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我被派到_____县_____乡_____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2月份驻村开始,我按照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了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乡情村情,我通过走访、问卷、实地调查等形式,对本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教文卫等情况作深入调查,从_____村近几年来的发展 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和举措,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_____县_____乡_____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_____县_____乡_____村地处_____县城西部,在风景名胜区_____山、小鸡足脚下,是典型的山区农村,是_____乡的窗口,距县城20多公里,有21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855户,3624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71名党员,民族以汉、彝两个民族为主,彝族是世居民族,经济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白云豆、梅果、核桃和红雪梨等。_____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__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_____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基层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1、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_____村地缘优势突出,水利条件好,长期以来,村民以世代守着一方热土为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继承祖业,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__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 散现象突出是制约_____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
2、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_____村委会地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人背马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和'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和同是一个村电价不一样,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全村发展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_____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积极争取省州县项目资金,基本实现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积极争取烟水工程项目,投资50多万元,建成全长5.7公里的'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0__多亩;三是努力争取县农网改造项目,力争在一年内实现改造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要实现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近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100%;五积极争取血防改厕项目和人畜饮水项目,全村80%村民都用上了卫生厕所,改变了过去那种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全村90%都 喝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六是邀请县内外的科技人员和专家,请他们研究_____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指导村民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对村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改变了过去那种靠天收成的原始耕作方式,五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_____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 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村、花果山,打牢了_____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3、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白 乃村地处县城近郊山区,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酗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极易发生,户与户居住比较散乱,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_____村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白 乃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 、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 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_____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大力规划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以培训的形式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 聚众赌博、移风易俗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到人,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不断总结经验,加快_____村发展步伐
_____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1、解决好思想问题,发展思路便明晰可鉴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_____村的发展困难,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优势带来的满足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劳作方式,导致了公益事业无人问津无人管,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 _____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 _____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 _____村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如 _____村上_____村民小组的集体羊场(每年收入近万元)、集体的华山松林地(价值近上百万元)。
2、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 _____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此次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3、解决好环境问题,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怎样让各生产要素积极涌动,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白 乃村以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塑造人、以环境吸引人,激发村内村外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开始,通过制度建设、服务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不断改善软环境,促进硬环境建设,广大村民逐步被发展的实际成果感化,被发展的具体要求同化,支持发展、维护发展成为主流思想,全民参与的基 础设施建设,就是实证。内部环境好了,地缘优势就更具吸引力,投资者从无到有,迅速增加,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不断涌入,加速了发展。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明晰了山林的权属,许多外商来_____地区投资发展林果业,内部外部两股积极的力量互动发展,为_____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__镇,辖8个村,农业人口7533户2.9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镇总面积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农业生产总值 13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__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镇有五个“新农村”试点,分别分布在碧石、沙田、十六都、溪头四个行政村五个试点自然村。这些试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十六都村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我镇新农村建设虽取了一定成效,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除了十六都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2、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达深度、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且镇村都面临通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紧缺的困难。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镇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六合彩”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要根据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相和谐。重点整治脏乱差,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耐心做好引导、疏通工作,认真按照“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的要求,进行一次村庄整治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六改四普及”步伐,集中力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四)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乡风建设,加快文化站建设,继承发扬农村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四是乡镇政府驻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宜商、宜业、宜居的目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将周边村纳入镇区规划,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网络。__市酂城、李寨、陈集、王集、高庄、太丘、黄口、顺和、卧龙等一批现代化小城镇社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五是一般村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一般性村庄整合并点,建成一个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推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顺和乡高平房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卧龙乡浑河社区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笋般纷纷拔起。
(二)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市情,__市委托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将全市现有3600多个自然村庄规划整合为140个新农村社区(中心村)。其中,工矿所在地社区20个,采煤沉陷安置社区18个,旅游景点所在地社区4个(分别与所在政府驻地社区或中心村共同建设),乡镇政府驻地社区23个,一般中心村79个。二是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公开招标了4家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确定的新农村社区实施高标准规划。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已完成新农村社区规划79个,9月底所有新农村社区规划全部完成。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场促建。即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新农村。按照“群众有利益、政府有收益、开发商有利润、社区有形象”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办法,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种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为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市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88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税费政策。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实验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免收,并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到新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旧宅基拆除复垦成耕地后,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三是土地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在拆旧建新中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外,富余指标转让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户的拆迁补偿等。三是信贷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支持。今年以来,已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9000多万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实行双重户口(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在养老保险、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五)培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__市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作为培植经济产业、促进生产发展的切入点。已建设现代种植小区2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6个,发展各类专业村261个,发展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7个,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特色产业村不断涌现,如薛湖镇聂寨村的食用菌、马牧乡西董楼村的多种经营、顺和镇高平房村的板材加工、陈集镇代井村的实木家具、王集乡蔡各村的手工饰品、条河乡李各村的铜件加工、太丘镇黄桥村的玩具加工、陈官庄乡胡庄村的畜禽屠宰与羽毛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优势十分明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经济支撑。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农户之间的现有经济基础差别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程。除急需建房户外,由于户与户间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富裕的农户搬入新农村社区热情很高,较穷的农户短期内很难向社区集中。
(二)现有的大量新建楼房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度。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积极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现象,特别是在市南乡镇,这种现象占到50%以上,这些农户让他们搬迁到规划区建房难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限制了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上级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限,很难满足新农村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市财政每年预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十分有限,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五)各部门支农项目投入机制不协调。近年来,国家、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通过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下达的,由于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安排,存在各自为战、效率偏低现象。尽管__市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项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门利益十分严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短期造局,长期建设”的思想。短期内,新农村社区要规划好,启动好,着力完善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打长远丈、打攻艰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率先搬进新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逐步把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新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问题是最大的瓶颈难题。要将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占一补一”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
(三)创新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农户拆迁、宅基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户搬迁形成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必须在转让后才能得到,市财政、乡镇、村集体都无力提前预付。建议依托金融部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中心,让投资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由投资中心借付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转让收益给拆旧建新村集体组织用于农户拆迁补偿、宅基地复垦、新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节余指标转让后利用收益还贷投资中心,保障拆旧建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建议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新农村办公室等牵头成立支农项目整合机构,把各部门涉农项目有效整合,统筹管理,科学安排,按照新农村社区建设年度计划,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着力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推进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县新桥冯村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多年来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真实地记录了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认识目前农村的形势,努力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本文着眼新桥冯村这一个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点看法。
一、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新桥冯村是一山区,以农为主,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县中上等水平。全村315户,1263人,706个劳动力,土地总面积为12864亩,其中:耕地1084亩、林地6650亩、园地155亩、水面945亩、其他土地4030亩。新桥冯村1999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至今已连续调查了七年。分析历年常规调查资料,新桥冯村五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1、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3年全村经营总收入为465.10万元,比2000年增加228.76万元,增长了96.8%,年平[本文转载自均增长率19.4%。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09.69万元,比2000年增加110.25万元,增长了1.1倍;第二产业收入121.57万元,比2000年增中95.17万元,增长了3.6倍;第三产业收入133.84万元,比2000年增加23.34万元,增长了21.1%。
2、企业发展有了较大成效。2023年村内企业个数达到13家,其中集体企业2个、股份合作制企业3个、合伙企业1个、私营企业7个。这些企业都属工业型企业,其中红砖制造2家、石英砂加工7家、大理石加工2家、大型玻璃厂1家、粮食加工1家。目前,一家大型养殖企业正在投资建设。2023年全村工业总收入达到97.34万元。企业个数与企业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6.5倍、4.5倍。
3、农民职业发生重大变化。2023年全村劳动力的职业分布为:农业劳动者212人,占30%;非农业劳动者494人,占70%。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之比由2000年的1︰0.55变为1︰2.33。在农业劳动力中,纯务农者为97人,占总劳动力的13.7%,这一比例比2000年下降了25.5个百分点。在非农劳动中,外出务工者330人,占总劳动力的46.7%,比2000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本地务工者120人,占总劳动力的17%,分别是2000年的3.4倍和5倍;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经营者31人,占总劳动力的4.4%,是2000年的4.4倍。
4、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2023年全村人平纯收入为2631元,比2000年增加1208元,增长了84.9%,年平均增长率为17%。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压滤机滤布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60户调查资料看,五年来,恩格尔系数由0.53下降为0.42,副食与主食之比由1.36上升为2.27,人均衣着支出由77.34元增加到158.04元,人均住房支出由44.44元增加到621.64元,人均用品支出42.05元增加到333.46元,年末人均货币资金由128.58元增加到460.42元。
5、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新桥冯村坐落在106国道两旁,组组通路,户户通电。全村83%的家庭使用煤或燃气做生活燃料,78%的家庭用上安全卫生水,73%的家庭拥有电视机,30%的家庭住上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屋,18%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有240人持有手机。
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建设新农村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60户调查资料看,2023年新桥冯村粮食减产11.9%,农业减收1.2%,农业人均纯收入减少73元。农业始终没有走出徘徊的局面,甚至出现下滑的势头。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仍然是传统的“种粮、养猪”二元结构;种植业上,稻谷、玉米、红苕三个品种的播种面积占80%以上;养殖业上,生猪生产占95%以上。②生产条件差,农业抗灾能力低。干旱是今年粮食减产的直接原因,粮食靠天收的成份大。全村机耕机播面积仅为9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③农业比较效益降低、非农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下降。④分散、“小而全”式的农户家庭经营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个家庭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只有合作、联合,才有出路,才能发展。而现在的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很难组织起来。从农民自身来说,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民思想观念参差不齐,集体观念淡薄,对基础设施和公益福利事业不关心、不热心。从外部环境看,重要的一条就是村级集体经济和民间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新桥冯村集体一无企业,二无经营收入,集体负债18万余元,既无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也无力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全村没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缺少一个代表群众利益的组织来牵头领办、组织协调。
3、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一是消费结构不合理。食品消费仍占较大比重,达41.6%;送礼性支出居高不下,人平达305元;生活服务、文化服务、保险和旅游等四项开支除去医疗住院费和学杂费外,人平不足100元。二是生活质量有待改善。全村仅有24户使用自来水,尚有15%的农户需要改善住房,有17%的农户仍使用柴草作燃料,有80%左右的农户人猪共厕。村内既无托儿所也无幼儿园,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相当贫乏,全年仅放电影2场次,除村集体订阅5份报刊外,农户家庭基本没有订阅报纸、杂志。全村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仅有18人,占总人口的1.4%。
4、村容村貌不整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屋建设乱。全村11个组,16个自然湾,农民建房一般不出组,经批准后在组内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牛栏、猪舍、厕所的建筑随意性更大,村庄建设杂乱无章。二是村内道路差。全村除公路干线2公里的硬化路面外,村内各组、各自然湾的道路质量都很差,有的过于狭窄,有的坑坑洼洼,有的逢雨泥泞、涨水中断。三是卫生环境脏。除倚山而建的房屋外,房前屋后都没有绿化。随处乱建的牛栏、猪舍,使人看到的是粪便,闻到的是臭气。公共地段和道路上的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河面上垃圾不断,加上工厂污染,河水混浊不清,臭气难闻。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是一项长期的伟大工程。在工作思路上,新农村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前提,离开这个基础,一味鼓励农民消费,就会影响生产投入,加剧农民收入与支出的矛盾,不利于农村发展;二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让建设新农村、营造和谐社会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三是实际工作要切合村情,因地制宜,分清主次,稳步推进,决非不能一个模式,一哄而上。在宏观管理上,应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上和制度上的保证:一是要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的基础上,把放活摆在重要位置,鼓励农业和农民创新;三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不断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共同发展之路,让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到地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务;四是要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合作意识。同时,加强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和充实农民头脑,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致富技能。
站在新桥冯村的角度,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民最关心、滤布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1、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法合理流转土地,采取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招商引资,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农业开发,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格式,使耕地向种植能手、经营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农庄”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和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土地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业新科技的应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2、改革土地管理方式。要强化村级组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权,建议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山林之外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要遵循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加强村庄建设,搞好村民居住和工业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农民住宅建设要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新建住房统一到规划区按要求建设,原有老住房创造条件逐步改造。工业区的规划和建设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通过工企业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村容村貌。
3、创新农民组织形式。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集体债务难以化解,社会服务功能基本丧失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民走合作之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新桥冯村的实际看,一是以新建的生猪养殖场为龙头,成立农民生猪养殖合作社,形成“公司十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把生猪产业链拉长;二是以现有石英砂加工企业为基础,组建石英砂生产合作社或公司,把企业做大,把规模扩大,解决“资源浪费、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三是组建农民务工合作社或劳务公司,切实为务工农民服务,整合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劳动力培训,保障农民工权利,增加农民收入。
4、提升农民生活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的空余时间会越来越多。农民如何安排这些空余时间,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二是要抓紧建设农村文化阵地,通过建立阅览室、修建运动场、组织农民夜校、实施“远程教育”等形式,让农民从酒桌、麻将桌上摆脱出来,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和鼓舞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信心;三是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性、娱乐性、健身性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文艺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的智慧和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6、重视农村医疗改革,满足农村居民的防保和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虽是全国性的难题,但在农村更加突出。乡镇卫生院已处于无力经营,设备短缺,医务人员外流,难以为继,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制度农村覆盖面太小,“小病看不起,大病拖着等死”,农民深感医疗卫生负担沉重。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帮助基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着重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理论及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既少花钱又能看病。
7、推进乡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不容乐观。抢、盗、毁、坏案件有明显上升趋势,地下“6合彩”、赌博现象存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财产、人身安全与健康。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已是农民迫切要求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密切关注农民对利益的现实需求,根据农村的客观实际,在引导农民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向有关部门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___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为全面了解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探索促进这项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由县委政研室牵头,与新农村办、建整办组成联合调研组,于7月上旬深入有关乡镇、村组和相关部门,采取听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县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宣传发动充分,干部群众热情高涨。?___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我县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宣传发动。春节刚过,便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5月19日,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动员大会结束后,各乡镇立即层层组织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各村组对新农村建设反响热烈,行动迅速。坪村镇五星村在先后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后,又组织村组干部分赴各组召开户主动员会,并向本村在外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书400余份。堡子镇坪见村的老党员、老同志自发组织起来,于“七·一”期间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坪村镇毛田村退休教师张道发在自家门前制作了50余米长的宣传栏,为新农村建设做义务宣传员、政策讲解员。为进一步扩大声势,我县创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并在县电视台、会同网站开辟了新农村建设专栏。通过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主要精神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随机调查,受访农民中,约有97%的人表示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宣传发动充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热情不断高涨。如肖家乡东岳村虽然没有被列入县以上试点村,但该村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很大、干劲很足。我们与该村干部群众座谈时,村支两委领导一再表示,他们将按照试点村的高标准来抓好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这项关系农民福祉、惠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
2、组织领导有力,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搭建工作班子。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从相关部门抽调5名骨干到新农村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各乡镇、相关县直机关单位也成立了工作班子,明确一名领导专抓。村一级建立起以“第一书记”负责组织指导、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联动格局。二是强化考核管理,健全责任机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县直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在2月份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会上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先后出台了?会同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新农村建设专业工作组和XX年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试点村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派驻“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力量。为了充实村级领导力量,我县从县直副科级以上单位选派34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第一批200名干部已于5月17日赴村开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第一书记”从组织、指导、督促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各村尤其是试点村工作局面很快打开。
3、部门积极配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县直各部门特别是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能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倾斜,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县建设、国土等部门立足工作职能,着手抓规划编制,及时组建专业测绘、规划队伍,分别由一名副职带队,深入试点村实地测绘,县建设局还特地购进1台测绘仪器。负责测绘、规划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芳园村、高椅村的外业测绘,启动了洒口村、渡头村的测绘工作。县农业局通过多方协调,向省农业厅争取将坪村镇芳园村列为全省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将坪村镇麻塘村列为“粮食丰收计划工程”超级稻示范村。目前,两个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中。县卫生部门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全县已有72.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劳动部门切实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力度,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16人。此外,县交通、水利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资金,并重点向试点村倾斜。
4、投入力度加大,基础建设掀起热潮。我县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县广大农村迅速掀起了一股以加快实现“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据了解,今年我县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明显增多。其中列入县乡砂改油计划43公里,包括团河至金子岩、团河至长寨等两条主要线路,通乡公路计划总投资达3600万元;全县列入“通达工程”的村10个、列入“通畅工程”的村29个,计划总投资1884万元;年内还将完成团河、广坪等4个站场建设;并将投资160万元,用于建设青朗、炮团等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据了解,全县各村特别是试点村都竞相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坪村镇芳园村完成土地平整60余亩,整修渠道1000余米,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亩;林城镇洒口村投入近40万元,用于实施通畅工程等项目,其中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连山乡联合村投资17.8万元,启动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新修管道3000米;洒溪乡柿子村发动村民集资,突出抓好通畅公路建设和村部维修,并计划年内建成55户沼气池;堡子镇坪见村筹资疏通“八一”水库主干渠,解决了XX亩稻田的灌溉用水;林城镇渡头村投资19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灵乡大坡村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高椅乡高椅村投资79万元启动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6万元对村部进行维修,并新修环村消防道2条;团河镇吊塘村筹资12万余元,义务投工XX余人次修复水毁防洪堤1000米,新筑防洪堤1000米。在此过程中,还涌现了一些带领群众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如洒溪乡坪寨村“第一书记”覃晓芳自己垫资XX余元购买10吨水泥,用于支持该村修路。
5、中心目标突出,产业发展来势良好。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基于这种认识,乡村干部和派驻的“第一书记”都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一开始就着手在抓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把寻找、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坪村镇芳园村筹资新办了荞冲采石场,并即将投产,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该村还对村庄周边500亩山林实行全面封山育林;连山乡联合村将烤烟和制种确定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烤烟150亩、制种80亩;地灵乡大坡村确立了以种植板蓝根等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高椅乡高椅村利用高椅古村这一品牌优势,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开辟了农家乐16户;洒溪乡柿子村确立了以楠竹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楠竹低改500亩,新建竹笋两用林基地100亩;堡子镇坪见村立足交通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共种植西红柿150亩、西瓜350亩、制种350亩;林城镇洒口村确立大棚蔬菜、杨梅为主导产业,建立大棚蔬菜基地300亩,杨梅基地100亩;团河镇楠木村新建经济果木林基地30亩,种植西瓜30亩、灵芝5亩;岩头乡墓脚村大力推进以制种、葡萄、罗汉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此外,肖家乡东岳村等其他一些非试点村也都在积极探索,力争通过1至2年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民主管理加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民主管理程度明显提高。坪村镇芳园村成立了以村组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制定完善了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团河镇楠木村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结合村情制定了“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地灵乡大坡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做到了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二是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高椅乡高椅村发动党员对村寨卫生实行“三清”整治,将牛栏全部迁到村外,整修厕所、猪圈,并定期对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对“不清洁”的家庭由村老年协会派人上门批评教育,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三是地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一些地方注重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洒溪乡柿子村原来赌博成风,自被确定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该村切实加大了社会风气整治力度,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村民参与赌博的现象基本消除了。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新农村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因而在思想认识、行动落实、规划设计、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由于一些干部群众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仅仅是从会议、新闻媒体和一般性宣传活动中获得,因此并不能真正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通过现场调查询问,发现少数干部包括个别“第一书记”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心中无数,与他们交流时,竟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认识上存一些误区。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持怀疑观望态度。一些干部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看作一种新的形式主义,认为是以前所搞过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运动、活动的延续或翻版,只是刮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因而对之抱消极应付的态度。少数基层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清楚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党委、政府交办的政治任务,虽然在公开场合下表示要如何如何抓落实,但私下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
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四是乡镇政府驻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宜商、宜业、宜居的目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将周边村纳入镇区规划,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网络。__市酂城、李寨、陈集、王集、高庄、太丘、黄口、顺和、卧龙等一批现代化小城镇社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五是一般村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一般性村庄整合并点,建成一个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推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顺和乡高平房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卧龙乡浑河社区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笋般纷纷拔起。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场促建。即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新农村。按照群众有利益、政府有收益、开发商有利润、社区有形象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办法,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种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为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市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88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税费政策。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实验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免收,并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到新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旧宅基拆除复垦成耕地后,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三是土地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在拆旧建新中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外,富余指标转让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户的拆迁补偿等。三是信贷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支持。今年以来,已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9000多万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实行双重户口(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在养老保险、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农户之间的现有经济基础差别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程。除急需建房户外,由于户与户间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富裕的农户搬入新农村社区热情很高,较穷的农户短期内很难向社区集中。
(二)现有的大量新建楼房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度。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积极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现象,特别是在市南乡镇,这种现象占到50%以上,这些农户让他们搬迁到规划区建房难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限制了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上级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限,很难满足新农村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市财政每年预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十分有限,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五)各部门支农项目投入机制不协调。近年来,国家、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通过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下达的,由于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安排,存在各自为战、效率偏低现象。尽管__市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项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门利益十分严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短期造局,长期建设的思想。短期内,新农村社区要规划好,启动好,着力完善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打长远丈、打攻艰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率先搬进新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逐步把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新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问题是最大的瓶颈难题。要将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占一补一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
(三)创新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农户拆迁、宅基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户搬迁形成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必须在转让后才能得到,市财政、乡镇、村集体都无力提前预付。建议依托金融部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中心,让投资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由投资中心借付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转让收益给拆旧建新村集体组织用于农户拆迁补偿、宅基地复垦、新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节余指标转让后利用收益还贷投资中心,保障拆旧建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建议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新农村办公室等牵头成立支农项目整合机构,把各部门涉农项目有效整合,统筹管理,科学安排,按照新农村社区建设年度计划,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着力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推进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一、 我只是这艘大船的一支布帆,我不是孤帆
我们的实践队是一艘开往南安的大船,在这艘船上有8支船帆,我们一同迎风、逆风,我们方向一致,才开启了顺利之航。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支布帆,因此,我的故事中,也有大家的故事。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协作来完成。如对兰田村村委书记潘春来的采访中,鸿婕主打,小嘉、伟新、进兴、伟伟和我辅助提问,最后万珺还在负责摄影和拍照。再如,对海西政策的宣讲是闽南话主导的,这样能让当地人民感到亲切自然。像我这样的一个北方女孩自然无“用武之地”了,可是我也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发传单、发纪念书签还有拍照以及举旗子。总之,我觉得大家总是分工明确,做事不推诿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做事真好,我不会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寂寞,而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成就感。
二、 属于我的小小“事迹”
当然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第一个是我的主打项目就是做会议记录。按照大家的意思,我心思细腻,最适合做记录员的工作。可是,当我做起来才发现记录员原来不是这么好当的。记录不是单纯的听写,它需要记载大家会议讨论的精华,需要的是倾听——整理——浓缩,这样的至少3个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中,需要你快速而敏捷的反应,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会议内容不会丢失。一开始,我还真有些适应不了。经常写的手掌酸疼,有些细节似乎也把握的不够。但是,这样的“苦差”我到自得其乐。每当想到事后自己的会议记录会让大家作为一面镜子回忆这美好的时光时,心里就很开心和激动。
我的第二个主打项目就是对康美镇镇政府的委员进行电话采访。由于我们上次去康美镇镇政府时,镇政府的委员们正在开会,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电话采访对其进行追踪报道。没想到,这样的“大任”就交到了我的手中。说真的,我顿时感觉有些压力和紧张。虽说是短短的几分钟的电话采访,可之前问题的准备那是煞费苦心。当电话拨通后,我的心跳骤然加速,等候电话那边的应答虽说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却令我激动和焦虑。终于电话那边的康美镇镇政府的委员应答了,没想到自己突然镇定了,于是,没有波澜地问完问题。我轻松地舒了一口气,小小的成就一下。
我的第三个主打项目就是整理问卷、写调查报告。在我们将来自兰田村村民的90份调查问卷收集后,我需要将调查问卷整理归类,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和结果写一份具有学术价值的调查报告。这其中最费时也最费力的就是整理调查问卷,形成相关的数据。每份调查问卷的选项我都需要归类和汇总,已经记不清自己在一张写有各题abcd的纸上画了多少个“正”字,现在在看到那张纸上密密麻麻的“正”字,那种成就已将当初的辛酸和苦涩全部冲淡。接着,就是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写调查报告了。我将值得考量和重要的数据都做了图表,这样就会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三个层次对兰田村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海西政策的贯彻力度进行了分析。当然,调查报告的好坏和学术价值还需要大家把关,但是当我完成它时,我内心是满足的……
三、 经历、见识及精神三丰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社会实践中,虽然阳光曝晒,虽然也有过辛酸苦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收获。
在这以前,我眼中的农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见,可是来到了兰田村,农村的发展已超越了我狭隘的偏执。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同学的交流,我了解到兰田村的用网率已经高达30%;在参观完兰田村的特色——“世纪之村”网络信息点后,我看到农村也在逐步地走上了信息化;走过兰田村新修的纵观全村的水泥马路,我感到农村正在与城市相连……就这样,曾经自己固有的偏见在这令人欣喜的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这次来兰田村的经历,我会认识到农村这么深刻的变化吗?曾几何时,我一直把贫穷落后等同于农村,现在看来,虽然农村仍然与城市有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缩小。
同时,兰田村村委书记的一番话也让我触动很深。他说:“现在兰田村不能单纯地模仿晋江模式,因为那个模式是二十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对资源无节制的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兰田应走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打破规则,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番话显示出他的远见,也令我对农村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思考。未来的农村的发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发展道路。难道我们一定要将农田变成工厂,将高山变成矿山吗?对于未来农村的发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可行适用的具体方案,但是我想农村的真正的发展之路一定不是简单的城市化。
此次社会实践还给了许多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没有什么物质可以抵过当你发放书签时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当你问路时当地村民的热情的指引,当你做电话采访时队友们的鼓励和加油。这些记忆,这些人和事,我将永远珍藏着这些感动,点点滴滴,等下回再到南安来品味……
摘要:新农村建设自20__年提出以来,山西省各个地级市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各地市进展不同。笔者结合山西省11 个地级市33 个村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对调查村基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概况、主导产业及一村一品概况、农民收入概况、生产发展概况、福利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新农村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20__年中央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 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此同时,20__ 年9 月___同志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也指出:“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等同于村庄建设,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上;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甚至搞新的达标升级;也有的地方存在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还有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调整承包地、宅基地,引起农民的不满。”关于新农村建设,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持乐观态度,徐勇(20__)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持保留意见,胡景北(20__)指出,在开展一场运动之前不但需要了解现状,也需要对运动结束时的状况做出有一定把握的预期。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又如何呢?因此,本文选取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希望从中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回顾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山西省按照“试点起步、重点突破、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部署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
(一)试点起步阶段(20__ 年)
20__ 年山西省召开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同年成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20__ 年7 月5 日,山西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明确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20__ 年山西省选择了1098 个产业上有代表性、类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积极性的村作为试点村,要求“一年起步,两年完善,三年取得明显示范效应”。
(二)重点突破、连片建设阶段(20__年-20__ 年)
从20__ 起,山西省每年确定2000 个重点推进村,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快建设发展。自此,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作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示范典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抓点的基础上,各地注重发挥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连片建设,提升规模效应。截止20__ 年底,20__年山西省确定的1098 个试点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95%的村子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20__ 年和20__年确定的4000 个重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任务完成率都在90%以上。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 个和15 个百分点。
(三)整体推进阶段(20__ 年-2023 年)
自20__ 年,山西省先后投资600 亿元,在农村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网络。由于前三年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都是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随着工作的推进,越往后村子基础条件越差,推进难度越大。
三、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2023年8月14—29日,课题组对山西省六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形式为问卷调研与访问调查相结合。此次调研涉及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阳泉市等11 个地级市共33 个村,每个村庄选取15户进行调研,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选取村里的定点观测户为主要调研对象,其余的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选户,共495 户。在山西省11 个市33 个村中,共发放村级问卷33 份,回收有效问卷33 份,有效率100%。
(一)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从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情况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总数的57.6%。
从地理地貌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4 个村地处平原,占村总数的42.4%;10 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30.3%;9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27.3%。从类型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 个村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57.6%;有9 个村是城郊型,占村总数的27.3%;有2 个村既是城郊型也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是工矿型,占村总数的6.1%;有1 个村是城中型,占村总数的3%。
村总户数、村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劳动力总数、从事农业人口数统计情况见下表:
(二)新农村建设概况
从新农村建设层次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6 个村为20__ 年试点村,占村总数的18.2%。另外27 个村是推进村,其中8个20__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24.2%;5 个20__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5.2%;6 个20__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8.2%;4 个20__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4个2023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
从新农村建设模式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 个村为产业带动型,占村总数的57.6%;有7 个村为城镇辐射型,占村总数的21.2%;有2 个村为城中村改造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为村企共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为部门帮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1个村为老村改造,占村总数的3%。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方式还是产业带动,调查显示,产业发展好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搞得也好;反之,产业发展乏力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推进亦乏力,如政府出资将路灯安装好后,有的村因为付不起电费和管护费,路灯经常不亮而成为摆设。
(三)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概况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2 个村,占到村总数的66.7%,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的有20 个,占到村总数的60.6%;为养殖业的有2个,占到村总数的6.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3 个,占到村总数的9.1%;其中主导产业为采煤的有1 个,占3%;为砖厂的有1 个,占3%;为加工工业的有1个,占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1个,占3%。
(四)试点村与非试点村农民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33 个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小值为2550元(该村为推进村),最大值为25980 元(该村为试点村),均值为7591.12元。将33个村分为试点村和推进村比对,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达11099.83 元,推进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811.407 元。这是由于20__ 年山西省选取的1098 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是经济条件好、有产业支撑、领导班子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而20__ 年至2023 年各年选定的推进村其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渐次所致。
注: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2023》,其余数据通过调研数据计算得到。类型及年份中1属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属于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五)生产发展概况
1.关于农业生产概况的判断
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通过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两个指标来衡量。从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8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54.5%;5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7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1.2%;2 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6%。从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5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45.4%;5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9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7.3%;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9%。
2.关于村生产总值的判断
从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3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9%;6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8.2%;20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60.6%;6 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18.2%。从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4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12%;3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9%;13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39.4%;1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39.4%。
3.关于合作社的评判
2023 年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 个村,占村总数的60.6%;成立1 个合作社的有6个村,占村总数的18.2%;成立2 个合作社的有2 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3个合作社的有2 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5 个合作社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6 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8 个合作社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
4.医疗福利保障情况
(1)关于医疗卫生情况的调查
对于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5 个村有1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75.8%;3个村有2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9.1%;4 个村有3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12.1%;1 个村有5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3%。33 个村的卫生所达标率均为100%。对于卫生人员数,12 个村有1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6.4%;6 个村有2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18.2%;8 个村有3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24.2%;2 个村有4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2 个村有5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1 个村有6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 个村有8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 个村有10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
(2)关于低保户福利情况的调查
对于低保户,低保户不足10 户的有8 个村,占村总数的24.5%;低保户不足55 户但多于10 户的有17 个村,占村总数的51%;低保户达55-220 户的有8 个村,占村总数的24.5%。对于低保户福利,各村均通过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个人手里,等级各不相同。
(3)关于60 岁以上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险入保情况的调查
8 个村(均为推进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24.2%;24 个村的60岁老年人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72.7%。
5.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概况
(1)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
2023 年村重大决议事项数为1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3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5 个的有5 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 个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 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2)对于村级民主管理方面的评判
2023 年村公开讨论数为1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 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3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5 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 个的有5 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 个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 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四、结论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显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占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占到60.6%,养殖业的仅占6.1%。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内部养殖业发展较慢,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从三产值看,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可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未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目前,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道路、环境、卫生、水利等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系统合理的生产生活设施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满足需要。调查中,18%的被调查者反映居住卫生环境问题;12%的被调查者反映吃水困难。9%的被调查者反映缺乏规划。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三)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
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起来的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被调查者中30.3%的希望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煤炭资源整合后,村里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成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硬约束。
(四)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在有关民生的问题中,教育、就业是农民关注的三大问题。通过与村干部访谈了解到,村里卖地盖楼房,村民变市民后,虽然住上了楼房,孩子入学、农民就业、养老问题凸显。由于并村政策,原来在本村就能上学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学;即使村里有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质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里去上学,出现了“有学校,没学生”的尴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即使就业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 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__口人,58名共产党员,农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耸立,通信相当发达。__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 先进党支部 五个好村党支部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小康村党支部 林业生态示范村 等荣誉称号。__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发展现状
根据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本人选派到该村后,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本完成 村村通 道路水泥路面施工,村部东面与105国道相连并直达火车站的姚关大道即将完工,村民劳作经商进出方便。中心村136户农户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灯设施齐备,闲瑕时间农户可以在街头农民公园散步,聊天,其乐融融。位于中心村东面的村部宽敞净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样样齐全,成为村民学习、娱乐、共商农村建设的陈地。新落成的村级卫生室,人员、药品齐备,并积极加入新农村医疗合作,农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村竭力打造 生态示范村 ,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阀林木之后,不忘栽种,使森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推广 一池三改 ,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使用清洁能源,保持清洁水源,共同维护清洁家园。
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奋进,能吃苦的领导集体。通过集体学习中央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实践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识的事情,就能办成、办好,同时又促时了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否则仅靠村干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艰巨任务。
四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最新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最新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72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