势头。
7、上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我市各县区教育工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工作发展不平衡,一县之内乡镇之间、直属学校之间,无论是组织建设,还是履行各项社会职能,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的甚至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区教育工会工作的整体成效。
在县区教育工会组织建设上,除前述的户头和编制问题外,还有势单力薄的问题。一个数千教职工的县,县教育工会只有一名干部,对开展工作十分不利。尽管过去上级工会对县级教育工会配备干部职数提出过指导性意见,但由于缺少权威性而在多数地方被置若罔闻。
在学校民主建设问题上,县区教育工会面对的是中小学校,由于中小学校教代会缺少全国性统一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强的问题。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之后,农村学校人事管理权已经上收到县。在新形势下,乡镇教代会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如果继续存在与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教代会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全委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
在师德教育等方面,县以上各级教育工会应该适当组织一些集中性教育活动,以提高教育活动的成效,同时也给县区教育工会和基层工会创造交流的机会;全委在进行全国性师德标兵、优秀工会干部表彰时,要争取与教育部联合搞,提高表彰的含金量。
上级教育工会对县区教育工会干部应该多提供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开阔县级教育工会干部的视野,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教育纠风工作是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是维护教育声誉、规范干部教师队伍的主要手段,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我局对全县教育纠风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在调研中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举全局之力抓行风建设的局面已经形成,教育行风建设工作开展的环境日益优化,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教育行风的考评机制,调动了局机关各股室和中小学校园做好行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投诉总量不断下降,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攀升,为我县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纠风工作的现状
(一) 纠风工作机构和人员
1、局机关纠风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把纠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纠风工作,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科室长和校园长为成员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纠风办充实到2人(原来1人),与全县中小学校(园)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及学校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的责任制,进一步强调班子成员和学校领导班子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对分管学校或科室的纠风工作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纠风工作新机制。工作的重点是负责全县教育系统治理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师德、学校开设小卖店、招生违纪等问题。随着多年来教育行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局行风建设工作也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一些工作关系已经理顺,纠风工作管理机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工作成效显著。如: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由人事科负责;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学生食堂、校内开设小卖店方面的问题由安全科负责;招生考试方面的问题由招生办负责等。教育局纠风办主要负责综合分析全县教育行业作风建设情况,提出纠风工作意见;对教育系统纠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承办上级纠风部门批转的教育行业不正之风信访件;受理教育纠风工作中的来信来访及电话投诉。
2、全县各学校纠风工作机构和人员情况
全县中小学校园成立了工作机构,设立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纠风工作。
(二) 教育纠风工作开展情况
1、群众反映纠风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襄垣县教育点多面广、校点分散,行风建设涉及面广,在教育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情况下,教育领域难免出现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就要通过行风治理的途径予以克服和解决。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讲、多次讲、反复讲,找原因、说危害,要求广大教职员工纠风治乱工作必须从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不正之风入手,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扎实开展工作,为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推进教育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
(1)对乱收费的重点治理。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订了《襄垣县教育局xx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对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作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一直是教育纠风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和纠正中小学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行为;禁止和抵制有关部门向中小学的各种摊派行为和搭车收费,禁止乱编、乱印、滥订教辅材料。二是规范办学行为,制止初中、小学举办各种以收费为目的的快班、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行为;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等,有效杜绝了“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行为,确保“两免一补”经费发放、贫困生救助金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到“阳光操作”。
(2)对乱补课的专项治理。近年来,针对中小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有偿进行补课的行为,教育局纠风办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加大对教师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的治理整治力度。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办收费补习班(凡利用学校教育、教学场地、资源举办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培训、补课,严禁收费)。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有偿培训,乱补课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治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教育行风明显好转。
(3)坚持“制度建设和专项治理”两条主线并进的原则。纠风工作侧重于制度建设。通过中小学收费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及招生行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乱收费乱补课责任追究等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努力探索解决纠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措施,总结问题解决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使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纠风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案件查处情况
近年来,教育纠风治乱工作始终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主体,理清发展思路,领导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克服阻力,顶住压力, 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对各种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以及师德败坏等严重违纪行为进行了坚决查处。今年来,收到信访件39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三)纠风工作成效
1、源头治理。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以及教材等重大改革,教育系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纠风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局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有效遏制择校热和乱收费的源头治理、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近年来纠风工作的实际,单靠案件查处是解决不了群众满意的根本问题的,主要还是靠县委、县政府等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找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从源头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创新教育纠风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和完善由教育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科室、各学校相互配合、纠风办组织协调的教育行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层层签订教育行风建设的责任状,明确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责任内容和责任主体,形成局领导管大局、科室长包科室、学校领导包教师、班主任包班级的“一管、三承包责任制”。
3.以监督考评为抓手,促进全县纠风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创建教育行风建设示范活动,制定具体的行风建设示范考核工作方案,把行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树立行风建设示范学校,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年终对科室长、校园长实行百分制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学有榜样、做有目标,着力推进纠风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4、实行专项治理,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发生和蔓延。开展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分管领导组织检查组对学校教师进行有偿补课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特别是对寒暑假、双休日和节日期间教师进行有偿补课的重点检查,对违规学校或教师给予曝光,责令限期整改,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发生和蔓延。
5、加强宣传和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教育行风建设的新局面。一是通过襄垣教育网站,开通襄垣县教育局政风行风热线电话、编发简报等一系列有效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我局行风建设工作;二是注重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园广播、家长会等的社会监督作用,并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通报行风建设工作情况,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听取群众提出好的意见建议,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教育行风建设的局面,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二、目前纠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通过对我县教育纠风工作的深入调研,找准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三乱问题未得到完全遏制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每年都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全国纠风工作的重点来抓。按照国家、省、州、县的要求和部署,我局领导也一直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根本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教育收费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群众举报数量明显下降。 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的现象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未得到完全遏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乱补课问题虽经过多年治理,但由于成因比较复杂,目前并未得到彻底遏止。随着学校收费行为的不断规范,乱补课问题上升为群众投诉最多、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虽然近几年我县通过源头治理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有效地为择校热降了温,但择校与择班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个别学校仍然存在违规收费的问题,如间接性强迫学生购买校服、资料印刷费、入保等;四是以开办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等名义收费的问题有所反弹。五是滥订教辅材料的问题仍时有发生。
(二) 纠风工作人员数量和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人员数量少
教育系统从事纠风工作人员在负责纠风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一至两项其他工作,不能适应繁重的教育纠风和案件查处工作。
2、人员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系统纠风办工作人员中,100%是事业编制人员,由于教育工作调动比较频繁,新上岗的纠风工作人员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进入角色,这样就给纠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由于教育系统纠风办工作人员未参加过正规的业务培训,这样就造成在案件受理过程中,一些政策把握不清楚,一些案件回复不规范,从而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
(三)职能不清、执法无据
目前,教育局纠风办公室没有明确的职能,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权力和责任是什么都不清晰,对于一个直接处理问题的科室来说这是一个如何执法,又怎样才能执好法的问题。另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是没有执法资格的,对于教师违规补课等一系列问题,教育局纠风办怎样做好查处工作值得深思。
三、工作建议
为使教育纠风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纠风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继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我县几年来教育改革实践证明,抓源头治理是解决教育纠风工作中问题的治本之策,应当继续深化。要将实践证明好的、群众欢迎的措施制度化、规范化,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通过教育改革大力实施集中办学,合理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加强教育纠风机构建设
针对教育行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教育实际,设立学校调解小组,明确纠风办的具体职能、责任和权力,加强对纠风队伍的培训、培养,提高从事纠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按照依法行政的规范要求组织开展行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评估,完善群众举报案件处理的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纠风工作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校长和教师培训,有目的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将行风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教育引导其认真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将廉正和行风建设培训作为校长任职的重要和必备条件,不经过相关的培训不能新任校级职务。对于现任校级领导要进行逐步的培训,并将行风建设培训作为一个常规培训开展起来。
(四) 完善工作制度
以《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台符合襄垣教育特点的《襄垣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对违规、违纪学校、教师的处理办法,做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依法行政、依法执教、依法治教,完善纠风工作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农村教育情况,促进全县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通知要求,我们多次深入基层,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未来几年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远景规划,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农村学校19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乡镇初中37所,中心小学113所,完小14所,分校21所。全县农村有高中在校生6796人,初中在校生26372人,小学在校生31339人。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幼儿园109所(含鸦鸿桥镇两所民办园),在园幼儿13800人。
二、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我县以迎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普九”完善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普及程度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县初中生年巩固率逐年提高,已达到省“普九”标准,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已达省“普九”标准。我县多次被省政府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普九”向两头延伸。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使普九成果向两头延伸。近几年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我县5所农村普通高中共有在校生6796人,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44.7%;在学前教育方面,从2002年起,我们努力实现由学前班向幼儿园的转变,三年时间共新建乡镇幼儿园69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2%。去年我县在原有基础上又投入资金1146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12月初,我县接受了省检查团的“普三”验收,省市领导对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我县的学前教育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水平。
3、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202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几年来,全县农村初中、小学学校总数从1998年的498所减少到目前的185所。
4、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力度,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2001年开始起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截止到目前共投入资金4300万元用于配备校长办公系统、学校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建设以及购置教师、学生用微机。目前全县农村所有完小以上学校均配备了微机室、校长办公系统、多功能教室,全县农村中小学配备校长办公系统210套,购学生微机5200台,建微机室205个,多功能教室194个,语音室48个,建校园网17个。
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了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农村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工程,迎接了省“普九”、“普三”检查验收,全县教育欠帐达9720万元,其中农村教育欠帐为1603万元。而我县县、乡两级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落实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还很低。今后我县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现代化装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县初中小学没有再分配新毕业生,而自2003年暑假,实小、三中开办寄宿制以来,先后从乡镇选拔293名教师进城任教,又先后有200名教师出口,其中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造成目前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尤其是小学教师,目前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中心校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不能保证,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初中生流失严重,控辍保学的任务艰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虽然我县通过了省“普九”复查验收,但初中生流失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遏制,尤其是我县南部潮洛窝、石臼窝等乡镇受当地服装厂影响,初中三年,学生的流失更为严重。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很难将此项工作做好,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实际困难。布局调整工作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群众的认识问题,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布局调整后,确实存在学生上学距离过远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考虑,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5、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
总体目标:到,初步建成适应玉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高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玉田县建成唐山市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具体目标:
(一)形成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
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到,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争取达到100%,充分满足三至六周岁儿童入园需求。通过幼儿园升级升类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乡镇中心园达到省二类标准,到全县一类幼儿园的比例达到30%,二类园比例达到60%。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学前三年教育向0-3岁幼儿教育延伸。到,形成完善的以省级规范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中心校独立园为基础,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教体系。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县乡村、工矿企业和学校,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国家
三、对策建议。综合分析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围绕建设新的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服务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在整体工作摆布上,应做到“三增”、“三创”、“三强化”。
(一)“三增”:就是增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增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既是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人口资源大市,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把发展由依靠资源优势为主,转变到依靠人才、技术和劳动者素质为主上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可以肯定地说,我市成为人力资源工资考试、自主招生。要挖掘办学潜力,改变传统的正规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式,将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生源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让最应成为职业教育对象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民等群体,能够“无门槛”或“低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达到“让最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到最需要生源的职业学校培训”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明确,现在教师不仅增强了竞争意识,而且明确了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的竞争方向。巨屿镇校在按有效性管理要求,修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后,出现了人人争上公开课的好现象,小学部教导主任,本学期校内听课记录本记满四本。
(四)教学管理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大多数学校积极采取对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学校和教师认识不到位,实质性行动相对迟缓。
1、部分学校对“县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研究”和“市四项常规达标活动”内容与要求的认识很含糊。
内容上,不明白“四项常规”是指“备课、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作业布置与批改”;不知道教学规范达标,分学校管理和教师执行两个层面进行。
要求上,没有科学把握达标标准,反馈记录不讲有待改进的具体问题或有意回避问题,达不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也达不到市规范达标验收的要求。
2、部分学校(学区)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迟缓。在调研组到来之前,黄坛片、大学片下属的一些小学还没有“校际联评”、“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挂钩”等实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任何做法。经过充分交流后,虽然多数学校积极表态,提出各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但在玉壶东背小学、双洋小学等学校交流时,学校领导面对日益下滑的教学质量,分析了很多客观原因,对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措施也没有信心和决心。
其它市县学校常态化的月考制度,我县没有任何学校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
3、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操作细则,可操作性和导向作用不强。
普遍性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⑴质量评估方面,没有把考试分数转化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计算方法,对非考试科目没有质量评估方案;常规检查结果没有量化或等级化;考试与检查结果,在操作上难以与教师年终业绩考核直接挂钩。
⑵教学常规制度方面,检查不全面,“四项常规达标活动”,只关注“一项半”,而对“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质量测评(命题与成绩分析)”没有督查方案。
⑶检查反馈记录方面,有待教师改进的问题不具体,少数学校还存在只由教研组长上报常规检查结果的老做法;检查对教师“四项达标”的促进作用不强。
⑷质量评估和常规检查量化分区分度过少,对教师考核的激励作用不强;
4、部分教师还末达到新课程教学的规范要求。
如:备课方面还不能按新课程要求陈述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没有进行过程化设计、只罗列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反思没有实质性内容等缺陷还在一定上存在。
课堂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两种倾向,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新课程教学形式,不重视教学实效;也有一些教师拿着新课本采用旧教法。
教学质量测评方面,普遍不能做到规范化命题与试卷分析。
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如何做到高效率轻负担,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5、极少数教师对加强教学常规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命题与质量分析,是教师研究考试改革方向,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方式,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它的作用。在部分学校,当调研组成员诚心诚意地为其探讨教学规范要求时,却有一些教师态度漠然,甚至抵触。
6、部分学校领导成员成为推进有效性教学管理的阻碍。作为班子成员在教学管理上回避问题,不行使自己的教学管理职责,检查走过场。作为兼课教师,常规落实走在普通教师后面,备课不规范,改作不认真,少上课又不多听课。态度消极,工作不思进取。
二、教育管理规范化方面
(一)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不适应对学校的管理,导致县局政令不畅通
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分直属学校和七大学区,学区下属又分乡镇级和村级学校,这在过去是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变化,这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管理。
比如说樟台、龙川、二源、百丈漈、巨屿等学校,其办学层次和规模比学区所在镇小之下,这在管理协调上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七大学区功能日渐衰落,一没有教师调配权,二没有经济支配权,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和制约手段。
建议调整学区范围和强化学区功能。除文中、成职教、实小、二中等学校划归直属外,按东(大学、黄坦)、南(珊溪、学口)、西(南田、西坑)、北(玉壶)四片,建立新的学区管理模式,不管办学层次和规模,实施属地管理。慎重考虑学区主任的人选,加强学区职能。
按照办学层次和规模对学校的重新分类,提高管理效益。有的乡级学校规模不如村小,在管理上抓住了芝麻,放弃了西瓜。建议在管理上按照办学层次和规模把学校分为规模学校、一般学校、微行学校三类,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二)学校内部管理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迫切需要解决
许多学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学校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没有体现依法治校的理念,民主管理气氛淡薄,有的甚至在沿用20年前的制度。建议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特点,特别是关系到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管理制度,必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使之合法化,避免矛盾化。
(三)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领导班子需要优化组合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南田片的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要加强对校长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让校长在政治上有奔头,事业上有激情,工作上有热情,管理上有方法。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大胆选用教育理念先进、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担任校长,并建立制度保障校长的校际交流和使用。上林乡校校长的使用可以借鉴。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学校学生和教师不多,但领导一大堆,人浮于事,而有的学校因为是村小,班子成员不足,不能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建议学校班子的配备,从学校实际出发,按学校规模和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不能重复因人设事。
(四)建立一套新的评价制度,仍然任重道远
自从教育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教学上来后,教师麻木多年的神经也被触动。许多规模学校自发组织了联考联评,建立了新的教学业绩评价制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刺痛了部分教师的心,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许多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遭到了少数教师的抵触。个别教师甚至多次投诉到省教育厅,痛数学校抓教学质量的种种不是。建议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的步伐,我们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没有错,必须持之以恒,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民主的、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让广大师生有一个适应过程。
(五)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多数学校忽视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生的思想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对外来人员,除个别学校学生会问声好,多数学生缺失最基本的礼貌。下学期开始,要重新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没有开齐开足
这主要是教育教学理念、场地器材、学科教师结构等原因造成的。许多学校能够按照法定课程表安排功课,但地方课程、技能课没有落实的情况比较严重。
如:地方课程,许多学校有教材(《人·社会·自然》)也不授课;
体育课程,部分学校因场地、教师等原因,根本无法达到国家开设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许多学校根本没有落实。
建议条件成熟的学校要开齐开足法定课程。条件暂时还不成熟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从最基本的环节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再开展校本教研,最后形成规范成熟的校本课程。
(七)继续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基础设施安全建设
多数学校住校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特别要关注安全出口通道、应急照明灯、电线老化等问题。建议列入危房改造计划。
三、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一)“教师素质年活动”计划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文教政[]150号文件规定,教师素质年活动实行县与学校两级联动。特别是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新教师基本功升级训练、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都需要由学校组织实施。但是,调研组发现,大部分学校只是把精神传达到教师当中,而没有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即使有个别学校有方案,但也只是写在纸上应付检查,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全县73所学校的检查结果显示,除了南田中学有组织教师开展读教育书籍活动,珊溪镇小定期组织练习书法之外,其它学校均没有实际行动。
(二)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很多学校校本培训缺乏系统规划,校本教研活动计划与行动相背离,具体做法上“东一榔头西一棒”,这在事实上导致校本培训仅仅成了教师获取继续教育学分的手段,而对提升教师素质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多数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形式化严重,没有抓住培训服务于教学实践,着眼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关键,因此,培训成效不明显。多数学校从客观上埋怨学校经费不足,校本培训素材不足。可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农远光盘”完全可以成为校本培训的最佳资源,事实上没有几个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使用过。
(三)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是加强学校管理的关键
通过调研发现,一个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如对办学有战略思想,有切实可行地实施方案,有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他就是好校长,定能带出一个好学校。学校教学质量差,必然是教育教学管理混乱导致的,而其背后原因最关键因素就在校长。这些学校的校长,有的工作没有思路,云里雾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有的人浮于事,工作不落实,事事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连自己的角色都没有定位好,不明白自己的职责。要想把学校管好,首先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对责任心强的干部要重用,不能胜任校长岗位的要调岗。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分类分析
(一)几个典范学校
1、富有凝聚力和进取心的坦岐小学、上林乡小。两所小型学校都只有几十个学生,七八个教师。但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好,和谐而上进。两校从教学教育常规管理、教师落实常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实效等方面都表现良好。
坦岐小学,中老年教师多人,但他们人人备课备详案、改作文篇篇做详细的眉批,敬业精神十分让人感动。
上林乡小,青年女教师占绝大多数,教师坚持住校,校园文化布置都自己动手,他们做到了别的学校做不到的事。
2、规范而有特色的南田中学、百丈际镇校、珊溪镇小。三所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化的同时,都很有创新意识。它们率先建立起与市教学管理规范化与县有效性教学管理要求相一致的五方面基本制度,提出了每种制度的操作细则与量化方案,并上网展示。
南田中学,在我县首创了“四项常规达标”样板示范等做法,在技术上起到“专业引领”与示范作用。
百丈际镇校,在我县首创了教师“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个人成长档案袋的管理方式,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体现自己专业发展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珊溪镇小,引进外县成功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校本教研很有特色,成为市级校本教研示范校。
3、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大学镇小、二源乡校、南田镇小。这三所学校,在文本档案整理方面虽与市“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与县“农村中小学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研究”还有差距,但是多年来在落实教育规范化和教学常规的具体工作上做得很踏实。同时,教学质量意识十分明确,长期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在教师中形成了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
大学镇小,年度考核总分70-90分左右,20分左右的主要区分就在教学常规和质量分的区别上,教学质量考核分在教师业绩考核中起关键作用。
二源乡校中考成绩,在全县公立学校中遥遥领先(实现学校除外),本学期联考初中各年级各学科成绩全部名列前茅。
南田镇小,教师备课不分主科还是兼任学科都备有规范的详案,主题化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市调研组的高度好评。
(二)几个在同类中表现出色的学校
1、桂山乡校、平和乡校、周壤乡校(含周南),这三所学校是中等规模乡校(学生数二三百人)中,教学常规管理比较出色的学校。领导质量意识非常明确,教学常规管理比较规范,常规检查和反馈的实际效果良好;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常规达标活动,质量意识强。
2、金炉乡小,学生数只有20多人,但是调研中发现三位上课教师讲课很认真、学生人人专心听讲,是微型学校中做得比较好的学校。
3、西坑镇校、樟台乡校、玉壶中学、龙川乡校,本来是教学常规管理相对薄弱的学校,但是,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质量意识明确,不论是学校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落实常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三)几个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学校
1、文成二中,本学期在联考、教学评价等许多方面做了导向很明确,效果很明显的,富有实质性作用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没有全面完成“有效性教学管理五项基本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和整理工作,常规检查对教师的促进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学校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制度建设与教师执行常规二个层面按时、按量、按质完成阶段任务。
2、黄坦中学,传统上是我县教学常规落实和教学质量方面的强势学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变迁,近年来管理难度增大、质量下降。本学期,学校采取加入八校联考、规范常规检查等工作,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加大了教学管理力度。但在及时全面修订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整理教学管理实施档案方面,如果加强领导力度,加强职能科室合作,还会在原有的成绩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几个规范意识有待强化的学校
通过教师座谈和调阅资料,调研组了解到,学口中学、东溪乡校、学口小学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县有效性教学管理和市“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意义理解还是很不深刻。部分领导与教师对“四项达标活动”的相关内容与要求认识不清,具体任务不明确。在实质性行动方面,也没有按市达标要求全面实施教学四项常规检查与反馈。
1、学口中学,通过教师座谈了解到,许多教师说不出什么是要达标的“四项常规”,学校也没有深入开展有效学习。部分教师主动反映,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没有客观依据,“以学论教”的导向性要求没有得到重视。
2、东溪乡校,教师管理松散,学校领导把“教师不上课就不在校”作为校本教研无法开展的理由。学校领导对实施有效性教学管理的决心与信心不足。
3、学口乡小,突击检查时,上分部六个班六位教师,学校或学区领导干部都没有在岗。下分部四项常规检查不全面,检查人员对记录的作用不理解,采用大同小异的打字稿,没有明确反映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达标等级化或量化。个别学校领导与教师,还误会调研组按照达标标准要求提出的具体改进建议,莫名其妙地产生抵触心理。
希望以上三校及类似学校,加强相关文件学习,明确任务,及时整改。一方面,提高质量意识,做好“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并彻实地加以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市四项常规达标验收要求。
(五)几个另类典型本次调研中发现,与全县大多数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教学有效性管理力度明显提高形成对比,调研组也发现了一些教学管理非常松散的另类典型(略)
五、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研发现的具体、迫切需要解决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调研组提议召开“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约谈会,并针对教学管理有效性课题,从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和教师执行常规两个层面,提出我们的几点建议,希望各校参照要求,完善相关工作。
(一)召开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约谈会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按不同主题分组召开约谈会:
1、初中八校(联谊)会议。对象:联谊八校校长。主题:1、汇报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情况(带各校“有效性教学管理五项基本制度”);2、汇报下一步联考方案。
2、直属小学(学区)及教学管理薄弱学校约谈会。对象:直属小学校长(学区主任)、学区业务干部;教育教学管理薄弱学校校长(电话通知)。主题:1、各直属小学校长汇报同类学校联考方案和学区下属学校联考方案;2、各教育教学管理薄弱学校汇报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整改情况。
3、文成二中、黄坦中学、学口中学加强教学管理约谈会。时间地点:近期择时在各校分别进行。对象:全体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主题:1、汇报“加强有效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四项教学常规达标活动”的进展情况;2、汇报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二)有效性教学管理课题暨教学常规达标活动建议
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近年来,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局机关和学校的领导及业务骨干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在教育管理、教书育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带领全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默默奉献,为德兴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党员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党员队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党员“向钱看”的倾向有所抬头,责任心淡化,表率作用减弱。少数党员在师生中的形象和威信没有树立起来,导致党员教师、非党员教师只重视业务工作,忽视政治、思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追求。
二是党员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党员教师认为入了党就“知足常乐”,“一心教好案前书”就万事大吉,因此政治学习形式化,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继续改造,对党的方针、政策很少关心或者充耳不闻。
三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部分支部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文章做得还不够充分,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在业务工作中没有看到党建工作的促进效果。
四是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不够丰富。大部分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比较老套,多为聚餐、歌舞等,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党员对组织活动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建立健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健全了党员队伍管理的五项机制。
一是健全发展新党员工作机制。党组织把发展新党员工作作为从源头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任务来抓,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和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发展党员。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坚持做到“五个不上报”,即: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上报,未经过培训的不上报,示经公示的不上报,材料手续不全的不上报,对的党的基本知识模糊、入党动机不纯的不上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在“双高”(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的结构与素质,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近年来,市教育局每年会发展十几名党员,发展党员质量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同。
二是健全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党员档案是党组织按照党的有关政策,在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党员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等内容的文字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管理党员的重要依据。党员档案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对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为此,各级党组织安排专人负责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添置必要的设备,党员档案实行制式化管理,档案盒、档案袋、档案卷皮、目录等实行统一格式,做到归档及时、保管有序、查阅便捷。接收与转出党组织关系,都做到手续齐全,并认真核查转入、转出党员的档案材料。
三是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等知识,也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多种多样且富有成效的学习培训方式,有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外出观摩、聘请专家授课等。要求每位党员每年撰写读书笔记达一万字以上。一中、二中等党支部每年都会组织党员教师赴国内名校学习听课,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这一举措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党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开展党员先锋创绩活动,各支部都建立了党员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内容涵盖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成果、帮扶师生成效、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各个方面,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考核结果与党员的评优评先、选拔作用直接挂钩。在评价方式上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有党员自评、互评,学生及家长评、校领导评等,并将其有效整合,力争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党员心服口服。银城一小党支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了解党员的表现、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党员反映,促进了全体党员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创先争优的热情。教育局党委每年“七一”之际都会表彰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五是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各支部动员广大党员广泛开展帮带教师、帮扶学生活动。要求每一名党员至少帮带一名新教师,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使其尽快胜任教学工作。积极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各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如:一中大力开展党员“三联四一”活动,“三联”是指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骨干教师联系青年教师、党员联系寝室,“四一”是指党员上好一节示范课、读一本好书、写一篇随笔、帮扶一名学困生。二小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二中针对学生厌学现象增多的问题,组织每位党员与1—2名学习困难学生结成对子,通过谈心交流、课业辅导、家访、经济资助等方式促进其思想转变,提高其学业成绩,使大多数后进生都得到了转变,成效较为显着。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市教体局党委将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农村教育情况,促进全县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通知要求,我们多次深入基层,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未来几年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远景规划,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农村学校19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乡镇初中37所,中心小学113所,完小14所,分校21所。全县农村有高中在校生6796人,初中在校生26372人,小学在校生31339人。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幼儿园109所(含鸦鸿桥镇两所民办园),在园幼儿13800人。
二、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我县以迎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普九”完善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普及程度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县初中生年巩固率逐年提高,已达到省“普九”标准,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已达省“普九”标准。我县多次被省政府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普九”向两头延伸。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使普九成果向两头延伸。近几年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我县5所农村普通高中国共产党有在校生6796人,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44.7%;在学前教育方面,从2002年起,我们努力实现由学前班向幼儿园的转变,三年时间共新建乡镇幼儿园69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2%。去年我县在原有基础上又投入资金1146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12月初,我县接受了省检查团的“普三”验收,省市领导对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我县的学前教育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水平。
3、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202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几年来,全县农村初中、小学学校总数从1998年的498所减少到目前的185所。
4、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力度,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2001年开始起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截止到目前共投入资金4300万元用于配备校长办公系统、学校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建设以及购置教师、学生用微机。目前全县农村所有完小以上学校均配备了微机室、校长办公系统、多功能教室,全县农村中小学配备校长办公系统210套,购学生微机5200台,建微机室205个,多功能教室194个,语音室48个,建校园网17个。
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了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农村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工程,迎接了省“普九”、“普三”检查验收,全县教育欠帐达9720万元,其中农村教育欠帐为1603万元。而我县县、乡两级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落实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还很低。今后我县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现代化装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县初中小学没有再分配新毕业生,而自2003年暑假,实小、三中开办寄宿制以来,先后从乡镇选拔293名教师进城任教,又先后有200名教师出口,其中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造成目前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尤其是小学教师,目前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中心校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不能保证,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初中生流失严重,控辍保学的任务艰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虽然我县通过了省“普九”复查验收,但初中生流失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遏制,尤其是我县南部潮洛窝、石臼窝等乡镇受当地服装厂影响,初中三年,学生的流失更为严重。分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很难将此项工作做好,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实际困难。布局调整工作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群众的认识问题,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布局调整后,确实存在学生上学距离过远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考虑,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5、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
总体目标:到,初步建成适应玉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教
育体系,高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玉田县建成唐山市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具体目标:
(一)形成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
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到,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争取达到100%,充分满足三至六周岁儿童入园需求。通过幼儿园升级升类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乡镇中心园达到省二类标准,到全县一类幼儿园的比例达到30%,二类园比例达到60%。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学前三年教育向0-3岁幼儿教育延伸。到,形成完善的以省级规范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中心校独立园为基础,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教体系。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有长足进步
以迎省“普九”复查为契机,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小学抓实特色校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展示我县素质教育成果;初中抓实控辍学保学工作,提高在校生巩固率。未来几年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工作重点放在初中,到完成撤并15所初中和42所农村小学的任务,为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考虑在农村建设九年一贯制试点寄宿制学校。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到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教师全部实现微机备课,到前后,全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功能教室,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装备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力普及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认真做好生源预测,考虑未来几年,生源减少的因素,为发挥高中现有优势,在5年内将现在的彩亭桥中学、亮甲店中学、鸦鸿桥中学逐步撤并,重新划分招生范围,只保留林南仓中学、窝洛沽中学两所农村普通高中,完成对以上两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争创省级示范学校。保证从农村向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人才。
(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继续做好初三毕业生的春季分流工作,保证县职中心生源。合理利用撤并后的3所高中校址尝试举办高中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比例,培养更多的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大教育观,引导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干部选择、任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教育强县、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县政府在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经费逐年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增加对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结合布局调整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捐资助学,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教育和公安、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好初中生流失问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讨活动,健全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暂行办法》;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65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