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聘“大学生村官”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动机不纯、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条件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接受艰苦条件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准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不管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广大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需要老同志领着适应一下农村工作环境,调整一下角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提高“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2、“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发挥难;具体体现在:
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 “困置设备”。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 “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干部冷的局面。
第一个热冷现象是: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你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把已有大批的乡镇干部大大缩减,让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个热冷现象是媒体热,家长冷。媒体对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重墨浓抹,因为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不少媒介也大炒热炒明星村官,却对这个群体的大部分无所作为不愿或者不敢披露。而与此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是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的,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有无法交待的味道。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了,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那能放心?
第三个冷热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本来就是一对怨家,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也可能赞成,但内部却很是惧怕。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模糊与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是两大成因。
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清楚,非官非民,角度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一般选聘结束后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自己去“玩”。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也不知道如何做农村工作,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他们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当“村官”的越来越多,但是,对大学生“村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没有进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
解决对策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总之,要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农村、各高校以及“大学生村官”个人的一道努力,从而真正发挥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20**年7月,省委安排的首批大学生到宿豫经济薄弱村任职;同年9月,xx区公开招聘16名大学生到新农村示范村任职。两批大学生在我区农村担任“村官”都已一年左右。一年来,他们在农村工作如何?收获如何?对农村贡献如何?农村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xx区人事局成立的《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调研小组一行先后到达我区6个乡镇、18个经济薄弱村和相关部门,以集体座谈、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在农村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经过深入调研,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过程
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部署阶段
20**年5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苏办发[2022]22号)通知,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从此拉开我省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帷幕。
同年6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经济薄弱村任职大学生专项事业编制的通知》(苏编[20**]20号),根据经济薄弱村的数量,对苏北23个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县(市、区)总共下达了964名大学生村官编制,其中分配我区41名。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和培训等程序,到7月初,省委组织部公开招聘964名大学生工作全面完成。7月14日,全省千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出征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书记李源潮到场送行,并作重要讲话。
(二)安排阶段
7月17日,41名大学生到达宿豫,区委、区政府举行招待宴会、联欢晚会。7月18日,大学生们参观了我区重点工业企业和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18日晚召开座谈会,区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19日,来自15个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将大学生接回乡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十个一”要求,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的生活安排,即:每人安排一间宿舍、一张床、一床被子、一顶蚊帐、一辆自行车、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一套桌椅、一套生活日用品、一套工作必需品。工资按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核发,直接转正定级,薪级工资高定一级,同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8月初,各乡镇陆续下发了大学生的任职文件。
为进一步壮大大学生村官队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xx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区村村有大学生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区于2023年9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首批16名大学生村官,分别被安排到我区16个新农村示范村任职。与省委下派的41名经济薄弱村大学生村官一起,构成了一支活跃在我区农村第一线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实践阶段
省委安排的41名经济薄弱村大学生村官和宿豫自主招聘的16名新农村示范村大学生村官,分别从2023年8月份和10月份开始了在宿豫农村的工作实践生涯。
二、基本现状
省委安排到我区经济薄弱村任职的41名大学生,有1人已被聘用到其他行业(上级增补人员尚未到位),目前继续任职的40人中,男29人,女11人,宿豫籍22人,宿城籍5人,外籍13人, 5人被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35人被任命为村委会主任助理。
我区自主招聘安排到新农村示范村任职的16名大学生,目前全部在岗。其中男10人,女6人,宿豫籍11人,宿城籍4人,外籍1人,4人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12人被任命为村委会主任助理。
三、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安排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是我国重视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胆尝试和有效手段。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新生事物,对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由于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棘手问题较多,加之待遇偏低,许多人不愿从事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更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方式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一直伴随着这支队伍建设,急需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活力。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点。无论从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还是从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看,大学生村官相对于目前农村村级干部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这支队伍的结构,还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使原村干部们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后生可畏”,他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都受到冲击,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使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有利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项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工作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由此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受到一定局限,工作方式也拘泥于原有的经验基础,很难有大的改观与突破。尽管大学生村官在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如担任来龙镇陵园村主任助理的单楷就任以来提出“三个倡导”,一是倡导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二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该村农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大学生村官都是通过一定程序选拔出来的,是大学生中佼佼者,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往往有敏锐的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市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村的大学生村官戈新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没有思想负担,不因循守旧,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可以不用考虑过多的自身利益,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都明显提高,原先的村组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都更多地考虑群众利益,逐渐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层工作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4、有利于传播农业先进知识技术
大学生有学识、有见地,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尤其是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更是他们的优势领域,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造福农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现任蔡集镇牛角村支部副书记的王海翠,在该村创办了全市第一家村级农业信息咨询室,及时为村民提供法律法规、农业政策、农技知识等方面的信息。现任皂河镇街东居委会支部副书记的王秀莉,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专业上的特长使她在农村的工作更显得游刃有余。她一方面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农业新科技,积极推动该村农业品种的改良,合作承包池塘,带头搞规模养殖,带动本村规模种养殖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
勿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到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五、对策与建议
一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我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就目前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3、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其次,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建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第三,各高校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予以支持,在智力、人力上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帮助推广经验,解决问题,解疑释惑,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_____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其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供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村官参考。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23年开展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试点以来,到_____县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2名。其中:2023年选派5名、2023年1名、2023年17名、2023年19名,聘用期均为3年。在2023年县乡集中换届时,从2023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的3名,考上省、州公务员或选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2名。截止目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均为2023年以来选派人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28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14人,少数民族9人,中共党员23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23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14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提高村级组织办公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协助计生、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助性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
2、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的重视。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出路安置问题,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
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选派,县人社局与他们签订《到村任职合同书》,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座谈会,年底进行考核,但是,大多只是上交一份工作总结,对考核没有引起双方面的重视,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不利于他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工作,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同时大学生村官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很多人的档案都成了“压箱货”,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大学生村官培训和扶持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还没有纳入全县的总体《规划》,培训模式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村官从高校毕业到农村工作,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基层工作者,是一个自我适应和群众认可的过程,需要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真诚帮带、用心培养。同时,大学生村官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农村工作中健康成长。
1、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借鉴乡镇公务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二是加强联系和服务引导。组织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加强了解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使用方面的新方法,研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公务员考核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考核,年终总评,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相应的奖励。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将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全部纳入到县人社局管理,各种归档材料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的齐全。
2、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促使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建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制度,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村干部“一对一”带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切实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3、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是要激发自己服务于农村的热情与责任,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树立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
4、加强交流培养。结合当前开展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双联”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相关职能科室、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或者采取“上午在村、下午在乡镇”的模式,让他们充分了解乡镇机关工作的特点与有关科室业务。落实村干部驻村制度,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和参与一线工作的形式,比如具体从事征地拆迁、材料写作、科技扶贫、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工作,不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组织、人社部门要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开通大学生村官交流园地、编写村官信息,及时宣传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及工作经验,积极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平台。根据所学专业,有计划地开展横向交流,加强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开展相互间的合作,支持开展村官创业创新,使其能更快成长起来。
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培养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尽快融入农村工作,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一、村庄基本情况
〈一〉村庄概况。我所任职的xx社区是由原大沟崖和库区移民村--红寨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现有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亩,支柱农业为'xx'牌大蒜。村委位于村南段,是原小学校舍,占地7亩,东邻xxx国道,北邻xx高速路口,南距镇政府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村庄经济状况。全村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xx'牌大蒜。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养殖业发展迅速,生猪、蛋鸡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存栏量xxxx头,蛋鸡存栏xxxxx多只。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及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xx社区是集办公、医疗、文体活动、学前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村两委办公室位于村庄南段,社区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配置符合要求,达到'五防一配套'标准。整体来说,村庄建设距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还有距离。为此,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项为重要的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状况。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样大好形式的感召下,xx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一些不健康、庸俗等低级不良思想在群众中仍然存在,如不得到及时的遏止,并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构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五〉环境状况。由于村庄养殖业较为发达,环境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如何改善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要解决的工作。另外在农忙时节,秸杆还田工作也是极为严肃的工作,有少数的人致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顾,焚烧秸杆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在以后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秸杆还田、保护环境的益处,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为人发群众的长远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关注问题
〈一〉农村需要怎样的人材
1、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农村需要人才,但农村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给予人才太大的回报,到农村要面对简陋的工作条件和艰苦的创业环境,没有勇于奉献精神的人难以在农村立足。
2、要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农村的发展不需要太多空中楼阁式的理论,需要脚踏实地的引路人。大学生下了村若不能做到理论联系际,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努力开拓进取,那么给农村带去的有额外的负担。
3、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农村工作的基调是复杂、艰苦、困难,工作的对象是相对信息不畅、思想理念陈旧的农民,若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不移的信念,很容易成为农村这个战场上的'逃兵'。
4、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大学生拥有的是广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对于实践、对于农村的经验却基本为零。初入农村,若没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那就像'往井里丢皮球',看似'下去了',其实却'浮着',很难真正融入农村。
5、要扎实全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进农村是因为农村需要信息、理念、技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全面的工作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农林、畜牧、栽培、兽医等曾经'冷门'专业的人才将会在农革大受欢迎。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通过调查,我发现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即使没出外打工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儿童发展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面,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走访中,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边,有的父母虽然在身边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睱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行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开发了养殖项目,有的则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已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弃裕的经济支持。但在经济收入、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如何提高家庭经济能力。第二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家长整日忙于开发项目或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即使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第三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教育力量薄弱影响孩子成长。由于客观的家庭原因,孩子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约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孩子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村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民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2、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乡镇,乃至县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3、政策制度尚需完善,有些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乡镇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4、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委会和基金监督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中虽已成立了相应组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织,但应承但哪些义务和权利没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四〉农村基层青年'散'的问题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社区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工程。然而就当前任职村xx社区基层团组织现关而言,存在着松散瘫痪,死气沉沉的不良景象。如何加强和健全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更有效的团结、凝聚和服务广大农村青年,真正发挥好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事关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力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xx社区共青团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社区支部书记姜运红在我与同事李伟到村后的第一天,就向我们说了些村里的情况,同事李伟作职团支部书记,他指出让我配合李伟把团组织建设搞好。
〈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xx社区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人民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蓝浚'牌大蒜。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大部分村民都想尽快发家致富,但受制于各家各户自产自销,没有集中统一的集输市场,缺乏快捷、灵便的信息渠道,基本上处于'出不去,进不来'的局面。xx社区从事运输的已有15多户,村民于志宝告诉我说,他们虽同是一个村,但在业务上基本上没有联系,这样走向市场后,很容易被强势竞争对手在不经意间把抢手的货运拉过去。他希望我们大学生能想个法子把他们聚到一起,通过一种形式联系起来,这样xx社区的运输就能走的更远。
三、推进新农村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走访、召集村民大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把不、汇显露的问题予以汇总,仔细考虑,细心研究,若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局面。
〈一〉当好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就面对当前社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如何改变?如可何提高?我认为一方面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接通电视后经常显示在屏幕上一名话。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即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政策法规,教育大纲、教学题材、市场信息等学习资源,帮助党员干部提高学习能力,指导村民科学致富。其中,里面也有很多很多教育方面的内容,在以后工作中,我会定期组织孩子及家长收看其内容,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建立博客,在沟通与交流中提高工作效率。下村工作开始,我就在新浪网上注册建立了一个博客,名字为:下乡日记。在这里,我记录下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除了能记录我的工作,它还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和很多其它乡镇的村官,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干部一起沟通交流村里的工作,从他们身上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并且让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们的指导,效果极佳。同时,利用周六周日,在孩子的手机号码在家庭教育报告会上公布,为村上的学生做义务村官教师,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我这个大学生村官与家长及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家长家教方法,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营造书香乡村,促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我的家庭教育讲座不仅要在我所在的尹庄开展,如果有可能,我还会把这个讲座开到其它村去,提高更多村民的家庭教育观念,并邀请其他村的到我所在的村上来,让其发挥专长为我村其他方面的发展积极做贡献。
〈二〉搞好新农合,服务广大村民。党的xx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在广阔中国大地上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很值得关注的。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初步确定立了'大病驻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xx社区下步将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大学生好国家政策的宣讲员,加强对群从的宣传教育和解释工和。破除陈旧保守观念,解放思想,在社区大兴'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文明新风,引导农村群众用科学的方法治疗硬件设备。特别是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三〉抓好社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吸引和凝聚力。建立健立全村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村级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的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重要的发挥受过高等教育的能力,头脑活跃,朝气蓬勃,神野开阔,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习xx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编写印发了《xx宣讲快报》、新农村建设问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的战斗力。在搞好社区力组织建设的同时,引导党员当先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入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所以,我要积极团结党员干部,和他们一起搞好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鼓励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尹庄物质文明与精神一起大发展。
〈四〉建立xx运输协会,拉动xx经济增长。xxxx年xx月xx日,xx运输协会在社区文化大院成立,根本宗旨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协助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本村运输业的经济发展。另外由我与同事李伟设计了运输协会标识。下一步将成立养猪协会,林木协会等,村民自由入会,自愿退会,通过各种协会的建立与服务,拉动xx经济。另外,发挥网络平台的作,让农民足不出户尝甜头。利用好xx镇大学生qq群,让农民牌大蒜的实物图片传到qq空间里,这样每位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中国农产品交易网等农资销售买卖网站利用那张发布信息,这比花钱做广告收到的效益来得快,立竿见影。
真情洒xx,丹心一片报乡亲。通过我镇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到村宣讲xx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相结合,今后将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把社区和各种问题摸透。今后时刻牢记'学''悟''干'三字原则,以朝气勇气灵气,凭信心决心恒心,在乡村路上走好每一步,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1、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存在的题目,如念头不纯、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题目;详细表现在:
在当前严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正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挫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泛起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念头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前提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发挥才华,施展作用。接受艰苦前提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预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糊口在农村的大学生,因为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未几,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无论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泛博群众学习,向老同道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需要老同道领着适应一下农村工作环境,调整一下角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一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讲演,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进步“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进步 “着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2、“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施展难;详细体现在:
(1)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因素。感到专业分歧错误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糊口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 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糊口的经历。刚上岗时理想化、贪大,就想上来就做件大事,而且一定要做好,这种个性和大学生的理想化和年青人轻易冲动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开始一来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刚来情况还不认识,但经由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应该更务实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夯实。(2)人为的因素。部门村干部气量心胸狭隘,自己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景象形象、新观念,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上风领域,大学生“村官”的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这些也使村干部感到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距很大,所谓的上风就是农村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或者说是那份霸气,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他们机会。(3)现有体系体例的因素。目前中心、市、区县、乡镇各级领导都很正视此项工作,大多数区县此项工作虽有章可循,但治理僵化。一是不能把拔尖大学生选***。二是配备的治理干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三是大学生“村官”待遇大锅饭。四要还没有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不能给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定心丸,使他们在犹豫徘徊中,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成因
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困置设备”。
农村经由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干部冷的局面。
第一个热冷现象是:中心政府很热,要遴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你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把已有大批的乡镇干部大大缩减,让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在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个热冷现象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以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本来就是一对怨家,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早晚会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也可能赞成,但内部却很是惧怕。
第三个冷热现象是媒体热,家长冷。媒体对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重墨浓抹,由于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不少媒介也大炒热炒明星村官,却对这个群体的大部门碌碌无为不愿或者不敢表露。而与此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很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是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的,好不轻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很多家长在众乡友眼前抬不起头,有无法交待的味道。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了,由于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那能放心?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恍惚与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是两大成因。
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清晰,非官非民,角度很恍惚。“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官,对村级治理没有监视权,也没有组织治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详细任务。大学生村官一般选聘结束后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自己去“玩”。面临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也不知道如何做农村工作,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他们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当“村官”的越来越多,但是,对大学生“村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没有进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
解决对策
1.思惟上的“扎根”题目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数据显示,XX年毕业的495万大学生中,有144万当年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接踵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等。XX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以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 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称一部门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惟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施展智慧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题目。
2.工作上的“深入”题目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与村民紧密亲密联系,是他们施展上风、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对工作难以“深入”题目:感到专业分歧错误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糊口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 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 二是大学生“村官”本文来自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糊口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当真解决的重要题目。
3.能力上的“进步”题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枢纽。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上风的施展。题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峻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治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门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进步,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临难题和困难,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治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总之,要解决所泛起的各种题目,需要政府、社会、农村、各高校以及“大学生村官”个人的一道努力,从而真正施展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_____村距城东4 0公里处,所辖_____三个自然村,倚建于_____河东岸,_____线旁.通过对_____村的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这样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制订出符合该村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下面将_____村的基本情况与今后工作总体思路向镇政府汇报:
一、基本情况
_____村共有农户2 5 0户,总人口8 9 0人,劳动力3 7 0人,总耕地面积7 5 0亩。2 0 07年总收入 2.5 6万元,年人均收入 0 0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板材加工、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经济核桃,矿产资源为白沙岩石板材。
二、当前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的农村二、三产业,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一亩,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今后工作整体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_____村的发展现状是“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对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最后就要“对症下药”,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课题,在“怎么样”上做文章,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政府职能转变后,不改变以往的等、要、靠观念,就没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的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
(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
一切要以规划为先,建设一步到位,减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公共设施,住宅规划上要坚持科学、超前、实用的原则。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就是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要“外塑形象”,“内聚精神”。
(三)要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依托县乡经济,发挥本村优势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劣势项目,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壮大集煞经济,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矿产、土地、人力资源,采取集中创立的方式,达到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村民的自主创造能力。
(四)坚持上下联系互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为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
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只“三为一体”,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今后推动本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经济发展的标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本村的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基固本。具体思路与对策如下:
(一)、扩大规模,招商引资,培育白沙岩开发龙头企业。
_____村现白沙岩石头厂,开发规模小而分散,主要是半成产品。拟组建一个大规模的板材加工销售集团企业。
(二)、就地取材,做农林产品深加工文章,打造“拳头”产品。
充分利用本地核桃品质优势,大做农林产品深加工文章。具体做法可以多方筹资,引进技术、设备,建核桃加工厂;也可采取与知名企 业联营在本村设立分厂的办法。总之,要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打造“拳头”产品,提高农林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要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规划,集中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1、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定单”的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高效农业;大力推广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充分开发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优势经济林,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经济林的管理。3、提供坡地及退耕还草的耕地.努力发展食草牧业,增加农民的养殖业收入。
(四)、争取资金,修滩造地,为发展规模经济“奠基”。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修滩造地,恢复9 6年8.4洪灾冲毁的耕地,结束_____人民10年来“望滩兴叹”的历史。如果将修好的滩地用于发展庄园经济或作为蔬菜生产基地,预期效益将更可观。
(五)、规划先行,改旧建新,建设文明新村。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管理民主”为目标.围绕“四化、三包、两专管、一引导’’的思路搞好村容整治工程。“四化”即搞好村民各小组的硬化,净化,美化与绿化工程。目前,街道硬化工程已基本完成。“三包”即每户村民要负责各自门前的净化,美化,绿化。“两专管”即公共场所卫生专人负责和定点堆放的垃圾由专人清运。“一导’’即规划引导,有条件的情况下,改旧建新。规划建设一个集办公楼、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老人之家、卫生所、绿化带、住宅区、农家乐连锁超市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集思广益,建立“核心+民主”的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上“四会”即“两委”会拟定方案——党员、小组会讨论——村民代表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2、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确保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与村民自治的统一。3、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规范村务公开,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制度。4、建立完善监督制的机制,成立村民监督组,由群众进行行业考核和评议,有效的凝聚民心,调动民智。
(七)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工业富村”和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工作思路,实施工业带动,首先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努力创造条件,面向市场对劳动力进行“定单’’式的培训,“菜单”式培养,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努力壮大“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八)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打造村民“求变、求富、求强” 的团体精神,加强对村民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与卫生意识,实行分片分组负责制,定期组织大扫除;要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设立教育基金,奖励拔尖生,资助贫困生,同时要建立技术培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与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培育农村科技能人。
总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由“村民、政府、社会”三方组成支持系统,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干群一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共谋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市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大学生走上了我市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当起了“村官”,其中也包括了一批优秀的女大学生。市妇联为了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进一步掌握全市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妇联组织对女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今年对全市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进行了调研,建立了全市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信息库,并对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23年至2023年6月,省委组织部共为我市选聘237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村官100人。目前,通过有序流动转岗27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37名,占在岗大学生村官36.68%。其中,21-25岁的48人,占65.8%;26-30岁的25人,占34.2%,本科学历72人,占总数的98.6%;大专学历1人,占1.4%;已婚34人,占总数的46.6%,未婚39名,占总数的53.4%;中共党员57人,占总数的78.1%;担任副书记2人,书记助理41人;主任助理23人,其他职务7人;最高年收入为3.5万元,最低2.5万元,平均年收入3.03万元。
二、培育现状
近年来,xx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举措,创建载体,尽心关注、用心引导、倾心培育、真心扶持、贴心服务,全面提升了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女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用心关注,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力度。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工作,把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不断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力度,为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建功立业搭建了广阔平台。2023年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明确提出对符合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提名人选条件要求的大学生村官,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女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管理、使用。市委组织部结合xx实际,讨论制定了《xx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大学生村官由市、县、乡、村四级组织和部门负责管理。同时,市、县还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县区组织、人事部门和乡镇党委分别与大学生村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个人向党员群众述职、民主评议等方式,与村干部同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奖惩、录用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优秀的,由所在地党委政府实行“三优先”政策,即:“发展党员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推荐荣誉优先”,以此激励女大学生村官不断进取向上,奋发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对女大学生村官使用培养,主动给她们压担子,交任务,将其置于复杂工作、复杂环境中进行锻炼,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
二是倾心培育,加大女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力度。为使女大学生村官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角色,我市将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全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围绕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女大学生村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鼓励和支持女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自学、函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针对女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实际工作能力偏弱等问题,实行了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帮带工作机制,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加强培养,使女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方法和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
三是真心扶持,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力度。为进一步调动全市女大学生村官投身农村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效,xx市各级各部门通过提供信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帮扶、活动助推等形式,推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组织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发挥特长、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开辟创业园地。该工程每年确定并择优审批50-100个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2万元的资金扶持。各县区也确定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帮助大学生创业。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不定期对女村官创业政策、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摸底,统计梳理,针对了解到的情况搜集、推荐关于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畜禽养殖、果树栽培等各类创业项目,使女村官们创业少走或不走弯路。全市妇联系统共为女大学生村官扶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1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开展女大学村官创业座谈会等活动11次。宁县焦村乡任村大学生村官肖玉川在市、县、乡的扶持下,流转土地30亩,动员6户群众参加,新建了一处200平方米的西瓜育苗大棚,引进西瓜模具加工生产线,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西瓜,促进了农民增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精心引导,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典型宣传力度。为了增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交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2023年5月,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首届村官论坛,让新老村干部会聚一堂,讲述体会,交流经验。同时,由省委组织部主办,市委组织部承办了《大学生村官》期刊,目前已出刊13期,为大学生村官了解政策、相互交流、也为全社会了解大学生村官畅通了渠道。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等部门注重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工作宣传,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大力宣传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贴心服务,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关爱服务力度。为了确保女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充分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从食宿、办公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已达到了乡镇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针对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各级党政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为女村官和县、乡、村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华池县指导成立了“大学生村官联谊会”,联谊会聘任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为名誉主席,制定了联谊会章程,建立了补贴发放、跟踪考核等多项机制,在营造村官基层归属感、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引导村官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依托县妇联建立的业务群与大学生村官qq群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及时向各级各界传递女村官们的工作信息,及时为女村官宣传市县有关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政策及各类通知等信息,鼓励女村官在网络上谈工作,讲体会,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了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 二、任职期满出路情况
2023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聘任期已满,在聘任期满前2、3个月内,这部分村官流动量较大,共离职21人,占95.5%。从离职人员去向看,考录公务员4人,占19.2%;提拔为副乡镇长10人(其中1人同时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占45.5%;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人,占18.2%;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4人,占18.2%。对于2023年选聘的、目前仍在岗的只有1名女大学生村官,经与本人沟通,均表示愿意在任期期满后继续留在村上工作,占4.55%,我市被省委组织部2023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在任期满后基本上实现了“流得动”。同时,其余年份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也有一定的流动。其中:2023年选聘的1人考录为公务员,1人考取研究生,1人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2023年选聘的1人考录为公务员,1人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目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有13人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占16.7%),这为广大女大学生村官“继续干”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女大学生村官通过几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虽然工作热情高,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基层工作经验等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工作环境不优。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制约了女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一是社情复杂,历史问题多,农村思想相对保守、宗族观念比较重,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很难通过短期的工作取得成效。二是由于女大学生村官的不稳定性使得少数村干部不敢也不愿让她们过多地参与村级事务,工作安排不到位,使其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综合事务管理的机会比较少,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近期,江苏仪征市妇联对全市的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全市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基本情况
目前 ,仪征市女大学生村官81人,其中有7名已经创业成功(马集镇张宏梅种植的黄秋葵,铜山办事处石洁、许祯祯等人合伙经营种植的紫薯,大仪镇李天梅的有机插秧合作社和朱庆梅的桔杆加工利用,新集镇祝紫君的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陈集镇黄蔷薇的扬州市蔷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名正在积极筹备创业(新集镇祝紫君文化产业连锁店,铜山办事处许祯祯的高效农业),6名想创业无项目(新集镇的刘梅、吴娟,新城镇的张蕾,十二圩办事处的王娟,青山镇的宋佳,刘集镇的张星)
二、全市女大学生村官创业人数少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也明显地看到,全市女大学生村官创业人数少,究其原因主要存在3个三分之一:
1、三分之一女村官想创业有诸多原因制约。一是创业资金不足。由于投入的创业资金最低需5万,在银行贷款需要有担保和反担保手续,而女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每月在1500元左右,无法提供担保和反担保手续;二是创业用地问题。存在用地政策制约和土地培青费补偿。三是无经济实力承担。由于女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低,每月1500元左右,担心自己万一创业不成功,自身无经济实力承担,直接影响了创业的积极性。
2、三分之一女村官想创业无创业项目。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想创业,但由于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加之她们在大学时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关联度不大,不知道如何去创业?创什么业?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
3、三分之一女村官无创业意识。一是部分女大学生村官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在本职岗位上有发展,对创业不感兴趣;二是少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工作当作就业的跳板,当作是在当前就业压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是在“骑驴找马”。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激发女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去,提高她们创业和带头致富的能力。
1、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创业。在培训中,始终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开展免费创业培训,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创业本领,邀请有创业经验的女企业家、女能手、女经纪人开展流动创业培训,零距离进行创业指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对有创业意向,正在选择项目或筹集资金的女大学生村官开展定向创业培训,帮助她们选择创业领域,理清创办程序,做到形式灵活,接轨市场。
2、真情关爱,无牵挂创业。积极帮助女大学生村官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安排好女大学生村官们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她们顺利开展创业提供条件,提供方便,真正做到“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支持、创业上扶持、感情上联络、生活上关爱”,坚定她们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3、积极鼓励,多扶持创业。在我市已形成的促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利好政策环境下,应进一步促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女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扶持体系,完善女大学生村官贷款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开通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无障碍”绿色通道,真正使想创业的创成业、已创业的创新业、创大业。
4、培树典型,广宣传创业。加大对创业成功的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典型的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典型,并通过巡回演讲、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将女大学生村官的成功效应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我是一名来自xx县xx镇xx村的大学生村官,xx年8月份通过xx省选的大学生村官考试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一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领下,我对本村xx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走访,通过实地走访,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谈,我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农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不断降低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种粮已经不再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获取来源,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不断降低,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平衡。我们国家经济总体水平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选择到沿海发达的城市就业,而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部分身体状况好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老人,为了能够减轻儿女的负担,尚能自给自足种上一亩三分地,然而对于那些身体状况不好或者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老人,他们的农田基本上一年到头荒在地里,无人耕种;二是国家的种粮政策未落实到位。自去年以来,中央审时度势,积极调整种粮政策,将粮食补贴政策调整为谁种田谁得补贴,然而这一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矛盾和阻力,种田者碍于人情面子,与让地给自己耕种的田主人达成了某种默契(补贴仍然归田主人),村上的组长为了不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之任之,而村干部对于组长报上来的数据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最终导致谁种
田谁受益这一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想种田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提高,不想种田的地仍然荒着。三是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种粮收入。通过调研,得出一组数据:
表一:农民种粮收入(以1年种5亩地为例):
表二:农民务工收入(以1年务工200天为例)
表三:种粮与务工收入对比
从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 从80年代到20世纪末,农民种粮的收入超过了务工收入,农民种粮更划算;而从21世纪开始至今,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稀缺,导致务工价格急速上涨,务工的收入远远超过了种粮收入,农民务工更划算,最终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逐年降低。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全中国13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扭转粮食安全问题继续拉大的局面:一是加大投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选择本地就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逐步地缩小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地改善我们国家经济结构不平衡这一现状;二是严格落实种粮补贴政策。种粮补贴政策作为一个薄弱的环节,政府部门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强有利的制度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三是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积极引导、鼓励种粮大户承包土地,使农业朝着现代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逐步地增加粮食总产量。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仍然艰巨
农村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农村环境直接关系到村容村貌,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是提升了,然而农村环境却在悄悄的发生变化,河流因生活污水的排放而不再清澈、农户房前屋后到处是白色垃圾、部分村落死角垃圾遍地、猪粪到处乱排等等现象,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环境面貌,直接危害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意识到了农村环境的恶化,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却不容乐观,任务仍然艰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权利过于集中,没有下放。农村普遍存在村支书“一言堂”的状况,凡事书记说了算数,书记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权利不下放到环保专干,环保经费落实不了,得不到保障,环保专干就放不开手脚,有心无力,最终导致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不力,农村环境面貌得不到改善;二是缺乏奖惩的长效机制,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一般由村干部担任环保专干,向下布置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由村妇女组长担任环保信息员,负责传达信息和下户检查农户卫生,然而,部分村由于没有制定农村环境治理奖惩的长效机制,环保信息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在下去检查农户卫生的过程中,也只是走走过场,没有一个奖惩机制约束他们。三是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意识是人的行动指南,指导着人的行为方式,作为生活在最基层的农民来说,缺少城市人所受的约束和良好习惯的影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习惯了随意的生活,房前屋后、村落死角、池塘、田边等等地方,都成为了他们乱倒生活垃圾的地方。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一是明确农村环保专干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农村环保专干作为环境整治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他更了解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他是第一责任人的同时,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有效增强环保专干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环保专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和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环保信息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增强老百姓环保意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农民自身,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宣传力度,不断的增强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让人人都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家园的守护者”,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整治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三)老百姓之间交往变少、感情在慢慢变淡
中国的农民是淳朴的,也是善良的,家里来了客人,笑脸相迎,热茶招待,端椅子,摆瓜子,招呼得客客气气、周周道道,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待客之道一直在农村延续至今,然而,在这种传统美德的背后,却仍然避免不了农村的人情味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慢慢变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慢慢变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缺少公共娱乐场所,老百姓的生活过于单一,缺少一个平台让他们相互交流、增进感情,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二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独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老人一方面要照顾孩子、要干农活,另一方面因为年老体弱,出去串门的少,就算是串门也只是选择临近的几家,稍远的几乎不去,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缺乏朝气,缺乏生机,老百姓彼此之间缺少交流,感情在慢慢变淡;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小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我们不可否认,农民是纯朴的、善良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农民是狭隘的、斤斤计较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山林纠纷是农村最常见的纠纷,也是处理起来最棘手的纠纷,农民往往会因为一寸土地争得死不相往来,哪怕是兄弟之间也毫无人情可言。
守住我们“心灵的家园”,让农村传统美德、民风得以传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娱乐设施建设,通过开展活动,不断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二是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剪纸、刺绣、皮影戏等等传统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农村逐渐的消亡,我们应该充分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让这些文化在农村得以传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三是积极排查、妥善处理好矛盾纠纷,不断增进老百姓之间的感情。
农村是一片广大的热土,在中国农村仍然生活着7亿农民,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困难需要一步一步去解决,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现阶段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充分挖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种粮政策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公共娱乐设施建设上不断的完善和加强,我们才能在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我们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农民梦”。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确保他们生活有保障、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空间,我镇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养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涌泉镇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基本情况
自xx年2月以来,我镇先后选聘大学生村官20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离职的7人中,有1人进入镇领导班子,4人进入行政事业单位,2人进入国有企业;在职13人中,有10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3人担任村民委主任助理,5人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1人创办了“网络餐厅”。这些大学生村官大多是涌泉本镇人,熟悉本地情况,能快速融入所在村,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农业农村政策、献计献策村务管理、引导村民增收致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发挥了有力作用。
二、涌泉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涌泉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模式,努力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个性特长,多元多向发展,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骨干力量。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分层分类,因人定岗,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方向
大学生村官拥有不同的学业专长和个性特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科学分类是关键。涌泉镇结合大学生村官聘期的不同阶段,因人制宜、多次微调,科学制订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向。对首次聘任的大学生村官,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综合考虑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选派村的实际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如:将土建类专业的选聘生徐云安排到康居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小炉头村;将爱好摄影,懂市场营销的周达贵,安排到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兰田村等。这样的安排,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优势创造了有效平台,徐云协助村里完成了农民建房40间,周达贵将兰田山起名为台州市的“香格里拉”进行宣传,带领村民建起了农家乐,卖起了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山度假休闲。从选聘的第二年开始,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有了切身体会,镇、村两级也对大学生村官加深了了解。涌泉镇在综合评定各人个性特征、兴趣志向和发展潜质的基础上,将大学生村官划分为社会管理、便民服务和创业致富三种类型,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短期挂职锻炼。对聘期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村官,我镇着重考虑出路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竞争力。同时,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自由空间,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
(二)导师帮带、创业帮扶,促进大学生村官快速成才
大学生村官一出学校大门,就跨入广阔农村舞台,缺少工作经验与资金技术,导师帮带、创业帮扶是加快他们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我镇拓宽视野,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帮带导师资源库,在镇机关、行政村、企业等不同领域选聘了全国劳模孔先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金铿等优秀人才20多人,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
对社会管理型大学村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及村两委干部预备人选,由镇班子成员担任主要帮带导师,着力培养组织协调和行政能力。同时,积极放手让大学生村官参与村级具体事务,对部分优秀的,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大学生村官项玉君先后担任村情复杂的炉头村、横路村党支部书记,极大改善了两村面貌,被提拔为涌泉镇人大副主席。
对便民服务型大学生村官,着力培养为民办事的专业技能,由机关事业单位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主要帮带导师,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并安排到镇“三中心”,便民服务窗口等进行轮岗,加强实践锻炼,熟悉工作流程和性质。通过结对帮带、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蒋雅君、夏玲芳、冯兵胜大学生村官考入了事业单位队伍。
对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一是建立创业顾问团。聘请优秀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等担任创业导师和技术顾问,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引道路,随时解决村官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二是建立学习平台。组织参加syb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大讨论,促使大学生村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同时,在“忘不了”专业合作社、梅尖山橘场、葆隆食品等企业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水果种植、管理及合作社经营等技术。三是提供创业帮扶。与市人劳局、市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村官创办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我镇大学生村官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创办网络餐厅1家,农家乐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三)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规范的管理是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今年,我镇出台了《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十项制度》、《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十项制度》对镇、村、大学生村官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分共性项目、个性项目、组织评价和群众公认度、奖励加分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了镇、村两级重点工作和大学生村官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民主监督、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全面考察大学生村官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镇按照跟踪考察、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大学生村管实行工作周志、实绩月评、季度检查、年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来看,我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镇历届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仅1人是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其余都是通过任命的方式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民委主任助理。在工作岗位上缺乏村民认同,在目标任务上没有明确要求,以致个别大学生村官镇、村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工作“文书”化,承担了大量应当交由村文书完成的事务性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建工作台账,报送材料等琐碎事项,真正以村两委成员身份主抓的工作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官的成长。
二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有较强过渡化倾向,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高校扩招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双重驱动下,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目的性更加现实和功利,多数人将此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对自身的大学生村官身份缺少认同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村官们在思想上扎根农村,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大学生出路选择有待进一步拓宽。明年2月,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就要满两个服务期。往后,历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要逐年有序流动。从我镇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选择还比较狭窄。大家都将目标定位为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每年的行政、事业单位考试,大学生村官无一例外都会报名参加。在其他出路上,有5人正在尝试自主创业,1人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任职,至今没有1人以自主择业的形式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他们出路问题的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涌泉镇对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是要设岗定责,强化培养。大胆给大学生村官搭台子压担子,根据他们学历专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结合所在村实际,参与村级班子实质性分工,每个大学生村官至少独立分管一条线的工作,让他们直接参与具体工作,在处理村务中提高能力,树立威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配强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们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多教方法、多出点子,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机制,完善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工资待遇,增强他们职业认同感。及时把考察考核优秀的,作为村级班子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对特别突出的列入乡镇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使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愿意扎根基层。
三是要提早谋划,拓宽出路。要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扶持自主创业,尤其是对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项目要重点支持;鼓励自主择业,对临近聘期结束的大学生村官要进一步加强关怀,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给予一定时间参加招聘会等形式提升再就业竞争力,缩短再就业磨合期。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充实了村两委班子队伍,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给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注入了新鲜活力。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我镇通过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和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现任大学生村官作了相关调研,现就此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市、区的安排,自2023年以来,我镇陆续接收了12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24-28岁之间,其中男4人,女8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人,中共党员1人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其余11人担任村主任助理。截止日前,经本人申请,离任10人,留任2人。离任的10名村官中,因村社管辖权变动而被转到其他乡镇任职2人,其余8人均通过考录公务员走上了新的岗位。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
1.思想积极主动
虽然刚任职时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情况不够了解,但是他们思想上积极上进,工作上踏实主动,逐步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07、08和09年的大学生村官经过两年以上的基层锻炼和磨合,逐步适应了环境,成功地完成了由大学生到基层村干部的角色转换。
2.工作踏实熟练
总体上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绝大多数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也比较清晰,能够很好完成本职工作,发挥了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当好了信息宣传员、政策讲解员、农村办事员。同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智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受到镇村两级的一致好评。
3.学习认真持续
按照市、区相关文件要求,我镇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均接受了1次以上的市级或区级培训。培训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等多个方面。我镇大学生村官均认真、持续地接受了培训,做好了个人笔记,汇报了个人感受,都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个人知识储备、提升了自我内涵和修养。
4.生活方便满意
我镇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工作、食宿等基本条件,帮助解决了其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等问题,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调研结果显示,我镇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为100%。
5.待遇完善全面
我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时为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并为他们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伤险、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并参照在编人员水平发放补贴。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从2023年7月开始,我镇每月为大学生村官增发补助资金800元,月补助增长率达73%,解决了大学生村官长期以来补助较低的拮据现状,为他们扎根基层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总体上我镇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与在编人员的差距较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满意。
6.出路宽广多元
服务期满后何去何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村官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六条出路:续聘、参加公务员招考、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参加社会招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当前我镇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选择了前两条出路,一是续聘率达100%,二是截至目前经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比重达67%。此外,我镇有1名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进行了研究生学习深造,并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在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方面,我镇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镇上致富能手和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
三、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培训课程设臵的理论内容居多,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农村建设亟需的专业知识和方式方法,而且培训形式单一,基本都在室内完成,缺乏到实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此外,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扶作用,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工作无法推动的现象。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镇制定并严格落实了考核制度,这对激励和督促大学生村官认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管理尚不健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点,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比较散漫,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够,以及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拈轻怕重的现象无法得到及时遏制,破坏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影响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形象。
3.出路渠道需要拓展
调研过程中发现,受各种因素影响,自主创业、参加社会招聘和村两委选举这三条出路并未受到大学生村官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村官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的资金和专业技能背景,二是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将村官一职作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三是大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缺乏时间、精力和阅历,导致无法参加村两委会选举或无法在选举中胜出。
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健全教育学习机制
一是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采用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经验传播、实地考察、远程教育等形式,重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工作方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二是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基层党员干部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传授,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农民的利益纠纷、邻里矛盾和重点工作的处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融入农村,融入群众,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全面适应农村工作。
2.完善管理考核体系
一是管理上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镇村两级监督,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二是考核要按照注重实绩、量化标准、强化激励的原则,建立自评、村民参评、所在乡镇和村社联评机制,科学细化考核指标,定时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能力和操作到位能力的实务考核,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考核过程要公正公开,考核结果要公示透明,并按照相关规定逗硬奖惩。
3.加强出路渠道建设
一是针对有专业技能知识、有创业背景、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参照本地特色和实际,通过与当地致富能手和成功创业项目结对,进一步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的自主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大宣传优秀企业的社会招聘信息和待遇信息,向优秀企业推荐表现良好而又有意愿到该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三是成立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示范点,对强烈表现出扎根农村意愿和决心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和协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村级换届工作中去,助推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服务三农打造新典范、树立新榜样,带动大学生村官全员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尽在1566范文网范文网。
1、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动机不纯、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条件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接受艰苦条件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准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不管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广大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需要老同志领着适应一下农村工作环境,调整一下角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提高“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2、“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发挥难;具体体现在:
(1)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因素。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 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刚上岗时理想化、贪大,就想上来就做件大事,而且一定要做好,这种个性和大学生的理想化和年轻人容易冲动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开始一来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刚来情况还不熟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应该更务实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夯实。
(2)人为的因素。部分村干部心胸狭隘,自己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大学生“村官”的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这些也使村干部感到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距很大,所谓的优势就是农村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或者说是那份霸气,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他们机会。
(3)现有体制的因素。目前中央、市、区县、乡镇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此项工作,大多数区县此项工作虽有章可循,但管理僵化。一是不能把拔尖大学生选_____。二是配备的管理干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三是大学生“村官”待遇大锅饭。四要还没有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不能给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定心丸,使他们在犹豫徘徊中,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成因
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困置设备”。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干部冷的局面。
第一个热冷现象是: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你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把已有大批的乡镇干部大大缩减,让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个热冷现象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本来就是一对怨家,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也可能赞成,但内部却很是惧怕。
第三个冷热现象是媒体热,家长冷。媒体对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重墨浓抹,因为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不少媒介也大炒热炒明星村官,却对这个群体的大部分无所作为不愿或者不敢披露。而与此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是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的,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有无法交待的味道。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了,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那能放心?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模糊与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是两大成因。
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清楚,非官非民,角度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一般选聘结束后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自己去“玩”。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也不知道如何做农村工作,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他们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当“村官”的越来越多,但是,对大学生“村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没有进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
解决对策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数据显示,xx年毕业的495万大学生中,有144万当年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等。xx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与村民密切联系,是他们发挥优势、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
7
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 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总之,要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农村、各高校以及“大学生村官”个人的一道努力,从而真正发挥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知识型的大学生村官给新农村建设带去了新的思维、新的发展观念。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一线培养和锻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从xxxx年开始,xx就面向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村官”。争对活跃在农村建设第一线服务于“三农”的大学生村官,这支生力军在基层工作面临什么困难与问题,国家统计局xx调查总队对xx县xx个乡镇的“村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xxxx年以来,xxxx县全县共招聘大学生村官xxx名,在岗xxx名,占总数的xx%;已离岗的有xx名(其中:xx名考录为公务员,x名外出自主择业),占总数的x%。
抽中调查的xx个乡镇中大学生村官有xx名,各乡镇人数分布x至x名不等,在岗的有xx名,占总数的xx%;未在岗或即将离岗的有x名(其中x名考录为公务员、教师等即将离任,x名外出就业),占总数的xx%。xx%大学生村官在乡镇供职。在调查的xx个乡镇中只有x个乡镇有x名大学生村官没被镇政府安排实质性工作岗位,其他乡镇的大学生村官都被抽调到了乡镇政府,并被安排了具体工作;xx%的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兼职。在调查的xx个乡镇中有xx%的大学生村官虽然没被镇上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但经常被抽调到乡镇从事一些文字材料和一些突击性的工作,他们在村上的工作实际上也只是当一名书记员,搞一些文字材料,真正吃、住都在村上大学生村官一个没有。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偏见。大多数村民认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村里能干啥,混两年就走了,不如来点实际的资金或项目,一般都不重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给他们真正干事的位置和权利,对他们缺乏信任,有的村干部联愿放权给大学生村官独挡一面的机会,怕大学生村官与他们争饭碗,抢了他们的位置,多数大学生村官只能充当“勤务兵”或“书记员”的角色。
(二)大学生村官上任前缺乏系统的培训。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社会经历少、对农村政策不熟悉,只靠岗前的两三天培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三)多数村官不能摆正位置,调整好心态。有的认为自己是个村官,属于管理者,不主动与村民打成一片,不能全身心沉入到最基层的农村生产、生活中。
(四)大学生村官选拨尚不规范。相应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对村官将来的去向不明确,真正能安于现状或全身心干好当前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少之又少。大学生村官普遍反应工作起来没有奔头,对个人未来考虑得多,村上实质性工作考虑得少,埋头准备考公务员、教师以及寻找新的就业出路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把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实绩考核。鼓励大学生村官放手干、大胆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针对性地出台考核机制。如:考核在农村实践研时间、三农工作实绩实效等。二是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对在基层干得出色的、愿意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在参加公务员选拔时给予适当加分分值,努力解决好大学未来出路问题。三是大胆放权。让大学生村官真正的成为村班子成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能力,达到锤炼的目的。四是提高经济待遇。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劳保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尽力的发挥才能。五是建立科学的大学村官退出机制。让不适应农村工作且不愿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合理退出,为愿意服务三农的高校有志热血青年腾位置,这样既可为农村招来适用人才,又可缓解大学生村官出口阻塞。
(二)出台创业优惠政策。出台大学生村官相应的农业产业示范创业优惠政策,设立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专项资金,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和资金支持。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给足创业空间,鼓励他们创办各类示范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产业示范作用和科技带头作用。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任职指导机制。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任职指导机制,尽快让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服务于三农。一要由乡村要指派专人分层次帮带大学生“村官”,并将乡村帮带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二要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农村、融入农村。三要关心和信任大学生村官。让他们大胆去尝试自己的新想法,为他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四要乡村应充分放权。最大限度地让大学生村官才尽其用,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
(四)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岗中、岗后培训。让大学生村官尽快转变角色,尽快熟悉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新政策,尽快掌握农村工作技巧,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2000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发布中華勵志網、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1、2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争当学习先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共记学习笔记25万多字。同时,借助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平台,拓宽和加深理论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3。浯溪镇李亮等4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镇党委举办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大学生“村官”轮流主编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记,如实反映他们农村工作生活点滴。
争当宣传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示栏、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宣传片、电教片,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通过做课件的形式,直观、动画地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茅竹镇廖琴等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小字报”的形式,通报学习进程和方法。
争当调研先锋。在通过组织到浯溪镇小江村、黎家坪镇新塘村、茅竹镇向家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镇村实情,确定“影响制约本村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再自主确立1-2个调研课题,最后形成调研报告4。
争当实践先锋。运用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努力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支教小组等服务活动,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黎家坪镇女大学生“村官”周伶泓,经常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队伍交流问题
在大学生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他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会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采用哪种交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好。座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座谈会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青年组织关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开拓业余生活;同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等加强其群体之间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市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大学生走上了我市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当起了“村官”,其中也包括了一批优秀的女大学生。市妇联为了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进一步掌握全市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妇联组织对女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今年对全市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进行了调研,建立了全市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信息库,并对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xx年至xx年6月,省委组织部共为我市选聘237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村官100人。目前,通过有序流动转岗27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37名,占在岗大学生村官36.68%。其中,21-25岁的48人,占65.8%;26-30岁的25人,占34.2%,本科学历72人,占总数的98.6%;大专学历1人,占1.4%;已婚34人,占总数的46.6%,未婚39名,占总数的53.4%;中共党员57人,占总数的78.1%;担任副书记2人,书记助理41人;主任助理23人,其他职务7人;最高年收入为3.5万元,最低2.5万元,平均年收入3.03万元。
二、培育现状
近年来,xx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举措,创建载体,尽心关注、用心引导、倾心培育、真心扶持、贴心服务,全面提升了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女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用心关注,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力度。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工作,把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不断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力度,为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建功立业搭建了广阔平台。xx年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明确提出对符合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提名人选条件要求的大学生村官,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女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管理、使用。市委组织部结合xx实际,讨论制定了《xx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大学生村官由市、县、乡、村四级组织和部门负责管理。同时,市、县还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县区组织、人事部门和乡镇党委分别与大学生村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个人向党员群众述职、民主评议等方式,与村干部同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奖惩、录用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优秀的,由所在地党委政府实行“三优先”政策,即:“发展党员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推荐荣誉优先”,以此激励女大学生村官不断进取向上,奋发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对女大学生村官使用培养,主动给她们压担子,交任务,将其置于复杂工作、复杂环境中进行锻炼,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
二是倾心培育,加大女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力度。为使女大学生村官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角色,我市将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全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围绕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女大学生村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鼓励和支持女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自学、函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针对女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实际工作能力偏弱等问题,实行了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帮带工作机制,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加强培养,使女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方法和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
三是真心扶持,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力度。为进一步调动全市女大学生村官投身农村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效,xx市各级各部门通过提供信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帮扶、活动助推等形式,推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组织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发挥特长、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开辟创业园地。该工程每年确定并择优审批50-100个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2万元的资金扶持。各县区也确定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帮助大学生创业。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不定期对女村官创业政策、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摸底,统计梳理,针对了解到的情况搜集、推荐关于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畜禽养殖、果树栽培等各类创业项目,使女村官们创业少走或不走弯路。全市妇联系统共为女大学生村官扶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1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开展女大学村官创业座谈会等活动11次。宁县焦村乡任村大学生村官肖玉川在市、县、乡的扶持下,流转土地30亩,动员6户群众参加,新建了一处200平方米的西瓜育苗大棚,引进西瓜模具加工生产线,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西瓜,促进了农民增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精心引导,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典型宣传力度。为了增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交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xx年5月,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首届村官论坛,让新老村干部会聚一堂,讲述体会,交流经验。同时,由省委组织部主办,市委组织部承办了《大学生村官》期刊,目前已出刊13期,为大学生村官了解政策、相互交流、也为全社会了解大学生村官畅通了渠道。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等部门注重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工作宣传,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大力宣传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贴心服务,加大女大学生村官关爱服务力度。为了确保女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充分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从食宿、办公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已达到了乡镇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针对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各级党政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为女村官和县、乡、村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华池县指导成立了“大学生村官联谊会”,联谊会聘任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为名誉主席,制定了联谊会章程,建立了补贴发放、跟踪考核等多项机制,在营造村官基层归属感、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引导村官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依托县妇联建立的业务群与大学生村官qq群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及时向各级各界传递女村官们的工作信息,及时为女村官宣传市县有关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政策及各类通知等信息,鼓励女村官在网络上谈工作,讲体会,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了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
二、任职期满出路情况
xx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聘任期已满,在聘任期满前2、3个月内,这部分村官流动量较大,共离职21人,占95.5%。从离职人员去向看,考录公务员4人,占19.2%;提拔为副乡镇长10人(其中1人同时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占45.5%;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人,占18.2%;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4人,占18.2%。对于xx年选聘的、目前仍在岗的只有1名女大学生村官,经与本人沟通,均表示愿意在任期期满后继续留在村上工作,占4.55%,我市被省委组织部xx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在任期满后基本上实现了“流得动”。同时,其余年份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也有一定的流动。其中:xx年选聘的1人考录为公务员,1人考取研究生,1人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xx年选聘的1人考录为公务员,1人考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目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有13人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占16.7%),这为广大女大学生村官“继续干”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女大学生村官通过几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虽然工作热情高,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基层工作经验等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工作环境不优。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制约了女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一是社情复杂,历史问题多,农村思想相对保守、宗族观念比较重,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很难通过短期的工作取得成效。二是由于女大学生村官的不稳定性使得少数村干部不敢也不愿让她们过多地参与村级事务,工作安排不到位,使其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综合事务管理的机会比较少,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二)开展工作较难。由于从校门直接跨进农村基层工作,年纪轻、阅历浅,没有经历复杂岗位锻炼和艰苦生活磨砺,对农村的了解比较少,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导致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同时,她们所学的专业较为多样,涉农专业偏少,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用不上的问题,自身知识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出路相对较窄。我市xx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高达95.5%的人成功进行了“分流”,这是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多种有利政策叠加的结果,同时去年的乡镇换届也“帮了大忙”,但分流出路很单一,全部涌向了公务员队伍(含选调生、副乡镇长)和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的一个也没有。因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吸纳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乡镇不可能年年换届,公务员队伍日趋饱和,事业单位空缺编制越来越少,这样的“出路”肯定难以持续。同时,由于缺乏项目选择、资金运作、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影响了女村官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四、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大学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并且使女村官们在特定的服务期内迅速成长起来并切实发挥作用,特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及对策: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探索建立加强女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培养女大学生村官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她们自觉树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的思想,在“五同”中做好“五学五进”,既学会尊重群众、学会亲近群众、学会融入群众、学会宣传群众、学会服务群众;干部作风进万家、党的政策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实用技术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
(二)强化素质教育培训。要将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联系实际,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她们在职进行各类培训和学历深造。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工作基本知识、相关富民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等业务培训,重点增强她们开展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特别是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现场指导、交流观摩、设立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
(三)强化创业项目帮扶。要引导她们立足“村官”的岗位和职责,干好事业,带领基层群众共同致富。对于有创办实体企业意向和能力的女大学生村官,要加大资金、项目、场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扶力度。通过组织女干部、女企业家、优秀女村官、女科技人员、妇联干部与女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帮助她们选择创业致富项目,引导和激励女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富民,培植一批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
(四)强化干部培养选拔。要加大在女大学生村官中推优荐才的力度,将表现突出、能力较强、能为基层干部群众充分认可的优秀人才,向不同层次、不同战线推荐,引导她们积极参政议政。要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提升的激励机制,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起女大学生村官提拔担任村主要领导机制和各级党政机关录用优秀女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使女大学生村官将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党政机关的骨干力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五)强化优秀典型宣传。要积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典型,并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将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让农村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更加接受和信任女大学生村官,营造女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信息交流互动。广泛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女大学生村官信息专栏、网站;建立多种形式的联谊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女大学生村官提供多种互通有无、互帮互促的信息交流平台。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定期组织女大学生村官交流工作体会,总结工作经验,提供温馨服务,使她们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友谊、在相互学习中进步提高。
38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